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模擬器手游跟模擬飛行員中怎么解鎖747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如果你有一個游戲手柄,那你應該可以《微軟飛行模擬》里獲得30%的操作體驗,至少在你墜機時手柄的震動反饋會很真實;

如果你有一個飛行搖桿,那在這里你的體驗應該有70%的操作體驗,因為就算是專業的飛行搖桿,也沒辦法模擬出游戲中的全部鍵位;

想要得到《微軟飛行模擬》100%的操作體驗,一個有著全按鍵和操作邏輯的飛行擬真機臺是必須的。上面說的這些外設你如果一個都沒有的話,那么按鍵數量足夠多,至少能將游戲中需要的操作一個個對應上去的鍵盤和鼠標,肯定是你最簡單也最廉價的選擇了。」

這是我這幾天對于《微軟飛行模擬》的操作體驗下的最終結論。

作為微軟公司歷史最悠久的項目,誕生比windows操作系統還要早上3年的游戲系列,《微軟飛行模擬》是一款一個能在微軟視窗操作系統運行的飛行模擬器,也是一個能在家中運行的飛行模擬器,它可以滿足飛行員、準飛行員、以成為飛行員為理想的人的需求。

盡管距離上一作正統作品《微軟飛行模擬X》已經過去了13年,在粉絲的期待中,新作終于也來了,沒有以數字或年份命名,而是最簡單直接的《微軟飛行模擬》,似乎也在昭示著這是一款系列重啟的全新作品。

事實上,作為游戲賣點之一的7000G的云端游戲容量和完整的地球確實吸引了不少以前沒接觸過這個系列的“云旅游玩家”

只是在大部分游戲都強調讓新人快速上手,各種模擬游戲都開始“沙雕化”,《歐洲卡車模擬》都算得上硬核的2020,沒有玩過飛行模擬游戲的玩家在剛開始上手《微軟飛行模擬》時,家常便飯式的墜機實在有些勸退新人了

超速太多空中解體,離地面太近直接爆炸,一萬個墜機理由總有一個適合你

游戲本體1個G,進游戲后要更新100多G數據的騷操作也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吐槽,但如果回歸評測游戲的主題,你要問《微軟飛行模擬》好玩嗎?那我的答案也肯定是:非常好玩!因為...

歡迎來到民航博物館

游戲目前共收錄了20種不同的飛機型號,包括2種客機、3種通用飛機、1種噴氣機和14種螺旋槳飛機,從被廣大越野飛行愛好者所喜愛的Savage cub,到一般的玩家也非常熟悉的波音747和空客A320,《微軟飛行模擬》收錄的飛機種類和數量都非常多。

不同飛機的數據和操作體驗也有著明顯的差別,比如老式的單翼螺旋槳飛機,駕駛艙的視野開闊,雖然速度不快,但操作之后飛機的反應更靈敏,整體操控性能更好,靈活得像是在活動自己的手腳一樣;

而大型客機就完全相反,駕駛艙里被各種儀表和按鈕覆蓋,視野小,想要操作飛機需要會讀儀表數據,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反饋延遲,想要讓它飛得平穩往往需要很多細小的微操。

但不管是想要開小型飛機還是大型客機,在準備開始自己的飛行員生涯之前,我真的非常真誠地推薦你先去完成游戲中6個教學關卡,順便了解一下飛機調整機翼和尾翼的作用、如何收展襟翼、怎么調整引擎的基礎知識。

想讓飛機飛起來其實很簡單

對于一個來玩游戲,之前沒有接觸過這類飛行模擬游戲的玩家來說,《微軟飛行模擬》所需要掌握的操作真的很少,至少比《DCS》那種想讓一架1958年開始服役的米格21飛起來就要先看完幾百頁飛行手冊的“難”不同。

盡管操作稍微有些繁瑣,但《微軟飛行模擬》開飛機的大體邏輯還是和開車開船并沒什么區別,一些特定操作也可以根據生活常識而判斷。

比如在起飛前,你需要和塔臺報備自己的起飛跑道,如果遇到一些有許多飛機起降的大型機場,你還要提前通知塔臺清空跑道,也要在用GPS為自己去目的地的路程劃出一條航線;

然后你要展開襟翼(滑行過程中提供飛機上升的浮力),啟動發動機并給油,讓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到達一定速度后,嘗試慢慢拉起機頭飛機就算是起飛成功了;

當然在起飛后也別忘記收回襟翼和起落架,降落的操作基本就是起飛操作反著做一遍而已,展開襟翼和起落架并關小發動機,降低速度對準跑道并讓后輪先著地,逆推發動機讓飛機更快減速并在跑道上滑行;

在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你可能需要稍微注意強風對于飛機姿態的影響,因為在《微軟飛行模擬》中,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不同天氣有著非常真實的交互和反應(機身結冰,玻璃上出現霧氣等)。

至于飛行過程中該怎么掌握平衡,該如何調整速度和方向,這些操作完全可以交給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來完成,就和大部分民航的駕駛員一樣,把飛機開上天并讓它穩定下來后就完全可以泡一杯咖啡看看風景等降落時在手操了。

所以說作為一款“開飛機的游戲”,《微軟飛行模擬》帶給我們的真實體驗只能算一般,想要上手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就和我剛才提到那樣,多打幾次新手教程就行了。但如果想要真正玩懂這個游戲,作為一個普通玩家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就太多了,至少使用駕駛艙內視角手忙腳亂墜機了無數次的我體驗就是這樣的。

隨便打開一個列表,滿屏幕的滑條都一股“叔叔我呀,是真的要開始加難度了”的感覺

我也更想稱其為一款“民航駕駛員培訓軟件”。

想真正會開飛機可不容易

《微軟飛行模擬》的駕駛艙視角的代入感提升并不能只用一句簡單的“因為是第一人稱所以開飛機的感覺更強”來形容。

隨著現代科技和工業的進步,飛行器的大體是沿著電子感應部件逐漸取代駕駛員的肉眼和耳朵的方向而發展的,所以在更先進和大型的客機上,這一點體現得非常明顯,如果只透過駕駛艙的窗戶,我們的視角幾乎只能看到飛機碩大的機頭或者機翼而已。

對于現在的速度和海拔多高了、飛機的姿態是否平衡、引擎和各個部件的運作狀態是否健康等等問題,作為駕駛員的我們只能看著面前數目繁多的各種儀表盤進行判斷,怎么快速在各種儀表和數據中獲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微軟飛行模擬》對于沒有接觸過民航的普通玩家的難點;

更難的是,這些儀表盤并不只有將信息傳遞給你的作用,看到控制臺上密密麻麻的按鍵和旋鈕了嗎?你沒猜錯,《微軟飛行模擬》可見的按鍵和旋鈕大部分都是可以交互的,特別是大型客機,面前、手邊、頭頂加起來能交互的按鍵可能有幾百個。

雖然放到每個按鍵上都有功能的文本,但又沒有中文又全是專有名詞,想要全部看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如果遇到了積雨云干擾了飛機的傳感系統導致溫度讀數比真實的低了5度,如果遇到雷暴天氣把飛機的GPS打壞了,這時候就需要通過手動調整儀表上參數的精度,讓這些電子元件能正常工作,相比于眼神好,能通過儀表盤得到信息,并且會精校儀表才是現代駕駛員所要掌握的必要技術。

說出來也不怕你們笑話,在第一次用駕駛室視角開飛機的時候,我甚至出現了因為晚上找不到油閥和操縱桿,也找不到駕駛室的燈在哪兒,連啟動飛機都做不到最終只能放棄的情況。

然而這些儀表數據代表了什么和該如何調整儀表在《微軟飛行模擬》中是幾乎沒有任何教程的,哪怕百度和谷歌,能找到的也只是一部分,這個操作幾乎將大多數的玩家都拒絕在“會玩這個游戲”的門檻之外了。

不知道駕駛艙燈在哪兒的玩家,還是老實點用艙外視角玩吧

盡管小白玩家也不需要會這么多操作,大部分問題都能交給電腦自己判斷解決,實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大不了墜機再來一次,不需要有什么心理負擔。

但反過來也可以這么理解,對于那些狂熱的民航愛好者來說,《微軟飛行模擬》所提供的這份真實感正是他們所追求而其他飛行模擬游戲無法提供的,特別是在最上級的操作難度中,將飛機從完全停止的狀態到啟動,最后成功飛上天所提供的成就感,也是《微軟飛行模擬》為什么要在儀表和調校上做那么多“無用功”的重要原因。

除了開飛機,我們還能....

關于我們在《微軟飛行模擬》中能玩到什么?游戲制作組Asobo Studios給出的解答并不算多,現在游戲提供的模式很少。

目前只有在縮小版的地球上自由飛行的開放世界模式和挑戰模式2種,在挑戰模式中,我們可以挑戰一些困難的任務,對部分操作進行特化訓練,比如在惡劣的天氣中該如何操作飛機,或者挑戰空客A320在海拔2000米的尼泊爾的Lukla機場進行迫降的操作等等。

而更值得一提的,還是《微軟飛行模擬》在云端有著7000G地圖數據的開放世界,游戲中的地球號稱是基于必應地圖的全球地表數據而打造,經過二次智能生成具體的地面環境模型,完全根據比例盡可能對所有地標建筑進行還原,還和第三方數據進行合作,構建了一個真實的大氣循環系統。

你可以在這個開放世界上選擇在任何時間和天氣、任何一個機場中起飛或降落,也能直接選擇圍繞地標建筑直接飛行,體會低空略過這些建筑,云旅游一把的感覺。

就算是在必應地圖無法采集到具體地理數據的中國,東方明珠這樣的地標也得到了還原,虹橋、白云、首都、江北,這些大型機場游戲中也都有,甚至還有一些公開的空軍基地之類的小型機場,但大部分中國城市地形做得像農村一樣,連超過10層的高樓都很難看到,這就讓人有些不滿意了。

如果我不說,你能看出這是山城重慶嗎?

總結

收錄了許多民航客機、并不算難的上手過程、深入挖掘也能讓人頭大的各種專業飛行器知識、栩栩如生宛如會呼吸的天空和地球,《微軟飛行模擬》可以說良心十足,也幾乎是現在大家能玩到最真實的飛行模擬游戲了。

而如果你這時候點出文章,或者在點進這篇文章時留意了一點評測列表上的游戲評分,那你會注意到同樣帶有“模擬”屬性的《PGA2K21》也是8.7分,這個分數比可以稱為非常優秀作品的8.5分要高一點,但又沒到大眾都能認可的神作9.0的級別。

你沒猜錯,這兩部作品其實都是我評測的,而且我也是故意給這兩部作品同樣的分數的。因為如果說《PGA2K21》是一個愿意循循善誘且懂得如何因材施教的高爾夫老師,那么《微軟飛行模擬》肯定是一個有些古板頑固,只懂得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研究中的空氣動力學教授了。

我想大部分普通玩家還是更喜歡前者這樣敞開大門歡迎初心者的態度,《微軟飛行模擬》的扣分項也正是在這里,但對于那些民用航天器愛好者來說,它至少沒有違背自己“模擬真實飛行”的理念和初衷,也絕對能給你一種真正在駕駛飛機的體驗。

畢竟實在不會開飛機的新手也可以活用自動駕駛功能看風景的嘛。

近日,臺灣地區中華航空的罷工事件剛剛平息,網絡上就又爆出了這樣一個視頻……

畫面中的身處駕駛艙左座的飛行員身穿整齊制服、頭戴耳機,正垂頭閉目入睡,窗外則是藍天白云,顯然飛機正在飛行中。

視頻曝光后,網友們的第一反應,顯然是“這個飛行員太不靠譜了!”

公眾的擔心完全合理。雖然說現在的民航客機在起飛后不久便可接通自動駕駛,飛行員的主要任務已經由操縱“兩桿一舵”(駕駛桿、油門桿、方向舵腳蹬)轉變為了管理飛行狀態和監控飛機系統工作。但是……飛機的自動駕駛并非“無人駕駛”,且不說飛行中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飛行員及時進行處置,就是正常的巡航轉入下降之類的操作,也是需要飛行員人工完成的。

因此……開著自動駕駛在駕駛艙里睡覺的結局可能是:

等等,這視頻是怎么來的?

不過很快大家就意識到了華航此次事件的一大詭異之處——這個視頻顯然是右座飛行員拍的……難道此時TA該做的不是把左座飛行員叫醒才對嘛?!

平心而論,現代客機已實現高度的自動化,在漫長而又無聊的巡航過程中,飛行員會犯困也是人之常情。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指導意見中,也認可遠程航線的飛行員在巡航階段輪流休息,以保證有充足的精力在飛行的末段應付進近著陸的壓力。

不過目前臺灣地區的民航法規,還不允許飛行員在上座時睡覺,尤其是在短途航班的飛行中睡覺。而作為狹小駕駛艙內機組團隊的成員,右座飛行員在明知左座睡覺違規的情況下,選擇的不是叫醒同伴,而是拍了一段視頻……這個操作就很風騷了~

一些國家/地區的法規允許駕駛艙內的上座飛行員在巡航階段輪流休息,但前提是與操縱飛行員有明確的交接 圖片來源:TVBS

十年前成功將雙發撞鳥,失去動力的A320在水面成功迫降,創造了“哈德遜河奇跡”的機長薩倫伯格說過:

“兩個以前從未謀面的航線運輸飛行員,需要快速建立一種專家團隊關系的。而機組的職責就是在良好的氛圍中,合力解決自己從來沒有遭遇過的突發情況?!?/p>

那華航駕駛艙里的這兩位老兄,究竟是個什么情況呢……

左座飛行員的來頭可不小

事件經網絡輿論發酵后,臺灣媒體挖出了這個視頻背后的狗血劇情……視頻中這位左座飛行員名叫翁佳麒,他不但是當次航班的機長,而且是華航波音747機型的總飛行師!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

翁佳麒已在華航飛行超過20年,33歲放機長,于2017年升任華航747機隊的總飛行師,同時還是局方委任的檢查員。他手下管理超過200名飛行員,然而……他在機隊中的人緣可不太不好~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他的同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是這么評價他的:

知情人士透露,這個機長叫翁佳麒,現在可是華航747機隊的總機師,下面有兩位助理總機師,包括班表跟機師模擬機考核,通通都是他來負責。

華航機師:‘他的管理領導風格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們希望主管可以開放某程度票選,讓它有民意基礎,就不會讓這種人,就是一些飛行都不及格的人,都上去當官。’

視頻曝光前,當事人疑遭要挾

華航飛行員還向媒體透露,翁佳麒飛行中睡覺的這段視頻并非是最近拍攝,而是發生在2018年。據稱在視頻曝光前一個月,翁佳麒受到了拍攝視頻副駕駛的要挾,要求在訓練考核中滿足其提出的條件。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

而最終的結局……大家現在都知道了。

2月21日,華航對事件作出回應稱:

翁某已經自請處分認錯,華航也已依照規定懲處。而同座的副機長未善盡提醒責任,反而還拍照留存爆料,行為相當不當,華航也將對其從嚴處分。

小語不禁感慨,雖然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然而將個人恩怨帶到關乎好幾百條人命的駕駛艙里就真的有點太不專業了。下面這張圖,才代表了駕駛艙里應有的氛圍吧~

圖片來源:南方航空

最后,用電影《薩利機長》中還原的“哈德遜奇跡”全過程,來撫慰一下各位追完駕駛艙宮斗戲后受創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