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合成大西瓜》的火爆給2021年帶來了意外驚喜,甚至產生了相當之多的衍生游戲:如果你想體驗到滿屏幕的西瓜快感,那就建議可以玩玩《合成大西瓜:魔改版》;如果你同情被嫌棄的葡萄等小水果,那就建議可以玩玩《合成小芝麻》;如果你對與人體結構頗有研究,那就建議玩玩《合成大歐派》,各種款式應有盡有,總有一款適合你。
《合成大西瓜》的意外走紅,雖然很大原因是鄭爽代孕和華晨宇有孩子的雙娃事件,讓吃瓜成了一種新常態,對于瓜的敏感讓無數玩家涌入了這款游戲之中。而游戲本身也具有能讓玩家成癮的特性,帶有物理碰撞系統的2048,連續碰撞合成帶來的快感讓玩家欲罷不能。而關于這類小游戲的成癮原因,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提過,就不再贅述了。
《合成大西瓜》這個瓜的爆火,對于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這里面可能深藏著一些我們不愿意面對的事實。
自控力弱無法自拔的我們葡萄加葡萄等于櫻桃,櫻桃加櫻桃等于橘子,乍一聽很離譜,但這卻是《合成大西瓜》的核心游戲規則。相同元素的合并重組,可以說是相當原始且簡單的游戲機制了,早在《連連看》《祖瑪》等游戲中就已經出現,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套機制也的確是屢試不爽。
游戲利用了我們追求無止境事物的欲望,不去設置固定的上限,無數的水果堆疊引起無數的連鎖反應,但卻永遠沒有盡頭。更諷刺的是,控制游戲結束和開始的永遠還是玩家,無限只是吸引我們入局的鋪墊,我們成癮后的條件反射才是他們想看到的結果。
在游戲《史丹利的寓言》中,游戲制作者用游戲的方式無情地揭露了他們“控制”玩家的方式,很多玩家做的自以為有成就感的事情,其實都是被游戲制作者早就設計好的游戲機制。我們覺得《合成大西瓜》自己能夠輕松上千分是一件相當成功的事情,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多思考多努力就做到了,自然而然就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成就感,但這往往是游戲通過機制去引導玩家完成的。
也許我們不愿意承認,可我們必須得明白,游戲隱藏著很深的暗示和引導機制,我們沉浸其中的同時也是被一步步誘導著。作為玩家我們擁有游戲進行和結束的選擇權,但這種自主權會隨著游戲進行逐漸被消磨殆盡,游戲的浸入感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能提升游戲的體驗也會逐漸讓我們忘記自主思考的能力。這也是當年電子游戲被視為“電子海洛因”的原因,人類的自控能力遠比想象中要脆弱。
重新找到期待挑戰的我們游戲中從不缺少挑戰,現在的游戲甚至會把挑戰項目明碼標價,讓玩家從挑戰中獲得利益,從而驅使玩家繼續游玩。而生活中的我們卻缺少了挑戰的欲望,一來是挑戰成本高,二來是挑戰的后果我們不一定能承擔,這也使游戲挑戰成了人們發泄欲望的出口。
由宮崎英高引起了魂類游戲熱潮,就是利用了人們渴望挑戰的原始本能,戰勝強大怪物的成就感難以言喻,這是挑戰給我們帶來的正面反饋。《合成大西瓜》中就存在著復合的挑戰性,讓玩家在游玩的過程中享受合成出一個大西瓜的樂趣,也讓玩家在麻木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絲小小的幸福。
《合成大西瓜》最有挑戰的點就在于隨機性,這種隨機性遍布了游戲各個要素之中。首先,水果的掉落基本無規則可尋,玩家每次等待水果掉落時都像是開盲盒一般,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會有多大多礙事。這就十分考驗玩家的隨機應變能力,如何排布、如何設計反應連鎖,這一切都是隨機而為,沒有辦法長遠地謀劃。
其次就是《合成大西瓜》相較于《2048》這些游戲有著更不穩定物理系統,水果的掉落會有物理碰撞反饋,所以玩家想要向這里扔一個水果的時候,它往往不不盡人意地在碰撞下彈到另一邊。這樣也保證了游戲的開展不會一成不變,反倒是多了一層思考和挑戰的意義。作為玩家的我們開始思考游戲的意義,這時候的我們比以往都更有積極性,因為麻木的生活中終于出現了一絲無法預料的可能性。
《合成大西瓜》里也許藏著我們冷藏許久的斗爭心,那是向往著挑戰和喜愛探索未知可能性的我們。
沒有時間再玩游戲的我們現代人時間是擠出來的,任何娛樂活動已經被無限地壓縮到極致,現在就連一部電影都能壓縮到5分鐘看完,人們又怎么會有時間玩游戲呢?
游戲本身是為了消遣的娛樂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滿足我們的娛樂需求的活動,但是加快的生活節奏卻在不斷地消減游戲的體驗。還記得看《頭號玩家》時,我對那個全民在游戲中尋找彩蛋的世界有著無盡的向往,游戲的價值被承認、游戲的體驗被正視,這是每個玩家都夢寐以求的生活。但是未來并沒有如同我們想象中地發展,玩游戲如今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小時候總是會羨慕著可以玩到任何游戲的小伙伴,羨慕他們可以玩到想要的游戲,羨慕他們有可以玩到一切游戲機的錢,但長大了才發現玩游戲耗費最不是錢而是時間。學生出了社會才懂得為什么成年人都不怎么玩游戲了,因為在短暫的生活時間里,人們早就沒有精力投入進沉浸感強烈的游戲里了,而這也是成長的無奈。小時候我們渴望自由,長大了我們發現養活自己就是最大的不自由。
《合成大西瓜》的火熱,或者說是小游戲的火熱正是我們欲望積壓許久的釋放,這是對于游戲渴望,也是期待生活能像游戲一樣帶來一些新意。但《合成大西瓜》的小體量和粗糙性也讓我們看到了玩家對于游戲需求的改變,從感官體驗上的震撼到游戲性的樂趣,玩家也在逐漸改變。比起史詩巨制,現在的我們可能更喜歡一個啞巴當主角的游戲。
沒有時間玩游戲的我們,現在也如同被合成的水果一樣,逐漸合成了一個大西瓜。
小結《合成大西瓜》背后反映了玩家的無奈,也反映了游戲市場窘境,我們這一代的成長,也代表著玩游戲的主流玩家開始走向了社會。游戲逐漸從消遣娛樂變成了一種獨特的體驗,我們更加珍惜玩游戲的時間,也更加明白游戲對于我們來說已經是奢侈品了。《合成大西瓜》用同類合并的方式合成了大西瓜,玩家也在用合并的方式消磨了時間,這個時代的我們還保留著玩游戲的初心嗎?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7日電 (記者 吳濤)近日,微傘游戲一款《合成大西瓜》游戲爆紅,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可是很多網友反映,最近因玩這個游戲被騙19.9元,投訴無門,或已涉及人數超166萬人,涉及金額超3000萬元。
“中獎”容易退款難
中新網記者體驗發現,從微傘游戲官網進入到《合成大西瓜》游戲后,頁面右上角會出現“禮物”圖標,點進去以后就看到抽獎大轉盤,每次點擊后幾乎都會顯示中獎“100元手機話費券”,再點擊后提示需要支付19.9元,而且顯示“領不到話費,全額退款。”
很多網友走到這一步,想想19.9元換100元話費也值得,于是便支付了。而當用戶支付后,頁面則彈出讓你下載“全球公爵黑卡”APP,去“全球公爵黑卡”APP領取話費。
但在黑貓投訴上,很多網友反映,根本就沒有話費,退款也遇到阻礙,申請退款遲遲收不到退款,“在公眾號申請客服也沒有回應。”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其相關頁面顯示超166萬人已領取所謂的“手機話費券”,這樣算下來,每個人支付19.9元,涉及的總金額已超3000萬元。
營造“緊張”氣氛,層層“誘導”
記者體驗時發現,整個流程的各個環節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氣氛。例如,抽獎大轉盤顯示“只有7次機會”,“支付時會彈出倒計時,僅有2分多鐘的支付時間。”
實際上,記者體驗了多次,這種“中獎”幾乎是必中;支付“倒計時”結束后仍然可以支付;只有在最后支付時,才標注“19.9元其實是會員費”,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收款方竟然有好幾家公司,有時顯示為“上海金紐信息”,有時顯示為“一步到家”。
據企查查顯示,實際上,這幾家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上海金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為王希淼。王希淼的多個關聯公司中,上海土撥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葛同田,而葛同田正是上海一步到家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
目前微傘游戲所屬公司北京米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述收款公司的關聯并不明朗。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廣告,但是根據《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而《合成大西瓜》并未標注“廣告”,“禮物”圖標也在游戲頁面右上角最顯眼的位置,很容易讓眾多玩家理解成是游戲方自己的“禮物”。
退款時再收集用戶隱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況的退款會原路返回,但上述退款卻要求用戶輸入真實姓名、支付寶賬號等各種隱私信息,哪怕你是用微信支付的。
退款不是你想退就能退。在黑貓投訴上,1月份、2月份,大量網友在投訴上海金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全球公爵黑卡”,幾乎都是被騙19.9元的事情。
而且該騙局不僅僅牽扯到《合成大西瓜》,有網友稱,在其他APP上,也有大量的類似套路。
記者試著聯系微傘游戲官網公布的客服QQ號,截至發稿時,好友申請未通過。最后記者通過其他渠道輾轉聯系到收款企業上海金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支付的19.9元才得以退還。而對于為什么退款要輸入姓名、支付寶賬號等信息,上述企業并未回復。
在此提醒消費者,如果遭遇上述退款難,通過官網、公眾號等渠道無法退款時,可試著直接聯系收款企業。另外,支付過上述“會員費”的網友最好去微信支付“扣費服務”里面檢查是否開通了自動扣費服務。
據微傘游戲官網顯示,目前,《合成大西瓜》玩家近8000萬。你玩了嗎?有沒有遭遇上述問題?
來源:中新網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