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鴨子app與倒鴨子電影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隨著如今汽車的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家習慣于開車有電子設備輔助,但是開車途中車機“黑屏”你遇到過嗎?有一位特斯拉Model 3的車主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車主甚至表示小場面不要慌,屬實是“老司機”。

從早期的“倒鴨子”,到近的Model 3車主行駛中淡定面對死機,網友對車機的吐槽總是創意無窮且樂此不疲。

為什么大家樂此不疲?因為但凡開車,都可能會遇到,只能吐槽了之。

你永遠不知道車機會出什么幺蛾子。

擺爛流行的時候,大家都躺平。

擺,使勁擺。

縱觀各大汽車論壇,你就會看到各種奇葩的車機死機案例,有些甚至是在行車途中突然死機,連儀表都不亮了,這已經不是卡不卡的事了,這關系到生命安全!

之所以出現卡頓或死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系統出現Bug導致進入死循環,繼而導致死機黑屏,也許重啟會解決問題,但終歸治標不治本。

老話說,術業有專攻,玩系統那必須得找對“人”。在這方面,沃爾沃就很明智,以沃爾沃XC60為例,全系搭載了同級內置原生安卓車機系統

作為全球使用人數多的手機系統,安卓歷經多年發展,各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

XC60內置的原生安卓系統操作邏輯與手機相同,在你使用時,幾乎可以無障礙從手機過渡到車機,就是這么人性化!

在上手體驗后,這套系統在各類界面與APP切換時都可以無縫銜接、絲滑流暢,而且響應精準,不會出現手指快把屏幕戳爛都沒反應的擺爛“名場面”。

同時,這套系統還擁有迅敏的迭代速度,就是要常用常新。

在XC60的眼中,不能更新的車機系統,就等于是沒有“靈魂”。

豐富的生態資源同樣是XC60車機的一大亮點,包括地點查詢、酒店機票預訂、天氣查詢、新聞資訊等。另外,沃爾沃還與華為合作推出了專門針對汽車的應用商城,涵蓋了出行、生活、娛樂等場景。

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動動手指,下載就完事!何必受制于廠商,DIY一套專屬于自己的系統,不香嗎?

除了車內,XC60強大的車機系統還可以輻射到車外日常生活,讓生活更便捷。

在XC60論壇中就有車主分享自己使用精靈,在車內遠程控制智能家居設備,改變生活方式的經歷。

想象一下,在你下班快要到家時,通過車內的精靈提前設置好家中空調的溫度,打開房間燈光,是不是瞬間就有了賓至如歸的感覺?

你以為這就夠了?

要知道,車主們被擺爛的可不止是黑屏,還有鬧心的語音助手。

某車系論壇中有位車主自駕游想用語音設置目的地,結果語音只會重復一句“我似乎聽不太懂”。直接讓網友破大防!

為了結決這一痛點,XC60搭載了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系統,除了接近百分百的普通話識別率外,對于方言也可精準識別。同時它還有AI自學功能,你和它交流越多,它就越懂你。

與此同時,沃爾沃XC60還搭載了先進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讓用車既安全又智能。可以說,XC60的這套車機系統幾乎是同級用的系統之一。

拒絕“擺爛,從“沃””做起。

在智能化與互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沃爾沃XC60在保證基本面的同時,還在車機上做到了深度擴展,深度優化用戶出行體驗。沃爾沃也用人性化的車機體驗,給所有的豪華品牌樹立了榜樣。


香港僵尸片的由來 以及發展過程

01.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香港驚悚鬼怪題材作品,遠不及喜劇、動作、武俠、功夫等題材受人關注,至于僵尸片,更是屬于被人忽略的類型,卲氏電影公司于1959年偶然間產出的《僵尸復仇》,也只是效仿西方僵尸片的簡陋之作,上映時并未濺起太大的水花。

直至1974年,邵氏兄弟在與英國電影的公司合作下,產出了一部將吸血鬼與湘西趕尸故事相結合的《七金尸》,該片一經上映,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關注,此片由英國人執導,劉家良擔任武術指導,姜大衛、劉家榮等人主演,也算是香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僵尸片。不過可惜的是,雖然邵氏對此部作品展開了大規模的宣傳,但由于該片屬中西結合,內容元素復雜,因此當時觀眾并不買賬,最終此片以失敗告終!

至此導致之后的十年內,香港電影人鮮有人再敢接觸僵尸題材!

《七金尸》

02.

到了80年代初,許鞍華、余允抗、于仁泰等香港新浪潮導演,開始嘗試接觸不同類型的題材,《瘋劫》、《撞到正》、《兇榜》、《山狗》、《靈氣逼人》等驚悚鬼怪題材作品,正是那個時代下的產物,在先進拍攝技巧以及個性化的創作理念加持下,這些作品以前衛的恐怖氛圍,令本土電影迷耳目一新,因此這些作品迎來了空前的叫好反應。

與此同時,洪金寶在1979年回到嘉禾電影公司后,嘉禾電影與洪金寶共同成立了“寶禾電影公司”,而洪金寶受前面驚悚鬼怪題材的影響,將功夫喜劇與鬼怪元素相結合,拍攝出了《鬼打鬼》系列,至此正式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新潮流,該題材一出深受觀眾喜愛,而香港鬼怪題材也正式大行其道,其勢至今被影迷們奉為經典電影題材!

03.

由于低成本,快制作的“靈幻功夫片”口碑頗豐,使得洪金寶所在的寶禾電影公司嘗到甜頭。繼《鬼打鬼》后推出了《人嚇人》、《人嚇鬼》等類似作品,而后洪金寶正準備將僵尸題材融入到“靈幻功夫片”時,卻發現本土民俗傳說的僵尸故事并不成熟,因此想再次中西結合,巧借歐美在七十年代橫行的“吸血僵尸”,博得港觀眾口碑,故此特意聘請了一批英國拍吸血僵尸片的大師,為作品擔任顧問以及編劇和造型師,不過事與愿違,后來洪金寶、劉觀偉、林正英等人仔細思量后,發覺西洋吸血僵尸與靈幻功夫兩種題材相較甚遠,無法共融一處,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做法。
  

《鬼打鬼》

但恰在此時,同屬于嘉禾公司的于仁泰與許冠文,拍攝了一部《追鬼七雄》,電影借鑒了民間“湘西趕尸”的傳說,再加上鄭則仕、許冠英的喜劇風格,令道士與僵尸之間產生了諸多笑料與驚悚氣氛,雖然電影稱不上成功,卻令洪金寶等人受到了不小的啟發,于是,以洪金寶為首的創作組開始深挖本土鬼怪傳說故事,力求故事風格與“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劇·靈幻”一脈相承,終于在劉觀偉的領頭下,于1985年制作出了香港僵尸片最具開創意義的傳世經典《僵尸先生》。

01.

《僵尸先生》的問世,來自于一位攝影師的嘗試!

1984年,還在為洪金寶做攝影師的劉觀偉,聽聞洪金寶在找尋民間故事怪談,于是自告奮勇向大哥表示,自己有合適的故事,想嘗試做導演,而洪金寶聽聞后,毫不猶豫地說了一句:“沒問題你籌備好跟我講。”

由于劉觀偉的伯父茅山師傅,在他兒時就經常聽他伯父說一下奇奇怪怪的民間故事,劉觀偉便聯合黃炳耀、司徒卓漢、黃鷹,再加入自己的故事后,一起鼓搗出了《僵尸先生》劇本

而后在洪金寶與曾志偉看完劇本給出了相應意見后,洪金寶展現出了自己的“大哥風采”,親自出面找來林正英擔任主演的同時,并提出兼任本片的動作執導,于是劉觀偉的《僵尸先生》順利開機。

導演:劉觀偉

02.

主演錢小豪沾弟弟錢嘉樂光 擔任《僵尸先生》主演

錢小豪與錢嘉樂本是兩兄弟,那時哥哥錢小豪在邵氏電影公司就職,是張徹手下的一名大將,而弟弟錢嘉樂卻加入了洪金寶旗下的“洪家班”,只是一名做替身的龍虎武師!

有一次,大哥洪金寶帶著整個“洪家班”去普吉島旅游,當時錢嘉樂突發奇想,尋問洪金寶:“大哥,我可以把哥哥帶上嗎?”

洪金寶也是豪爽之人當場同意了,于是在這個機緣巧合之下,洪金寶認識了錢小豪,一陣閑聊之后洪金寶得知錢小豪在“邵氏電影公司”的成績還不錯,便夸獎錢小豪說:“這么好的材料,可不能浪費。”

左:錢嘉樂 右:錢小豪

恰逢當時導演劉觀偉正在為《僵尸先生》找尋男主角,洪金寶便邀請錢小豪參演這部電影。

可在當時,一個“邵氏人”要想去“嘉禾”拍戲,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洪金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親自出面去找方逸華面談(邵氏副主席),最終才將錢小豪從“邵氏”借到“嘉禾”拍戲。原本錢嘉樂也是要客串《僵尸先生》這部戲的,但由于當時嘉樂手中,除了有《龍的心》和《夏日福星》兩部戲外,還有另外幾部戲在跑,一時間無暇分身,便無緣客串這部僵尸系列的開山之作!

錢嘉樂

03.

《僵尸先生》預算超支 險些中途流產

由于當時投資只有450萬,導演劉觀偉為了開源節流,制定了一個“兩班倒”的拍攝計劃。每天24小時不停地連軸拍攝,白班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晚班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在最趕的兩個星期里,演員包括導演基本沒時間睡覺,只能在空余時間抽空打盹兒。

可即使如此,電影拍到一半時,450萬也全部用完,為此劉觀偉厚著臉皮找老板加資,最后卻只拿到100萬,可100萬也是杯水車薪,最后在洪金寶的幫助下,劉觀偉前前后后一共用了850萬。

當時很多人不看好這部電影,就連導演劉觀偉自己都擔心以后還能否做導演,并且洪金寶當時也直言:“估計這部戲會讓公司虧兩三百萬。”

導演劉觀偉

04.

《僵尸先生》意外大火

原本所有人并不看好這部作品,可誰也沒有想到,《僵尸先生》一經上映場場爆滿,當劉觀偉在影院外看到排隊買票的場景時,他在現場大笑大叫,最后該片創造了2000萬的票房,一時間香港掀起了一股僵尸片的風潮。

當時《僵尸先生》在臺灣公映時,忐忑不安的劉觀偉,甚至偷偷跑到戲院,用錄音機把影院聲音錄了下來,激動地跑回去放給洪金寶聽,洪金寶驚訝地說:“有沒有這么離譜?”

同時,在那一年嘉禾的老板拿出150萬現金,邀請劉觀偉進自己的公司,但劉觀偉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因為他覺得做人不能忘本!

05.

整個劇組最辛苦的人

整個劇組最辛苦的當屬出演僵尸的元華,不睡覺就不說了,還不能脫妝,因為上裝要兩三個小時,不管做什么都只能帶妝去做,吃飯休息亦是如此。

因此,每當元華卸妝時,一揭開假皮,里面的汗水是呈水狀直接流出來。

不得不說一句,那個年代的電影人拍戲真的拼,真的是拿拍戲當作一份職業,不像今天只是掙錢的一種手段!

06.

暫時停止呼吸來源于一場游戲

在《僵尸先生》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那就是遇到僵尸要憋氣,就連當年《僵尸先生》在臺灣的譯名都叫做《暫時停止呼吸》,這個方法究竟是哪里來的的呢?

據錢小豪采訪中透露,拍攝《僵尸先生》時,有幾場戲是在臺灣取景,有一天晚上,錢小豪幾人吃了飯便準備找點事情來打發時間,樓南光提議說:“關燈捉迷藏!”可李賽鳳卻不同意,認為大家想吃她豆腐啊?”

在樓南光好說歹說下,李賽鳳才勉強同意,幾人石頭剪刀布,輸了的就扮鬼抓人,游戲開始有人躲在桌子下面,有人站在桌子上,有人躲沙發后面......

由于是晚上加上關了燈,拉上了窗簾,整個房間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扮鬼者全憑聽覺抓人,即使面對面也只能靠著微弱的呼吸聲和腳步聲判斷。

由于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很有趣,因此在后面的劇情拍攝時,眾人提議將這個游戲植入到電影中,于是便有了面對僵尸時“暫時停止呼吸”的橋段,并且《僵尸先生》的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做《暫時停止呼吸》!

當時洪金寶聽完后,覺得很有趣味性,于是就將這個辦法加入到電影之中,久而久之便成為了電影中經典動作。

07.

臨時改掉的劇情

錢小豪在《僵尸先生》中,與王小鳳產生了一段孽緣,原劇本里王小鳳是要被林正英殺死的。

王小鳳

但由于拍攝到電影后期,導演劉觀偉實在不忍心把這個角色寫死,加上個人認為放走比殺掉更具浪漫,于是便臨場改了這段情節。

同時這個由王小鳳飾演的女鬼,是劇組臨近開拍才選定的演員,一開始劉觀偉找了很多演員都不合適,只因有一次在和洪金寶吃飯閑聊時,無意間談到了這件事,洪金寶這才推薦了這名演員。

僵尸片的沉沉浮浮

隨著《僵尸先生》的爆火,師徒關系、僵尸斗趣等情節被諸多電影公司追捧,那些極具民間色彩的糯米、墨斗、桃木劍、黃紙符的元素成為了電影主流,僅1986年就有近10部跟風之作上映,其中包括袁和平的《僵尸怕怕》、黃鷹導演的《茅山學堂》等電影,可這些作品絲毫沒有影響“九叔”林正英的江湖地位,隨著《僵尸翻生》《僵尸家族》《靈幻先生》《一眉道人》等作品的相繼問世,林正英成為了該類型片的主流人物。

雖有鐘發、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等人也在出演此類作品,可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的,絕對非林正英莫屬,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畫符念咒時的熟練動作最是深入人心。

但老話說得好月滿則虧 水滿則溢,當傳統的茅山僵尸片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且絲毫沒有創新時,觀眾也逐漸開始審美疲勞,一直到1997年代表人林正英的逝世,外加自1990年開始,香港電影開始呈現百花齊放的多元化格局,王晶的賭片,徐克的武俠,杜琪峰的犯罪......一時間極受追捧的僵尸題材,再次成為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不過在此之前卻出現了一部口碑不錯的作品,慢工出細活的劉觀偉依舊沒讓大家失望,雖然該片中暫缺了“九叔”林正英,可代替他的是“冷面笑匠”陳友以及午馬,它便是《僵尸叔叔》!

01.

《僵尸叔叔》洪金寶為何讓錢嘉樂、陳友出演?

錢嘉樂在“洪家班”期間,大多時候跟洪金寶少有交談,兩人聊得最多的便是:“這個動作行不行,行!多拍一條好不好?好!”,除此之外很少聊天。

直至有一天陳佩華(嘉禾制片人)突然進廠告訴他說:“嘉樂,大哥(洪金寶)有事找你!”

一路上錢嘉樂都很緊張,結果與洪金寶的一番對話,令錢嘉樂終身難忘:

“大哥”!

“哦,下部戲我打算拍僵尸,想找你演,你去準備一下吧!”

錢嘉樂沒想到整個過程如此簡單,短短兩句話便結束了,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了許久之后,終于想到一句:“哦,謝謝大哥!”

“沒什么事了,回去做事吧!”洪金寶淡淡地說到。

回去的路上,錢嘉樂還在思考洪金寶的那番話,“什么意思?又叫我做演員嗎?”雖然之前在《龍的心》中出過鏡,但大多還是以武師身份進入,這次不知道怎么做!

但此時錢嘉樂心里除了疑惑,更多的還是感慨與感激,在進“洪家班”的這段日子里,錢嘉樂斷過手斷過腳,這次能做演員,他明白了付出是有回報的!

02.

陳友的故事

當時“溫拿樂隊”解散不久,成員之一的陳友便進入來到嘉禾電影公司工作,洪金寶第一次見這位“新人”時說了一句:“靚仔,你拍什么戲?先來服侍我吧!”

名義上陳友是在服侍洪金寶,實際上是干著助理的工作,加上陳友之前也投資出演過幾部作品,雖然稱不上經驗老道,但也還算是略懂一二,因此平時在嘉禾劇組忙不過來的時候,洪金寶也會讓其在片中客串一些角色。

陳友 午馬

正當陳友的工作漸入佳境時,意外卻發生了,那是在拍攝《富貴列車》時,由于一場動作戲的失誤,造成了陳友骨頭摔斷,都說傷筋動骨100天,陳友單是在病床上就足足躺了一個多月。

后來陳友慢慢康復后,洪金寶也是良心不安,畢竟自己的兄弟受傷這么嚴重,要想辦法彌補一下他,因此就在即將開拍的作品中找了一部,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主演的角色,這部作品就是《僵尸叔叔》!

03.

《僵尸叔叔》背后導演對錢嘉樂的幫助

早期的錢嘉樂性格極其內向,就連拍戲時也不敢正視別人。

于是劉觀偉便向錢嘉樂提了一個意見鼓勵自己:“嘉樂,你試一下每天對著鏡子說很愛自己,同時對著自己說"我行的"。

所以在劉觀偉看來,錢嘉樂要想做好一名演員,就必須從性格上做出改變,為此特意給錢嘉樂設計了一百多組鏡頭(現在拍戲男主大約二十多組)。

同時,劉觀偉又挑選了錢嘉樂最熟悉的一班演員與武師,并告訴錢嘉樂:“全部都是自己人,不用擔心都是自己人!”

正因如此,錢嘉樂才在《僵尸叔叔》中發揮出了他最出彩的表現,第一次擔任男主角能有此表現,導演劉觀偉可謂是功不可沒!

錢嘉樂

04.

劇組歡樂多

據錢嘉樂本人透露,在拍攝《僵尸叔叔》期間,除了拍戲的快樂以外,整個劇組還有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當時的外景選在西貢的郊外,當時為了點綴午馬與陳友的兩座房子,劇組特意去買了一些雞、鴨、乳豬之類的動物養在園內。

但在拍戲期間,乳豬慢慢長大不能連戲,因此只能宰來吃了,再買一批乳豬充數,這部戲拍了大半年,光是乳豬都不知道換了多少批了

陳友

05.

陳友的荒唐事

陳友拍攝《僵尸叔叔》期間,有一天,劇組趕工拍到凌晨兩三點時才放工。

在陳友開車回家的路上,由于時間很晚了基本上沒有路人,四周又是漆黑一片,但是在一個拐彎處,陳友突然發現路旁有兩個光點。

等陳友開近一看,才發現原來是一個車禍現場,地上擺了兩支蠟燭,當時陳友就打了一個冷勁兒,一腳油門就想馬上離開這里,結果剛過了兩個彎,就看到路旁有一個人在向他招人

凌晨兩三點路旁有人向你招手,擱誰不害怕?陳友想起前面剛發生的車禍,什么都不管了,又加了一腳油門,結果正要過彎時突然聽到“咔嚓”一聲,才發現自己超速了,從后視鏡一個仔細一看,才發現后面那個招手的人,是在向自己示意開慢點,前面有測速。

陳友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嚇自己,搞了一個烏龍出來!

僵尸片最完美的謝幕

2013年,由林正英鐵桿粉絲,兼演員富二代的青年導演麥浚龍,推出了一部向僵尸片輝煌年代致敬的作品《僵尸》!

個人覺得這是千禧年后最好的僵尸片,無論是作品一開始的童聲合唱《鬼新娘》、還是錢小豪當年拍《僵尸先生》時留念的老照片,亦或是僵尸片中的各種道具元素,都已擺出了編導的致敬姿態,明的懷古不多,全是暗藏的致敬,濃濃日本恐怖片風格,外加中國傳統僵尸元素,尤其是看到片尾的字幕:林正英、許冠英 音容尤在,不禁令人淚目!

不過該部作品卻令導演麥浚龍留有一個不小的遺憾!

相比大家還記得片中的這一幕:錢小豪與惠英紅在追逐小白時,無意間在走廊中偶遇了一群打傘的“高腳佬”。

這一幕的背后,其實有著一個傷感的小故事,據導演麥浚龍回憶,在最初劇本中,除了吳耀漢與鮑起靜的主線劇情外,其實還穿插了3條支線故事

第一條是惠英紅丈夫與雙胞胎學生;

第二條則是兒時陳友與父親,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第三條,許冠英、樓南光與“高腳佬”之間的故事!

前兩條支線與吳耀漢的主線一般,悲中帶傷故事氛圍較為凄涼,但許冠英這條卻是以喜劇為主,主要講述高腳佬與許冠英、陳友,爭奪居住權的故事,其中情節令人啼笑皆非……

可不幸的是,當導演麥浚龍寫完第一版劇本后,許冠英卻因病逝世,麥導認為無人能取代許冠英這名大師!便含淚刪掉了整個支線,只保留高腳佬這個元素以作念想!

據麥導透露,最初主線加3支線的劇本,預計是3個小時,刪節后拍攝完則是2個小時,但由于時間限制,最后在第三剪后,成了我們看到的103分鐘。

《僵尸》這部作品,被廣大影迷們,奉為港產僵尸片最完美的謝幕,其中的情懷元素,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無論是演員還是作品本身,亦或是場景中的陳設及細節,都貫穿著難以釋懷的悲涼腔調。

導演麥浚龍

寫在結尾

01.

20世紀80至90年代,香港影壇百花齊放,無論是動作、喜劇、僵尸亦或是文藝片,都使得香港被賦予了“東方好萊塢”的稱號,其中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興盛的僵尸片,在整個香港的影史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以說,如今的鬼怪電影正在詮釋那句“經典難以超越”,即使在當今佳片不斷地電影市場中,劉觀偉、林正英所代表的茅山僵尸題材依舊長銷不衰,被無數80、90后的影迷回憶,將本題材擺在自己電影世界的神龕中。

尤其是在各大視頻網站中,除了周星馳以外,就屬僵尸題材最輝煌,它就如同相聲、京劇一般,縱使經歷歲月的低谷,卻也永遠不愁沒觀眾捧場。

元華

02.

有時候仔細想想,其實老電影的意義不在于打發時間,而在于回味過去,時間荏苒,白云蒼狗,有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太快,30年彈指一揮間,眼前的我們忙手忙腳,慌慌張張,可電影還是那部電影,不隨時間改變絲毫。

年輕時的我們,總覺得電影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發現,發現夢想的力量有多么偉大,但回頭再看那些經典電影,那些在潛意識里帶給我們的,死纏爛打、精益求精的力量,才是最偉大的。我們從錄像廳里糊里糊涂走出來,在今天,踏踏實實走下去,看到港片低迷,卻還有一大群電影人用高標準去懷舊。仿佛是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者出現在你面前,微笑著拍拍你的肩膀,證明你一路走來,都是值得的。

其實,相見不如懷念,縱然香港僵尸片真的風云再起,但世間已無“九叔林正英”,又有什么意思?
也罷,香港電影的“僵尸大時代”只能是一個記憶了。所謂重掀熱潮,不過是我等港片愛好者的癡人說夢罷了。

這期的故事到此結束,感謝閱讀到此!

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