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在為王大順、方素明尋親暨烈士親人赴疆悼念活動中,巴音州新聞媒體和湖南電視臺都市頻道記者豐奇,周彥博、新疆志愿者謝叢軍等全程陪同采訪,巴音郭楞日報全文刊登了奠祭始末。
王大順烈士
就此事,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 只要能證實是11歲未成年人對游戲充的值,因為11歲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民法典》第1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消費行為需要經過其家長的同意,或事后追認。如果家長沒有同意或者沒有事后追認,那么11歲孩子充值玩游戲的消費行為就歸屬無效,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就應當退回劉女士女兒充值的全部游戲款。
湖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尋親記》與《尋情記》先后在“頭條”和“西瓜視頻”播放。采訪時記者豐奇對我說:“謝老伯,當年為修南疆線犧牲了那么多鐵道兵戰士,傳頌他們的英雄事跡,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涂德華戰友聞此消息徹夜難眠,第二天一大早與老伴李陽春一起,克服山區公路云遮霧障的風險,驅車到湖北利川汪營公社紅火壩終于找到了方素明的遺孀張桂芝,將方素明現已安葬在新疆和靜烈士陵園一事告訴了她。
四十年前,張桂芝婚后隨方素明去過一次新疆。跨越40年的時光如今第二次抵疆,見到的只是方素明烈士的墳墓。獻上一束花,敬上一柱香,燒上一疊紙,張桂芝將方素明的照片貼在墓碑上。
他二人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同在湖北利川市入伍后,分配至鐵道兵獨立機械團八連、一連服役,先后參加了襄渝、沙通、青藏一期的鐵路建設,后在南疆鐵路建設中,分別于七六年八月、八O年四月不幸犧牲,各自年僅二十四、三十歲。
羅時華速將此消息電傳致與方素明當年在一起新訓過的戰友謝世海和并肩戰斗過八年的機械團一連排長涂德華,大家經過回憶分析達成共識:
今日頭條記者鄭林,就二位烈士的親屬如何赴疆進行奠祭一事,多次與其親屬和戰友溝通。經利川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批準,王大洲等五位烈士親屬,于二O一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在利川登上了遠赴新疆悼念烈士的列車。
在張桂芝那額頭爬滿皺紋和飽經風霜的臉上,記錄著一位軍人之妻的無盡艱辛與磨礪。張桂芝深情地說:“老方走四十年了,我與他未見面的兒子方繼兵及全家人時時刻刻都在想念著他,一定要去新疆‘看望’他,捎去全家人對他的思念與祝福。”
開在張桂芝心頭的花
張桂芝將方素明的照片貼在墓碑上
王大順烈士證明書
當戰友們得知王大順、方素明烈士安葬在新疆和靜烈士陵園的消息后,紛紛表示要學習二位烈士那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偉大祖國的復興有所作為。基于此,筆者撰寫了《樸實的軍裝》、《不散的軍魂》等文,先后在《新華網客戶端》、《今日頭條》、《中工網》、《中國鐵道建筑報》、《中國鐵建股份公司網》發表,與人民群眾一起共同懷念為建設祖國而英勇獻身的英烈。
好在我已把兒子繼兵拉扯大,現已成家立業,因忙于生計他未能前來‘看望’你,特委托他女兒方麗與我一起來奠祭您,您在天之靈安息吧……”
是的,鐵道兵這個兵種雖離我們遠去,但她在保衛和建設祖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她的偉大精神將永遠銘記在億萬人民心中……
孫女方麗跪拜淚灑爺爺墳前。張桂芝感慨道:“這份遲來的‘看望’等了近四十年才得以實現,但我門前那樹櫻花也輪回開了四十年,就好像方素明在我身邊從未離開過,他永遠是盛開在我心中的花……”
方素明烈士
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在和靜縣委宣傳部領導和相關媒體的陪同下,王大順、方素明烈士的親屬參觀了和靜鐵道兵紀念館,詳細了解了鐵道兵修建南疆線的艱辛與功績。當年,有200多位戰友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王大順、方素明就是其中之一。
隨即,他拿出存放了多年的王大順的相片和烈士證明書喜極而泣。王大洲說:“四十多年了,終于知道了弟弟在南疆鐵路建設中不幸犧牲并安葬在和靜縣烈士陵園,家人總算放心了。弟弟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這是家鄉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