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訣手游 長生逍遙訣手游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逍遙訣

原文

呂祖曰:

玉清留下逍遙訣,四字凝神入旡穴。

六月俄看白雪飛,三更又見日輪赫。

水中吹起藉巽風,天上游歸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無何有鄉是真宅。

律詩一首,玄奧已盡。大道之要,不外無為而為四字。惟無為,故不滯方所形象,惟無為而為,故不墮頑空死虛。作用不外一中,而樞機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轉運陰陽,其大藥則始終一水中金,即水鄉鉛而已。前言回光,乃指點初機,從外以制內,即輔以得主。此為中、下之士,修下二關,以透上一關者也。今頭緒漸明,機括漸熟,天不愛道,直泄無上宗旨,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總名耳。工夫進一層,則光華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內,今則居中御外。前者即輔相主,今則奉主宣猷,面目一大顛倒矣。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乎中,然后兩目垂簾,如奉圣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離外陽而內陰,乾體也。一陰入內而為主,隨物生心,順出流轉,今回光內照,不隨物生,陰氣即住,而光華注照,則純陽也。同類必親,故坎陽上騰,非坎陽也,仍是乾陽應乾陽也耳。二物一遇,便扭結不散,絪緼活動,倏來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宮中,恍若太虛無量,遍身輕妙欲騰,所謂云滿千山也。次則往來無蹤,浮沉無辨,脈住炁停,此則真交媾矣,所謂月涵萬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復,活子時也。然此中消息要細說,凡人一視一聽,耳目逐物而動,物去則已,此之動靜,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隨之役,是嘗與鬼居矣。今則一動一靜,皆與人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動乃與之俱動,動則天根;靜則與之俱靜,靜則月窟;靜動無端,亦與之為靜動無端;休息上下,亦與之為休息上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也。天心鎮靜,動違其時,則失之嫩;天心已動,而后動以應之,則失之老;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焉,此動而應時者也。天心既升乾頂,悠揚自得,忽而欲寂,即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視內者,忽忘其視矣,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泯跡,即我之神室爐鼎,亦不知在何處,欲覓己身,了不可的,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炁穴。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斂,六用不行,此為涵養本源,添油接命也。既而斂者,自然優游,不費纖毫之力,此為安神祖竅,翕聚先天也。既而影響俱滅,寂然大定,此為蟄藏炁穴,眾妙歸根也。一節中具有三節,一節中具有九節,俱是后日發揮。今以一節中具三節言之,當其涵養而初靜也。翕聚亦為涵養,蟄藏亦為涵養,至后而涵養皆蟄藏矣。中一層可類推,不易處而處分矣,此為無形之竅,干處萬處一處也。不易時而時分焉,此為無候之時。元會運世一刻也。

凡心非靜極,則不能動,動動忘動,非本體之動也。故曰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動,即天之動也。是知以物而動,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動,即天之動也。不以天之動對天之性,句落下說個欲字,欲在有物也,此為出位之思,動而有動矣。一念不起,則正念乃生,此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機忽動,非無意之動乎,無為而為,即此意也。詩首二句,全括金華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體意,六月即離火也,白雪飛即離中真陰將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輪即坎中一一陽將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離,即在其中。次二句說斗柄作用,升降全機,水中非坎乎。目為巽風,目光照入坎宮,攝召太陽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宮,游歸食坤德,即神入照中,天入地中,養火也。末二句是指出訣中之訣,訣中之訣,始終離不得,所謂洗心滌慮,為沐浴也。圣學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終,始乎無極,歸乎無極。佛以無住而生心,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虛”二字,完性命全功??傊滩贿^一句,為出死入生之神丹。“神丹”為何 ? 曰一切處無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過“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卻數十年參訪矣。

子輩不明一節中具三節,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觀為喻,三觀先空,看一切物皆空 ; 次假,雖知其空,然不毀萬物,仍于空中建立一切事 ; 既不毀萬物,而又不著萬物,此為中觀。當其修空觀時,亦知萬物不可毀,而又不著,此兼三觀也。然畢竟以看得空為得力,故修空觀。則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觀,是用上得力居多,則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時亦作空想,然不名為空而名為中矣。亦作假觀,然不名為假而名為中矣,至于中則不必言矣。吾雖有時單言離,有時兼說坎,究竟不曾移動一一句。開口提云:樞機全在二目。所謂樞機者用也,用即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此也。六根七竅,悉是光明藏,豈取二目,而他概不問乎,用坎陽,仍用離光照攝,即此便明。朱子云陽師諱元育,嘗云:“瞎子不好修道,聾子不妨?!迸c吾言暗合,特表其主輔輕重耳。

日月原是一物,其曰中之暗處,是真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謂月之窟也,不然自言月足矣。月中之白處,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謂天之根也,不然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開止是半個,合來方成一個全體。如一夫一婦,獨居不成室家,有夫有婦,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難喻道,夫婦分開,不失為兩人,日月分開,不成全體矣。知此則耳目猶是也。吾謂瞎子已無耳,聾子已無目,如此看來,說甚一物,說甚兩目,說甚六恨,六根一根也。說甚七竅,七竅一竅也。吾言只透露其相通處,所以不見有兩,子輩專執其隔處,所以隨處換卻眼睛。

譯文

玉清留下逍遙訣,四字凝神入氣穴;

六月俄看白雪飛,三更又見日輪赫;

水中吹起藉巽風,天上游歸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無何有鄉是真宅。

我這一首律詩,已經把功法的玄奧說盡了。大道的要領,不外乎「無為而為」四個字。惟有無為,才不凝滯在范疇和形象之上;惟有以無為而行有為,才不致墮入頑空死虛之中。其中的作用不外乎一個「中」字;而樞機全在兩眼。兩眼就好比那北斗星的斗柄一樣。造化的斡旋,陰陽的轉運,全都靠著它。而大藥,始終只是一「水中金」這一味。

前面所講的回光功法,是用來指點初學的人,從外部來控制內部,用臣佐來保證君王。這里是為中下之士修下兩關,來透入上面那一關提出的功法?,F在修行道路逐漸明朗,功法關鍵已逐步純熟。上天不愛惜那珍貴的道法,讓我直接透露出那至高無上的宗旨。你們各位要珍惜??!勉力??!

回光,是功法的總名稱。但功夫上進一層,則光華也盛大一番,回光方式也更妙一些。前面功法是由外部而控制內部,現在功法則是由中央而駕馭外圍;前面功法是用臣佐來保證君王,而現在功法則是奉君王圣旨來發號施令,面目完全是一大顛倒。

這一功法的內容是在欲入靜之前,首先要調身調心,使它自在安和,接著放下萬緣,絲毫沒有牽掛。讓天心正位于中央,然后兩眼垂簾,就象奉了圣旨去召喚大臣,誰敢不尊?接著就用兩眼的目光內照坎宮(丹田),光華所到之處,真陽就會出來應接。

八卦中的離(),外部是陽而內部是陰。它的本體原是乾卦(),一個陰爻進入內部,卻成為主人。于是隨物而生心,順出而流轉?,F在回光內照,不隨物而生心,那陰氣就受到了控制;同時由于光華的注射,逐步變成了純陽。又因同類相親,會調動那坎卦()中間的陽爻向上升騰。這一陽爻原非坎陽,實際上也是乾陽,所以,仍然屬于乾陽應接乾陽。這二件物體相遇,就是紐結不散,氤氳活動,忽來忽往,忽浮忽沉。這時自己元宮之中(指胸腹腔),猶如太空那樣無邊無際,全身輕妙無比,飄飄然好像要上升,這就是所謂「云滿千山」。接著,那氣機來往無蹤,浮沉無跡,忽然脈也停住了,氣息也停了。這種狀態在養生書中稱為「坎離交媾」;這就是所謂「月涵萬水」。等到在那杳杳冥冥之中,忽然天心一動,這就是一陽來復,活子時出現了。但這里面的消息還要細說。

一般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那眼和耳一直是隨外物而動的,外物走了,看和聽的行為也結束了。這里頭的動靜,就好比是下邊臣民辦事,而上面的天子反而隨著他們去服務一樣。這樣下去,無異是跟鬼住在一起了?,F在我們練功的人,一動一靜,不是跟鬼在一起,而是跟人在一起。那人,就是真人,就是自己身中的天子。天子一動,下面的臣民一齊跟著動;這種動就稱為「天根」。天子一靜,下面臣民也一齊跟著靜;這種靜就稱為「月窟」。天子動靜無端,臣民們也隨著動靜無端;天子休息上下,臣民們也跟著休息上下;這就是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

天心處在鎮靜之中,氣機動得過早,火侯就失之太嫩;天心已經在動,那氣機在后面才動,火侯就失之太老。正確的方式,是天心一動,立刻用真意導引氣機向乾宮(頭頂)上升,兩眼的神光也注視頂部作為引導,這就是動得恰到時機。天子已經上升到乾宮,正在游揚自得時,忽然那運動似乎要停止下來;這時應當趕快用真意引導他下降到黃庭部位(中丹田),而眼光內視那「心后關前」的中黃神室。接著,氣機運動又要停止,那是一念不生的結果。這時眼光向內注視的意念,也忽然淡忘了,身心來了一場大解放,萬感千念一時泯滅;自己神室中練丹的爐鼎(鼎指著中丹田,爐指著下丹田),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甚至連自己的身體在什么地方,也找它不到。如果進入這種境界,就叫作「天入地中」,那就是眾妙歸根的時刻。到了這一階段,才是所謂「凝神入氣穴?!?

按照回光功法次序來印證,在實行回光的時候,開始那光像一盤散沙,后來逐漸有了收斂的趨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功能,好像都要停止運行了,這就是「涵養本源,添油接命」一節功法。接著收斂起來的光,自然而然的自在悠游,不費絲毫氣力,這就是「安神祖竅,翕聚先天」一節功法。接著,一切影響逐漸消失,進入寂然大定的狀態,這就是「蟄藏氣穴,眾妙歸根」的一節功法。這里是一節功法中具有三節,至于一節功法中具有九節,等到以后再向大家仔細解釋。

現在先談談一節功法中具有三節的問題,當處于「涵養」階段開始入靜時,「翕聚」就是「涵養」,「蟄藏」也是「涵養」,到了「翕聚」階段,「涵養」「蟄藏」都是「翕聚」,到了最后「涵養」、「翕聚」也就是「蟄藏」,中間一層還可以依此類推。不須要改變意念所守的部位(竅),而這部位自會分開;這就是所謂「無形之竅」,那怕部位有千處萬處,也只是一處。不須要改變功法所立的階段(時),而階段自會分開,這就是所謂「無候之時」,那怕階段分成元會運世(一世,為三十年;一運為十二世;一會為三十運;一元為十二會。),也只是一刻而已。

一般來說,心神不到極靜階段,它就是不能動;即使動,也是一種妄動,而不是本體的動。所以說:「心神因對事物有所感受而動,那是人性的欲望所驅使;而不因對事物有所感受而動的心,那才是天地之動。不要用天的『動』來對應天的『性』,這句話說的是個『欲』字?!褂驮谟谟小肝铩埂_@就是《易經艮卦,象詞》所反對的「出位」之思,是一種有「動」的動。如果能做到一念不起,于是正念就會產生;正念也就是「真意」。在這寂然大定之中,天機忽動,那不就是無念的動嗎?所謂「無為而為」,指的正是這個意思。

我那首律詩的頭二句,已經全部概括了金華的作用。下面二句,意思是「日月互體」的意義,「六月」指離卦的火;「白雪飛」是指離卦中間一爻的真陰,將返歸于坤()也?!溉怪缚藏缘乃?;「日輪」指坎卦中間一爻的陽,將要赫然返歸于乾()。所謂「取坎填離」就包含在這兩句詩當中。再下面二句,說的是斗柄作用,能夠升降整個氣機,「水中」豈不是坎卦嗎?「巽風」指的就是眼睛,眼光照入坎宮(下丹田),吸引那太陽之精。「天上」指的就是乾宮(頭頂),「游歸食坤德」,指神入氣中,天入地中,須要溫養神火。最后二句是指出訣中之訣,那訣中之訣,始終離不開所謂「洗心滌慮為沐浴」這句名言,請看孔學的精髓是從《大學》所講的「知止」開始,到「止于至善」歸結;也就是開始于無極,終歸結于無極之義;佛學的精髓是以《金剛經》所講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為一大藏教旨;我們道學,則以老子所講的「致虛極」來完成性命全功??偠灾遽尩廊滩贿^是用一句話,來作為出死護生的神丹。那神丹又是什么呢?就是「一切要處無心」罷了,雖然我們道家功法中,最奧秘的就是這個「沐浴」,可是整個一部功法,不過用「心空」兩個字就足以全部概括了之。現在我用這句簡單的話點破玄機,省掉你們各位再費幾十年功夫去參訪了!

各位還不明白前面所講的「一節中具有三節」的意義,現在我再以佛家的「空、假、中」三觀作為例證,這三觀當中,頭一個是「空觀」,就是叫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空虛的;第二個就是「假觀」,雖然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了空虛,但又不能把萬物都毀壞掉,還要在這名為空虛的世界里建立一切事物;只是把它們看成虛假的而已。第三個就是「中觀」,既不能把萬物毀壞掉,又不對萬物執著,保持若即若離的中路。當你在修頭一個「空觀」的時后,雖然已將萬物看成空虛,但也知道它們不能毀壞掉,也知道不應當對它們執著,其實你是兼修「假觀」和「中觀」了。不過你畢竟還是以「看得空」為著力點。所以說,在修空觀時,空當然是空觀,假也是空觀,中也是空觀。依此類推,修假觀時是在用字上下的力量居多,假當然是假觀,但空也是假觀,中也是假觀。同理,在修中觀時也把萬物想成是空的,但不叫它空,而叫它中;也把萬物看成是假的,但不叫它假,而叫它中;至于中,就更不用說,必然叫它中了。

我雖有時單獨說離卦,有時也兼說離坎二卦,但中心意思究竟沒有變動。我開口就提示過「樞機全在兩眼」。所謂「樞機」指的是用。用這個來斡旋造化,不是說造化只有這一點點。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耳、口、鼻七竅,全都是光明寶藏;難道我只知道取兩個眼睛,而其它就一概不聞不問嗎?不是,請看上面所講的,用坎卦的一陽,還要用離卦的光去照攝,就可以明白。朱玄育先生曾經講過:「瞎子不好修道,但聾子不礙事」。這與我說的有什么兩樣?我只不過特別強調一下誰是主,誰是輔,誰輕,誰重而已。

日和月原是一種物質,日中含真陰,其實日中之暗處,實際上是月的精華,所以「月窟」并不在月上,而在日上,所謂月之窟,應當叫月留的窟。不然的話,直接說月就行了,何必說「月窟」。月中含有真陽,其實月中之白處,就是日的光華;日光反照在月上,這叫作天給的根;不然的話,直接說天就行了,何必說「天根」。一個日,一個月,分開了只能看成是半邊,合起來才是一個全體;這好比一夫一婦,個人獨居,就不成家室;只在有夫有婦的情況下,那一家才算是完全。但是,用人間事物來比喻大道,是不完全妥帖的。因為夫婦二人分開,仍然是兩個人體;而功法中的日月兩者分開了,就不成全體了。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明白了眼和耳也是一個整體。我說,瞎子已沒有耳朵,聾子已沒有眼睛了。這樣看來,說甚么一件東西?兩件東西?說甚么六根?六根其實就是一根。說甚么七竅?七竅其實就是一竅!我說的這些話,只是透露它們相通的地方,所以看不出有什么兩樣,你們各位卻專門抓住那些間隔的地方,所以隨時會掉換看法。

天南冰海之濱,問情崖。

一位白衣,一顆桃樹。一方青石,一簾飛瀑。

人相貌俊美,白衣勝雪,一身書生氣,眉宇劍俠風,似不染塵埃的謫仙。

他盤膝桃樹下,雙膝之上橫放一張九弦琴。

對著桃樹,彈琴奏樂。

曲聲悠揚而空靈,綿綿如溪流,生機蓬勃。

曲音如風散遠,石壁之上,開出一朵朵花,姹紫嫣紅,五彩繽紛。

唯有桃樹不開花,依然長青,十分醒目突出。桃樹枝繁葉茂,虬根盤地,喬干接云,樹冠如傘,靠近瀑布,抵擋水流沖擊力。

桃冠下豎立一方青石,一丈左右,中心篆刻“云清”二字。

字跡模糊,筆畫斷斷續續,好像一位氣力不濟的人一點一點續刻上去的。

清似晴,晴又更似清。

青石篆刻“云清”二字的一面朝外,一尺之外則是一簾瀑布,飛瀑氣勢奔騰,宛如銀河落九天。

聲勢浩蕩,每一滴水下落,擁有極強穿透力。

時不時有水珠穿透樹冠濺在青石之上,滴水穿石,青石上出現許多坑坑洼洼的小坑。而纏在青石之上的桃樹根,已是千瘡百孔。

青石之上的樹冠,受流水擊打,虬枝折斷,殘葉飄零,隨著瀑布流水落在茫茫水霧中,墜落深淵。

日升日落,斗轉星移,他在桃樹下盤坐九年,彈了九年《青帝回春飛仙曲》。

九年間,他身周繁花似錦,密密麻麻,鋪成一片五彩斑斕的花海。蝴蝶穿梭其中,翩然起舞。而他頭上的樹冠不增不減,青石之上的樹枝折斷又長,綠葉飄落再生。

虬枝穿插,互相糾纏,片片葉子疊加,層層疊疊,編織成一張嚴嚴實實的傘,擋住如從天上倒灌流水。

不曾開出半點花朵。

《青帝回春飛仙曲》是修仙界十大名曲之一,不僅能助修士清心悟道,療養傷勢,還能助頑石開花,枯木逢春。

具有奪天地造化之偉力。

九年來桃樹不開花,只知盛展枝葉,青石也同樣不開花,表面坑坑洼洼,只是上面纂刻“云清”二字閃爍著淡淡霞光,順著斷續的筆畫徐徐流動。

他起身來到桃樹的另一邊,站在青石前,望著青石之上纂刻的“云清”二字,悠悠道:“可是誰的執念,不散。化為一方青石,纂刻心愛之人的名字,永世不忘,記在心里?”

桃樹無言,青石不語。

唯有瀑布流水傾瀉之聲,如雷鳴炸響。

他深吸一口氣,嘆道:“我名莫歸云,本是逍遙人。御風馳天地,踏云俯乾坤。仙道有師友,紅塵無知音。何以來情谷,妄動惻隱心?!?/p>

落葉紛飛,從莫歸云眼前紛紛揚揚飄落,凝望的眼神開始變得迷離。

他想起師尊話語:“《青帝回春飛仙曲》可令萬物生長,改變萬靈本性。如果有一天,你遇到《青帝回春飛仙曲》無法改變之人或物,是緣是劫皆在你一念之間。成則位證真仙,從此擺脫樊籠,不在五行之中,長生逍遙。切記,若不成,不可強求心生執念。需立刻返回宗門,修行《太上忘情訣》,方能渡過此劫?!?/p>

他本閑云野鶴,游戲人間。

初來天南之地,聽聞有修仙者在桃樹下彈奏一曲修仙界十大名曲《逐風奔月》,虛空生花,地涌金蓮,天地之靈氣化為仙子漫舞……

然而桃樹只是瘋狂長枝生葉,變成一顆參天大樹。

仙人心中詫異,連續彈了九九八十一天,桃樹除了枝葉越加茂盛之外,并無變化。

“本仙一曲《逐風奔月》即是朽木也會開花,愚昧也能通竅。九九八十一天,九九八十一曲,非無心無情無竅不能渡。非《逐風奔月》不玄奧,亦非本仙樂律不精,而是此桃樹無情?!?/p>

仙人一揮袖子,御風離去。

此事也逐漸在修仙界傳開,修仙界十大名曲排列并無強弱之分,而讓桃樹開花無疑是檢驗十大名曲強弱最具說服力的證明。

但凡精通十大名曲者,紛紛前來一探究竟。

但結果都是一樣,無功而返。

于是有人在崖壁上留字:

天南之濱問情崖,

無情桃樹驚仙家。

弦音名曲通造化,

盛展枝葉不開花。

莫歸云聽聞有些意動,原本只是前來一窺究竟,并不打算彈奏《青帝回春飛仙曲》。然而不知為何,他一到此處,產生很熟悉的感覺。

莫名對桃樹生出感激,愛護,憐惜之情,恨不得傾盡一生去報答 。

那感覺很強烈,一顆靜如止水的心不可自已瘋狂跳動,似奔雷如狂潮。

他明白,自己與桃樹之間恐怕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此事若不處理,心將蒙塵,誕生心魔,不利于修行。

他毅然抬手抹去崖壁之上的留字,盤膝而坐,開始彈奏《青帝回春飛仙曲》。

很遺憾,九年奏曲,桃樹根本不開花。而他已生執念,也感知自己命數劫難將至。

“我一直游戲人間,不理會紅塵事,如今方明白,人間自有真情在,不過有些情無法強求。一顆心只系一人,一段情便是一生?!?/p>

“至情而無情,無情而絕情。”

“你并非無情,反而至情,所以對我等絕情。九年朝夕陪伴,期待你為我花開,是我太過執著了?!?/p>

“你我之間的緣分太淺,我等不到你開花,又或許你的花開是為等待青石而綻放?!?/p>

“原來世間所有的等待,不一定都能迎來花開。只希望所有蓄謀已久的花開,都能如愿以嘗得到真愛?!?/p>

莫歸云腳下騰起一片白云,扶搖直上,化一道流光消失天邊。

他回歸師門,閉關修行《太上忘情訣》。

而若干年后,青石纂刻“云清”二字清光大勝,綻放數丈霞光。同時,上空黑云奔涌,如同化不開的墨汁。紫色的雷霆在云層中穿梭,時不時閃耀著奪目紫光,將下方青石桃樹映照成紫色。

青石迎來了它的化形天劫。

轟隆一聲巨響!

一道蜿蜒的紫電如同張牙舞爪的紫龍,劃過天空,劈了下來。

屹立不動的桃樹忽而動了,枝條狂舞,形成一道道防御,綠葉疊加,片片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層層圓盾。

大地振動,一條條虬根破土而出,如萬龍出海,主動迎向劈來的紫電。

虬根紫電相擊,虬根不敵,一觸即潰,寸寸斷裂隨后灰飛煙滅。然而更多的虬根沖了上來,如飛蛾撲火,前赴后繼。

九道紫電,一道接著一道劈落,目不暇接,虬根斷毀,一條條枝條被焚化,片片綠葉燒焦,化為火星亂飛。

最后一道紫電劈在青石上,青石開裂,亂石穿空。剎那青石中遁出一道清光,包裹“云清”二字,懸浮半空。

天地靈氣如潮,瘋狂融進“云清”石塊,幻化出一道模糊的青衣人影。

云清二字融入其心口,待清光消散,露出青衣人影真面目。

青衣黑發,身材挺拔,面容剛毅,輪廓如刀削斧鑿,只是目光有些空洞。

片刻之后,他落在地上,來到桃樹下。桃樹抵擋八道紫電,樹干焦黑,冒著白煙。

他抬眼,望著桃樹,茫然問道:“我叫青石,為何助我?”

青石聲音渾厚,有些卷舌,話語含糊不清,可以說很難聽。然而弦音仙樂無法令桃樹開花,此刻因為他的開口,燒焦的枝干生出嫩芽,開出一朵朵鮮艷的紅花。

一樹花開滿枝,問情崖上朱碧紛呈。

山風吹來,落櫻繽紛,粉紅的花瓣滿天飛舞,像是一場盛大的彩排。

桃花花瓣落在青石黑發上,也沾在他的青衣上。他目光迷離,眼前是一片絢麗的花瓣雨。

他微微抬手,一片花瓣落在掌心,很暖??斩吹难凵?,浮現一絲光彩。隨后他道:“花很美,可是我要離開了。去尋找我心中的悸動,那是我存在的意義。”

桃樹不語,桃花發出淺淺光華。

青石道:“你是問我,要去哪里找嗎?”

他摸了摸自己的頭,有點茫然,隨后又變得堅定,道:“哪怕是用盡一生時間,踏遍世間山山水水,無論天涯海角,我也要去尋找。因為我的心告訴我,她是我的世界?!?/p>

“一顆心,僅系一個人。一段情,就是一生?!?/p>

“木瑤再見,我要走了!”青石轉身,準備揮手告別。

這時天空突然出現一片潔白的云彩,從桃樹上空快速飛過。

青石有所感應,心臟處浮現云清二字,歡悅跳動,幾乎要從他心臟跳出去。

“是她?”青石捂著胸口,抬頭望著天空。

接著拔地而起,追向云彩。

“哪來的精怪,竟敢跟蹤我們,簡直不知死活?!?/p>

天空傳來一聲嬌喝,接著只見一道青色閃電破空,蜿蜒明亮的閃電仿佛一根長鞭,快如閃電,狠狠地抽在追過來的青石胸口。

青石猝不及防,受此重擊,魂靈幾乎渙散。渾身冒著濃烈的雷炎火光,砸向地面。

下方,粉紅光芒閃耀。片片桃花旋轉如風,凝成一條粉紅長河,接住青石,將他拉回桃樹下。

“咦!居然還有一位桃花妖?!币坏篱W電劃過長空,劈向桃樹。

下一瞬間,琴音響起,浩浩渺渺,無數天神兵將從琴音中殺出,擊潰閃電。

男子道:“師妹我知出手傷妖是為了我好,可不分青紅皂白就滅殺生靈,我等與邪魔有何區別。你且等候片刻,待我治好那妖傷勢,我們立即離開。絕不違背師命,在冰海停留。”

女子道:“不行,下山之前師傅再三囑咐,你絕不能路過天南冰海。若非那風霜城主風炎幽入魔,攝取半城百姓魂靈,逃入天南,我絕不允許你涉足冰海?!?/p>

男子神色淡然,沉吟片刻道:“或許這就是天意,天意注定要我渡此劫難。”

女子道:“我不信天意,也不想去救那半城百姓,我只要你平安?!?/p>

男子道:“我修行琴心普渡訣,曾立誓斬盡天下妖魔,為世間生靈開辟凈土,彈大道之音。風炎幽當誅,百姓要救,那石妖一身清氣,絕非大惡之輩,因我之故遭你重創,我若不救,便是違了道心。道心蒙塵,又如何能渡三十六道天罡陽神劫?”

女子暗自惱怒,心煩意亂。不知為何當石妖出現的時候,自己道心失守。但覆水難收,因果已結,當了卻。

云彩折返,出現桃樹上空。

男子一襲白衣風度翩翩,溫文爾雅,一身書生氣,眉宇劍俠風。正是在桃樹下盤膝彈弦九年的莫歸云。

女子是其師妹秋兮,鵝蛋臉,多一分顯胖,少一分顯瘦。面若桃花,粉嫩肌膚吹彈可破。青絲如瀑布,明眸含星光,一襲淺黃月紗裙隨風而舞,如似九天之上的仙女。

“誰說桃樹無情,師妹你看這桃花開得多燦爛,絢麗?!蹦獨w云嘴角含笑,似乎忘記了自己曾經來過。

秋兮冷冷道:“有情又如何,終究是妖。師兄醫治好石妖,我們當速速離去?!?/p>

“莫急,莫急!”莫歸云笑道:“此時花開正適宜,師妹不覺得,我在此彈奏一曲《青帝回春飛仙曲》,必然讓此曲大放光彩。”

秋兮黛眉微蹙,也不言語,掌心雷光耀眼,顯然動了殺心。

“好吧!”莫歸云只好妥協。

他深深看了一眼桃樹,最后目光落在一堆凸起的桃花中,心莫名的抽搐。

“云……!”

桃花中,青石蘇醒過來,秋兮所說每一句話,青石心口纂刻云清二字都會散發光彩,變得活躍起來。

他幾乎用盡全身力氣,從地上爬起來,目光瞬間鎖定了絕美女子秋兮。臉上露出燦爛笑容,渾然忘記剛才正是她出手打傷了自己。

“云……”

青石張嘴呼喊,快速朝著秋兮跑去??墒?,很快他又停了下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繼續下去。

秋兮美眸含星光,此時變得冰冷,冷冷掃了青石一眼。纖纖玉指中,電弧在跳動。

莫歸云看著青石,眉頭深深皺起,疑惑不解,一時竟忘了自己目的。

青石無視眼前莫歸云,也不顧自身傷勢,身形一晃,越過莫歸云,朝秋兮而去。

然而他尚未開口說話,秋兮看也不看,直接拍出一掌,五道電弧從五指飛出,轟在青石心口。

轟轟轟……

五雷齊發,青石如一顆炮彈一般被轟飛,撞在桃樹上,又從桃樹上滑落,跌在地上,生死不知。

心口浮現的“云清”二字,光芒黯淡,如風中殘燭,似乎隨時都會熄滅。

噗!

呆在原地的莫歸云心口突然炸裂,一絲絲雷電從心臟處朝外竄出,勝雪白衣染的通紅。

他目光渙散,看著躺著桃花昏迷的青石,一道閃電劃過腦海,打開了塵封已久的記憶,露出了恍然之色。

“師兄!”

突發變故,秋兮不知所措。散去雷電,緊緊抱著莫歸云,磅礴精純的靈氣注入其心脈,滋養陰神體魄,護其心識不滅。

可是沒用,一股她未知的咒印磨滅莫歸云的心識。

“師兄你挺住,我這就去找師傅,師傅神通廣大,一定能救你,一定能!”秋兮淚眼婆娑,抱起莫歸云,化為一道流光破空而去。

云彩之上,莫歸云奄奄一息:“原來如此。是我散去的執念,化為一方青石,纂刻她的名字,永世不忘,記在心里。而她一直在我身邊,我卻不知?!?/p>

他抬手想要去撫摸自己師妹如玉容顏,卻發現手臂有萬斤之重。

“夜墨,你執念于情。我便詛咒你,于心愛之人相見永不相戀,世世插肩?!?/p>

“原來我的劫不是情劫而是輪回劫?!?/p>

莫歸云似笑似悲,看著自己師妹,他的臉已被師妹的淚水打濕,眸光柔情似水,手卻無力垂下。

天南冰海之濱,問情涯。

山風呼嘯似在哭泣,桃花紛紛揚揚,殷紅如血,落在青石身上。青石心口浮現的“云清”二字,光芒黯淡,消散。

執念已散,青石隨著莫歸云死去而消亡,化為一堆碎石,葬在桃花堆里。

倘若穿越時空,你深愛的她已不是她,是否還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