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談及什么海洋動物更聰明,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海豚。這話一點也不錯,海豚的確是海洋動物里面的最強大腦。但還有一種動物的聰明勁往往被低估了,就是常在人們餐桌上出現的八爪魚,學名章魚。
章魚有多聰明呢?說出來可能要嚇很多朋友一跳:章魚有三顆心臟和兩個記憶系統,加上特殊的神經元配置,被認為是軟體動物里最聰明的動物,其智慧不低于海豚,據說它也和海豚一樣,通過了鏡子實驗。
所謂鏡子實驗,是檢驗動物有無自我意識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一定方法,讓動物照鏡子,如果知道鏡子里的自己是自己,就說明這個動物有一定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思維和記憶的基礎,因此具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一定會比沒有自我意識的動物聰明。
通過鏡子實驗的動物寥寥無幾,我們人類的老朋友狗和貓都沒有通過這個實驗,它們照著鏡子,根本不知道那傻乎乎的樣子就是自己。而章魚是和海豚、某些鯨魚同時通過這種實驗的動物之一。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八爪章到底有多聰明。
復雜認知試驗這個實驗叫“棉花糖實驗”,大致過程是:科學家們將一群孩子召集攏來,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并且告訴他們,你可以隨時吃掉這塊棉花糖,但如果過15分鐘我回來時還沒吃,就會得到兩塊棉花糖。
大多數孩子沒有忍住棉花糖的誘惑,沒等科學家回來就把棉花糖吃了。現在對章魚的考驗開始了。
科學家們通過訓練讓章魚知道,如果能忍住不吃一塊棉花糖,晚一點等他們回來就會得到兩塊棉花糖。結果章魚們都忍住了,堅持等到科學家們返回,它們得到了更多的棉花糖。由此說明章魚有一定認知能力的,智力至少超過六七歲的孩子,這讓它們在生存環境中,能夠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的“活法”。
章魚的身體構造章魚作為無脊椎動物,除了眼睛與人類相似外,身體其他構造完全與人類和海豚等脊椎動物不同,人類和海豚的神經元主要集中在大腦,通過大腦做出決策,再通過脊髓神經系統傳遞信息指揮全身組織器官,執行各種功能和動作。章魚沒有脊髓,但有5億神經元,而大腦神經元只占約40%,其余60%的神經元分布在全身。
章魚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元,每個腕足都有大量的神經元,還有非常敏感的化學和觸覺感受器,還有三個心臟,兩個記憶系統(一個是大腦記憶系統,另一個則直接與吸盤相連)。章魚這種獨特神經構造使它們有超乎尋常的思維能力。
因此有人認為章魚有9個大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章魚的每條腕足乃至每個吸盤都有獨立思考能力,無須通過大腦就能決定怎么做。
章魚種類繁多,遍布世界所有海域章魚的種類有26屬252種,屬于海洋軟體動物。這些章魚大小相差很大,最小的只有幾個厘米長,幾克重;大的有十幾米,幾十甚至幾百公斤。它們基本都棲息于熱帶或溫帶海底的巖石洞穴縫隙中,不喜外出。它們蟄伏在暗處,當發現獵物出現時,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招致命。
章魚屬于頭足動物,只有頭和腕足,且分界線不明顯,沒有軀干,平時用腕足爬行,有時通過腕間膜的伸縮游泳,頭部有一漏斗狀噴水孔,通過快速噴射水柱可以讓自己快速退游。
章魚的攻擊和逃亡能力當人們把章魚的一條腕足砍下時,它還具有攻擊能力。在世界一些地方,有活吃章魚的習慣,曾出現過食客被吃進肚子里的章魚殺死的案例。這些章魚不甘心被生吞活剝,進入食道的腕足死死吸住不放,并企圖爬出來,結果就堵住氣管讓人憋死。
韓國就出現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女子在活吃章魚時窒息而死。由此其男友受到控告,后來經過調查檢查,確定其女友是由于吃章魚而死,其男友被無罪釋放。
水族館里的章魚常有逃出自己的水箱,進入別的水箱偷吃魚蝦,在人們發現之前又偷偷溜回自己的老巢。還有人發現一種叫印太水孔蛸的章魚近親,其幼崽會把僧帽水母有毒出手扯下附在自己吸盤上,揮灑自如就像揮舞一把毒劍,用于抵御和進攻。
因此人們要關住一只章魚絕非易事,它可以通過復雜的思考找到解決方案,能夠從一個很小的隙縫變形逃脫。新西蘭就流傳著一只逆天章魚成功“越獄”的故事。這只原本愜意地呆在水族館里的章魚,有一天呆膩了,想回到大海里去,于是它很快成功找到排水口,穿越了50米的長管后,成功回到大海獲得自由。
章魚的“復雜思維”多年從事章魚研究的專家吉姆·科斯格羅夫認為,章魚具有“概念思維”。科學家們曾經在水中放一個被瓶塞塞住的玻璃瓶,里面裝著一只龍蝦。章魚抓住這個瓶子擺弄一番,不久就知道要拔掉塞子,才能吃到里面的龍蝦。它用腕足吸住塞子不斷地晃動,很快打開了瓶塞,躲在瓶中的龍蝦終于沒有逃出被吃掉的厄運。
人們把一只章魚裝進玻璃瓶中,旋緊了瓶蓋,章魚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就用腕足吸住瓶蓋使勁旋開,成功逃脫。德國一只名叫Otto的章魚被記錄到多次逃出水箱然后在頂燈上噴水,導致整個實驗室短路并斷電。
在一些地方,人們發現章魚布置的陷阱,在陷阱中安放誘餌,讓愚蠢的龍蝦落入甕中飽食一頓;人們還發現章魚在緊急時,會頂著一個螺殼用兩條腿奔跑逃生,這個現象讓一些生物學家們驚詫,它們是在學人類還是海洋中有兩條腿走路的動物?令人有些細思極恐。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這是它們的本能和能力。
章魚還是隱身變化高手章魚還是最厲害的隱身專家,其變身隱身能力比變色龍要強很多,可以在幾秒鐘內將自己的身體變成與環境差不多的樣子,從而做到隱身迷惑敵人或獵物。這得益于它皮膚里有三種色素細胞,其大腦可以控制這三種色素隨意分布和變化,從而讓自己具有萬千種變化。
它們為了避開敵人的捕殺,或者為了捕殺食物,會動用一切偽裝手段,有時還要斷腕保身。一個美國研究小組還拍攝到一種名為瑪京內特斯的章魚,體積只有蘋果大小,在面對危險或遇到潛水員時,會將自己的八爪中的六爪向上彎曲折疊,偽裝成一個椰殼模樣,剩余的兩只爪子(腕足)會站在海底地面,偷偷向后挪動,倒退著避難,很是滑稽。
研究發現,章魚的基因組有3萬組基因,而人類基因大概有20000~25000個,因此章魚的基因遠遠高于人類。是不是基因越多代表著物種越高級呢?由此引發了許多對章魚的討論,有一種觀點認為,章魚非地球物種,是在遠古時期地外文明由于某種變故而錯誤來到地球的,由此委屈它們了。
那么這些章魚真的是外星物種,甚至是外星人嗎?它們隱居地球臥薪嘗膽,就等待著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嗎?起碼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或許更高級的章魚埋伏在深海鮮有露面不為人知?不過,人類常見到的章魚即便再狡猾,也難逃人類魔掌,總是滿足著人類美食需求。
章魚的捕獵者們利用章魚對各種器皿的嗜好,弄一些各式各樣的瓶瓶罐罐,用長繩放入常有章魚出沒的海底,過了一段時間提起來,里面就會藏著章魚。這些以為找到免費住房的章魚發現上當了,就躲著死都不出來,漁民們就會往罐子里撒點鹽,這些賴在里面的章魚就會像遇到火災一樣的逃出來。
由此看來,章魚的聰明雖然在動物界是佼佼者,但在人類眼中依然是小菜一碟。如果這種智力也算外星生物的話,那何談什么“黑暗森林,不要回答”?弄得神秘兮兮的。
就扯這么多吧,碼字不易,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給個關注和點贊吧。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螞蟻森林之神奇海洋小知識問答:考考你:海兔是植物還是動物?
螞蟻森林之神奇海洋是螞蟻森林推出的一個和海洋公益有關的新游戲,每天可以學習海洋小知識。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考考你:海兔是植物還是動物?
答案解析: 海兔的學名叫海蛞蝓,因其頭上有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俗稱海兔,屬于軟體動物腹足類。海蛞蝓并非是單一物種的稱謂,而是一大類形態特化的軟體動物的統稱,其中的裸鰓類和后鰓類是報道較多的類群。
螞蟻森林之神奇海洋答案:考考你:海兔是植物還是動物?正確答案:動物。
螞蟻森林之神奇海洋分享就是這些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希望對您有幫助。
另外螞蟻莊園知識小課堂問題及答案如下:以下哪句詩描繪的是古人春游的場景?是“亂花漸欲迷人眼”還是“東籬把酒黃昏后”?正確答案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猜一猜:以下哪種海洋動物沒有大腦和心臟?是“水母”還是“章魚”?正確答案是“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