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賽車自行車品牌或公路賽車排行榜前十名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出處 : CYCLINGWEEKLY 作者 : SIMON SMYTHE

正像王爾德所說: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了,那就是沒有人議論你。雖然湯姆·布南和沃爾夫聲稱Colnago V4R比同類產品慢2公里/小時,甚至激怒了Ernesto Colnago本人,但他們引起的爭議客觀上增加了曝光,且遠遠領先于其他更主流的的競爭對手。

此外,波加查用它贏下了一切,首先是在巴黎-尼斯的所有三個山地賽段和總冠軍,然后是然后是環佛蘭德斯以及最近的阿姆斯特黃金賽和瓦隆之劍,之后還會有更多。

它可能是2023年迄今為止最受關注的自行車,但與最好的公路自行車相比,它到底是什么樣的?

布南對V4R的佛蘭德語評價翻譯過來就是:“老派”,“Colnago還沒有完全掌握空氣動力學的東西。”我們想知道這個評價是否有點成見,為了打造新車,Colnago聘請了挪威工業設計師Torgny Fjeldskaar,他在BMC擔任了五年的設計主管,并且在他的領導下誕生了Roadmachine和Teammachine。Colnago非常公開地聘請了一位頂級外國設計師這一事實表明,這個意大利品牌想要打造純粹的競賽戰賽車,必須擺脫那些傳統的、強烈的但模糊的情懷概念。

具有情懷的Colnago的粉絲可能會對于Fjeldskaar標志性的棱角設計有點陌生,銀色陰影刻意突出邊緣,V4Rs是一種武器,專為波加查贏得第三次環法設計。

白皮書提供了三組不同的數據,將V4Rs與V3Rs進行了比較,“以顯示完全優化的平臺重要性”,但并未進行橫向比較。在車手以50公里/小時騎行時,優化后的V4Rs比V3Rs節省功率最大為是6%或27.7瓦。未噴漆485尺寸的V4Rs實際上比的等效V3Rs重3g(798g比795g),但Colnago專注于“車架組”的重量,即包括自行車的車架、前叉、碗組和把組,在這種情況下新的V4Rs聲稱重量減少了57克。在此版本中,它整車重量為7.15千克(包括隱藏在舵管內的多功能小工具)。

在Colnago的真實動態剛性(RDS)測試中,這套方法由Colnago創造但細節仍然保密,它表示V4Rs在沖刺時的剛性提高了4%,在坐騎時的剛性提高了5%。

V4Rs有與Colnago C68擁有相同的七個尺寸,幾何也相同。與V3Rs相比,stack/reach的比值比舊款更加順滑,不過幾何總體上沒有太大變化,相對較小的頭管角度(測試車為71.8°)和更長的reach仍然存在。除了幾何,V4Rs和C68還共享CeramicSpeed SLT終生保修的碗組,座管和隱藏在舵管中的多功能小工具。

COLNAGO V4RS騎行感受

西方記者在去年12月在西班牙拉努西亞(La Nucia)UAE的訓練營里首次試騎了V4Rs,當時其實是一場發布會。外媒的記者團隊前往著名的Collde Rates進行了爬坡測試,然后在該地區的其他地方和車隊一起訓練。

Colnago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效率將他推上去,并且在下坡時能提供極大的信心,完美的判斷和良好的穩定性讓他牢牢盯住線路,當他嘗試追上一個年輕的職業車手時,雖然很快被拉爆,但體會到了那種直接的發力感。他敢說它的設計理念是為了抵抗一位24歲環法冠軍的超強扭矩,而不是一個54歲的老同志,這好嗎?這不好。所以他永遠體會不到它的剛性極限,希望大家好自為之。

Surrey的路況比西班牙南部的道路差得多,令人驚訝的是,Colnago表現得十分出色。相比之下,在La Nucia周圍平坦的路面上,他感覺到了一種無法釋放的僵硬感,而在崎嶇的路面上,騎行品質反而變的更加優秀。車架對不同輸入方式的反應,感覺像他過去三年騎過的任何頂級職業競賽用車一樣令人激動,這包括Pinarello Dogma F、Specialized S-Works Tarmac SL7和Cervelo R5。它不僅堅硬,而且反應靈敏、靈活,它提供恰到好處的路面反饋而不至于讓你感覺到顛,且感覺十分輕盈。

在寒冷的冬天有個窗口,路況條件與La Nucia條件相反,西方記者使用它閃電般的沖上了一座比Rates更陡峭的山,即使暴風雪席卷而來,平均時速仍為32km/h,平均功率更低,比之前至少快了3km/h。正如他在西班牙第一次騎行后對Colnago C68的評價:幾何很適合我,這是經典的設計下更靈活的感覺,它的操控很不錯。

不需要評論搭載的Dura-Ace 9200套件的性能,它非常好,而且西方記者個人對Colnago搭載Shimano沒有什么意見,還記的當年Mapei車隊的勝利嗎?

價格和結論

如果你負擔的起這樣的車,你可能不太關心幾百英鎊的消費。此配置下的V4Rs的售價為12599英鎊,比C68便宜500英鎊,比搭載Dura-Ace的S-Works Tarmac SL7便宜1000英鎊,和同配置的Pinarello Dogma F相同。(國內情況請根據真實行情進行對比)

但大多數人想知道的是,選擇V4Rs還是C68?

如果你想購買最快的Colnago,那毫無疑問是V4Rs。如果你是Colnago的情懷粉絲,并且想要購買意大利傳統的設計,比如套管設計、更漂亮的漆面等,那么就選擇V68,它具有同樣出色的性能,并且沒有那么激進的感覺。

規格

車架:Colnago V4Rs

前叉:Colnago V4Rs

套件:Shimano Dura-Ace 9200 Di2

輪組:Shimano Dura-Ace C50

外胎:Pirelli P Zero Race 700x28c

彎把:Colnago HB R41

把立:Deda Superbox

座管:Colnago

座墊:Prologo Scratch M5 CPC

重量:7.15kg

測試車型尺碼:510

你可以看出,波加查的戰車專為贏得比賽而設計。

外媒作者觀點

V4R旨在幫助波加查贏得環法自行車賽。它是一種武器,它不僅看起來像一個武器,它的感覺也像一個武器。它的出現不是為了周末騎士在咖啡館里炫耀,而是實實在在的競賽利器。對于非專業競賽車手來說,Colnago C68或許更有吸引力,不過,如果你想使用Colnago獲勝,那么選擇V4R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優點:反應靈敏、經典幾何、更輕的車架、波加查的選擇

缺點:棱角分明的外觀不會取悅老派的Colnago愛好者

如果說起精彩的飆車畫面,人氣電影《速度與激情》系列,絕對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其系列最新電影《速8》 被部分媒體評為,該系列最輕松有趣的一部,整體制作基本不遜色于另外幾部,非常值得一看。

《速8》與以往不同的是,增加了許多汽車群體爆破的鏡頭,不但有查理茲·塞隆飾演的反派 Cipher 在預告片中進行各種“毀”汽車的花式特技。更難得的是,片中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包括天降汽車雨、雪地追車,跑車大戰裝甲車等等炫目的飆車場面讓人目不暇接,這把汽車戰又提升到了另一個層面。

當然了,談到飆車,電影史上從來不乏經典案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酷炫電影,究竟誰才是你心目中的 No 1 !

10. “Drive” (2011)

《亡命駕駛》上映于2011年,影片中的高司令既是特技演員又兼犯罪分子司機,他每天要做的就是把自己陷入絕境再死里逃生。

這部影片的車手,所表現的那種極致的冷靜與其它該類型影片中的放縱張揚,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雖然少了些酷炫的飆車鏡頭,但是正是由于一次次精準的“平靜式”飆車,那種縈繞在心頭的極致刺激還是會讓人感到荷爾蒙爆棚,就像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極其瑰麗。

9. “John Wick” (2014)

又是這部“為了一條狗,干死一票人”的《疾速追殺》 。這部片就是這么爽,即便貼到飆車的主題也依然這么燃。當然了,該片的引子是從黑幫老大看上約翰·威克的老爺車開始的,片中驚險刺激的飆車場景同樣是一大亮點。尤其是在影片結尾,李維斯殺的那幾個人,甚至都沒有離開他的車,這種高超車技是作為金牌特工的必備手段之一。

8. “Gone in 60 Seconds” (1974)

很多人記得2000年尼古拉斯主演的《急速60秒》,但這里說的是,它的1974年原版同名影片。拍攝時被毀的汽車就多達93輛,非常值得一看,你會驚訝于那個年代的電影也會如此精彩。

在這里,你只會感受到那種最質樸的追車場景,雖然沒有酷炫的特效,但依然令人感到緊張刺激。相信看過該片的人,應該會對片尾那長達40分鐘的飆車場面印象深刻吧!

7. “Vanishing Point” (1971)

《粉身碎骨》是一部寓意非常深刻的公路電影,其“不為瓦全”的結局著實令人震撼。或許飆車的快感和死亡的極致都殊途同歸,但我想那是渺小對權威的蔑視和對自由的向往。

一個賽車手,一輛白色道奇,因為一個承諾,以160左右的平均速度一路狂奔,并憑借多年賽車經驗和高超駕駛技巧輕松甩掉一個又一個追緝者和挑戰者。或許對他來說,能在一望無垠的荒漠中飆車與狂歡,努力的追求內心深處最神圣的自由,即便是死亡也變得輕飄飄了吧!

6.“Wanted”(2008)

安吉麗娜·朱莉在2008年主演的影片《通緝令》,拋去扯淡的劇情,影片中那夸張到匪夷所思的設定,炫酷熱血的動作,各種血漿四射和臟話,看的實在是爽爆了。

直到現在還對影片中的拐彎子彈印象深刻,其中朱莉開著她那輛紅色道奇,在公路上狂奔的飆車場景絕對會讓你熱血沸騰,記得當時小編身邊那哥們全程“Fu*k”就沒有離嘴/笑哭!!

5.“The Blues Brothers” (1980)

這部經典電影在國內有個喜慶的名字《福祿雙霸天》 ,整部片子充滿了怪誕搞笑的無厘頭片段,再加上無所不在的藍調音樂,絕對回讓你在緊張刺激之余,看的哈哈大笑。

話說該片當年被評價為“史上毀警車最多的影片(現已被超越)”,看著電影里大量的警車被各種堆疊式撞毀,你甚至都猜不到下一個高潮在哪里。雖然沒有過多刺激的鏡頭渲染,但無論是把它當作一種發泄式的破壞欲,還是當做無厘頭式的搞笑,還是只想隨著音樂一起搖擺,這部電影都絕對值得回味!

4. “Fast Five” (2011)

《速度與激情5》是該系列評分最高的一部,尤其是在劇情的展現上。最后那段拖著金庫在高架橋上疾馳的場景簡直令人腎上腺素炸裂,拍攝過程中,只是損毀的汽車就有兩百多輛,80%的實拍鏡頭,出動50多輛警車等,其它令人眼花繚亂的車輛就更不用說了。

3. “Bullitt” (1968)

無論在哪里,《警網鐵金剛》都是電影史上的最佳追車戲之一。史蒂夫·麥奎因駕駛著一輛福特車,拍攝了一場經典刺激的飛車追逐戲,當時甚至引領了一場狂潮。

整個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在舊金山大道上演的追逐戲了,在跌宕起伏的坡路上,時速高達170的拍攝環境,極快的轉彎,利落的擺尾和緊張的情節,都能喚起人們對于速度的渴望。

2.《法國販毒網》(1971)

這雖然是一部比較老的片子,但在飆車方面絕對不能錯過。該片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吉米駕駛著轎車瘋狂追逐高架列車的橋段了。

當時的拍攝過程可謂是險象環生,在現場交通完全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特技車手只能依靠安在車頂的警燈和狂按喇嘛才能闖過紅燈、高速穿過路口,在拍攝過程中,意外的撞車頻頻發生,這些真實的畫面最終都被保留在影片中。

1. “Ronin” (1998)

本身就是業余車手的導演,約翰·弗蘭克海默,在1998年執導的這部《浪人》,整個劇情的發展都利用緊張的節奏來推動,令人震撼的動作場面貫穿全場,心神緊繃到一刻也不敢放松。

當時在巴黎拍攝時用了多達300個特技車手,期間毀了80多輛汽車,在拍攝過程中,為了能增加真實的刺激感,汽車速度以每小時120英里的程度遞增。影片拍攝中,無論是汽車在盤山公路上的翻滾、爆炸以及在隧道中的高速追逐和四車道的逆行,完全沒有任何數字特效。飆車過程中的駕駛技術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簡直堪稱飆車史上,駕駛技術的典范。

飆車在電影里當然非常的酷炫,每次的驚險場面,都會令我們心里一緊,我想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不管是因為特技駕駛員那令人驚嘆的天賦,還是因為現代技術的發展。一些電影正因為有了,這一場場令人驚叫連連的飆車場景,即便原本故事的主線再平庸單薄,也會因此變得讓人拍案叫絕!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酷炫電影,究竟誰才是你心目中的 No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