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新浪uc聊天室手機版本,以及新浪uc聊天室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一個女人的網絡“變性記”
這是一起通過網絡設計的犯罪,這是一名婚姻不幸的女子對同樣婚姻不如意女子實施的傷害……虛虛實實的網絡,真真假假的男女,讓多少人迷失,讓多少人甘當誘餌……
陳艷,36歲,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人。這是一個曾經對未來充滿幻想的女子,雖然夢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在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后,陳艷懷著沮喪的心情,來到無錫的一家工廠打工。不久,這個長相普通的女人發覺自己坐在了人生的滑板上,一路跌宕。
打工期間,陳艷愛上了同廠的一名男子,并與之同居,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直到男友的妻子找上門來。又一次遭到命運的捉弄后,陳艷選擇了出走,帶著滿心屈辱和憤懣。婚姻生活的坎坷,使陳艷開始迷戀于網絡的新奇與刺激,新浪UC聊天室、QQ聊天成為滋潤她孤寂內心的溫泉。在這里,陳艷“租房間”、“雇歌手”,從聽歌者一次次送來的鮮花里,陳艷獲取了久違的幸福和滿足。然而,聊天室的維護和日常生活的花銷,使沒有固定收入的陳艷陷入困境。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游蕩在這樣的街巷,陳艷像是走在夢里。也許,從那一刻起,罪惡的種子開始在這個女人的心底發芽,并瘋狂地生長。她注冊了QQ,注冊名字為“拽豬”,注冊資料中的真實姓名為陳子恒,男,29歲,江蘇省無錫市人,在建筑公司工作。陳艷特意將自己注冊為男性,原本只是因為覺得自己的聲音像男子,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大大出乎了陳艷的意料。在一次次與網友的聊天中,一些已婚婦女關于對丈夫或婚姻不如意的話題,讓有過離婚經歷的陳艷窺到了破綻。
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陳艷變換著性別。她布好了陷阱,投放了誘餌,靜等獵物上鉤……
善解人意的“富二代”
2013年6月,襄垣縣的少婦李花與“拽豬”在QQ上邂逅。“從你的談話中,感覺你過得不太順心……方便說說嗎?說出來可能會好受些!其實,有些生活中的不如意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拽豬”善解人意的話語讓李花頓生好感。接下來,“拽豬”的一番自我介紹,使純粹上網解悶兒的李花產生了極大興趣。“拽豬”自稱原籍在江蘇省無錫市,名叫陳子恒,自小便和家人移民國外,父親是中國某著名集團的大股東,家產千萬,因為和家人鬧矛盾,自己才獨自返回國內打拼創業。
“富二代,還如此善解人意,這不是童話故事里那個騎白馬的王子嗎?”李花身不由己,墜入“拽豬”的甜言蜜語中,隨著交談的深入,李花對“拽豬”深信不疑。
眼見獵物入網,陳艷出手了。她以自己是華僑,不是中國國籍沒有中國身份證,銀行卡丟失無法補辦又急需周轉資金,向李花“借錢”。之后,陳艷又謊稱突患疾病需做手術、出車禍要住院等借口,先后詐騙了李花人民幣3萬余元。“拽豬”屢遭不幸,李花十分著急,她想通過QQ視頻一睹對方的容貌,可“拽豬”每次都以沒有設備或設備壞了不能視頻為由搪塞。
沒過多久,李花突然發現“拽豬”對自己冷淡了許多,對于見面的要求,更是含糊其辭,后來干脆在網絡中消失。由失落到懷疑,李花的心里突然有了種不祥的預感,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強烈。2014年2月12日,逐漸冷靜下來的李花決定尋找真相,她根據“拽豬”以前聊天時留下的信息,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拽豬”的姐姐
讓李花意想不到的是,在江蘇省海門市的一家酒店,她與“拽豬”竟然不期而遇。但眼前的這個年輕女子顯然不是那個虛擬世界中的“富二代”,李花驚詫不已。剛見到李花的剎那,陳艷慌了手腳,她急忙解釋說,“拽豬”陳子恒是她的親弟弟,她并不知道弟弟先前干了些什么,但弟弟不懂事,做姐姐的不能不管。“陳子恒借你的錢,我一定替他還。”一頭霧水的李花,一時無法弄清這個女人說的是真是假,此刻她迫切地想見到“拽豬”問個究竟,但陳艷借故推脫。李花的情緒頓時失控,她沖著陳艷大喊大叫,并與對方撕扯起來:“快叫你弟弟來見我,不然我就報警。”陳艷唯恐騙局敗露,慌忙好言安慰:“陳子恒怕見你,現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我也找不見。”同時再次許諾替“弟弟”還錢,并給李花打了一張欠條。
事實上,在見到陳艷的時候,李花已隱隱感覺自己上當了,回到襄垣后,她立即向警方報了案。隨即,襄垣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根據李花的講述,會同網警部門對“拽豬”QQ號的基本情況展開查詢,但除了“拽豬”的注冊資料外,警方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偵查人員決定對“拽豬”的QQ號進行布控,結果顯示,這個QQ號碼經常在江蘇省海門市登陸。而通過詢問李花,刑警了解到,“拽豬”平時只入住某連鎖快捷酒店,并且住在3樓以上的客房。
剝去畫皮
3月6日,襄垣刑警星夜兼程趕到江蘇省南通市展開偵查。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辦案民警很快掌握了“拽豬”的基本情況。這個在網絡上自稱陳子恒的“富家公子”其實是個離異女人,她的真實姓名叫陳艷,長期居住在南通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海門市的某連鎖快捷酒店。正當刑警準備實施抓捕時,陳艷似乎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已在早些時候退房離開,下落不明。南通警方通過先進的偵查手段,最終發現陳艷正藏匿于海門市的一家賓館。3月9日,襄垣、南通警方聯手將陳艷抓獲歸案。
在對犯罪嫌疑人陳艷的暫住地進行依法搜查時,襄垣刑警當場查獲她用于作案的筆記本電腦以及外置聲卡等相關物品,而這個筆記本電腦的視頻設備,被黑色膠帶緊緊粘貼。據陳艷交代,她利用自己近似男聲的嗓音,又安裝外置聲卡調節聲音,將自己偽裝成為一名家境富裕的男子,再用黑色膠帶粘貼視頻設備,以不能視頻為由蒙騙女網友。陳艷如此煞費苦心的設計,目的就是騙取或生活或婚姻不如意的女性的信任,繼而實施詐騙。隨著偵查的進一步深入,并查詢調取嫌疑人的手機通話記錄和銀行卡記錄,警方發現陳艷在互聯網上分別注冊了兩個UC平臺號碼,編造虛假身份信息,并以各種虛假理由進行詐騙犯罪活動。調查結果顯示,江蘇、北京、黑龍江以及我省運城、太原等地的數10名受害者先后落入陳艷精心設置的騙局中,被騙金額共計10萬余元。
本是美麗的青春,卻轉眼化為了塵污,對于36歲的陳艷來說,曾經的過往如同一枕黃粱。 (文中人員都是化名)
本報記者 張都鎖 通訊員 許福勇 李建峰
網絡神曲小時代上:抄襲、逃逸、涉毒,他們的吃相撕相都很難看
【高能E蓓子】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后臺聯系,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今天,吸毒隊又加一分。
這次是東來東往?好久違的名字……沒想到他會栽在毒品上。
容留他人吸毒,這個吸毒的陳某后來還死了
重點誤,這條新聞自帶語音,《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我看著都快哼出來了,網絡神曲有毒。
不過現在聽著《學貓叫》的小朋友們,可能也不知道東來東往是誰了。
今天的“暴露年齡”系列,我想給大家講講那些制霸QQ空間的回憶殺網絡歌手們。
第一章 折紙時代
翠花,上酸菜!
90年代后期,flash流行,體積小傳播速度快,是草根網友容易上手的視頻制作方式。
誰還沒點flash小游戲了
就在“人人都愛flash”的大環境之下,2001年,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火了。
本來90年代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就是東北話制霸江湖,這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更是把當年東北人的網絡風評推高到了極致,豬肉燉粉條、酸菜這些東北特色的食物也開始風行。
演唱者雪村自然一舉成名,現在說到內地“網絡歌手”開山鼻祖,指的都是他。
這首歌也是電視劇《東北一家人》的主題曲
不過雪村并不是什么喜歡喊麥的葬愛家族,而是正兒八經的北大德語系高材生。當時有記者問他:你為什么要把歌曲放在網上?
雪村講相聲一樣說了一大堆,中心思想是,他準備了很多歌但沒機會出專輯,自己一不小心又成了電腦大觸,于是把東西放上網試試水。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當然,到現在雪村只剩下撞臉趙英俊這一個梗了。
第二章 青木時代
雖然現在雪村只給人留下撞臉趙英俊的印象了,但他的話在當時還是在很多人心中蕩起了小漣漪,有無數心懷歌手夢的人想成為“雪村2.0”。
恰巧那會兒網絡上又吹起了幾陣小“東風”。
一是聊天室的興起。聊天室有很多小房間,大家聊著聊著就開始唱歌。
是不是和現在的主播平臺很像?這就是早期UC的前身。
口袋奇兵征服者先鋒對峙怎么玩與征服沙漠的先鋒戰士是誰 - 櫻花動漫
UC后來被新浪收了
當年的聊天室沒有蛇精臉沒有美妝吆喝,很多人真的就是純唱歌,加上雪村的走紅,激發了一些人的創業靈感。像“163888.net”的創始人鄭立就覺得,如果有一個平臺可以讓網友們錄歌、上傳歌曲,那一定會紅。
所以2003-2004年前后,類似的音樂UGC站如雨后春筍冒出。
看音樂站紅了,UC也不甘落后,趕緊舉辦了網絡通俗歌手大賽,主持人請了李湘和徐睿,也挺大陣仗的。
其中2004年首屆大賽的第二名選手戴凌鵬,就是東來東往。他自帶原創歌《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上陣,比賽完歌也真的一夜躥紅。
當時論壇帖子下他的粉絲還挺多,東來東往是UC名
另一邊,大家的手機也更新換代了,有雙屏雙彩還帶攝像頭。隨著手機消費發展而來的,還有彩鈴。
彩鈴和QQ秀一樣,沒什么實質作用但屬于沒有就比別人少點個性的感覺
那會沒有微信,大家的日常通訊以電話為主,而彩鈴取代了電話接通前無聊的“嘟嘟”聲,等待的時間越久,就越能聽完一首歌。
北京音樂臺第一個使用彩鈴的DJ韓力就有這樣的體驗:大家給她打電話,發現她的手機會“唱歌”,感覺很新奇。
追求個性的弄潮兒當然跟風設起了彩鈴,很快出現了一種“網絡歌曲走紅一條龍”的循環:網友傳歌到網站—走紅—運營商設為默認彩鈴—經彩鈴傳播變“爆款”。
經過UGC網站、彩鈴、選秀比賽等平臺的合力加持,一大波“神曲”涌出。
其中,2002年開始走紅的《丁香花》還夾帶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患絕癥女孩故事,感動無數網友。
?丁香花唐磊 - 丁香花
據說是從QQ空間紅起來的
但故事傳得太入心入肺,最后原唱唐磊也不得不澄清,所謂的“絕癥溫州姑娘”只是杜撰的。
這首歌2000年就寫了,當時他還是大四學生,甚至寫歌的時候都沒見過丁香花(來源:溫州新聞網)
龐龍的《兩只蝴蝶》則乘著彩鈴東風大爆紅,但版權不清引發的彩鈴官司也打足十年。
打到歌都糊掉了才落幕(來源:北青網)
在這些魔音上腦的“爆款”中,我想重點講講《2002年的第一場雪》和《老鼠愛大米》的故事。
2002年的第一場雪,來得快去得也快
2004年初,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突然傳遍大街小巷,大商鋪小館子都在播“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到現在很多蘭州拉面店還在播
但名為“刀郎”的原唱者很神秘,什么信息都沒留下。也引發了各界好奇。
最后,還是張藝謀出的手——《十面埋伏》首映禮,宣布請刀郎來獻唱。
當時還有各種“倒計時”通稿,噱頭是夠夠了
可露面之后,大家發現,刀郎就是個全程戴帽子的普通男子,演唱表現也一般。
從頭到尾都沒脫下帽子
“見光死”爭議也隨之而來。
那刀郎是怎么紅起來的呢?
現在已經很難具體說清是彩鈴還是聽歌網站的爆點,可能兩者都有。但和寫歌傳上網的大學生唐磊不同,刀郎和雪村的軌道比較像,他原本就在音樂道上摸爬打滾挺久。
只是對刀郎影響比較大的,是80年代傳到內地來的電音,還有他成年后去工作的歌舞廳,從達州到內江、海南,刀郎一直在歌舞廳、酒吧做演出,這些演出,給了他最初的通俗音樂滋養和制作經驗。
刀郎和達州花園歌舞廳的隊友合影(來源:達州晚報)
經歷了兩段婚姻,后來“漂”到新疆,他才擁有了藝名“刀郎”(原名羅林)。那時刀郎開始制作一些曲子在新疆發行,每周還為當地廣播電臺作歌。
慢慢地才有了他2004年的首本主打《2002年的第一場雪》。新疆硬漢style,朗朗上口的歌詞和強勁節奏,通過網絡傳播后很快成繼“翠花上酸菜”后最“上頭”的爆款。
2002年的第一場雪刀郎 -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據說是2002年的一個深夜,刀郎聽到同行朋友突然蹦出“這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而寫下歌曲的
雖然露面后被嘲“見光死”,但那并不妨礙刀郎成為唱片公司的香餑餑。
很快,環球唱片高調宣布簽下刀郎。簽約全程都有譚詠麟陪伴,環球還同意他繼續留在新疆,這待遇也沒誰了。
譚詠麟夸夸群上線:刀郎非常優秀,起碼十年不遇。
新專輯還請來李宗盛操刀制作歌曲……
只是沒過幾個月,李宗盛撇清了:我沒看好刀郎,幫他做歌只是覺得這個案子有趣。
倒是譚詠麟對刀郎是真情實感力捧的。
譚校長可能是港圈第一個get到網絡歌手熱點的人,他說2004年到北京發現到處都在放刀郎的歌,回去買碟聽就愛上了。之后幾年的“網絡歌手”風吹到香港,譚校長的助推也功不可沒,幫忙推紅了《老鼠愛大米》等歌。
和刀郎成為同門后,倆人的合唱馬上安排上。譚詠麟還翻唱了刀郎的歌,走起狂野硬漢路線,歌名很直白,叫《披著羊皮的狼》。
結果馬上有人出來說這歌涉嫌抄襲。刀郎方面暗示提訴訟者是蹭熱度,譚校長則表示這反正不會影響他和刀郎的關系。
來源:法制晚報
當時還有評論稱環球簽刀郎是“陰謀”,是想借他的熱度捧別的新人,并且也為譚詠麟繼續戰樂壇造勢。
且不管“陰謀論”真假,這倆的合作確實話題占盡了,但結果并沒有“雙贏”。
評論員梁宏達就曾公開diss譚詠麟翻唱刀郎的歌,和他以往的好歌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簡直是傷了過去的“腕”。
那英也公開反對刀郎入圍某音樂風云榜,認為他的歌不具備審美的觀點,當時還有媒體報道那英說“去KTV點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引起巨大爭議。
目前那英原話完整版視頻已找不到,但大鵬點評過
還有媒體報道楊坤也公開嘲諷刀郎。不過楊坤否認了。
其實嚴格來說,刀郎算是介于網絡和傳統歌手之間的存在,只是簽約了大公司后,他既沒有接受傳統唱片公司的包裝方式,自己的創作又難再出圈。
最后在各種爭議和風波聲中,刀郎選擇了淡出。
只是十年后復出,再被問起如何看待外界說他“俗”,他仍強調自己會“三俗”下去……
來源:搜狐音樂
他當然可以堅持自己的歌路和格調,但聽眾的口味是會變的,“三俗”的紅利吃完沒及時轉型,就只能被繼續貼上“俗”的標簽了。
沖動的懲罰刀郎 - 2002年的第一場雪
別急,下篇我們還會再提到刀郎
《老鼠愛大米》:歌紅人人爭
2004年是很神奇的一年。
年初刀郎“第一場雪”走紅,年尾又紅了一首《老鼠愛大米》。
老鼠愛大米卓依婷 - 我的眼淚不為你說謊
翻唱小天后卓依婷也翻唱過
《老鼠愛大米》的影響力有多大呢?
寫《學貓叫》的小峰峰都說,十幾年前有一首《老鼠愛大米》,那現在“貓也應該站出來”……典型的制造“爆款”思路。
和《學貓叫》一樣,《老鼠愛大米》有無數演唱版本。很多人剛開始聽的是一個男聲版,后來滿大街放的是另一個女聲版本。
這個女生,就是靠翻唱成“網紅”的香香。
老鼠愛大米香香 - 香の香翻唱
放到現在,香香完全可以對標馮提莫。
都是翻唱一姐
最開始,香香就是“163888.net”的頭號“網紅一姐”。至今網上仍有一種說法,說創始人鄭立和香香相識多年,知道她和很多網絡歌手都有發歌夢想,從論壇get到點子后馬上建站,請來的第一位入駐歌手,就是香香。
所以在“163888.net”崛起之后,香香就成為這個網站的“流量擔當”,上傳了不少翻唱作品,還真很能圈粉。
別找我麻煩馮提莫 - 別找我麻煩
馮提莫最開始也是靠翻唱出圈的
《老鼠愛大米》這首歌,也是在“163888.net”上首發的。
歌是實紅,連Twins也唱了《老鼠愛大米》的粵語版。
老鼠愛大米 (DJ版)Twins
只有DJ版了大家將就一下
而且網絡歌曲的走紅速度相當驚人,2004年底《老鼠愛大米》才走紅,到2005年初香香就趁勢推出了《豬之歌》專輯,歌詞超級簡單的《豬之歌》馬上成為另一首爆款。
豬之歌香香 - 豬之歌
一時間圍繞《豬之歌》的通稿、紛爭也滿天飛。
有商人表示想花百萬買下“豬之歌”商標,準備炒到五千萬;而重慶、四川的養豬大縣都表要爭搶《豬之歌》作為“城歌”,請她當縣代言人。
來源:羊城晚報
在一個“香香專輯登上iTunes亞軍寶座”的通稿上,曾為譚詠麟寫過《酒紅色的心》等首本名曲的向雪懷還說:“歐美歌迷對聽目前主流的華語流行音樂興趣不大,周杰倫在iTunes上銷售情況非常一般。”
同年6月份,香香就登上紅館,和譚詠麟、李宗盛、謝霆鋒等歌手同臺演出了。
當時通稿寫的是“香香有幸成為首位登陸紅館的歌手”。
來源:城市晚報
紅到香香一度壓力過大而痛哭。不過面對媒體,她還有感而發:不知道傳統歌手的心態是怎樣的,傳統歌手的經歷可能更加辛酸……
另一邊她翻唱的《江南》被林俊杰公司質疑侵權,香香硬氣公司回應:林俊杰靠香香炒新聞。
最后林俊杰選擇和她和解了(來源:金羊網)
如今,林俊杰成為“行走的CD”傳說,周杰倫人氣碾壓流量更不用說了。而香香……還有底氣說他們靠自己炒新聞嗎?
事實證明,有創造力的傳統歌手,根本不會比網絡歌手辛酸。
就算沒有如果香香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電視劇原聲帶
2017年香香唱了《三生三世》插曲,但近年已沒什么出圈作品
重點來了,《老鼠愛大米》是香香翻唱的,那原唱是誰?
這歌走紅的時候也和雪村一樣有個flash MV,大家看到的詞曲演唱者普遍都是楊臣剛的名字。
很快,楊臣剛也紅出圈,不過不是因為他歌藝多好,而是他惹上了版權糾紛……
楊臣剛把歌先后賣給北京太格文化、廣東飛樂公司等四家公司,造成版權混亂,最后他只得公開道歉。當時道歉信上他的title是詞曲作者。
但還是有很多人以為楊臣剛是原唱,連電視臺都弄錯。
版權糾紛之一的王虎就公開表示楊臣剛通過欺騙手段,將原唱者王啟文的名字隱去混淆視聽。
還有一位胡楊林,最初為王啟文作和聲配唱,也發聲來爭歌了,后來自己又單獨演唱了一版《老鼠愛大米》。
老鼠愛大米胡楊林 - 空
胡楊林也是堅持在網絡歌手一條路上走到黑的人,《老鼠愛大米》沒比香香紅,又唱了《香水有毒》,終于出圈。
而楊臣剛即便有這么多爭議,還是火起來了。他高價簽約了唱片公司,《老鼠愛大米》還拍了影視劇。
楊臣剛本人也登上了2005年春晚。
很快原唱王啟文出來打假,他多次控訴楊臣剛“偷了自己的聲音”。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他還表示,自己可以與楊臣剛battle彈唱,看誰才是《老鼠愛大米》真正演唱者。
也有很多網友通過聲音比對,偏向支持、相信王啟文就是原唱。
老鼠愛大米楊臣剛 - 老鼠愛大米
老鼠愛大米王啟文 - 老鼠愛大米結婚篇 嫁給我吧
這波撕X也猶如網絡歌手版1818黃金眼,雙方來來回回撕,也沒撕出結果。
2015年,王啟文因為交通事故逃逸被公安部門拘留15天,這回又有楊臣剛戲份了,他怒diss王啟文不配唱《老鼠愛大米》……
但網絡歌曲就像一陣風,粉絲爬墻速度比三月劇粉還快,《老鼠愛大米》都過氣了,誰更配唱這首歌重要嗎?
之后楊臣剛也沒有出圈作品,只剩和王大治的撞臉連連看一個記憶點了。
這段子楊臣剛肯定不放過,兩人還來個同框。楊:大治比我丑;王:有自信我祝福他。
至此,早期的網絡流行音樂大混戰暫告一段落。倒不是網絡歌曲沒人聽,而是圍觀了這些吃相撕相都難看的網絡歌手后,吃瓜群眾紛紛覺得有點膩,想換口味了……
E姐結語:
從雪村到刀郎、楊臣剛,明顯可見網絡歌曲已經越來越“水”,雪村和刀郎還算是做了很多年音樂的人,只是想入傳統樂壇無門,摸到了“網絡”這條容易傳播的門道。
盡管如此,刀郎這種聲稱受“電音”影響很大的人,也沒有做出更有“高級感”的作品出來,更別說復出后還在堅持“三俗”……
而楊臣剛等則算是這條門道上的投機者了,用非常簡單的歌詞旋律來做“水歌”,紅了就千方百計榨干凈作品的商業價值,不管撕得多難看,只怕臉皮不夠厚。
但這些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有了他們的“成功經驗”之后,有人嗅到了金錢的味道,開始批量制造垃圾網絡歌曲——
歌詞劃水直白甚至低俗,曲調全是套路貨,沒有認真的器樂和編曲,有的甚至是東拼西湊而來。
這些泛濫的神曲正在侵蝕新一代的審美。像《經典詠流傳》的詩歌詞、劉歡在《歌手》上嘗試的多種音樂風格,都被視為“高大上”“曲高和寡”而很難傳播,相反一個“喵喵喵”可以唱到街知巷聞,有些小朋友從小聽這種垃圾歌長大。在他們的世界里,流行歌曲可能就是“一起喵喵喵”的樣子。
到有一天,優秀的音樂人都沒有了,大家一股腦去制造水貨,為了傳播而瘋狂“喵喵喵”,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下篇,我們將繼續給大家講以鳳凰傳奇為代表的“農業重金屬風”,還有許嵩汪蘇瀧徐良“QQ音樂三巨頭”的崛起。
同樣是網絡歌曲,為什么有人紅了歌還是low,有人卻越來越能圈粉?這又涉及到新的“圈子”話題了。
下期再見,么么噠。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