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游戲免費玩以及小恐龍跳一跳網址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原標題:微信小游戲“跳一跳”現代玩服務

不少商家網售“跳一跳”代玩服務

近日,一款名為“跳一跳”的微信小游戲在朋友圈里走熱,受到大家追捧。游戲規則很簡單,玩家控制游戲中的黑色小人,在不同形狀的“箱子”間跳躍,根據跳躍的總步數獲得排名。分數排行榜每周更新一次,這激發了一些玩家的刷分熱情。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此期間,部分商家找到“商機”,出售“跳一跳”的代玩服務,買家花費數十元,即可刷到500分以上,擠進朋友圈前幾名。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網上出售的代玩程序,在自動運行時需要玩家手機進入開發者模式,安裝存在風險的應用,可能會給玩家的手機帶來風險。騰訊公司也表示,使用外掛程序的玩家,一經發現,分數將被清零。而購買手工代玩服務,需要商家登錄買家的微信賬號,也存在微信賬號泄露等安全問題。

現象

“跳一跳”游戲走熱 被指可花錢代玩

近日,一款名為“跳一跳”的小游戲成為眾多微信用戶的“新寵”。“跳一跳”是微信小程序游戲,玩法很簡單,玩家控制游戲中的黑色小人在不同形狀的“箱子”間跳躍,長按屏幕時小人彎腰蓄力,松開時小人彈跳到下一個箱子,彈跳力度根據蓄力時間長短發生變化,玩家需根據箱子間的不同方向、距離,判斷蓄力時間。只要小人不從箱子上跌落就可得分,若落在箱子的中心點,得分更多。

賣家稱收費數十元可實現“人工代玩”

“跳一跳”自帶游戲和社交屬性,微信好友分數排行榜為這個游戲增加了幾分競技色彩,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玩家。

北京的一名大學生劉文(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在玩“跳一跳”,“大家都像上了癮似的,一直在刷高分”。劉文稱,在他實習的單位,有的同事為了超越朋友的排名,還特地寫了個程序腳本玩,刷到了3000多分,“這種程序代玩,可以每次跳躍都完美地落在箱子中心”。

除了像劉文的同事一樣自己寫程序,北青報記者發現,有部分商家在網上公開出售“代玩”服務,宣稱花費數十元,即可讓買家刷分至500分以上,擠進朋友圈的排名前列。

【1】【2】

發現

網售代玩服務 花費數十元可刷分

北青報記者在網上購物平臺檢索“跳一跳”發現,有不少商家提供“跳一跳”代玩服務,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有商家宣傳稱,出售的代玩程序,可以“模擬人工點擊”,“輕松上1000分”,且“安全,不會被封號”。還有商家稱,出售人工代玩服務,可以由買家定制想要的分數,付款后由商家幫助“代練”。不少商家提到,為了讓買家信任,代跳全程可以進行視頻直播。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家出售程序代玩服務的商家,月銷量到達11005筆,顯示有5582人付款。在評論區,多位買家表示購買后成功跳出了高分,穩居排行榜首位。

另一位自稱提供手工代玩服務的商家表示,手工代玩的價格按分數計費,100到300分收費12元,301到499分收費20元,550到600分收費49元,達到預期分數只需半小時。

體驗

支付6.78元實現程序代玩

1月2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以4.78元拍下一份程序代玩服務,收到了一份教程和軟件下載包。按商家引導,安裝這款名為“紅手指云手機”的軟件時,收到手機系統提醒稱,“該軟件來自未受信任的企業級開發者,在信任該開發者之前,其他企業級應用將不可使用”。商家稱,買家可自行忽略這些提示,接著安裝。

隨后,根據教程引導,在手機系統設置中“信任”該應用后,安裝成功。賣家提醒稱,需要買家打開軟件注冊賬號。但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注冊后,每天需要額外支付2元錢,才可使用該軟件。

最終,在教程的一步步指引下,北青報記者又下載了另一款名為“黑松鼠”的軟件,才能夠實現“代玩”。通過軟件,玩家可根據不同手機設備設置微調參數,控制游戲中小人跳躍的精準度,也可設置自定義分數。達到預定分數時,游戲自動結束。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游戲結束后,“代玩”的分數隨即生效,幫助玩家擠進排行榜的預期排位。

回應

“跳一跳”外掛一經發現分數將清零

“跳一跳”代玩果真如商家所說的“安全”、“沒有風險”?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有玩家反映,自己用程序代玩得到的1620分,原本位居排行榜第一位,但第二天就被清零了,當時還不到更新排行榜的時間。對此,有商家稱,凡是在他店里刷分的,掉了分會負責補上。

有商家直言,購買程序代玩的買家,可能面臨微信賬號被封的風險,“手工代玩就沒有這種風險,但手工代玩期間需登錄買家微信號,其間買家不能上號。”而對于買家提供微信賬號和密碼,可能面臨賬號的安全問題,賣家稱“可以人格擔保(不會出問題)”,并建議買家在代玩結束后修改密碼。

對于網上出現的“跳一跳”代玩服務,1月2日晚,北青報記者從騰訊公司處獲悉,針對目前出現的外掛,微信跳一跳團隊已經在進行相關打擊,“確認為使用外掛的,將會清除該用戶的游戲分數”。同時,騰訊公司提醒稱,使用外掛不僅會影響用戶在游戲中的真實排名,一些惡意外掛軟件可能會存在其他風險。

文/記者 戴幼卿 線索提供/朱女士

在前不久業內開發者大會上,一份國內2億日活用戶,300億-500億規模超休閑游戲市場的數據,不禁讓行業對于原生超休閑小游戲的前景刮目相看。

買量發行模式、創意逐漸多樣化,讓IAA游戲市場依舊能夠為行業不斷創造驚喜。而在另一頭,自2018年微信小游戲《跳一跳》火爆整個互聯網后,越來越多休閑游戲開發者開始進入微信小游戲這片藍海市場掘金,由于自帶微信龐大的用戶資源和獨有的社交關系鏈,2018年開始微信小游戲的發展速度迅猛。

隨著微信平臺的發展,平臺上小程序生態越來越多樣化,但身處小程序子集的小游戲似乎遭遇了成長的煩惱,一大批發布超一年的微信小游戲居然至今依舊保持在頭部位置,這與APP游戲市場、國內原生小游戲市場、以及海外超休閑游戲市場頭部游戲的大幅換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微信小游戲集體變老了么?發展不到3年的微信小游戲生態到底遭遇了什么問題?

玩法固化,老產品居多

近日,QuestMobile發布了2020微信小程序生態洞察報告,其中顯示截至2020年9月,十萬及以上的微信小程序數量已經達到4418個,小程序總體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8.32億。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中,微信小游戲卻呈現出與原生IAA游戲市場完全相反的態勢,頭部產品中差異化產品的數量越來越少,新發布的微信小游戲難以突圍,且核心玩法呈現固化。在同行看來,創意為先的微信小游戲理應是百花齊放,種類繁多,但為何卻一步步走向了同質化、產品固化的陷阱?

根據QuestMobile發布報告中的數據,GameLook整理了一份在2020年9月MAU用戶規模TOP100以及MAU凈增長TOP100中的微信小游戲,共有15款游戲上榜,其中仍有超過半數的游戲MAU超過了千萬,微信小游戲確有潛在的市場價值。

數據來源:QuestMobile

但從這些頭部微信小游戲的上線時間上來看,在用戶數量較大的微信小游戲中,老產品卻占據了主導地位。2020年即將結束,今年上線且擠入榜單中的小游戲僅僅只有《功夫榮耀》以及《奧特曼格斗之熱血英雄》兩款,TOP15中發布超過1年的小游戲居然多達13款,大部分游戲的上線時間均集中在2019年,共有八款產品上線一年之久。除此以外,還有著《天天斗地主真人版》、《動物餐廳》以及《吉祥麻將》三款游戲上線已經超過兩年,甚至騰訊旗下的《歡樂斗地主》與《跳一跳》更是上線已達三年之久,并且這兩款游戲仍然穩坐小游戲MAU的頭把交椅,至今難以撼動。

雖然QM的數據未必能全面覆蓋到一些業績突出的小游戲,比如同行可能會認為遺漏了《全民養恐龍》《山海經異變》這樣的人氣游戲,但這個排名還是反應了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

在玩法方面,雖然有新產品不斷出現,但這些新產品的核心玩法并不新鮮。棋牌、三消、iO等傳統的休閑游戲品類占據了頭部產品的主導地位,比如在2019年中便一口氣出現了《星星消除計劃》、《消消消連萌》與《星星爆爆樂》三款消除品類的產品。

除了三消以外,在微信小游戲里最火爆的便是棋牌類產品。這類小游戲的上線時間均超過兩年,基本已經穩固了其在微信游戲中的地位。并且榜首產品《歡樂斗地主》的單月MAU幾乎是第二名《跳一跳》的三倍。由于集合了微信社交關系鏈的優勢,強化了社交屬性,棋牌品類在微信小游戲中可以說是獨當一面。

而剩余擁有著高MAU的產品,大多也均為原生休閑游戲中常見的品類,比如塔防類的《植物塔防戰僵尸》;iO類的《我就要吃雞》等。此外還有著不少原生休閑游戲移植版也占據了前列,比如《饑餓鯊進化》便是典范,在休閑市場取得成功后風靡了微信小游戲平臺,實際上棋牌類產品與之也比較相似。

而今年上線的兩款新產品,其中《奧特曼格斗之熱血英雄》以IP為主要買點,而另一款《功夫榮耀》作為平臺中少見的RPG游戲,實際上在原生休閑游戲中也能找到類似的范本。

總的來說,微信平臺頭部小游戲似乎已經處于固步自封的狀態,大量的老產品占據了主導地位。

而超休閑游戲品類,實際上是一個新老產品更迭十分迅速的市場,比如全球最大的美國市場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更迭出一半的產品,而在國內原生APP超休閑游戲領域也不斷的會有游戲新的小游戲浮出水面。

并且,相較于火爆一時的《跳一跳》,微信小游戲平臺中似乎很難再次誕生與之相似的超高MAU的爆款產品,能夠令人感到驚喜,且玩法差異化的產品還要追溯到兩年前誕生的《動物餐廳》。作為少見的放置玩法的小游戲,靠著出眾的創意與品質,《動物餐廳》在口碑與市場表現上雙豐收,甚至上線兩年后有了原生APP研發的計劃,但從目前新產品的供應上來看,這樣的產品幾乎在微信小游戲平臺中難以再次見到。

那么,為何在微信小游戲平臺上會出現如此反常的一幕?

大環境裹挾,平臺壁壘限制原創開發者

解鈴還須系鈴人,生態的變化來源于每一位參與者,開發者數量下滑,產品發行困難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如今的地步。

在重度游戲的大浪潮沖擊,國內休閑游戲的開發團隊相比于往年下降了不少,Ohayoo的總經理徐培翔曾告訴GameLook“雖然與疫情的影響有關,今年以來IAA游戲的開發者數量相比去年減少了50%以上,數量還是差了太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微信小游戲的開發者數量或許也出現了一定的下滑。

而開發者數量減少,自然會導致新產品供應不足,無論是在原生APP游戲、還是微信小游戲領域都遭遇了相似的問題,進而使得老產品持續占領著市場高地。

除此以外,微信小游戲平臺特殊的開放式平臺模式,也帶來了發行能力要求高的新問題。

在原生IAA游戲市場中,買量已經成為常態化,因為休閑游戲買量的成本遠遠低于重度游戲,所以大多休閑游戲均以買量的方式進行發行,而原生市場人氣游戲的發行有著多家發行商,比如騰訊優選計劃、Ohayoo都是佼佼者,反觀微信小游戲、發行商介入力度顯然與原生市場有著較大的落差。

據DataEye-ADX平臺數據顯示,近1個月的手游買量產品TOP50內,中重度游戲占5成,休閑游戲占到42%;而從手游買量新品TOP50的產品類型分布來看,中重度游戲占到52%,休閑游戲占48%。

進行買量發行,也就意味著前期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而在原生休閑游戲市場,開發者能夠與Ohayoo以及騰訊這樣資質雄厚的發行商或者發行平臺進行合作,從而快速的突圍市場。

不同于原生IAA游戲市場,微信小游戲平臺為一個開放平臺,這也就意味著開發者不僅需要完成游戲的開發工作,同時產品的運營、發行推廣等均由開發者自身承擔,因為微信平臺廣告抽成的原因、發行商在微信端代理小游戲的利潤率顯然不及原生小游戲市場。

而休閑游戲的開發者基本均為規模不大的小團隊,自然難以承擔買量發行的壓力,新產品數量也隨之下降。不過,今年騰訊也宣布進軍IAA游戲領域,旗下的騰訊優選計劃已經打造出《班主任模擬器》、《網吧模擬器》等爆款,但目前微信小游戲平臺的生態還未得到扭轉。

另一方面,微信小游戲的開發者除了可能會面臨買量壓力,在沒有發行商幫助的情況下,也難以通過上線后的市場表現來對產品進行調優,一款創意十分出眾的產品,可能就因為前期發行上的瑕疵就此夭折。

并不是市場缺少亮眼的游戲,而是在微信小游戲平臺中缺少一雙推手,助力這些創意產品走向玩家面前。

劣幣逐良,平臺生態亟待改善

除了存在“外憂”,微信小游戲平臺上的開發者或許還將會面臨亟待解決的“內患”。

眾所周知,IAA游戲之所以成為近年來熱議的話題,正因其所具備的完善且高效的商業邏輯得到了廣大開發者的認可。對于微信小游戲平臺上的產品而言,變現效率同樣是開發者十分在意的問題。

于是有的開發者為了提升ARPU值,簡單粗暴提升游戲中廣告曝光頻次,加速變現效率實現快速增收。

由此也會帶來一個問題。當開發者將重點全部用在如何變現上,而非如何用玩法來吸引用戶上,那么產品自然也就失去了其游戲性,核心玩法不在考慮范圍內,開發者僅僅只是找一個流行的玩法套上這套變現模式,產品玩法也就越來趨近同質化。

但這樣的產品卻因為能夠實現快速變現,獲得了不錯的收益,而后繼續“換皮”、以及靠鉆微信的空子進行病毒式的裂變,從而出現了劣幣逐良的趨勢。潛心研究玩法以及合規化變現手段的開發者受到擠壓,而只想著快速變現“一波流”的開發者卻獲得了收益,游戲生態出現了本末倒置的變化。

與此同時,這些掙到錢的游戲在榨干了一個玩法、一個品類的價值后會再次尋找新的玩法與品類,由于得到了收益,所以在發行買量的力度也就更大。

而另一方面,有創意的產品卻因為沒能得到與之匹配的收入,發行難、買量難的問題仍舊沒有解決,久而久之便被淘汰出局。當產品不再比拼研發實力、創意,而變為了比拼模式單一的買量速度、獲客速率,抄襲、換皮的產品也因此大行其道。

毫無疑問,這樣惡性循環的游戲生態對于平臺上的產品將會帶來沉重的打擊,當然,作為平臺的構建者,騰訊自然也不愿意見到這樣的局面,自今年高點宣布入局IAA游戲領域后,放出了騰訊優選計劃、直客服務體系、犀牛鳥IAA服務伙伴計劃等多個扶持計劃,未來能否扭轉乾坤,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