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小島美奈子選擇進行安樂死,再次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
小島美奈子出生在日本一個普通家庭里,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還有個感情特別好的姐姐。從小和姐姐親密無間,即便是長大后兩個人擁有了各自的家庭以后,小島美奈子出現困難時姐姐也第一時間出現。
小島美奈子和姐姐相約在退休之后一起去環游世界,把年輕時沒有做過的事情都做個遍。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小島美奈子患上了多系統萎縮癥。這個病會讓患者的身體逐漸萎縮,直到身體完全僵硬無法動彈。目前在臨床上還沒有攻克這個難題,一旦患病只能等死。
在患病初期,小島美奈子還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甚至還跟姐姐一起出去旅游了。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萎縮的部位越來越多。小島美奈子越來越感覺生活無望,每天都過的十分痛苦,并且姐姐照顧她也十分辛苦。
為了讓姐姐和自己都可以快樂一些,小島美奈子選擇了安樂死,她和家人們遠赴瑞士進行安樂死...在手術臺上,僅僅用了4分鐘的時間,小島美奈子就離開了人世間。
一、安樂死真的不痛苦嗎?在很多人心中,安樂死是沒有痛苦的,但是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從安樂死的原理來說。
目前在臨床上實行的安樂死主要包括3種:
·口服安眠藥
這種安樂死的方式,主要使用口服安眠藥的方式讓患者進入睡眠,后給患者體內注射有呼吸抑制作用的中樞麻醉劑,一般會使用一些引起窒息的強力鎮靜藥品。
強力麻醉劑會讓體內的呼吸系統受到抑制,最終出現呼吸停止而死亡。一些中樞抑制麻醉劑則是作用于人體的脊髓頸、胸節段的呼吸神經元,讓呼吸神經元無法進行呼氣動作,導致人體窒息死亡。
·注射凝血劑
注射凝血劑同樣也是先讓患者進入睡眠狀態,一般是使用麻醉劑,在麻醉劑之后再使用凝血劑讓患者靜脈堵塞。
凝血劑是作用于人體血液蛋白的凝血因子,讓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造成血管阻塞。在凝血劑的作用下,體內的凝血因子會活躍起來,在血管內凝結成血管阻斷血液流動導致人體死亡。
·注射氰化物
氰化物是一種毒物,它會導致呼入的氧氣無法和氫結合變成水,并且人體也無法再分泌輔酶I,體內過量的氧會造成體內細胞無法進行呼吸,最終引起心臟衰竭,導致死亡。
這些安樂死的方式看起來都很安詳,可以讓人在睡眠狀態下快速死亡。但是事實卻可能不是如此,因為注射理論和實際上會有一定差距,大約有40%左右進行安樂死的人群沒用被徹底麻醉,這些人會意識到自己在慢慢地死亡,但是身體卻無法動彈、尖叫,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出來,在等待死亡的幾分鐘時間里,會感覺到極其恐怖的痛苦。
但是這些感受也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說法,只能說可能存在這個情況,安樂死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安樂”。
二、又一個國家安樂死合法化在2021年3月18日,西班牙成為世界范圍內第六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西班牙對于安樂死的討論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歷經約40年的進程。在安樂死這個議題中,有多個不同個體的持續抗爭,并且和政治、醫療、道德等問題緊密纏繞,讓社會各界對于生死有了新的認知...
在當地時間的3月18日,安樂死議題于2021年通過了,該提案的通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認為自己終于可以有尊嚴地死去了。有些人又覺得簡直是不可理喻,太違背倫理了。
在我國同樣對于安樂死有很多種不同的看法,至今安樂死在我國還未合法。
三、為何中國無法實現安樂死合法化?1986年,陜西漢中發生了我國安樂死第一案,蒲連升醫生經不過患者兒子以及姐姐的跪地請求,在得知患者無法救治的情況下和患者家屬簽訂協議,經過統一開具處方藥對其母親進行了安樂死。
誰知在給患者實行安樂死后的三個月,蒲連升被捕,蒲連升在被捕后,經過了五年的多次審判,最終被宣告無罪釋放。
在回到醫院后,蒲連升的日子也不好過,醫院對其怨聲連連。這讓蒲連升對自己當時做的決定后悔不已,在接受采訪時蒲連升說道早知會發生現在這種情況,當時就是給他100萬他也不會給患者安樂死。
安樂死之所以在我國無法得到合法化,主要和這些原因有關:
1、違背人倫
在我國一直有百善孝為先的傳統,在這個觀念的指導下,家人身患絕癥,即便是傾家蕩產也會全力救治。如果對身患絕癥的家人實行安樂死,會受到周圍人的譴責,從此背負上不孝的罵名,我國的傳統觀念讓安樂死無法在我國合法化。
2、我國沒有社會基礎
我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醫療保障制度并不健全,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基本上沒有健全的醫療保險。而在這些地區,安樂死就缺少了真正的社會基礎,我國和一些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之間在這點上相差甚遠。
3、安樂死沒有后悔機會
一旦選擇安樂死,就沒有后悔的機會。安樂死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讓人死亡,如果在這幾分鐘里后悔了呢?已經沒有后悔藥可以吃了,特別是一些沒有完全麻醉的情況,意識尚在的情況下感知自己逐漸死亡,只要想想都會覺得恐怖!但安樂死一旦合法化,對于部分沖動死亡的人來說,一旦決定就沒有后悔的機會了,而這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四、“好死”、“賴活”,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我國的一句俗語,大致意思就是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但是活著就還有希望,只要活著就算是“賺到”了。
對于這句話,很多人支持,很多人卻持反對意見。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也有些片面,對于一些身患絕癥,每天都過的十分痛苦的人群而言,可能會有部分人希望選擇“好死”,但是這些人群中也有一些寧愿讓自己承受痛苦,也要多陪伴家人,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在他的生命中是重中之重,身體上的痛苦都可以忍受,這類人的選擇就是“賴活”著。
安樂死這件事情,于情于理都無法做到絕對正確,從法律角度上來說,該如何其作出價值取舍?以什么條件來判斷是否可以安樂死,這其中要以什么為標準?選擇安樂死的人群是否出于自愿?我們要怎么以法律來約束安樂死這個條例,避免出現道德問題和犯罪行為?
在安樂死這個問題上,或許短時間內不會在我國合法,因為我國的社會基礎、傳統思想等都是安樂死合法路上“跨不過去”的坎。
參考資料:
[1] 《安樂死合法化,西班牙這38年都經歷了什么?》.澎湃新聞.2021.4.4
[2] 《中國法律為什么禁止安樂死?》.知乎.一探究竟.2019.11.6
[3] 《社會心理 | 為什么在中國難以實行安樂死?》.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2019.7.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某一天,政府發來祝賀信函,恭喜你迎來85歲生日,并請你在一個月后前往政府為改善人口福利推廣的“安樂死”項目報到,為這個國家做出你的終極犧牲。盡管你知道你剛滿65歲,肯定是檔案管理處出了什么差錯,但你卻無力違抗政府的“請求”,只因為你生活在一個極權專制國家….
如此荒誕的故事并不是某本諷刺小說的開頭,而是獨立游戲《Beholder》最新DLC《安樂死》的劇情梗概。說到《Beholder》,這款獨立游戲堪稱去年年度黑馬級游戲。作為2016年獨立游戲界一顆耀眼新星,俄羅斯Warm Lamp制作組推出的《Beholder》仆一上架就獲得媒體與玩家的大量好評,steam國區特價與自帶中文語音使其在中國更是大放異彩。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這歸功于游戲中無時不刻拷問心靈的道德抉擇。
監視者:窺視人心的道德掙扎
比起“十項全能”的3A大作,《Beholder》更像是鄉下的孩子一般質樸。游戲畫風獨具一格,玩法系統也頗具亮點,劇情更是堪稱一絕。游戲的背景被安排在一個嚴酷的反烏托邦的社會里。在這里極權專制政府控制了個人和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是極端嚴酷的,政府的規定就是國家的全部。
這間公寓便是上演人性的大劇場
通過努力與自己的本領,獲取財富與地位,對于任何時代與環境下,都是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的我們最基本的常識。那么如果你的職業與行為是政府強制要求的,也受到了國家法律的認可,但是卻是以傷害與脅迫他人為生呢?
你的房客們,是提款機還是一個值得關心的人?
游戲中你所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處于道德困境中的角色。你是政府安插在公寓樓里的管理員。你的日常工作表面上是維護公寓樓,使其成為來來去去租戶的甜蜜的家。但背地里,政府卻指派你去監視你的住戶!你的主要任務便是從門外偷偷監視你的住戶們,從他們的日常行為里摸索一切值得當局關注的“不良嗜好”。甚至不惜為此裝上監視器日夜監視、偷偷潛入房間翻找“證據”等等嚴重影響他人隱私的行為。
暗中觀察
你必須向當局報告每個會違法或密謀顛覆政府的任何人,以此換取更多的生活資金。你會怎樣處理你收集到的信息?你會舉報一位有可疑活動的父親只因為他擁有一條藍色領帶?或者你會因為一位女士喜歡外國音樂而去敲詐她來獲取家庭急需的資金嗎?亦或是隱瞞關于他/她的非法活動的細節并給幫助他解決生活上的苦難嗎?
因為他私藏魚子醬而舉報他嗎?
《Beholder》的核心就是做出你的選擇,不論好壞,你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故事發展的方向。然而即使看似一個微小的決定也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幫助他人可能反而害對方死全家;用隱私為自己謀福利卻可能因為住戶的舉報而東窗事發…如何在人性的拷問下保全家人茍活于世正是《Beholder》的醍醐味。
《Beholder》對“反烏托邦”這個已經有很多珠玉在前的題材類型進行了深入的發掘,用黑白陰影的人物形象生動的刻畫出了人物內心的彷徨與掙扎,同時在保有較高的游戲性的同時,營造出了非常獨特而且打動人心,發人深思的思考內涵。
安樂死DLC:希望渺茫的逆天改命
回到開頭所說的故事上來,《安樂死》作為游戲最新的DLC,在本篇原有的系統框架與故事基調上講述了公寓前任房東赫克特的故事--沒錯,就是本篇開頭被毆打后拖走的那個可憐的家伙。
如果你沒能逆天改命,那么就能重演本篇開頭的一幕
《安樂死》的主角赫克特的處境與本篇的卡爾不同,他孤身一人生活,陪伴他的只有一只老貓。因此對他生活能夠產生威脅的也就只有政府“安樂死”項目與自己被錯判的年齡。毫無疑問,死亡是全部人類的終極命運,但是被錯誤的判決強制結束的生命無疑是不公的,你要如何抵抗這一命運,試圖超越它呢?
恭喜你85歲了,請去死吧
所以《安樂死》的主題就是限時求生,DLC在游戲原有的系統框架里加入了這一條明確的主線,玩家必須在360個小時的游戲時間里找出逆天改命的方法,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作為區區一個公寓管理員,又能如何影響到政府的決策呢?關鍵是在那個偷偷把自己改年輕20歲的檔案管理員身上嗎?還是說那對剛搬進來的警察夫婦?《安樂死》加強了游戲中推理的元素,要求玩家把握住戶的一言一行,找出與自己命運串聯的關鍵性因素。
能讓你活下去的會是他們一家嗎
亂世之下善意也能成為殺人的利刃
玩過《Beholder》本篇的朋友都清楚,這款游戲里時間流逝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任何一個動作、一個猶豫可能時光就已匆匆過去數個小時,因而360個小時的限時挑戰看起來是那么的緊迫。那么赫克特比起繼任者來有什么獨特的優勢嗎?并沒有。甚至開局的幾位房客都是我們所熟悉的老面孔,只不過這次他們的家庭更加完整,就連本篇里2號房那個最早被我們檢舉害死的雅各布居然也過著妻兒繞膝的生活。
兩組老面孔在DLC里都是圓滿的家庭
很顯然,害他落到本篇中孓然一身的正是《安樂死》中的赫克特,也即是玩家。這也是《安樂死》里最為拷問人性的部分:你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后果遠比你的繼任者還要嚴重。
《Beholder》的一大主題就是,你看似“善意”的行為并不一定會帶了好的結果,沉船的夫婦、逃往北方的兒子都是對我們“善意”莫大的嘲諷。而《安樂死》將這一主題用夸張的演出包裝放大后,再度擺到我們面前。
譬如開局玩家就會了解到4號房合租的兩位男女間有著曖昧不明的關系,而男方藝術家更是會提出幫忙撮合他們的要求,甚至在談吐間透露出“愛情魔藥”這個關鍵詞。很好,在接下來的流程里,我們將會迎來一名熱衷“特殊”療法的“神醫”,并從他手中可以獲取“愛情魔藥”這一神奇的藥膏。按照戲劇沖突男女情愫高潮觸發的起承轉合承上啟下關系遞進,玩家肯定是靠這瓶魔藥撮合了這對寂寞的男女。然而現實卻是女方藥力發作瘋狂愛上了這個偉大的國家,而藝術家這種對國家毫無用處的人她自然是呲之以鼻。無可避免,兩人一拍兩散,玩家瞬間就失去了4號房的兩位房客,是不是很諷刺?
你的行為真的是在幫助他們嗎
玩家的行為準則無疑是以善為先,然而這就中了制作組設下的情感圈套。就拿前面這個例子來說,正常人都知道愛情是不可能靠“愛情魔藥”來獲得,而那位言行間一直蔑視科學的“神醫”一看就知道不是個可以信任的家伙,在他身上押寶的玩家自然也是愚不可及。這樣的圈套在《安樂死》中比比皆是,玩家的行為被放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任何一步都可能導致覆水難收的后果,而這個后果是否會影響到玩家找出逆天改命的線索呢?
求生的關鍵就在住戶的一言一行間
你并不知道誰身上藏著求生的關鍵線索,誰與誰之間的關系又能牽出這一線索。于是只能盲目跟從“善意”的去滿足住戶們的愿望,卻發現越幫情況越是一團亂。是不是哪里漏了某個關鍵信息?是不是不該這么選擇?《安樂死》就是這樣在心理上折磨拷問玩家的道德準則與智商??v觀近幾年發售的游戲,有多少能讓玩家苦苦去追尋真正的故事線,《Beholder》與其DLC《安樂死》無疑就是這樣的好游戲。
總評:細節之下,悲喜盡顯
《Beholder》本篇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流程中有太多關鍵性事件需要玩家花錢(兒子的船票與女兒的藥錢等)。這樣導致玩家選擇監管和舉報,要么是為了敲詐勒索,要么是為了把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房客趕出去換下一批,甚至為此發明出栽贓敲詐的一整套操作流程。這樣的情況在題材相近的游戲《這是我的戰爭》里也同樣存在。游戲如此設計有其道理,捉襟見肘的經濟讓玩家隨時如鯁在喉,很好的營造了心理壓力,但這無疑也在無形中壓縮了我們感情流露的出口,玩家為了大量獲取租金,只把其它NPC當成提款機,而不是擁有完整人格的“人”,沒有了情感焦慮,沒有了道德困境,反烏托邦的背景也就失去了意義。
經濟壓力沒那么大,攝像頭都能多裝幾個
《安樂死》則不同,玩家不再拖家帶口,唯一的目標就是找出活下去的方法。沒有了家人的龐大開銷,伴身的老貓甚至能夠穩定提供數分鐘200元的收入,這讓玩家的關注點從賺錢養家活下去變成了如何與人交流并找出活下去的線索。這大大的提高了玩家與NPC之間的感情互動,他們的悲喜自然而然的就傳達到了玩家的心底。特別每個人物身上的悲劇沖突爆發往往是因玩家的“善意”而起,這種感觸要遠比本篇中來得有沖擊性。
DLC《安樂死》并沒有從本質上改變《Beholder》的玩法與系統框架,而是以別樣的視角演繹了一出更加荒誕的人間悲劇。這一次房客們不再是玩家榨取生活費的提款機,而是求生路上的一道道出口。玩家行走在危險的時間線上,為了找出正確的出口而深入房客們的內心,引出一部部悲喜盡顯的人性故事。
《安樂死》以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為玩家帶來了極具想像力的荒誕死亡故事,同時讓玩家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面臨死亡的心理狀態。這款游戲對人性的刻畫付諸大量的筆墨,從頭到尾都在用一種近乎戲謔的方式來呈現一出又一出的悲劇,以夸張的圖景去展現反烏托邦的主題。喜歡反烏托邦故事的朋友千萬別錯過《Beholder》與它的最新DLC《安樂死》。
更多第一手游戲資訊,請關注“17173游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