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銀翼殺手》時隔35年續集《銀翼殺手2049》受到了影迷的強烈期待,關于電影的時間線和大事件,正確的觀影姿勢全在這。
2018年
經過一支連鎖6號(Nexus 6)戰斗隊在地外殖民地的血腥兵變之后,有關當局宣布復制人出現在地球上是非法行為——違者將被判處死刑。(電影《銀翼殺手》的背景)
《銀翼殺手2049》官方海報
2019年
原型復制人瑞秋(Rachael)和銀翼殺手瑞克·戴卡徳警官(Officer Rick Deckard)一起逃離洛杉磯。(電影《銀翼殺手》的結局)
2020年
創始人埃爾登·泰雷爾(Eldon Tyrell)死后,泰雷爾公司(Tyrell Corporation)將新的連鎖8號復制人產品線倉促推向市場,供人類在地球外使用。與以往只擁有四年壽命的連鎖型號不同的是,連鎖8號擁有無限制的壽命,以及便于識別的眼部植入物。
2022年
來源不明的EMP在西海岸某處被引爆。各大城市連續關閉數周。美國大部分地區的電子數據都被損壞或銷毀。全球金融和貿易市場崩潰。食品供應形勢變得嚴峻。關于“大熄燈”的起因眾說紛紜,但沒有一種理論被證實。最普遍的觀點將其歸罪于復制人。
2023年
執政當局立法無限期“禁止”復制人生產。連鎖6號此時已經由于壽命僅有四年而全部退役。尚存的連鎖8號也將退休。那些有能力的復制人躲藏了起來。
《銀翼殺手2049》官方海報
2025年
理想主義科學家尼恩德·華萊士(Niander Wallace)率先在轉基因食品領域取得成就并免費分享他的專利,這標志著一場全球危機的結束。他的華萊士工程建設公司(Wallace Corporation, E&C)擴展到全球各地——還進入地外殖民地。
2028年
尼恩德·華萊士收購了破產后殘余的泰雷爾公司。
《銀翼殺手2049》官方單人海報
2030年代
尼恩德·華萊士改進泰雷爾的基因工程和記憶植入方法,以使復制人順從且可控。
2036年
禁令被廢除。華萊士推出新的“完美”復制人產品線——連鎖9號。
2040年代初期
洛杉磯警察局投入額外的資源來支持既有的銀翼殺手部隊,他們的任務是定位非法的復制人——并使其退休。
2048年
……
2049年
第一部電影三十年之后,我們再次回到洛杉磯,此時氣候變化已經導致海平面大幅度上升。一道巨大的海堤沿塞普爾韋達通道(Sepulveda Pass)建起,保護著洛杉磯盆地。洛杉磯充滿了貧困和疾病,甚至比以前更不適合居住。無法前往地外殖民地的人類被留了下來。這里沒有新鮮食品,居民們要從街頭市場的自動售貨機購買華萊士的轉基因食品來維持生存。(電影《銀翼殺手2049》的背景)
《銀翼殺手2049》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由瑞恩·高斯林、哈里森·福特、安娜·德·阿瑪斯和杰瑞德·萊托等人主演,影片將于10月6日北美上映,內地有望引進。
《銀翼殺手2049》的正式片長為163分鐘,正片片長152分鐘,片尾字幕11分鐘。
本文首發于:刀刀叨文藝(微信公眾號ID:DDDDART)
若論這個周末上映的新片中,爭議最大的,當屬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了。
上映兩天,在豆瓣和貓眼的反響簡直兩極——
豆瓣評分8.5,被不少評論封為神作。
給五星滿分的網友說:
“維倫紐瓦又一個被封神的導演,21世紀最好的電影續集。電影從第五分鐘開始就已超神,在接下來的近三小時里猶如神游太虛,這將是科幻迷一輩子都會魂牽夢繞的電影,羅杰迪金斯不拿奧斯卡簡直天理難容。電影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擴展,本質上卻是一部原創電影,這使得本片既「銀翼殺手」又不「銀翼殺手」。”
貓眼呢,評分只有6.8分,同檔期最低,不僅低于《王牌特工2》、《全球風暴》,甚至都比香港鬼片《常在你左右》低。
而貓眼給差評一星的購票觀眾,是這么說的:
“難看,劇情冗長,很多情節完全沒必要放那么漫長,太拖沓了,難怪之前評論有人說想快進。”
《銀翼殺手2049》的票房成績也被同一天上映的災難片《全球風暴》碾壓。
《全球風暴》27日上映,到28日有1.57億票房,而《銀翼殺手》也是27日上映,到28日卻只有3757萬元票房。
其實該片請了王凱作為中國的“首席內容推薦官”,不少觀眾是沖著王凱的推薦去的:
昨天,王凱在微博里寫了這樣的觀后感,可以說文字非常走心了:
“1982年,我剛出生。《銀翼殺手》第一部問世,這部被口口相傳的經典,一直以來在影壇上都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35年后,我遇到了《銀翼殺手2049》,這真是一種奇妙的緣份。承襲前作的風格,“銀翼殺手”存在的時空被架構的更加逼真,絕望又有著讓人想去探索的魅力。作為觀眾,我覺得《銀翼殺手2049》絕對可以為你帶來一次愉悅的觀影體驗,它就像是一瓶精心釀造的美酒,值得被細細品味。某種程度上,這部影片是來顛覆這個快節奏時代的,它的慢有著詩意韻律的美,它的孤獨有著悲涼的意境。而關于這部電影的主題,我想每個人看完都會有相似卻又不同的解讀。對我來說,這部電影除了令人大開眼界的奇幻視效以外,更多的是關于生命的探討。無論你是誰,無論你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無論你的未來掌握在誰的手里,生命,對你我而言,都值得拼盡全力去守護。《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來自未來的電影,更是值得被時代印記的電影,真心希望所有的好電影都不要被錯過。”
不過,一千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銀翼殺手2049》的觀感,也非常多元。
有觀眾說:“20年后你會跟兒子說:爸爸我當年可是在電影院看過。”
也有人期待《銀翼殺手2049》導演的維倫紐瓦來拍我國的科幻巨作《三體》,這位導演之前的《降臨》也是一部高分科幻片。
當然也有人承認這是經典,但這是一部“看不下去的經典”。
對于爭議焦點之一:該片的節奏——
不喜歡的說:節奏太拖沓!
而喜歡的人說:越慢越好看!
不過,雖然《銀翼殺手2049》在觀眾心中的觀感呈現兩極,然而該片在美國的票房跟在中國的票房,都有一樣的遭遇:遇冷。
《銀翼殺手2049》在北美先于中國上映,雖然口碑好——爛番茄新鮮度目前仍有88%,Meta Critic權威媒體評分高達81分,兩大專業評價指標與《銀翼殺手》完美處于同一檔次。但是,該片在北美的票房一路疲軟,被《小丑回魂》碾壓。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銀翼殺手2049》的前作——1982年那部《銀翼殺手》,這部35年前的科幻電影,同樣是口碑爆棚,但票房慘敗。
《銀翼殺手》當年成本為2800萬美元,但票房僅有2750萬美元。而該片被AFI在2007年評選的百年影史百部經典電影收入,排名97。
影史上有些經典之作,總是充滿爭議,而《銀翼殺手》時隔35年的續集,竟然跟前作一樣充滿爭議,這大概也充分證明:這是一部超越這個時代的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