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劉尚君) 由中央網信辦主辦,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國互聯網發(fā)展基金會、央視網承辦的中國正能量2021“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6月25日上午正式啟動。自即日起,活動申報入口全面開啟,網民可登錄各大網絡平臺自主申報或通過組織推薦方式進行報名。
報名通道:
https://news.cctv.com/special/2021wgyb/index.shtml
此次評選活動以“奮斗的人民 奮進的中國”為主題,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脫貧攻堅、抗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征集評選展播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百篇網絡正能量文字、百幅網絡正能量圖片、百部網絡正能量動漫音視頻作品和百項網絡正能量專題活動。據悉,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間,涌現的網絡正能量榜樣,創(chuàng)作的網絡正能量文字、圖片、動漫音視頻作品及推出的專題活動均可參評,評選結果將于今年年底對外發(fā)布。
今年的啟動儀式亮點紛呈、網感十足,分為“可愛中國”“青春中國”“可親中國”“魅力中國”“奮進中國”五個主題篇章,來自不同領域的網絡內容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參與者分享中國正能量的動人故事。
方志敏烈士曾孫女方銘璐朗讀《給太爺爺的信》。
第一篇章“可愛中國”,一封《給太爺爺的信》點燃了愛國情。86年前,烈士方志敏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紅色經典。今天,他的曾孫女方銘璐來到現場讀了一封《給太爺爺的信》,在這段跨越時空的告白中,她驕傲地說:“這盛世,可愛的中國,如您所愿”。
大連海洋大學“抗疫青年突擊隊”與清華大學上海校友藝術團合唱《少年》。
第二篇章“青春中國”,大連海洋大學“抗疫青年突擊隊”的師生回顧了頂風冒雪護送防疫物資的溫暖場景,來自清華大學上海校友藝術團、平均年齡超74歲的學霸爺爺奶奶,重溫年輕時扎根基層、建設祖國的寶貴經歷。兩組“青年”代表激情合唱《少年》之歌,歌頌青春中國。
云南森林消防總隊拍攝大象團隊講述《“象”往的生活》。
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李子柒講述《田園生活》。
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司徒建國講述《我眼中的可親中國》。
第三篇章“可親中國”,云南森林消防總隊拍攝大象團隊以《“象”往的生活》為主題介紹“追”象的工作日常,揭秘拍攝背后“大象涂防曬、戴草帽”的有趣故事。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李子柒講述在煙火氣里,堅守七年傳播中國文化鄉(xiāng)愁之美初衷。外國友人司徒建國分享了通過短視頻,了解中國、喜愛中國以及向世界介紹一個可親中國的感受與感動。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董靜講述《文化魅力》。
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長賀嬌龍講述《山川之美》。
第四篇“魅力中國”,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董靜、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長賀嬌龍從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共享網絡語境里“直播”考古三星堆、“引流”推介山川之美的中國魅力。
紀錄片導演閆東講述《主旋律中的奮進中國》。
青年演員張譯現場詩朗誦。
第五篇章“奮進中國”,導演閆東回顧了記錄片《敢教日月換新天》創(chuàng)作拍攝的臺前幕后,青年演員張譯通過深情朗讀帶現場觀眾走進奮斗中國人的內心,走進激情澎湃、昂揚奮進的中國。
據悉,中國正能量2021“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網、環(huán)球網,主要商業(yè)網站平臺協辦,電子科技大學提供技術支持。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網信辦、中央新聞單位、地方網信辦、中央新聞網站、主要商業(yè)網站平臺、網民代表等共10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
來源:中國青年網
《正能量》
第16章 打造你的超級意志力(2)
在一項實驗中,蓋岡來到布列塔尼,隨機將當地住戶分為兩組。然后,他假裝自己在當地一家能源公司工作,給其中一組的住戶打電話,請他們參與一個為時很短的關于能源節(jié)約情況的電話調查。幾天后,蓋岡給所有實驗住戶寄了一封信。信中,當地市長請所有的市民參與一項能源節(jié)約的項目。之前參與過電話調查的人中,超過50% 的人同意參與該計劃;而之前沒有接到過電話的人中,只有20% 的人同意參與該計劃。
在另一項實驗中,蓋岡給一千多人發(fā)送了郵件,請他們?yōu)g覽一個為戰(zhàn)爭受害兒童建立的網站。其中一半的人瀏覽這個網站時,看到一個消息:如果有意慈善捐助,請點擊另一個鏈接。而另一半人瀏覽網站時,要先填寫一個反對使用地雷的請愿書,然后才看到“如果有意慈善捐助,請點擊另一個鏈接”這一信息。那些沒有填請愿書的人中,只有3% 的人點擊了捐助鏈接;與此相比,那些填過請愿書的人中,14% 的人點擊了捐款鏈接。
最后,蓋岡還用“腳在門檻里”這一方法幫助人們找到心中所愛。
他安排實驗人員來到街上,走近三百位年輕女性,提出請她們喝點東西的請求。有時,實驗者在提出邀請前會先向女士們問路或借打火機;其他時候,他們則會徑直走近這些女士,直接詢問她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邀約,一起去喝點東西。小小的變化帶來了大大的不同。先問過路的女士中,60% 同意與實驗人員一起去喝點東西;而那些直接受到邀請的女士中,只有20% 的人接受了請求。
在以上實例中,人們發(fā)現自己表現得好像熱心能源節(jié)約問題,反對戰(zhàn)爭或者想要去喝一杯,因此激勵自己做出了相應的行為,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外在能量的驅動。
推銷人員經常使用這種方法。行為學專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將此方法稱為“低飛球”法。在這一方法中,要先讓人們表現得好像自己對某一種產品或者服務非常感興趣。比如說,一個汽車展廳會先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打出廣告,吸引潛在客戶來到他們的展廳。當顧客詢問一輛車的信息時,他們就表現得仿佛自己想要買這輛車一樣。這時,銷售人員會向他們解釋,車上還有一些附加裝置,會使汽車的價格有所提高。同樣,旅館會在網上打出低價房的廣告。一旦潛在客戶點擊廣告,表現得仿佛想要預定一個房間時,他們會發(fā)現廉價房已經訂光了,但是還剩些價格稍高的房間。
粉碎練習:第二部分本章開始前,你做了“粉碎練習”的第一部分。這其實是一項針對拖延癥的練習。當時我曾經指出,撕紙這一活動相當無聊,你不必當時馬上做完。你做完了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不是那種遇到困難后行動有障礙的人;但是,如果你決定以后再做這個練習,那么你就有可能患有拖延癥。拖延癥會影響生活的不同方面,使人覺得疲倦乏力,無法自制(或者,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言:“世間沒有其他事比永遠糾結于未完成之任務更令人感到疲倦。”)如果你屬于后者,不必擔心。“表現”原理能夠幫到你。請你返回到那一頁,將其從書上撕下來(現在不用把它撕成二十片),然后繼續(xù)讀下面一段。
完成這一練習后,現在你感覺怎么樣?據調查顯示,現在你沒準兒會感到一股奇怪的沖動,想要完成所有練習,將紙撕成二十片。通過做一項只需要花幾分鐘的活動(也就是,表現得好像你非常積極、有動力),你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并且很可能你會愿意完成那些自己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務。
能量正從撕掉這一頁開始當你需要登上一座山時,說服自己花幾分鐘的時間邁出至關重要的頭幾步吧!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使人行為急劇變化,做出不好的事情。例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希臘軍政府想要把普通的軍人訓練成殘忍的行刑者。利用“腳在門檻里”這一方法,他們慢慢將士兵們訓練得能夠虐待囚犯。一開始,士兵們站在牢房外,牢房里則是被虐待的囚犯們;后來,他們進入牢房內,看著囚犯被虐待;再后來,他們要在牢房里幫助別人虐待囚犯,如在囚犯被打時按住他們;最后,他們自己開始毆打囚犯,變成了新一代的虐待狂。而此時,新兵們正站在牢房外。就這樣,“腳在門檻里”這一方法慢慢地使士兵們做出了他們自己之前根本無法接受的暴行,讓潛藏著的負面能量噴薄而出。
但是從好的方面來講,在最近一些對“腳在門檻里”這一方法的實驗研究中,研究人員們探索了是否小小的承諾能夠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承諾的力量美國人一年會制造出一億五千萬噸垃圾,足以每天填滿新奧爾良超圓屋頂體育場兩次。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的心理學家肖恩·伯恩因此決定,研究一下是否“腳在門檻里”這一方法能夠激勵人們對垃圾廢品進行回收利用。
伯恩的實驗在洛杉磯縣東部一個富庶的大學城“克萊爾蒙特”中五個不同的區(qū)域進行。實驗開始前,伯恩及其同事偷偷觀察了當地居民的垃圾回收利用情況,發(fā)現差不多200 個家庭并不回收垃圾。然后,他們開始實驗,看看他們是否能夠改變這一情況。
伯恩一開始先征得了當地童子軍的支持幫助。他花了三周的時間對童子軍進行相關的培訓。首先,他們讓童子軍進行朗讀排練,朗讀一段他們精心編輯的強調垃圾回收利用之益處的文章。然后,實驗人員扮演當地居民,讓童子軍們假裝敲開門,向他們朗讀之前排練好的作品。當實驗人員相信童子軍們已經訓練有素,可以完成他們的任務后,他們會把童子軍派往當地。
童子軍三人一組,由實驗人員帶到克萊爾蒙特的不同地方,敲開一扇陌生人家的門。開門后,童子軍們訓練有素地進行他們精心準備過的演講,宣傳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過了一會兒,他們會給當地居民一張承諾卡以及一張貼紙。承諾卡上簡單地寫有“我,________,承諾支持克萊爾蒙特的垃圾回收計劃。我愿意獻出一份力,反對浪費”。而貼紙上也是很簡單直接地寫著“我會分類回收垃圾,反對浪費”。
接下來的六周時間里,實驗人員又對當地居民的垃圾回收情況進行了秘密地觀察。效果相當顯著:那些童子軍沒有到訪過的家庭中,對垃圾進行回收的家庭只增加了3% ;相反,那些簽過承諾書、將貼紙貼在房子上的家庭中,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的家庭新增了20%。人們只需花幾分鐘的時間表現出自己愿意參加垃圾回收行動,這就能夠深深影響他們的行動,讓正面能量實現運作,幫助他們日后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改善環(huán)境。
改變你的生活2011年,我與英國政府合作推廣一個行動,用“腳在門檻里”這一方法來鼓勵公眾過更健康的生活。
這是一個名為“改變你的生活”的全國性活動中的一部分。包括從小處開始,改變人的飲食習慣、鍛煉水平,以期能帶動人們生活中更大的轉變,提升他們的正能量。
當你…… 你應該知道當你發(fā)現自己去拿糖果、巧克力、薯片時……當你想要做點油炸食品時…………停!去吃點新鮮的水果(如葡萄、香蕉或者橙子)、小小的米糕或者未腌漬過的干果吧。
……做點烤的食物。可以烤培根、烤香腸、炒蛋,或者做水煮蛋。
能量正從撕掉這一頁開始當你想要點杯白葡萄酒時……當你外出走動,正想要乘坐電梯時……當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當你正準備用大盤盛菜時……當你想要在茶或者咖啡中加奶糖時……當你在商店購物,想買白切面包和大米時……當你想要點一杯含糖的碳酸飲料時……你不應該點一大份主食…………把它換成小杯的由蘇打水和酒調成的汽酒吧。
……看看附近有沒有樓梯;如果有的話,走樓梯吧。
……看看你是不是能早下一站,走一段路呢。
……把盤子換成小盤。這可以使每份飯都更加適量。
……只放一半糖。
……選擇全麥面包和糙米,提高食物纖維含量。
……改變你的主意,點一杯蘇打水、牛奶或者純果汁。
……點一份小的配有沙拉和蔬菜的套餐。
承諾卡你想投身慈善事業(yè)、健康飲食、環(huán)保生活、鍛煉身體嗎?那么,下一頁的承諾卡能夠幫助你。請將它撕下,然后將四張承諾卡撕開。填寫其中一張承諾卡,并將其放在顯眼處——你可以將它貼在冰箱門上,放在書桌上或者貼在鏡子旁邊。
填完這張卡后,你其實已經表現得仿佛自己很有動力去完成它,因此你實際完成它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一旦你完成了第一個目標,就使用其他的卡片,幫助你改變生活的其他方面。
我承諾:
我承諾:
我承諾:
我承諾:
評估你的自控力在163頁后面印著一個秘密。請你先不要看那個秘密。仔細撕下那一頁,將其揉成一個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你不會看到那個秘密信息。
我們要通過這個紙球,檢測你是否對自己的自控力有準確的把握。
你認為,在打開紙球閱讀那個秘密信息之前,你能忍多久?幾分鐘?一兩個小時?一兩天?還是一整個星期?將你的答案寫在下邊:
然后,將這個紙球放在你家中或辦公室中的明顯位置上。每當你看到這個紙球,你可能都會好奇這里邊到底寫了什么。是一個笑話嗎?還是一句能夠改變你人生的名言?或者是一個能夠幫助你切實提高自控力的方法?在你打開這個紙球前,你永遠無法知道確切的答案。
你什么時候打開的紙球?你之前的預測準確嗎?你是不是比之前預想的還沒有控制力?
剛開始這個練習時,許多人認為他們能忍上他幾個星期才打開這個紙球。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感到越發(fā)地好奇。很快,他們發(fā)現自己急切地想要知道小球里的秘密信息到底是什么。他們對自己自控力的不切實際的估計表明:他們非常需要這一章中提到的許多方法。
那么,你完成得怎樣?
3.重塑全新的自己世界各地的肥胖人數比例都在提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人中肥胖人數比例占15% ;到了2003年,這一比例提高到了34%。其中,令人吃驚的是,17% 的美國兒童和成年人超重。肥胖人士更可能產生多種健康問題,特別是心臟病、ii 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癥。因此,世界上有成千上百萬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矢志減肥。但是,諷刺的是,他們成功減肥的概率卻很低。
有些人被低卡路里減肥餐的所謂快速、輕松的減肥效果吸引。這種減肥餐往往是一些卡路里低但營養(yǎng)全面的流質食物。其短期效果非常顯著。一些實驗表明,使用這種方法減肥的人中,差不多一半的人能夠迅速減去超重部分80% 的重量。然而,隨后幾年的跟蹤調查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差不多三年后,大部分的人都會恢復到原來的體重;五年后,只有三個人保持了減肥的效果。這一令人沮喪的結果并不僅僅限于低卡路里減肥餐。在對幾百個食療減肥相關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后,一篇文章指出:“人們都在討論體重反彈的比例,而不是體重反彈這一現實。”
最有效的“推拉”游戲如果你坐在桌前,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首先,合上書,將其放在桌子上,然后推開。然后,將本書拉回到眼前,拿起它,擁抱并親吻它(如果你在書店或者在其他公共場合做出這種行為,你可能需要對周圍人笑笑,以示“這沒什么問題,我可不是危險人物”)。
在以上兩個部分的練習后,你對書分別有什么感覺?研究顯示,將一個物品推開(表現得仿佛你不喜歡它),使你厭惡這個物品,負面情緒會越積越多;而將一個物品拉到你的身邊(表現得仿佛你喜歡它),使你更加喜歡這個物品,正面能量也隨之突顯。據我所知,之前從來沒有實驗研究過擁抱親吻一個物品的影響。但是我估計那肯定會使你格外喜歡這個東西。
下次當你看到一盤點心或者巧克力餅干時,把它推開,這樣你就會感到你對它們的欲望降低了。同樣,如果你在推銷一個東西,想要讓你的顧客對其有更好的印象,把它放在顧客前面的桌上,鼓勵他們將這個東西拉向他們自己。
能量正從撕掉這一頁開始其他的研究顯示,運動減肥也面臨著差不多的難題。
2008年,杜蘭大學的研究員拉里·韋伯及其同事進行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實驗調查,研究是否能夠在中學生中推廣體育鍛煉。該實驗歷時兩年,涉及全美36所學校中的數千名學生。
在其中一半的學校中,研究人員竭盡所能地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進行減肥。每周他們都會向學生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多做運動。他們甚至鼓勵這些學校與當地的健身俱樂部合作,為學生提供專門的舞蹈課程、健身時段或者籃球比賽。相反,他們將其他學校作為實驗對照標準,沒有對這些學校的學生進行相關的鼓勵、提供以上的機會。
為了衡量該項目的效果,實驗人員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了測振儀,以衡量他們的運動量;并且追蹤了學生們的體重指標。這一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取得了怎樣的效果呢?效果幾乎沒有。比起那些作為對照參數的學生來說,那些被鼓勵參加體育鍛煉、有機會進行更多運動的學生并沒有多做多少運動。更重要的是,這兩組學生的平均體重參數并沒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一實驗是基于以下理念設計實施的:改變人的想法,就能改變人的行動。根據這一方法,你只要告訴人們健康飲食和經常鍛煉的重要性,他們就會馬上照著這樣去做。事實證明,這一方法是有問題的。然而,“表現”原理卻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更有效且更長效的減肥方法。
用眼睛吃飯在第二章中,我們了解到,心理學家斯坦利·沙克特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揭示了“表現”原理和吸引力之間的奇妙關系。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沙克特還提出了一個同樣大膽的假設,解釋了人們?yōu)槭裁磿逝帧?/p>
沙克特認為,人們之所以吃飯是基于兩種非常不同的信號。
第一種信號來自身體內部。比如說,當你飽餐一頓后,你的胃會發(fā)出信號:“好了,我一點點東西都吃不下了。”因此,你知道,你該停住嘴了。或者說,當你的胃發(fā)出叫聲、血糖下降的時候,你知道你該趕快去吃點東西。從理論上說來,因為感到餓而吃飯恰恰就像因為微笑而感到快樂一樣。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是基于身體所給出的信號,決定自己的感受。
此外,吃飯還可能受到環(huán)境等外界信號的影響。比如說,你可能會在糕點店的櫥窗里看到一塊誘人的奶油蛋糕,然后覺得你一定要嘗嘗它。或者說你看看表,發(fā)現正好是下午茶時間,因此你走向廚房準備去找點吃的。此時,你忽略了來自自己身體的信號,基于身邊的環(huán)境判斷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