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進京健康寶彈窗怎么解決 健康寶彈窗溫馨提示4的意思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5月5日,北京市召開第32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第二輪核酸篩查工作完成

共篩出4管“十混一”混采陽性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北京市3輪區域核酸篩查已完成第二輪核酸篩查工作,5月4日共設置采樣點位9180個、采樣臺2.1萬臺,動用采樣人員4.3萬人、輔助人員13萬人,完成采樣2055萬人,截至5日10時已全部完成檢測,共篩出4管“十混一”混采陽性,其中,豐臺區2管,朝陽區、東城區各1管。落位管控、復核轉運、流調溯源等工作在同步進行。

針對“北京航天總醫院暫停所有門診”一事,李昂介紹,經調查取證,近日,北京航天總醫院發熱門診接診1名新冠肺炎陽性患者,醫院發熱門診工作人員在該患者核酸結果反饋前,未及時發現患者離開留觀區域,進入普通門診,造成醫院除急診外的門診區域封控。醫院存在院感制度落實不到位、發熱門診管理有漏洞的問題。目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已當場對醫院下達監督意見書,責令該院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對該院給予通報批評、警告的行政處罰,并給予醫院不良執業行為積分處理。對負有責任的相關工作人員,予以立案調查。

李昂強調,涉事醫院要立即整改,加強醫務人員培訓,補齊漏洞短板。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舉一反三,深入開展自查,嚴守疫情防控重要關卡,降低社會面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強全市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管理,加大醫療機構院感檢查和風險排查力度,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定期通報,對行動遲緩、整改不力的單位進行約談,對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處理,全力保障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和患者就醫安全。

北京市存在兩條獨立傳播鏈

本輪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阻斷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會上介紹,4月22日至5月5日15時,北京市累計報告544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5個區,疫情呈現傳播速度快、點多面廣的特點,社會面仍有零星隱匿傳染源,傳播途徑尚未完全阻斷。

目前,已累計完成4月22日以來220名本土感染者標本測序,經序列比對結果提示,北京市存在兩條獨立傳播鏈,均與近期京外聚集性疫情及其外溢至其他省市的病毒序列完全一致。

北京這些區域今起實行居家辦公

具體措施公布

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田偉表示,自5月5日起,朝陽、海淀、房山、通州所涉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和臨時管控區的公共交通進行運營調整。朝陽全區及公共交通運營調整區域內工作或生活的人員,實行居家辦公和“點對點”閉環管理。

為確保上述區域更好落實居家辦公要求,減少人員流動聚集,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提出如下措施:

一是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落實居家辦公要求,居家辦公人員可就地轉為志愿者。中央和國家機關、央屬企事業單位、大型頭部企業原則上保持不高于50%的到崗率。商業寫字樓宇、辦公型企業員工原則上實行居家辦公。城市運行保障、公共服務和參與防疫工作的一線人員正常上班。各類確需到崗人員實行單位家庭“點對點”閉環管理。室內文化娛樂場所、體育健身場所、培訓機構等全部暫停營業。

二是居家辦公所涉及到的單位,要做好員工居家辦公的具體安排和教育管理;必須到崗的,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查驗核酸等防疫措施,加大公共區域消殺力度,嚴防單位內部人員聚集。

三是居家辦公期間,工作時間、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事宜,鼓勵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確定,員工工資水平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勞動用工政策、勞動者權益保障等問題可以撥打12333咨詢或投訴。

四是對2022年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同時鼓勵非國有房屋業主適當減免租金,用好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保險支持政策。

五是各相關區對政務服務事項盡可能網上申報、全程網辦。商事登記相關事項加強在線咨詢和辦理,審批證照和材料雙向寄遞,最大限度為企業和市民提供便利。

六是屬地和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大對轄區單位落實居家辦公情況的指導監督檢查,對未落實要求的督促整改。

最近還有不少網友問

“北京健康寶出現彈窗怎么辦”

趕快看看你是編號幾?

不同編號解決方法不同

請大家“對號入座”

人在外地沒趕上北京核酸篩查

健康寶收到“彈窗4”怎么辦?

這幾天,有一些身在外地的北京市民由于沒有趕上3輪核酸篩查,本人的北京健康寶收到了“彈窗4”。

從此前官方發布的“彈窗4”解除方法來看,需要本人立即完成核酸檢測,北京健康寶將在查詢到本人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后自動解除彈窗。

需要注意的是,請本人前往當地防疫部門公布的核酸檢測機構進行采樣檢測,檢測結果需要上傳到國家或北京核酸檢測平臺上。市民補測核酸需盡量到被認可的外地核酸檢測機構,相關名單可以到“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上進行查詢。

一般來說,當外地檢測結果上傳至國家平臺后,北京健康寶稍晚便可以自動比對和顯示。當北京健康寶上可以查到相應的檢測結果,便能自動解除“彈窗4”。如果遲遲查詢不到檢測結果,可聯系檢測機構及時上傳檢測結果到國家平臺。

綜合:健康北京、北京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 健康報

出門游玩最擔心忘記帶的東西是什么?或許很多人的答案是充電寶。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鋰電池、移動電源(俗稱充電寶),作為這些產品的“儲油罐”“加油站”,也為我們暢享移動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圖源:pixabay

雖然充電寶給了很多人一份“安全感”,但也不是所有相關產品都安全。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充電寶,可能發生起火、爆炸而威脅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有違規“加料”改裝的充電寶,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也存在著諸多漏洞。

近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簡稱CCC)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使用不合格的移動電源“充電寶”等產品,可能有哪些安全問題?世界各國對此類產品又進行了哪些規范?

遠程盜取信息?充電寶的“功能”可能超出想象

由于鋰電池、充電寶本身所具有的化學特性,比如,使用了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其“先天性”存在一定潛在風險。尤其是當產品生產工藝和結構不符合國家標準等技術要求時,或者在運輸、使用環節,遭受極端高低溫、嚴重磕碰、長時間過充等特殊情形,就很容易發生熱失控,造成電池鼓脹進而引發起火、爆炸、過熱或者漏液等安全問題,直接危害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安全。

劣質充電寶可能選用的是價格低廉的電芯甚至二手電芯,甚至拿掉電路保護芯片濫竽充數。此外,在電芯的使用壽命上,偽劣產品和正規產品也存在明顯差異,這也是有的充電寶使用一段時間就不能再充電的原因。

圖源:央視網

在享受充電便利的同時,看不見的網絡安全隱患也隨之而生。用一個充電寶就能遠程控制手機,進行GPS定位,監聽通話并錄音,乃至竊取個人隱私數據?這些聽上去有點“科幻”的劇情,事實上用簡單的技術手段就能實現。

直接進入支付寶付款二維碼的頁面,即使不知道用戶的密碼,也能夠把里面的錢“偷”走;隨意查看短信、通訊錄或通話記錄,甚至遙控手機撥打電話……在網絡安全工程師參與的一項測試中,將一部安卓手機與一臺“加料”改裝充電寶連接后,通過電腦即可控制這部手機,進行多種操作。即使此時斷開手機和充電寶的連接,對手機的“劫持”也不會中斷。

圖源:央視網

還有相關測試顯示,跟蹤竊聽器也可偽裝成充電寶,甚至有人公然在電商平臺售賣。除“遠程精準定位”“降噪錄音”等基礎功能外,這些充電寶還可能支持GPS+北斗+WIFI+LBS多模互補定位,通過多種定位模塊互補,其定位誤差不超過10米。

圖源:央視網

多國出手保障“指尖上的安全”

正如中國對充電寶等相關產品實施CCC認證管理,認證是體現充電寶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方式。如果細心留意,我們會發現部分充電寶包裝上印有CE(歐盟產品安全認證)、防火認證、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認證)等多種認證標志,這些標志都是比較常見的認證,選購充電寶時一定要認清。

圖源:pixabay

在歐盟,《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首次立法監管電池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生產到再利用和再循環——并確保其安全、可持續和具有競爭力。新條例提案將適用于所有電池,旨在通過規范電池的整個生命周期來促進循環經濟。

《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設定了動力電池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標,規定企業要對生產或使用的電池進行回收利用;按照該法律,自2024年7月起,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需要提供電池廠家信息、電池型號、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電池碳足跡總量、電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碳足跡等信息;到2027年7月要達到相關碳足跡的限值要求。此外,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

美國環保局(EPA)近期發布了一項規定,要求所有便攜式電子設備(包括移動電源)必須符合新的安全標準。新標準將于2024年7月1日生效。同時,美國能源部(DOE)和美國國家環保局(EPA)聯合發布的《評估與更新電力系統中使用鋰離子儲能系統的特定元素指南》,首次明確了鋰離子電池元素管理問題,要求從安全和環境保護角度評估電池組成材料的元素釋放性。

圖源:pixabay

韓國發布了儲能電池新標準KC 62619,將移動式儲能設備納入管控,更明確指出便攜式戶外儲能電源也在范圍內;印度尼西亞國家標準局(BSN)發布的2022年度國家技術監管計劃(PNRT),把使用鋰系二次電池作為電源的便攜式移動電源的安全要求被納入到計劃管制產品清單中;日本經濟產業省就陸續對包括鋰離子電池在內的電池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各國移動電池法規進展報告》,全球移動設備電池產業在政府加嚴監管和產品更新換代兩大因素的推動下,性能有望提升30%,為消費者和整個社會帶來巨大效益。

監制:張寧策劃:李政葳撰文:孔繁鑫編輯:穆子葉、李飛光明網出品

參考 |央視網、中國質量報、法治日報、新京報、雷峰網、虎嗅網、財聯社

更多信息歡迎關注光明網數字化頻道

來源: 世界互聯網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