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烏托邦圖(烏托邦式什么意思)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城市烏托邦圖,以及烏托邦式什么意思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只存在八天的烏托邦,狂歡過后這座城市就會被大火焚毀

美國火人節,一個荒漠上的盛大狂歡~自1986年開創以來,每年的八月底到九月初,無數藝術家和有瘋狂想法的人齊聚內華達州黑石沙漠,在沙漠上建造一座城市,并舉行各種狂歡活動,為期8天。

當狂歡結束,人們會一把大火焚燒掉這座“藝術”之城,一段時間過后,這座狂歡之城會再次被漫天的黃沙所覆蓋。

米拍攝影師Steve(米拍ID:許瀚喆SteveHXu)北京人,今年29,目前在美國費城就職于一家輕戶外平臺,也是最早在國內傳播火人節的群體之一。

這組作品就是他拍攝于美國火人節的期間,不過不同于其他人所關注的“狂歡瞬間”,Steve更多的把視線給了黑石城的日出時分。

“火人節前做了很多準備,大多數的照片都是藍天、黃沙和沙塵中的藝術品,或者是晚上不夜城的各色燈火,表達的也大都是充滿感情釋放的那種激情,酷、迷幻。”

“因為大家多是從下午嗨到凌晨,日出時分的人也比較少。所以就連續3天早期去拍了日出,結合自己最近生活的狀態,果然有了很不一樣的感覺,日出時分的黑石城給我一種挺強烈的孤獨感。”

Steve告訴小編,“火人節最令人難忘的,應該就是狂歡結束,一場大火焚燒一切的時候,附近有些連續來火人節8年以上的burner,只是搬了把椅子靜靜的遠遠的看著,雖然沒有第一次的興奮感,但能從他們感受到那種過年后即將離家的感覺。”(黑石城每年就存在8天,結束后沙漠中不留一絲痕跡,直到第二年的火人節)

“白天所有人都跟嗑藥打雞血一樣,早上卻很安靜,和城市的清晨一樣,往來行人騎車人就和上下班似的,安靜疲憊的樣子,burner之間見面也用點頭微笑代替白天的擊掌對拳。”這里是人們創造在現實里的烏托邦,可是這烏托邦只能短暫存在。對于Steve來說,“這里是永遠離不開也回不去的故鄉。”

感謝米拍攝影師Steve@許瀚喆SteveHXu帶來的精彩作品,感謝接受米拍采訪,授權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想了解更多攝影趣事、賞析更多優秀攝影作品,歡迎關注米拍。

造夢者 “城市”形象和“烏托邦”想象

體現了柯布西耶現代建筑理念的“光輝城市”構想。

傅立葉為“法朗吉”構想的建筑藍圖——“法倫斯泰爾”。

十九世紀以來現代工業化的發展造成了城市住房的困難,但生產力的發展也解放了人們回應現實問題的想象力。城市建筑或許是最先被解放的藝術之一,機器的出現激發了人們諸種腦洞大開的居住烏托邦構想。“一幅不包含烏托邦的世界地圖甚至都不值得一撇”,奧斯卡·王爾德如是說。

“城市”形象和“烏托邦”形象自始便纏繞在一出,二者的關聯甚至比托馬斯·莫爾1516年開始的烏托邦類型寫作更早。如美國地理學家大衛·哈維所言,每個烏托邦作家,幾乎都免不了是一個城市設計學家。不同的住房烏托邦理念背后,透露出不同的空間政治。19世紀傅立葉的法倫斯泰爾城,霍華德的田園城市,以及20世紀柯布西耶的光輝之城,大概是后世最有名、最具影響力的三種居住烏托邦。

傅立葉的“法倫斯泰爾”

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傅立葉生于富商家庭,了解到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糟糕的居住狀況,他設計了一種叫做“法朗吉”的“和諧制度”,是一種工農結合的社會基層組織。他為“法朗吉”繪制了一套建筑藍圖,這就是“法倫斯泰爾”(phalanstère)。在這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一致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農村和城市的差別完全可以消除,傅立葉還首次提出了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民是否徹底解放的準則。

傅立葉的設計靈感其實來自凡爾賽宮。這個大型的建筑體包括居住、工業和社交等各種功能,可以容納500-2000位不同行業的居民。中心區是食堂、商場、圖書館等,建筑中心的一側是工廠區,另一側是生活住宅區。傅立葉的構想,與英國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羅伯特·歐文的新和諧城(New Harmony)隔著英吉利海峽相互呼應。

傅立葉曾自信地預言,這世界上將會建成六百萬個法倫斯泰爾,但實際上,在現實中落成的烏托邦少之又少。法國小鎮吉斯的機器制造商戈登,倒是真的建成了一個法倫斯泰爾式的工人之家。進步商人戈登擁有多項制爐技術,1846年開始時其工廠有32名工人,1880年就壯大到了近2000人,發展迅猛。年輕時,戈登就信奉傅立葉主義,他還親自描繪了工人之家的計劃圖,分成中翼和南北兩翼,整個建筑呈凹形。這座住宅緊靠奧斯河,分為居住、半島花園、休閑區、學校、商店、洗浴、洗衣房和生產區等。居于核心位置的居住綜合體,被稱為“社會宮殿”,作為社交中心、覆蓋玻璃頂的中庭命名為“家庭廣場”。工人之家建造耗時十余年,光是社會宮殿的修建就耗費了4萬法郎。不過,這里的“宮殿”沒有皇帝,內部沒有社會階級,員工、技師、經營者共同生活。戈登當時的規劃內容幾乎是超越時代的,當海濱度假還是中產階級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時,這里就已經有工人的休閑游泳池了。

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一文里批判蒲魯東主義者解決住宅問題的方案不靠譜,卻稱贊了戈登的工人之家:這是由一個傅立葉主義者的社會主義實驗,而不是作為贏利的投機事業,“任何一個資本家都沒有絲毫興趣建立這樣的移民區,而且除了在法國的吉茲以外,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這樣的移民區了。”不過,在1887年版的修訂中,恩格斯又遺憾地補充道:“這個移民區也終于成了剝削工人的地方”。這座工人之家直到1968年才停止使用,被列為烏托邦工業遺產的經典案例。

埃比尼澤·霍華德的“田園城市”

埃比尼澤·霍華德的“田園城市”

19世紀下半葉,在英國做過速記員、記者的霍華德,與恩格斯一樣熟悉當時大批農民工在這所都市所經受的災難般的居住條件。霍華德深受美國政論家潘恩《理性時代》的影響,盡管他并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但卻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中表達了一定的空想社會主義和諧城市觀念,把人民解放的愿望全面體現在這本城市規劃專著中。

“那些擁擠的城市已經完成了它們的使命,它們是一個主要以自私和掠奪為基礎的社會所能建造的最好形式,但是它們在本質上就不適合于那種正需要更重視我們本性中的社會面的社會”,霍華德寫道。正如芒福德在1946年導言中說,霍華德的田園城市不是要為大城市的改建準備道路,而是要消除大城市與鄉村的對立。

不過,大部分時候,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念被人們大大誤讀了,很多喜歡以田園城市支持者自居的人,往往將其理解為一種“美麗如花園的城市”。事實上,霍華德一書最初的版本名叫《明日:一條真正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當時只售出幾本。直到1902年以《明日的田園城市》為題再版時,這個符合中產階級口味的標題黨才促使它成為20世紀城市規劃史中最有影響力的著作。1899年英國建立的田園城市協會,某種意義上積極“篡改”了霍華德的思想。經過六個不同版本的增刪之后,霍華德關于社會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和新城行政機構等三幅圖“消失”了。奧斯本、芒福德、托馬斯等學者在序言中都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對霍華德所作的各種評論都是以犧牲關鍵思想為代價。”最終,這本書廣為流傳的內容更為迎合英國上層社會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對于自然空間的需求:想象一個健康、自然的城市烏托邦。

田園城市的理念后來風靡于20世紀初的歐美城市,但大部分城市只是把田園城市理念作為大型住宅小區的一種設計模式。還有不少西方學者認為,世界各地普遍建設的“衛星城”和“新城”就是霍華德所倡導的“田園城市”,事實上,這種新城建設的結果與“田園城市”的主要思想背道而馳:它不過是以新方式將更多外來人口吸引到城市中心,變成了維護舊城鄉結構的工具。

柯布西耶的“光輝城市”

現代建筑運動激進分子柯布西耶的聲音,曾振聾發聵地響徹20世紀的歐美:“住宅是居住的機器”,“它任憑宮殿倒塌。這是時代的標志。為普通人、所有人研究住宅,這就是恢復人道的基礎。”柯布西耶致力于推廣鋼筋、水泥、玻璃等現代建材及其建構方式,認為這是現代建筑的先決條件。他最著名、也是最集中體現其城市規劃構想的作品是《光輝城市》(Ville Radieuse)。光輝城市作為一個烏托邦規劃而被提出:它將消除傳統城市中的街區、街道、內院,高層住宅樓的底層將全部被架空,高速公路以網格狀分布在樓宇之間,停車場直接與住宅樓相連,城市地表作為連續型的公園,行人可以自由散步。

柯布西耶與社會主義建筑運動關系密切,他曾造訪蘇聯,1928年還為莫斯科的消費者合作社中央聯盟設計一座新總部。上世紀50年代,柯布西耶最著名的建筑項目之一是馬賽公寓,這是一座猶如“小城”的超級公寓住宅,顯現出傅立葉法倫斯泰爾和蘇聯構成主義的影響,尤其體現出他對低收入階層和社會問題的關注。馬賽公寓追求空間分配的絕對公平,其構想受到蘇聯建筑師金茲堡1928年設計的納科夫公寓(Narkomfin Building)的啟發,追求社會細胞家庭與整個社區乃至城市更為密切的交往和聯系。混凝土框架結構和模塊式空間,適合被快速復制,大量生產;集中居住樓內還設置了托兒所、文化體育設施,以及一整層“商店街”,旨在使這棟建筑成為一個滿足居民日常再生產的城市細胞。

不過,柯布西耶的光輝城市烏托邦最后也沒有實現,其規劃理念在歐洲受到質疑。在現代建筑取得席卷性勝利的20世紀30年代,柯布西耶自己也開始喪失了對于機器時代的必勝信心,他推翻了自己原本擁抱的信念——工業社會的內在力量、一種能產生真正令人歡樂的秩序。1945年,柯布西耶宣稱:“現代建筑漫長的革命已經結束了。”

撰文/新京報記者 董牧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