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冥刻新手攻略(邪惡冥刻游戲解說)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邪惡冥刻》是一款結合卡牌與Roguelike的游戲,序章部分主要以教學為主,熟悉游戲的玩法。下面請看由“昵稱達人游戲君”帶來的《邪惡冥刻》序章簡要流程指南,一起來看看吧。


PlayGame

總結

19%:隨機釋放X個法術,X為此前你釋放的法術數量。

基本規則就是這樣,單看規則的話并不復雜,但如果你以為掌握這些規則就可以玩好…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因為決定樂趣的還有Roguelike元素和大量的“花招”。

在擁有膠卷后通關,會進入一個無法走出去的黑房間,直接返回主菜單,發現新游戲可以選擇了,此時進入會變成另一款像素卡牌游戲。

氪金

隨著我探索新的世界,我愈發被游戲龐大精巧的設計所折服。4套卡牌分別擁有不同的系統和不同的基礎資源,也有一些獨特的機制是某一套牌特有:野獸卡組有鮮血獻祭,魔法卡組召喚生物需要先在場地里放置寶石,科技卡組能夠構成回路為造物提供增益。卡組互相之間又共享了部分機制,像是回合末攻擊、5點生命值差決定勝負,它們說起來又屬于同一套系統,所以玩家能夠自由刪減,配成一套順手的卡牌,再用它和遭遇的敵人對戰。

1

但沉默間卻是賭上性命的戰斗,輸了就會被扭脖子,最后變成卡牌,讓下一任挑戰者繼承。

這個程度的卡牌基本可以打敗野獸或者死亡冥刻者,將其中一個擊敗之后,大地圖中的橋也會修好,直接去左下角的魔法冥刻者打入二樓的練習人偶,進行無限刷錢大業,因為練習人偶的卡不具有攻擊性,可以攢夠combo卡進行無限刷。

如果你只想單純地玩一款類似《殺戮尖塔》《怪物火車》那樣能刷上幾十小時的Roguelike卡牌,那么可能需要對這款游戲的后續內容有更多的了解。——因為《邪惡冥刻》是一款Metagame(元游戲),Roguelike部分只是覆蓋在最表面的內容。

在剛進入游戲后,視覺上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陰暗。狹小的房間里時不時閃爍著外面照射的白光,昏黃的燭燈也無法驅散這濃如墨的黑暗,桌對面的橙黃人眼盯得我發麻,詭異與死亡的氛圍包裹著我的身軀。這一刻開始,我知道,自己被困這里面了。

本作的畫面并無多么精致,但它的氛圍感形成十分有力,加上第一人稱的視角,完全能夠將自己代入這款游戲中,這是真實的在與對面進行以命相搏的對戰,絕望的氣息充斥在狹小的房間,隨機的卡牌、不斷增加的籌碼、可探索的房間,無時無刻不在引導人走入深淵。

第一人稱的教學

在游戲中,這些都是可以自由探索的地方,第一人稱探索的融入讓整個游戲的沉浸度達到高峰,如同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在密室進行逃脫的體驗。同時,在逐步解開難題,找到線索后,你會逐步獲得更多的獎勵,這些獎勵能夠在在卡牌對決中助你一臂之力。

見我拿到了眼睛,我身后的一團綠色凝膠忍不住驚呼出聲:“‘大師之眼’!大師,你能看見我嗎?”我不知道大師是誰,“綠色史萊姆”本是我在對局中找到的一個道具,它被困在一個細口玻璃瓶中,發出痛苦的呻吟,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何種生物。解不開的謎題太多了,我跟隨眼睛的指引,在房間內發現了更多的秘密,而我心里知道,有了新的道具,或是一張能提供建議的卡牌,我和神秘人的戰斗就多一分勝利的機會。

影之詩的死靈術:

神秘人扮演的礦工

聲音的主人叫盧克·卡德,是一位卡牌主播,平時的工作是買卡、拆卡,再錄制成視頻上傳,就和視頻網站上的任何一名普通主播一樣。盧克的興趣愛好是去舊貨市場淘舊卡,不是通過品相評級后再套上內膽的“古董卡”,而是發售后迅速降溫,沒有人在意的冷門卡。他尤其鐘愛孚納公司旗下的系列卡牌游戲,幾乎是逢出必買。有一天,他發現一包購置的二手卡牌內藏有一個坐標地址,位置離他家不遠,他半信半疑,但幾乎沒有猶豫就決定跑去看看。

內容

“恭喜你,替我完成了最終冥刻。”它的數字符號組成的臉看起來既可怕,又滑稽,“你對它的內容卻一無所知。但現在……你該總知道了吧?”

邪惡冥刻礦工boss怎么打

而在我經常刷的游戲平臺上,一張廣為流傳,令人忍俊不禁的直播這款游戲暴露電腦上教育片的截圖也讓我對它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這些線索所涉及的情節,有的是隱藏的世界觀解釋,有的是后期劇情的伏筆,有的是各種極其恐怖的小細節,都吸引著玩家逐漸探索。

一開始,boss會召喚一只騾子在戰場的最左邊,它的身材是2/1。

“就算剩下的幾位愚蠢的冥刻者能夠再次還原游戲,到那時,早就有成千上萬份《邪惡冥刻》傳開。”機器人大笑,“在里面,我說了算!”

勿說《邪惡冥刻》是恐怖游戲——恐怖的可能是被它吸引住的那個瞪著屏幕的你。就這么一套簡單又好理解的規則,加上各類Roguelike元素和“小花招”的加持,讓整個游玩過程變得欲罷不能。每一次失敗都是新的開始,其間的縫隙都被欲望填滿,根本逃不出來。如果你并非對卡牌游戲過敏,那么它就絕對值得一試。

19%:將隨機法術卡置入你的手牌直到上限,它們的消費變為0。

所幸游戲的敘事層在加入了大量Meta元素后,有著相當別致的展現形式:例如游戲會將解謎的線索隱藏在ESC菜單之中,或是擅自控制你的鼠標點按確定,甚至讀取你的硬盤文件或Steam好友,將其做成卡牌放入對局等。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橋段,還是讓流程極具新鮮感的。


左上角的那個,可以看見鐘表的特殊標記

而在贏得勝利后,玩家將會進入類似于爬塔的地圖中,沿著道路前進,進行一系列抽取新卡牌、強化組合卡牌、獲得道具等的行為,再繼續投入到殘酷的對決當中。

對進度感興趣的朋友也看看,下面這份粉絲整理的解謎進度表:

P03總是擺著一幅臭臉

地圖上的隨機Buff及分支路線都很值得研究,要養卡的話就得考慮去一些特殊節點,比如毀掉一張卡、將它的技能加在其它卡牌上;或合并兩張相同的卡;或下注升屬性等等。沒有一張卡牌是完全無用的,所有卡都可以研究,這也是讓人糾結的地方。

同樣特別的還有卡牌費用體系,游戲中的卡牌,主要使用“一命換一命”的犧牲體系,想要召喚消耗為2血的卡牌,就必須主動“殺掉”場上2個己方造物,這使得對局的場面經常有大幅度變換。與犧牲相輔的,還有卡牌死亡后的“骨頭”指示物,會有一部分卡牌能消耗“骨頭”進行召喚,有點墓地體系的感覺。

無耗類:以松鼠為主,可直接放置在牌桌上,但沒有攻擊性,一般用于獻祭來放置野獸牌,在被對方的野獸攻擊后會掉落骨幣。要注意的是,樹、石頭不能用于獻祭,但可以用生命阻擋對方野獸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