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大亨游戲(醫院大亨)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只有把這些學生爺伺候舒服了,他們才愿意上課交作業,上課交作業才能提高成績拿學分,拿學分畢業才能給學校賺錢。

作為一家主攻模擬經營類游戲的工作室,曾經的牛蛙(Bullfrog Productions)始終貫徹著一套只屬于自己的設計哲學。他們的游戲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以至于其后繼者獅頭工作室(Lionhead Studios)解散至今,整個業界仍然沒能填補那些經典作品的失落空白。

開創了神祇模擬(God Game)玩法的《上帝也瘋狂》也好,將道德系統與角色養成發揚光大的《神鬼寓言》也罷,這些游戲都有著一個共同點——肆意的玩耍,多過深刻的鉆研。不同于大部分注重數值構建的模擬游戲,牛蛙系的作品總是更喜歡關注一個具體且自洽的循環邏輯。

按傳奇制作人Peter Molyneux的話來說,這種自洽的循環系統,要具備一種獨立的演變性。即玩家不予以直接操作,游戲中的角色、場景、事件,也會隨時隨地響應各種細微的變化。而這種“見微知著”的效果,往往是《金融帝國》《工業大亨》這類傳統的產線與數字模擬類游戲,所無法達到的。

《黑與白2》游戲畫面

正因如此,牛蛙的模擬游戲總是非常強調“節目效果”。在《主題醫院》里,病人會非常戲劇性地死在走廊上;根據加點的不同,《神鬼寓言》的主角會呈現出高矮胖瘦的迥異體態;在《黑與白》中喂食你的神獸,可以讓它們長得更高更壯。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以上這些特點,自然也伴隨著牛蛙與獅頭工作室的解散與之后的人員重組,鐫刻進了雙點工作室(Two Point Studios)的DNA里。不管怎么看,《雙點醫院》都像極了“主題醫院2.0”。其系統與前作近乎一致,都采用了類似的卡通幽默風格,游玩時的樂趣自然也是“忠于原著”。

以精神續作而言,這無疑是有意為之的呈現效果。畢竟,玩家就是沖著這份配方來的。然而,懷舊是一種容易膩味的情緒,離開了那股“精神”,精神續作的續作,可就不能再搞高清復刻了。

雙點校園》會不會成為“雙點醫院2.0”,或者“主題醫院4.0”?這是我們向雙點工作室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這大地圖界面,看著真的很像《雙點醫院》

畢竟,因注重演出效果而弱化經營深度的系統問題,在前作就已經比較明顯了。如果《雙點校園》只是粗暴地套上了一層“校園”的皮,把病人跟科室替換成學生和課堂,那么不管這個玩法循環被打磨得多么精巧自洽,它的重復度也會暴露無遺。無非就是把重復蓋醫院、建科室的過程,變成管理校園而已。

在世嘉方面的牽線搭橋下,我們有幸在前段時間參與了《雙點校園》的線上試玩會。初步體驗了大概6個小時的試玩內容之后,我們通過視頻的方式,見到了雙點工作室的游戲制作人Mark Webley,以及工作室的首席動畫師Chris Knott。

左Mark,右Chris

作為從牛蛙、獅頭時代一路走來的業界老兵,Mark曾親自參與制作《主題醫院》《黑與白》等多款經典作品,同時他也是雙點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同樣的,Chris也曾為《黑與白》《神鬼寓言》等多個獅頭工作室的游戲系列制作角色動畫,許多有趣的人物動作都出自Chris的手筆。

對于我們的擔心與質疑,Mark跟Chris顯得十分游刃有余。很顯然,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向玩家解釋這個問題。

在雙點工作室的構想中,《雙點校園》會是一款從玩法循環到流程節奏上,均有別于前作的作品。雖然,它可能看著跟《雙點醫院》非常相似,甚至共享著同一個世界觀(惡搞版的雙峰鎮),但《雙點校園》的體驗,應該是截然不同的。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游戲中小人的壽命。精力旺盛的大學生們,肯定沒有病人那么容易死在走廊上。所以,你大概也能猜到本作玩法會是什么了。沒錯,就是照顧學生,而且不是一堂課一堂課地照顧,你需要一學年一學年的長期照顧他們,直到他們畢業成才為止。

按照Mark的說法,學期制度以及與之匹配的課程系統,會是《雙點校園》的核心玩法。

每個學期伊始,玩家能且僅能開設一門新課程。當你決定這學期的教學重點之后,課程便無法更改。只有在本學年的全體新生成功入學,而且就讀期間不發生“重大”教學事故的情況下,玩家才能繼續開設更多的新課程。與《雙點醫院》的扁平發展曲線相比,《雙點校園》提供了一種更加緊湊而且反饋更為頻繁的循環發展模式。

具體來說,《雙點校園》把原先整塊的經營建設過程,切割成了以學期為單位的小流程。在每一段流程中間,玩家會多出一次決定校園經營方向的機會,而且學生的階段性成長,也會直觀地反映出玩家在這期間的教學水平。

第一學年,0掛科

老實說,能看著學生們的成績高歌猛進,要遠比單純看財務報表的漲跌,來得有成就得多。這也正切中了前作的一大問題,在《雙點醫院》中,治愈病人并不能為玩家帶來太大的成就感,他們更多只是一條數據,或者某個字母的注腳,而重復建設醫院的過程,顯然更無成就感可言——類似的問題,將在《雙點校園》中得到很大的改觀。

決定將玩法重心轉移到對學生的長線管理之后,游戲在角色系統上的筆墨顯然更豐富了,而這正是Chris所負責的工作。

整體上,本作的人物需求以及職業培訓系統,依然沿用自《雙點醫院》。玩家需要雇傭教授、助教以及勤雜工,來維持校園的基本運行。而除了吃喝拉撒之類的基本需求之外,游戲中的大學生們有了更加豐富的精神需求。他們有的想參加社團活動,有的希望學校購買更好的教學設施,還有的成天就想著談戀愛。

沒錯,《雙點校園》的游戲體驗有點類似團購版《模擬人生》,不過就目前來看,其內容遠比某些連課都不怎么上的“大學”DLC,要來得更加貼近大學生活一些。

玩家可以在日程表中,安排不同的校園活動

所以,你千萬別以為學生不容易死,《雙點校園》玩起來就會比《雙點醫院》單調。畢竟,大家或多或少都是體驗過,或者即將經驗大學生活的人,應該知道學生這個群體,但凡還在喘氣的,那就是麻煩不離身,總能給你整出點活來。

一向注重節目效果的雙點工作室,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雖然本作的學生來校時都身體健康,但嚴格來說,他們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大病。你會在校園里見到戀愛腦、御宅族、哥特非主流等形形色色的學生,還要想方設法滿足他們五花八門的需求。因為,只有把這些學生爺伺候舒服了,他們才愿意上課交作業,上課交作業才能提高成績拿學分,拿學分畢業才能給學校賺錢。

雖然乍看之下,等到學生出了成績而且畢業之后再收學費,好像有點離譜,但仔細想想,嚴進寬出,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似乎才是高等教育應該有的樣子。也罷,畢竟只是個整蠱類模擬游戲,不能太當真。

說到整蠱,《雙點校園》的搞怪系數比起前作,只能說是只增不減。

很顯然,玩家的學校肯定是沒有馬原、高數或者會計之類的課程的,想虐待學生獲得快感的話,建議回去玩《地下城守護者》。在雙點宇宙里,大學生們的人生目標,大概就是成為合格的中世紀騎士,考出超巨大漢堡烘焙師證書,之類平平無奇的事情。而玩家的工作,就是開設對應的教室,來向他們教授具體的實踐技能。

而教室與公共空間的布置,也是《雙點校園》的一大進步之處。

首先,房間的可編輯性變得更高,玩家不僅能夠像前作一樣,保存復制理想的房間模板,而且還能跳過拆遷工作,直接拖動整個房間。這為室內結構的空間調整,節省下了大量的重復操作。其次,本作的室外景觀終于可以自由編輯了。在購買新土地拓建校區時,玩家可以選擇購買不帶建筑結構的空地,這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意,來規劃整個建筑的空間形狀了。

按照Mark的話來說,他們只是盡可能地提供一塊空白的帆布,最后的作畫權應該交給玩家。

本作的外景豐富了許多

從頭到腳把整個游戲玩法添了個遍之后,我們跟雙點工作室的兩位聊了一些游戲之外的話題。

當被問及“為什么你們的游戲永遠都有中文配音”時,Mark顯得十分熱情,在他看來,中國玩家首先也是玩家,既然是玩家,那么游戲就應該尊重我們的需求。自從《主題醫院》的“請患者不要隨便死在走廊上”開始,接地氣的中文本地化似乎一直都是他們放送給中國玩家的保留節目。事實上,不管是《雙點校園》還是《雙點醫院》,都只有3種配音語言,而除了英語、德語之外,就是普通話。

不過很可惜的是,“雙點”系列中所包含的大量英式冷笑話跟雙關爛梗,實在是很難跨越語言的鴻溝。像Night School(夜校)跟Knight School(騎士學校)的諧音梗,可能到了中文語境下,就會失去那股發霉的爛梗(Dad Joke)味了。

最后的最后,我個人代表廣大的獅頭粉絲們,滿懷期待地提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

《黑與白》系列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出正版購買渠道?

在獅頭工作室解散之后,EA似乎接手了《黑與白》系列的版權,多年來,一直都有粉絲在社交媒體上向Mark、Chris等獅頭工作室的前員工打聽情況,但非常可惜的是,即便身為這些經典的締造者,他們也依然對此無濟于事。

作為神祇模擬類游戲的絕唱,《黑與白》系列似乎就要帶著整個God Game一起,被埋沒在電子游戲發展的歷史當中了。人們將會忘記它,忘記游戲本可以如此多端,可以千變萬化,隨心所欲。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一件事啊。

但也許,我是說也許,雙點工作室可以像復活《主題醫院》那樣,整出一個“上帝也瘋狂2.0”出來?

如果這份夢想能夠成真的話,那可就太美妙了。

文|深響,作者|呂玥,編輯|亞瀾

2017年6月23日,華視娛樂默默地披露了招股書,但隨即激起千層浪。諸多行業媒體從其招股書的數據推斷出其出品的年度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售價超過3億元,孫儷單集片酬在150萬左右。

從2011年《甄嬛傳》單集30萬、2015年《羋月傳》單集85萬、再到如今單集150萬,就在人們熱議孫儷片酬6年翻5倍的時候,招股書里的另一則細節被忽略了——華視娛樂擁有《上海堡壘》30%的投資份額,擬投資金額為1.08億元。以該數據推算,這部科幻片投資總金額約為3.6億元。

當時行業內外關注科幻片的人并不多,游族影業的《三體》一再跳票、《流浪地球》也還在籌備中,沒人敢對中國科幻片抱有十足的信心。

直到《上海堡壘》正式與觀眾見面,華視娛樂的陳年往事陸續浮面。海隆系石油大亨、高端醫院生意、兩次沖擊IPO的上市之路、用投資強綁鹿晗……在爭議與風浪中,這些資本故事成為了影片的部分注腳。

從石油大亨到影視大佬

那些年跨界影視的人很多,重工業的中南影業、智能建筑的漢鼎宇佑、水泥業的當代東方……雖然見慣了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帶資逐夢影視圈,但華視娛樂實際控制人張軍的“石油”背景依然“亮眼”。

搜索引擎里幾乎找不到他任何的背景履歷,這位神秘人物唯一的標簽僅是“海隆系石油大亨”。而事實上張軍的故事并不復雜:技術員-管理層-自立門戶-發家致富-跨界投資。

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 (圖片來源:海外網)

1990年,張軍從河北廣播電視大學的機械制造加工及設備專業畢業,直接進入了中石油附屬公司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機械廠工作。在進入石油系統的第三年,技術員張軍參與了由美國向中國引進首個石油鉆桿涂層生產線工作,在這之后張軍便一路高升至華北石油管理局的副總經理以及華北石油第一機械廠的廠長,負責該廠的財務、營運以及基建管理。

張軍在華北石油第一機械廠工作期間,張軍的親妹妹張姝嫚也進入了該廠。張姝嫚在1997年獲得了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學士學位,在進入機械廠后出任的工作是翻譯員。

2001年底,張軍選擇離開石油系統,第二年上海圖博可特石油管道涂層有限公司成立,這也是海隆集團的第一家實體公司。憑借在中石油累積的技術和資源,2005年,張軍的海隆石油工業集團順利構建,集團主要為石油天然氣開發提供高端油田設備及綜合油田技術服務。

由于海隆自主研發的石油管內外防腐涂料打破了DPC涂料在國內長期壟斷的局面,海隆集團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而在這之后持續研發各類新技術、以創新技術抓住市場機遇的海隆開始走向海外,于2007年在阿聯酋建立了海隆的第一家海外工廠。

商業版圖的快速拓展為張軍帶來了巨額財富,2013年時他就以36.6億人民幣身家被福布斯列入中國400富豪榜。

海隆石油工業集團官網

根據華視娛樂招股書顯示,張軍旗下除華視娛樂外在國內外已有64家公司,同時海隆的業務也從最初的石油逐步拓展投資、房地產甚至是醫院。

2015年,由張軍實際控制的北京善方醫院成立,醫院院長楊文在采訪中曾表示投資方在醫療設備方面的投入甚至超出當時的承諾,并且由于位于北京三里屯,該醫院主要就醫患者多為消費層次較高的人以及外國人。2017年上海善方醫院有限公司注冊,張軍的醫院生意在上海也逐漸展開。

善方醫院

而說起華視娛樂,要追溯到海隆集團正式成立的2005年。那時候,廣電已經完全放開民營資本進入電影發行領域后,國內影視行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膨脹期。以房地產為首的資本方也紛紛進軍影視,快速增加的院線和銀幕對影視內容生成大量需求,這使得更多人和資本也跳進了影視內容制作這一領域。

于是海隆設備和張軍的妹妹張姝嫚共同出資設立華視娛樂,“石油大亨”開始帶著家族“掘金影視圈”。

但張軍并沒有讓非專業的家人們“親自上手”,自從華視成立的2005年起張軍就找來了一批職業經理人運作公司,包括曾任職于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的王琛,來自高華證券的劉云以及曾任儒意欣欣影業副總經理的趙毅。

從招股書披露的高管信息來看,趙毅是2011年7月從儒意欣欣影業離職后同月進入華視擔任公司董事、 副總經理,而趙毅的前公司儒意欣欣影業同樣也是《致青春》的聯合出品方。

這樣的人員組成可以說是一般影視公司難以企及的“高配”了。相較于科班高管更多的華策、唐德等影視公司,華視的高管組合明顯更偏向于金融投資方面。而華視娛樂在設立時的名稱為華視影視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也就是說當時華視只投資但并不參與到內容制作中。

為了學習經驗、降低風險,在創立的前七年里華視娛樂都在投資電視劇作品,包括《榮歸》、《新不了情》、《老大的幸福》、《糟糠之妻》、《當婆婆遇上媽》等等,2011年華視才真正加入到電視劇的制片環節中,而真正進軍電影大銀幕則要更晚。

2013年,華視娛樂出品了趙薇的研究生畢業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作為華視娛樂投資并參與制作的第一部電影作品,《致青春》讓華視娛樂真正感受到了爆款的力量:上映兩周拿下6億票房,最終累計票房成績高達7.19億,位列2013全年票房總榜第三名。

開門紅的成績讓華視娛樂放開了手腳,“熱門IP+明星”的組合成為華視娛樂的常見套路。

在《致青春》后,華視娛樂在2015年投資出品了脫胎于熱門電視劇的電影《新步步驚心》,以及由劉亦菲和宋承憲主演的《第三種愛情》。在電視劇方面,華視曾翻拍《山楂樹之戀》,之后又看上了路遙的經典小說《平凡的世界》,2016年華視則將《致青春》這個故事拿出來拍成了電視劇。

要么是知名IP,要么是明星加持,按理說華視原本可以連續幾年獲得亮眼成績。但不怎么幸運的是,在《致青春》后華視主導的幾部電影均不達預期,2015年《新步步驚心》和《第三種愛情》兩部影片總共實現營收不足3000萬,連累華視娛樂在這一年虧損1.21億,并間接導致最終上市失敗。

另一方面,除了有海隆系背景支撐,華視娛樂找來的股東個個來頭不小——第二大股東中國文化產業基金,其合伙人包括財政部、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等;第三大股東新遠景,其合伙人中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除此以外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投資也在股東之列。

或許是有實力足夠強大的資方和海隆集團成功上市的經驗支持,華視娛樂對上市還挺有信心。趙毅在采訪中還表示華視娛樂未來產量會有所提升,計劃募集的9億資金將會用于未來7部電視劇、7部電影的投拍。

兩次IPO與厚望所致的《上海堡壘》

但至今,華視娛樂的上市設想尚未能圓夢。

華視娛樂于2017年6月13日進行首次IPO申報,并于6月23日進行了招股書首次預披露。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2014、2015及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1701萬元、-1.2億元以及3028萬元。

公司在進行首次申報后,并未進行任何預披露更新,并于2018年3月9日終止審核。深響從業內相關人士處了解,以上時間段正是證監會當時疏導IPO堰塞湖階段,對于盈利能力相對薄弱的企業,證監會進行了一波集中勸退。

根據相關人士提到,當時會里給出的不成文窗口指導是,主板企業最后一年凈利潤不少于8000萬,創業板企業不少于5000萬。雖然華視娛樂在首次申報IPO過程中,并未更新2017年財務數據,但可以推斷,其當年凈利潤很可能少于5000萬人民幣。

另外,深響在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上看到,在之前終止IPO審核后,華視娛樂于2019年1月3日再次與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簽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協議》,并在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進行了輔導備案。這說明華視娛樂第二次沖擊A股IPO已經開始進行準備。

這是所有影視公司都會面臨的困境。

公司可能前一年產出爆款利潤快速抬升,但后一年的作品反饋不好利潤就跌到谷底。很多公司在十多年時間只能主導幾部作品、參與作品的數量也只有十多部,常規每年依靠著不溫不火的電視劇獲得普通營收,一旦野心初現同時投入過多結果就虧得超出了想象。

體量大、產量多的影視公司會有足夠多的資金流轉,但只依靠一兩部劇的公司只能等待應收款項順利收回的時期才有足夠資金去投入新的項目,一旦收不回還會有壞賬風險。根據財報數據,華視娛樂在2014-2016年應收賬款為1.41億元、4370.68萬元、1.03億元,占當年營收比例為93.60%、76.53%、84.08%。對比來看,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同期應收款占比則是42%、53.8%。

《那年花開月正圓》成為了在多平臺累計播放量高達140億的爆款劇,但這對于華視娛樂順利IPO又能有多少助力呢?

《上海堡壘》一度被認為是華視娛樂二次IPO的助跑器,如今看來,這款作品不但不能助跑,或許還有減速功能。

還是“IP+明星”的套路——《上海堡壘》是江南在十年前出版的小說,科幻題材和言情故事的結合讓這部小說知名度和影響力都相當高,在2018年還榮獲了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組委會最期待IP獎。而此次改編電影的過程中原著作者江南也參與其中,其個人公司北京靈龍文化也是影片的聯合投資方之一。

之前輿論中討論最多的風險項是鹿晗。而實際上,華視娛樂和鹿晗的合作絕非僅僅的片方與演員。

2017年,清流資本聯合鹿晗、新希望集團宣布共同成立清晗基金。清晗基金注冊名稱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清晗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草根合創、清晗高源、華視娛樂分別以3000萬元、1000萬元、900萬元的認繳出資額位列清晗基金前三大股東,華視娛樂占比13.85%。

有了這層關系,華視娛樂前后投資鹿晗主演的《甜蜜暴擊》和《上海堡壘》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華視娛樂以及其他投資方其實對《上海堡壘》可能存在的風險有所準備,在這部影片背后出品方有5家,聯合出品方更是有9家,加上發行方等共有24家公司參與其中,這樣的配置或多或少以“報團取暖”的姿態減少各方承擔的風險。

不幸的是《上海堡壘》還是沒能守住陣地。以至于“《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一扇門,《上海堡壘》又給關上了”這樣的評論會被廣泛轉發。

不知道為什么資本大佬們對于影視行業總是心有戚戚焉,從投資回報的角度,這絕不是一個高性價比的領域,尤其是上游的內容生產,耗時費力、沒有持續性、還很難規模化。

香港黑幫財力膨脹的時候依靠影視洗錢,日薄西山的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靠并購影視進行“市值管理”,時代驕子互聯網想切走渠道蛋糕的時候則依靠影視內容掌握上游話語權……但在這一切煙云都回歸平淡的時候,是不是內容本身才是影視真正的價值所在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