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a href="http://m.hljstys.com/t117208.html">臺球游戲輔助線條工具,以及黑白線條游戲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Devlog_01 開坑
離上次發(fā)日志已經(jīng)一年多了 O_O
和老婆商量了一下,現(xiàn)在開始花全部精力做一段時間自己的東西。
把之前做的零零散散的東西回顧了一下,還是決定做 Top down shooter。
關(guān)于射擊游戲,之前讀過一篇文章講到的 3 個重要的要素,文中稱為 3A:
Aiming
Ammo
Action
頂視角射擊游戲之前玩了很多,在開始制作的時候回顧了很多以前玩的游戲。
對于瞄準來說,頂視角射擊的做法非常普遍,大部分都像下面這些
基本上都是準星跟隨鼠標,不過里面左下角的 Helldivers 并沒有顯示準星,在瞄準的時候是紅外輔助線。
和 TPS、FPS 不一樣,前兩者的準星是固定與屏幕,移動鼠標(或者右搖桿)對應(yīng)的是視野。
TDS 的視野基本上全開,而為了瞄準,準星可以在屏幕上任意位置移動,當有紅外線輔助的時候,準星和角色(槍械)之間會有一些視覺上的關(guān)聯(lián);
當沒有輔助線的時候,那種感受并不是很好,有時候會覺得很脫離。而且 FPS、TPS 的準星在物理空間上是垂直于槍械本身,但 TDS(這里單說 3/4 view)的準星是平行于槍械本身,大部分時候看到準星的時候都不是很舒服,這里只是說我個人感受。
由于 Helldivers,又聯(lián)想到 10 多年前時候在完美跟同事聯(lián)機的 Alien Swarm,還有在 twitter 上看到的#GoMechaBall,Alien Swarm 的準星特意去匹配了空間感,而不像上面那些單純在 GUI 層做射擊指示,GoMechaBall 并沒有顯示準星,而是像臺球游戲一樣只顯示很短的輔助線,就像臺球游戲一樣,而在球體狀態(tài),輔助線也能很好的視覺提示移動方向。Alien Swarm 感覺更加整體,而不像上面的準星有些脫離于本體(槍)。twitter 上的#Section 9 也沒有看到準星,或許是為了提升沉浸感和世界整體感,又或是放的視頻就沒顯示 GUI O_O
看了很多 TDS,好像沒什么太特別的做法,大部分還都是跟隨鼠標移動的準星邏輯。
無意中有一天抽煙想起來初中時候玩的一個街機的 3D 縱版射擊游戲,這么多年了,那個副武器準星鎖定系統(tǒng)和華麗的鎖定攻擊效果給我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沒忘。
鎖定系統(tǒng)用的準星固定在機體前方一段距離,要利用機體的移動、控制和敵人的距離,利用時機的把握可以多個目標鎖定,鎖定成功 以后 PAPAPA 清理目標
典型的高風險高回報,這個游戲比斑鳩給我印象更深。和 TPS、FPS 里那種噴子要近距離無腦噴射相比,這種不僅要求距離還要計算時機的設(shè)計感覺更有趣,當然了,對我自己來說。
繼續(xù)下潛,又開始回想 TPS 游戲,這里開始就得和 HUD 結(jié)合來想,我才反映過來,對啊,準星本來不也是 HUD 的一部分么……接著,找了很多資料,比如 TLOU、Gears of War 這種準星并沒有做太多文章的,還有 Dead Space 開始興起的 in-game 類型的,并不適合抄襲啊。不過 Dead Space 那種橫向大切割槍的準星可以抄,還有 Death Stranding 這種特別的準星。
PS5 上非常 NB 的 Returnal,可又買不起機器,干。在準星的處理上扒了 2006 年 Lost Planet 的準星下面顯示彈藥量的設(shè)計,我一直不理解,這么便捷的設(shè)計為什么很多游戲都不抄……Returnal 就抄的很好,而且經(jīng)過了思考,把 Gow 的 Active Reload 拿過來,放在了準星上層,這樣就不需要像玩 Gears of War 那樣每次換彈眼睛要去盯右上角(一位朋友的痛苦經(jīng)歷)。
又找了些 fps 的 HUD,現(xiàn)在的趨勢基本上都會把主要信息放在底部。當然也有不少游戲用了以前的做法,上下左右 四個角都有信息,玩起來吧,有點兒不方便,得到處看,對于現(xiàn)在屏幕尺寸越來越大的時代來說,感覺不太合適了,2 個信息區(qū)之間有可能要離 30 多英寸,電視上有的 60、70 甚至更大的英寸。射擊游戲時候一般玩家都比較專注,到處看 UI 肯定不好,能全擱下面,余光掃一下就得到信息就成。
當然 TLOU2 那種去 UI 化比較干凈的,為了徹底的沉浸感,可能不太時候抄,太小了有時候看不清。
記錄到這里,目前還沒有解決 Aim 的表現(xiàn)和邏輯方式。
只有一些雛形的想法,有待實驗。
編輯:試了一下用 MagicaVoxel,用像素堆疊的方法做準星,挺接近自己想要的效果了 :D
2021 年 10 月 22 日
下了大半個月雨,今天晴了
Highway
#天天臺球
玩天天臺球。
·使用滑動瞄準線將球?qū)蚀?,然后按下力度條,松開手指即可擊球。真是太棒了!
·接下來的訓(xùn)練將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嘗試使用手指點擊目標球,然后快速移動球桿。滑動瞄準線來預(yù)測球的路徑。
·現(xiàn)在,使用底部的微調(diào)器來更精確地瞄準。試試看。
·現(xiàn)在,拉動力度條進行擊球。獎勵你兩個寶箱。首先,點擊第一按鈕,然后點擊直接觀看按鈕。你獲得了一根球桿?你還獲得了大招滿血覺醒道具,快去玩一局八球或大招對戰(zhàn)吧!
199元終于能配置給滿了,黑白絕配,阿考斯BC98機械鍵盤使用體驗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產(chǎn)機械鍵盤開啟了極速的內(nèi)卷模式,不過到之前為止,98配列的主流配置還停留在Gasket+ABS單色鍵帽+三模+全鍵熱插拔+單色背光+加滿填充。不過在今年618之前,一個新的品牌阿考斯推出了新品BC98,直接把最后兩塊拼圖補全,RGB背光安排了,雙色PBT鍵帽補上了,這下199元的98配列的鍵盤算是滿配了。
一,外觀設(shè)計這款鍵盤為標準98設(shè)計,但是右上角的兩個按鍵換成了塑料銘牌,看到附贈的兩顆軸體和兩顆鍵帽,我覺得事情應(yīng)該不會那么簡單。
黑白雙拼的鍵帽設(shè)計,整個外觀不算出挑,不過比較耐看,畢竟黑白熊貓色也算是經(jīng)典搭配了,拿到辦公室使用也不會顯得突兀。
AKOS應(yīng)該是這把鍵盤的英文品牌名。整個鍵盤外殼使用的是細磨砂的設(shè)計,和鍵帽的紋路也十分相近。整個主打一個炭黑風格,這把鍵盤的代工廠川東電子同時也是一些知名電競品牌外設(shè)的代工廠。
上下蓋之間的拼接縫是在比較偏上的位置,作為一把Gasket結(jié)構(gòu),它的前高處于一個正常水準,而且在98鍵盤中,屬于邊框比較窄的那一波,不管用不用腳撐,用不用手托,使用起來都會比較的舒服。
背面同樣的是磨砂紋路的設(shè)計,兩段式腳撐,底部是密集的楞狀線條,對,就像搓衣板。總體來說背面算是簡潔而不單調(diào)。
模式切換開關(guān)設(shè)計在了操作面的對側(cè),比放底部的設(shè)計要好很多,并且有2.4G接收器收納倉,直插式C口,整體這些設(shè)計都是目前主流比較接受的方案。
四顆指示燈,分別是大小寫、字母區(qū)、無線連接和電量報警燈,其中無線燈和上面兩顆系統(tǒng)按鍵燈是兩個顏色的,好評。
二,使用體驗黑白配的鍵帽設(shè)計幾乎是可以適合目前任何風格的桌面,堪稱百搭典范。
背光亮度不錯,當然了,黑色鍵帽肯定是多少限制了一點光線的發(fā)揮。
PBT的二色鍵帽手感不錯,表面 是非常細膩的磨砂質(zhì)感,白色鍵帽和黑色鍵帽的觸感略有不同,黑色的磨砂手感明顯一些,白色鍵帽偏光滑。
空格的下沿做了一個圓弧過渡,拇指敲擊的時候不會感覺到割手。
凱華定制的AKOS軸,綠色軸心粉色底座,搭配很好看。
拆開軸體,軸心小腳和導(dǎo)軌上都有一定的廠潤,順滑度表現(xiàn)不錯。
填充同樣也是給滿了,三層消音結(jié)構(gòu),夾心硅膠、軸下墊、底部是珍珠棉,從我個人角度看,加上軸體本身的情況,這個結(jié)構(gòu)偏重于消音,導(dǎo)致觸底不算清脆,所以打字音算是介于常規(guī)鍵盤和靜音軸鍵盤之間了。
這把鍵盤的主控芯片是容圓的,目前不少國產(chǎn)六七百的鍵盤使用的也都是這個方案,回報率為1000Hz,按照之前容圓主控的表現(xiàn),無線延遲應(yīng)該在10ms左右,有線則在10ms以內(nèi)。游戲體驗完全不會有問題。
揭開右上角的銘牌,果然,下面隱藏了兩個軸座插上額外附贈的軸體和鍵帽就可以變成常規(guī)的98配列鍵盤了。
為什么這么玩?因為標準98配列有專利,所以不能直接用的,但是標準98確實是相對來說最好用的98配列,阿考斯這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廠家沒有公布這把鍵盤的電池容量,但是從詳情里開燈60小時的續(xù)航來看,電池容量應(yīng)該是在4000mAh左右的,開燈續(xù)航表現(xiàn)屬于比較不錯的水準。
這個上下蓋的結(jié)構(gòu)不太好拆,撬了半天放棄了。所以其實唯一個圖片上沒有交代到的情況就是,這把鍵盤使用的是凱華的軸座,算是目前耐用性和穩(wěn)定性最好的軸座了。
三,總結(jié)總體來說,這把鍵盤在配置上給的算是足夠有誠意了,Gasket結(jié)構(gòu)、三模、RGB背光、全鍵熱插拔、PBT二色鍵帽,三層填充結(jié)構(gòu),該有的已經(jīng)都給全了,比之前的幾個卷王還要更卷一點。
這把鍵盤整體并沒有太突出的地方,當然也沒有太明顯的短板,尤其是功能齊全,對于一款200元以內(nèi)的鍵盤來說,算是比較有性價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