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個相當于大成的一種狀態,萬物的運作發展都有其規律性的,修道成氣候的人,就會有微妙玄通的狀態,微,不僅僅心思縝密,而且和自然萬物同頻。妙,心靈感應到自然的樂趣,妙不可言,一切的運作都有其規律性,可稱之為妙。玄,當我們靜下心來回想我們之前的事情,不同階段遇到的人事物,都有軌跡可查,我們稱之為玄。通,我們不管什么行業,只要把原理搞通了,其他不管怎么變化更新,我們依然會,通道也是如此,我們把根本的道抓住了,至于是空間怎么變化,我們依然很通達,沒有什么阻礙。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這也太神奇啦,沒法說,大概用幾句話來說下修道的特點吧。
豫兮若冬涉川 感覺就像冬天的時候,大象過河流一樣,那個時候冰層有深有淺,所以要小心翼翼呀,這是說明修道人深思熟慮特點。
猶兮若畏四鄰 猶猶豫豫的,很冷靜的觀察四周的動態,生怕干擾到四面八方的人事物,證明修道人說的話做的事情都是會考慮四面八方人的感受,小心翼翼的說妥當話并且冷靜的觀察周圍的人事物,舉個例子哈,我們華夏的學問都很精細,好比投票站隊,既不站東,也不站西,這個叫中立的冷靜時間,然后觀察的形式的變化,來做選擇,因為一旦選擇就要負責的,所以出招必中。
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我們好比是地球的過客呀,應該尊重地球的一切,我們的精神狀態也是很煥發的,面對人間的磨練都能釋然。
敦兮其若樸,淵兮其若谷。修道人的心也是很樸實無華的,而且這種心量好比深不見底的山谷,不為瑣事所煩心。
混兮其若濁 修道人的心態真的是不可捉摸到的,因為已然和自然萬物混成一體。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這個好比我們現代的生活節奏,我們普通人要賺個幾個千萬的,能一下子立馬賺到嘛?還不是需要點點滴滴一分一毛的積累,這個時候急有用嘛?不如安靜下來看基本好書。誰能夠在節奏快的社會生活中冷靜下來,停下腳步來反省自己?靜下心來不要和其他人比那些名利地位?因為比也沒用。誰能夠在動的飛起的節奏中,不去干預其中,慢慢調整琴弦,譜出一曲徐徐動聽的歌曲。
保此道者,不欲盈。像我們懂得這個微妙玄通的道,我們的心態始終不求完美的滿足。好比做生意一樣,生意好了,人忙一點。生意不好,人閑一點,靜下心來看自己想看的書。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因為始終不盈滿,才可以源遠流長,好比我們的家風式的,上一輩好的優點,我們去繼承,然后這輩子我們在學習新的優點,傳給下輩人,但是上一輩的缺點,到我們這輩人萬萬不可傳到下一輩去,需要自我反省。
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我們人類應該有欲望,但是過分的欲望是需要虛掉的,好比我們一個月3000塊工資,然后想要每月消費3000W,這不是在為難自己嗎?不該有的執著應該放棄。守靜到篤實的地步,這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外界的環境都是變動的,我們內在的心靜如水,平常如此,很不容易的。
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我們人類可以觀察一下萬物的種類雖然不同,但是最后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曇花一現,這是個過程吧。百花綻放之后就開始枯萎了吧,人也一樣。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我們經常會聽到落葉歸根,然后又開始心生。好比我們人類也是的,父精母血是根,與生俱來的靈魂是本,只要本不滅,就可以循環往復做人,但是要做到善才有機會繼續下輩子做人,因為天助善人。
歸根曰靜。不管生和死,人生無過,只求不愧于心,才是心靜。
靜曰復命,生死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空間不一樣,但是我們這輩子畢竟只有這么一段,好好珍惜,進德修業。這樣重生的話,下輩子積分也足。
復命曰常,出生那天就自然注定會死亡,從道來,回道去。
知常曰明,要明白常道的人,才是一個明白人。
不知常,妄作兇。現代這個時代,只知道知識不知道常識呀,妄作亂為咎由自取。最后是有鬼門關的審判的,功過不抵。
知常容 知道常道之后,人類才不會那么狂妄,有容萬物之心,而不是要征服萬物。
容乃公,我們要知道每個人唯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人的要修行的道路也是不一樣的,不用羨慕詆毀任何人,修我們自己的道。
公乃全,每個人的性格其實整全的是大同,但是往往大同會帶些小異,造就出每個人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全乃天,我們發現最全面好像是老天爺,所以我們人類也要體會天道,體會老天爺的用心良苦。
道乃久,大道是永恒的,但是我們人怎么做到恒久?答案就是孝道,一代傳一代傳承下去。
讀詩詞,一定要懂詩詞的格律,否則,很多字念錯了都不知道。而對于熟悉詩詞格律的人來說,讀到古人的詩,發現某一個字的位置本來該用平聲的,結果作者用了一個你以為是仄聲的字。這就會促進你去思考,去翻檢,從而獲得更多知識。
下文選取了一些人們在讀古詩文時常讀錯的字,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1、扁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隱《安定城樓》
這里的“扁”字應念“piān”,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一先韻,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唐/李商隱《籌筆驛》
這里的“令”字應念“líng”,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八庚韻,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勝
園林才有熱,夏淺更勝春。——南朝/陳徐陵《侍宴》
這里的“勝”字應念“shēng”,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十蒸韻。“勝”字在平水韻中分屬蒸韻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音不同意義相同。現在漢語中只有“shèng”的讀音。
4、憑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唐/杜牧《初冬夜飲》
這里的“憑”應念“bìn”,在平水韻中屬去聲二十五徑韻。“憑”字在平水韻中分屬蒸韻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音不同意義相同。現在漢語中只有“píng”的讀音。
5、契
契闊阻風期,荏苒成雨別。——唐/獨孤及《海上寄蕭立》
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別”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并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唐/劉皂《旅次朔方》一說賈島作
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并州,古州名。相傳 禹 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 為九州之一。
7、跳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這里的“跳”字念“tiáo”,不念“tiào”。
8、潦
蟬聲不斷草堂靜,潦水已歸村路通。——南宋/陸游《龜堂》
這里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后積水”的意思。不能念成“liáo”。
9、從
香云雙飐玉蟬輕,侍從君王苑里行。——唐/和凝《宮詞百首》
這里的“從”字念“zhòng”,不能念成“cóng”。
10、泥
愁腸泥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唐/韓偓《有憶》
這里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1、思
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唐/張祜《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這里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12、要
憶昨相逢論久要,顧君哂我輕常調。——唐/高適《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
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離。——唐/劉禹錫《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
這里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13、播
四海奮羽儀,清風久播馳。——唐/陳政《贈竇蔡二記室入蜀》
這里的播念去聲,而不像今天念平聲。此詩中播字位是仄聲才合律。
14、浪
宋/蘇軾《詠史詩》: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
這里的連綿疊字“浪浪”,讀陽平聲。
15、過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明/高啟《春暮西園》
這里的過(經過之意),屬平水韻五歌,應該讀平聲,否則在此詩中出律不押韻。
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