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炸彈人2無敵,以及鐺鐺炸彈人2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德國援烏的豹2坦克有多厲害?一臺頂10臺T-90坦克,沒有同級對手
德國援烏的豹2坦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坦克之一。它的火力、裝甲和移動能力都比其他坦克高出很多。在戰場上,它可以獨自對抗多達10臺的T-90M坦克,而完全不必擔心被擊敗。它的能力實在令人驚嘆。
豹Ⅱ-A4主戰坦克
豹(Leopard) 2A4是一款德國生產的重型坦克。下面是其一些主要參數:
長度:9.68米
寬度:3.75米
高度:2.75米
重量:57噸
配備:Rheinmetall 120毫米火炮
最高時速:70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里程:450公里
乘員:多達4人
防護:多層裝甲防護,能抵抗30毫米高速炮彈
以上是豹(Leopard) 2A4坦克的一些主要參數,它是一款十分先進的重型坦克,在戰場上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豹II坦克開火
這款坦克的主炮射程長達5000米,而它的彈藥重量也比其他坦克要高得多。這意味著它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內摧毀敵軍,同時也可以抵抗來自敵軍的攻擊。它的裝甲厚度也比其他坦克高出很多,可以抵抗敵軍的炮彈和炸彈。
此外,豹2坦克的移動能力也十分出色。它可以以極高的速度移動,而且在戰場上可以快速機動。它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使其能夠在戰斗中迅速應對敵軍的攻擊。
總的來說,德國的豹2坦克是一款真正的戰場利器。它的火力、裝甲和移動能力都比其他坦克高出很多,而且沒有任何同級別的坦克能夠與其相抗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這款的強大坦克,那么您一定不能錯過它。它是一款真正的戰場殺手,能夠在戰斗中發揮出驚人的實力。
行駛中的豹II坦克
德國的豹2坦克已經被許多軍隊采用,并在多次戰爭中證明了它的實力。在一次模擬戰斗中,一臺豹2坦克就能輕松地頂住10臺俄制T-90M坦克的攻擊。這說明了它在戰場上的強大實力。
如果您是一位軍事愛好者,那么您一定不能錯過德國的豹2坦克。它是一款令人驚嘆的坦克,可以為軍隊帶來巨大的戰斗力。幾乎沒有任何同級別的坦克能夠與其相抗衡,因此它是軍隊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在這個充滿戰爭和沖突的世界中,德國的豹2坦克是一款真正的寶貴資產。它可以在戰斗中保護軍隊,并為它們贏得勝利。
守土日記二:農民拿起菜刀鋤頭以命換命,協殺日寇雪深仇成忠烈
在《守土日記一:侵華南犯寇兵青山大屠殺,殺人如殺豬,永記湘陰血!》中我們講到,1941年9月18日,發生在湘陰縣的青山慘案。接下來,整個湘陰縣境內都將經受日寇的洗劫。
不過,日寇的兇殘,也激起了湘陰軍民的同仇敵愾之心。
后來的不少幸存者就回憶道,在被日軍抓住后,他們總會想盡一切辦法,報復日寇的惡行。比如當時有個小孩,在被抓去做飯時,就向自己做的飯菜里吐口水。雖然令人心酸,但這正是一個孩子對殺害自己親人的敵人,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也是一種抗爭精神的覺醒。
謝寶樹的《守土日記》
在謝寶樹的日記里,對于人民抗爭的事跡,總是不吝筆墨,記載非常詳細,今天,透過他的日記,我們去認識幾位湘陰的抗日英雄。
據報,下午三時,敵機一架低飛,被我守軍以機槍射中,墜落青山附近湖面,人機俱毀。
——1941年10月2日 謝寶樹日記
用機槍打下日軍飛機,這在整個抗戰史上并不多見。湘陰守軍立此大功,按理說應該通令嘉獎,并大肆宣揚。然而,在當時的軍事史料中,我們一直未能找到相關的記載。
不過,在走訪中,我們竟意外找到了當年擊落日機的親歷者,已經99歲的郭致和,時任湘陰防護團總干事。
“當時防空沒有雷達,都是地面觀察哨。前面看到飛機飛過來,就打電話通知后面,后面就拉警報。那時候沒有鳴笛的,都是敲鐘,鐺鐺的敲。敲得慢是要注意,鐺鐺鐺鐺放肆敲,就是已經來了。我就負責防空。”
郭老的家,位于湘陰縣舊城區一棟破舊的樓房里。爬上爬下四樓,對于郭老來說,是每天必須要面對的困難。
不過,當老人談起湘陰抗日,聊起謝寶樹,頓時精神百倍。尤其講到當年打下日軍飛機的那一幕,老人仿佛還是那個年方二十的熱血青年。
“當時日本鬼子的飛機非常囂張,貼著我們頭頂上的樹枝飛過去。等它掉轉頭再過來的時候,我們看準了機會,一梭子子彈過去,把它的油箱打壞了?!?/p>
日軍飛機轟炸湘陰縣城
郭致和,黃埔軍校第18期炮科畢業,1940年,分配到湖南省防空司令部。1941年初秋,奉調回到湘陰老家,配合第九戰區第四防空監視隊,主管空襲防護事宜,與縣長謝寶樹共過事。
謝寶樹就問郭致和,日本鬼子的飛機一天到晚丟炸彈,太囂張了,還飛得這么低,有沒有辦法打下來一兩架?
郭致和隨即找到了自己的黃埔同學李瓊海,時任國民黨第99師293團1營連長,一同研究如何用機槍,打下鬼子的飛機。
兩人用的是一挺捷克式機關槍,研究了一番射距和速度之后,躲在一棵大樹的頂上。于是就有了擊落日軍飛機的奇跡。
眼看著日本鬼子的飛機栽進了洞庭湖里,郭致和與李瓊海興奮地跑去看,只見飛機殘骸散落在了湖面上。有些村民跑去撿碎鐵片,拿回家打了菜刀剪子。
然而,打下日寇飛機的喜悅并沒有持續多久,甚至沒有來得及向上級報功,平野支隊過境后的第15天,10月2日,攻打長沙的日寇主力準備撤退。
為接應日寇主力北撤,剛剛制造了“青山慘案”的平野支隊,離開青山島,渡水向湘陰城北發起進攻。
抗戰中的捷克式輕機槍
是夜,城北槍聲撲撲,時疏時密,敵利用探照燈四射,耀同白晝。
——1949年10月2日 謝寶樹日記
湘陰縣的戰局陡然緊張起來。
自本日十一時,在敵機掩護之下,平野支隊步、騎、炮聯合進攻,來勢兇猛,在城郊以北血劍坡展開血戰。
——1949年10月3日 謝寶樹日記
是夜,攻城之敵與我守城軍警激烈血戰。炮彈齊下,有如暴風驟雨,此為守戰以來最激烈之一夜。
晨,敵機不斷而來。私心揣度,生死決于今日矣!
——1949年10月4日 謝寶樹日記
4日上午,謝寶樹率150人的警察部隊,在湘陰城北負責側擊北退的敵軍,不料,卻遭遇了日寇大部隊。
謝寶樹爬上蔣家坪東側的山上,往下一看,整條道路已經全是日軍,人數超過兩萬。
下午五時,炮彈聲與喊殺聲不絕于耳,乃我警察隊之設伏腰擊戰,及昆山部隊與敵遭遇之血戰。
晚,余判斷北潰之敵,分三路向縣城進攻,如此龐大之敵,有如以石壓卵,縣城陷落敵手矣。
——1949年10月4日 守土日記
抗戰中的老照片
1941年10月4日黃昏,與日寇血戰兩晝夜之后,曹克人整個營,除了營長曹克人和兩個士兵因傷重被俘,其他戰士全軍覆沒。湘陰縣城淪陷。
在湘陰縣八甲,曹克人悲壯殉國的地點,當地百姓至今記得,那位殺身成仁的曹營長。
日軍傷亡較大,為了報復中國軍人,將傷重被俘的曹克人帶到八甲這里的熊家祠堂,用釘子把他釘在墻上,挖開肚子,灌油進去,然后點火焚燒。
鬼子在湘陰城中肆虐了一整夜。
兩天后的10月6日,當謝寶樹率警察部隊,收復湘陰時,縣城已是一片狼藉,統計全城人數不足二十。戰后,從縣城各處收集到770具已經無法辨認的尸骨。
郭致和與縣長謝寶樹一起回到湘陰縣城,負責收斂尸骨。郭致和發現,幾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體。郭致和發現了自己同學李瓊海的尸體,頭已經沒了,但衣服還是四天前的那套軍裝。
四天前,兩人還在一起打下了一架日軍飛機,還沒來得及慶功,轉眼李瓊海就戰死在了湘陰縣城。郭致和欲哭無淚。
戰后,在曹克人犧牲的地方,依然留有被焚燒時的痕跡,頭軀四肢清晰可辨,前來瞻仰悼念的人們絡繹不絕,目睹者無不聲淚俱下。
第四次長沙會戰
一周后,謝寶樹率人將收集于各處的散落尸骨,集中安葬在湘陰八甲右側山崗上的大墓里。人稱“白骨塔”。
余進駐縣城時,全城不滿二十人,黑漆一團?;貞洿藞鲅獞鹬瘔眩莱侵畱K。守城軍警僅存戰骨,偶感“寇去滿城尤有血,我歸壯士已無皮”。
——1949年10月6日 謝寶樹日記
曹克人犧牲后,人們從他的遺物中,找到了一封寫給父母的家書:
“國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值此國家興亡之秋,匹夫尚且有責,我為軍人,怎能臨陣退縮?尚望雙親體諒時艱,顧全大局,善自頤養天年,我愿誓死抗日到底?!?/p>
曹克人殉國后不久,其二哥曹奮人趕赴湘陰,準備將弟弟忠骨遷回湖南貴陽老家安葬。湘陰各界民眾堅決不肯,紛紛聲稱,曹營長為保衛湘陰而死,一定要葬在湘陰,和我們永遠在一起。
曹克人營全營殉國,湘陰縣城慘被屠城。日寇之喪心病狂,就這樣呈現在湘陰縣長謝寶樹的面前。
敵人的野蠻,湘陰的苦難,讓他這些天的日記里的言辭破碎。后人完全可以體會到,他那難以成文的心境。
第三次長沙會戰
正午,接廣武軍張參謀長電話,謂敵圖三犯湘北。
——1941年12月21日 謝寶樹日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策應日軍攻占香港,12月21日,華中日寇集結12萬大軍,陳兵湘北一線。其先頭部隊,已進至岳陽榮家灣,離湘陰城不到100公里了。
而在同一天,謝寶樹緊急簽發了一道手令,命令國民兵團副團長謝蔚文擔任總指揮,并派人分赴各鄉發動民眾,趕修白泥湖阻塞工程。
白泥湖,湘江入洞庭湖的交匯口。自古以來,每天從這里來往船只絡繹不絕。
在抗日戰爭期間,作為防御日本海軍重型炮艦沿湘江南下進攻長沙的橋頭堡,這里是國民黨防御的重中之重。
雖然參與阻塞工程,沒有一分錢的工錢,但是一天之內,所需要征調的近千名工匠,就全部到位。
尤其是剛剛經歷青山慘案的湘陰武穆鄉居民,紛紛自愿趕來,幫國軍修筑工事。
日軍侵略不斷推進,大批民眾遷移逃亡
工匠和民夫們,自己帶干糧,自己帶被窩鋪蓋,頂著12月底已經進入寒冬的凜冽風雪,上工地,修工事。能為抗擊日軍,獻上一份薄力,湘陰百姓人人爭相趕來。
經發動各鄉民眾達五千以上,運輸軍糧彈藥。彼等雖在風雪交加中為國勤勞,均喜形于色。深憐彼輩風餐露飲之苦,心懷耿耿。
—— 1941年12月24日 謝寶樹日記
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薛岳布置的“天爐戰法”,就是在湘北平原地帶,化田為路,空室清野,依托四條河流層層抵抗,然后跳到外線,把日軍引到長沙城下,然后斷敵后路,完成一個大包圍圈,將其殲滅在撈刀河一線 。
天爐戰法
拂曉,稀疏炮聲來自東南方向。余以戰事日緊,派隊長劉英,率便衣兵三十名,向汨羅河岸挺進,搜索敵情。
—— 1941年12月30日 謝寶樹日記
劉英,湘陰防護團便衣大隊隊長,他所率領的便衣隊,實際上就是人所共知的敵后武工隊。
第二次長沙會戰,劉英曾率領二十七名隊員,潛伏敵后進行偵查,擾襲,收獲頗豐。
令謝寶樹沒有想到的是,便衣隊出發的當天下午,劉英便派人傳來了捷報:中午,便衣隊在湘陰縣栗橋,擊斃了三名日寇的便衣偵查隊。
原來,當劉英等人在栗橋,遇上三名難民裝扮,操著岳陽口音的老鄉,便上前詢問,結果在搜查三人的行李時,發現了一大包食鹽。而食鹽,是當時非常緊缺的生活物資,必須限量供應。
三個逃難而來的災民,竟然身藏大包食鹽,十分可疑。
當時海鹽基本上沒有,老百姓的食鹽都是限量供應,日軍對食鹽控制更加嚴格,一百石谷才可以換到十斤鹽。
劉英準備將三人押回縣府詢問,三人見勢不妙,轉身奪路而逃,結果被劉英等人當場擊斃,并繳獲其用來偽裝的騾馬、布料、食鹽等緊俏物資。
謝寶樹發現,日本鬼子的偵查工作相當縝密,繳獲的日軍地圖上,連我們每個村每個保護甲的地名,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面對即將侵襲而來的日軍,謝寶樹愈發沉默了。
抗擊侵華日軍的戰神薛岳
據劉英報告,汨羅敵無后續部隊,湖防無變化,黃昏時與守營田劉團長通話后乃綜合各方情報,向傅軍長報告。
——謝寶樹日記 1941年12月31日
在得到日軍補給匱乏,又無后續增援的情報之后,薛岳發布反擊作戰命令,決定于1月1日零時開始攻擊前進,對長沙外圍之敵實行反包圍。
月色清朗,獨自巡視附近各哨,遠聞密集之炮聲,來自正南方面,此長沙近郊之血戰也。
是晚,連接軍長及軍部電話達二十二次之多,應付之忙,可以想見矣。接各方情報,竄犯長沙之敵,確有總退卻模樣。
——謝寶樹日記 1942年1月2日
由于最初的進攻目的,只是想來打個秋風,以策應南線日軍攻占香港。日寇在遭到國軍頑強阻擊之后,所攜帶的彈藥和糧食都已消耗殆盡。而湘北一線的堅壁清野,做得相當出色。
據日軍后來回憶,日寇整個第40師團,一個早上僅僅在當地找到兩個白薯。
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日寇被迫向北潰退。中國守軍隨即乘勝追擊,取得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巨大勝利。
天爐戰法吊打日軍王牌殲滅10萬之眾
那些日夜里,曾慘遭屠殺的湘陰民眾也紛紛拿起武器,鋤頭、菜刀,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武裝抗日的大潮之中。
此次人民激于義憤,同仇敵愾,殺敵致果,戰績更顯著,實足以表現我中華民族自動對抗暴敵之真精神。
——謝寶樹日記 1941年12月30日
在日寇制造的“9?18”青山慘案中,能夠幸存下來的人,除了年過花甲的老人,大多是未滿十六歲的孩子。
如今,已過古稀的老人,大都記得同一個名字,王吉生。
當年已30歲的王吉生無疑是幸運的,青山慘案發生當天,他剛好離島外出,躲過了這場浩劫。但妻兒全都死在島上。
兩個月后的1941年12月29日,日寇第三次進攻湘陰時,因為道路被徹底破壞,不得不改走小路,王吉生這次不幸被日寇抓住,迫其帶路。
為了給被日寇殺害的妻兒報仇,王吉生不惜與三名日寇同歸于盡,把鬼子帶進了中國軍人埋下的地雷圈。
抗日民兵
而在湘陰歸義鄉(今汨羅市歸義居委會),這里的老人都記得兩位壯士巧炸日寇的故事。
1941年12月27日黃昏,天空飄起了小雪,有一股日寇由歸義附近南渡口渡河,并在南岸一戶人家里生火做飯。
兩人聞訊之后,等到夜色漸濃,悄悄靠近敵人聚集的房屋。
當時天上飄著雪,地上也是白色的一層。兩人把里面是白色的衣服反穿,一路爬到窗戶底下,把手榴彈擰開,丟進了窗戶里面。
巨大的爆炸,將房間內四十多名鬼子,送上了天。
而爆炸聲也驚動了附近放哨的日寇,用機槍向二人掃射,兩位不知姓名的壯士,就這樣不幸中彈犧牲。
五十多名鬼子中,只剩下了11個。敵人連尸骨都沒辦法帶走,只好點了一堆火,將尸體燒成骨灰帶走了。
壓不垮中國脊梁,中國抗日軍民
得知此事后,歸義鄉長楊新吾,將兩人的事跡報告給縣長謝寶樹。
1942年1月11日,謝寶樹將兩人的事跡,寫進了當天的日記。
惟惜乎為國捐軀兩壯士,忠貫日月,義薄云天,終不知其姓名,故詳記以備查詢,他年論功行賞,應在殺敵之處建立專祠,以垂萬世,表揚民族精神。
——謝寶樹日記1942年1月11日
遺憾的是,第三次長沙會戰后,謝寶樹被調離了湘陰,為無名英雄建筑忠烈祠的計劃,最終沒能實現。
趙寶樹
1942年1月14日,第三次長沙會戰宣告結束。湘陰縣開始清掃戰場,并登記表彰各類有功人員。
其中在忠勇事跡一覽表中,共羅列了108位殺敵有功的人員,其中除湘陰縣防護團便衣隊長劉英,以及各鄉長、保長、甲長之外,謝寶樹還特地列出了34位平民。
在殉難忠烈事跡表中,共列74人,其中農民49人。
1942年2月9日,湖南《國民日報》,以“湘陰縣長謝寶樹協助國軍殺敵,薛長官傳令嘉獎”為題,在頭版發表消息:稱贊謝寶樹,努力發動民眾幫助國軍殺敵,訊報敵情,協辦軍糧督導有方,特傳令嘉獎。
在謝寶樹的領導下,湘陰人民無疑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南岳衡山之忠烈祠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親民愛民的縣官,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之后,因為忙于賑災,怠慢了第九戰區派往湘陰視察的廖專員。結果,廖專員回長后對謝寶樹惡意中傷。
最終,第九戰區長官部,以謝寶樹在前線操勞過重,需要休息為名,將謝寶樹從甲等縣的湘陰,調到了丙等縣桂陽。
南岳忠烈祠
欲知謝寶樹后事如何,敬請關注下回分解,繼續為您講述謝寶樹和他的守土日記的故事。
《守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