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昨日雷電交加,暴雨如注,樓前工地忽的成“海”,兼著片片綠野,我家一下便高大上起來,成了“海景房”。晚上,那“海邊”竟是蛙聲陣陣,像極了宋代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而我的思緒也隨著蛙聲飄渺。
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小時候,最愛聆聽大自然的聲音,風(fēng)聲,雨聲,鳥鳴聲,聲聲入耳。而到了夏季,獨愛那稻田里的陣陣蛙鳴。
聽爸爸講,下雨前,青蛙叫得最歡。于是,就眼巴巴地盼著下雨。當(dāng)天上烏云滾滾,地上悶熱難當(dāng)時,大人們著急衣物未收,糧食未撿,我卻獨自享受著那此起彼伏的蛙鳴聲聲,猶如欣賞著絕美的大合唱。
入夜,青蛙的鳴唱特別歡實,尤其是雨后,“蛙聲經(jīng)雨壯,熒點避風(fēng)稀”。夜色是它們的燈光,稻田是它們的舞臺,清風(fēng)是它們的琴弦,而我是它們最忠實的聽眾。
有時,聽了周家奶奶青蛙王子的故事,也會跟著鄰居家的大哥哥,到稻田里一睹青蛙王子的風(fēng)采。尤其是老師講了有些雄蛙口角的兩邊還有能鼓起來振動的外聲囊,聲囊產(chǎn)生共鳴,使蛙的歌聲雄偉、洪亮。跟屁蟲的代價是慘重的,除了幫著提籠拿棍,就是亦步亦趨。有時緊趕慢趕也趕不上長腿歐巴的步伐,一不小心,青蛙王子沒見到,已舉身赴田里。
待回家后,只能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回味著辛棄疾的《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二、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告別了兒時,告別了老家,入駐了火柴盒似的鋼筋水泥,也就幾乎宣告了作別聲聲蛙鳴。
就在自己落寞不已時,小侄兒豢養(yǎng)的小牛蛙無處安放,便寄養(yǎng)在我家園子里。于是,失傳多年的蛙聲重又奏響,盡管它與青蛙有一字之別,但聲勢更加豪邁,幾可叫做聲震云天。
為了養(yǎng)好它,我們專程從湖里尋得幾絲水草,讓它的小世界里綠意盎然。可惜,它成功地“越獄”,成了樓下水洼里自由的牛蛙王子。每到春夏時節(jié),樓下蛙聲陣陣,我們便開始懷念聲振四野的它: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三、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
盛夏時節(jié),水草豐茂,每日樓下,有“一行白鷺上青天”,有“黃昏煙雨亂蛙聲”。聽著這蛙聲,熟悉而親切,仿佛置身在兒時的稻田邊、池塘畔,仿佛那個跟在鄰家大哥哥身后的我仍在搜尋青蛙王子的身影。
這兩天連日大雨,樓前的空地已積水成淵。在“湖光山色”里,除了蟋蟀聲聲,便是蛙聲陣陣。在這初秋的夜色里,那蛙聲此起彼落,相互應(yīng)和,好似一場盛大的音樂會。
夜已深沉,屋內(nèi)的我,仍靜靜聆聽著大合唱,毫無睡意。我的眼前似乎已出現(xiàn)不久之后那秋收的景象:
薄暮蛙聲連曉鬧,
今年田稻十分秋。
(注: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夏日傍晚,雨后蛙聲
夏日傍晚,雨絲輕輕彈,
池塘畔,綠樹間,聽取蛙聲一片。
如詩的畫卷,展開在眼前,
大自然之歌,奏響天籟之音。
雨后世界,仿佛童話般夢幻,
晶瑩的雨珠,點綴著青翠的荷葉邊。
青蛙躍動,在漣漪中留下一抹倩影,
清脆的蛙鳴,如一曲悅耳的樂章。
晚風(fēng)輕拂,帶來絲絲涼意,
月光灑下,照亮了小徑和水塘。
蛙聲此起彼伏,如潮水般涌動,
那是大自然的和聲,是夏夜的序曲。
蟬鳴悠揚,與蛙聲交織一片,
仿佛在訴說著夏日的故事。
夜色中,那熟悉的蛙鳴如舊夢重逢,
兒時的記憶,在耳邊輕輕低吟。
蛙聲如詩,繪出夏日的畫卷,
那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歲月的歌謠。
在這寧靜的夜晚,讓我們沉浸在這美妙的旋律中,
與大自然共舞,讓心靈沐浴在夏夜的溫馨之中。
夏日傍晚,雨后蛙聲,是大自然的饋贈,
讓我們在這美妙的夜晚,感受生活的韻律。
愿我們珍惜這份美好,用心去感受這寧靜與和諧,
在這詩意的夏日傍晚,與大自然共享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