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迅瀏覽器(千尋瀏覽器html頁面)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千迅瀏覽器,以及千尋瀏覽器html頁面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一克商評|中國電商出海,要從性價比模式中走出來,向中高端攀爬

iOS全球購物APP排行榜: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上榜

日前,第三方數據機構data.ai公開全球購物APP中iOS用戶規模排行,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上榜。榜單顯示,截至2023年1月底,全球購物APP中iOS用戶規模排行榜上,Shein排名第2位,阿里速賣通排名第7位,拼多多Temu排名第17位。正在擴展跨境電商業務的Tiktok則在娛樂APP榜單中保持領先。

封清揚:隨著國內電商競爭日趨激烈,市場將從藍海轉向紅海并逐漸步入存量博弈。海外市場對中國電商來說屬于增量,國內成功的商業模式已經過市場檢驗并可在海外復制,再加之“中國制造”實力的不斷蓄積,中國電商出海已成勢在必行之選。不過在未來,中國電商要逐漸從以性價比為核心的模式中走出來,轉向品牌差異化的打法,重視品牌建設,不斷完善售后服務,向中高端攀爬。

科大訊飛:有ChatGPT相關技術積累,并保持核心技術處于世界前沿水平

科大訊飛在互動平臺表示,ChatGPT主要涉及到自然語言處理相關技術,屬于認知智能領域的應用之一,科大訊飛有堅實的相關技術積累,多年來始終保持關鍵核心技術處于世界前沿水平(例如,科大訊飛于2022年獲得CommonsenseQA 2.0、OpenBookQA等多個認知智能領域權威評測的第一),并主導承建了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且在認知智能領域重點技術和以教育、醫療為代表的專業領域,應用落地效果整體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豪伊:最近一段時間,圍繞ChatGPT的話題很熱,也引發了一眾A股三六零、聲迅股份、嶺南股份、銀之杰、博睿數據的跟進。和通過收購入局的企業相比,一直都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的科大訊飛應該是更有優勢的。不過,從二級市場的反饋看,宣布計劃入局的三六零在2月8日漲停封單154.8萬單,而科大訊飛股價在連續多天的拉升逼近一年來的高位后,在這一天繼續放量回調,可見該公司在互動平臺上的表態更像是對業績能力又一次強調和宣傳,為的可能是下一次沖高。

微軟推出AI驅動的新版必應和Edge

美東時間周二,微軟公司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Edge瀏覽器,新應用將由OpenAI提供最新技術的支持。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當天在活動上表示,人工智能將重塑每一款軟件,搜索引擎的創新“時機已到”。據悉,新版必應基于OpenAI的語言模型運行,比ChatGPT更加先進,可以輕松地切換到人工智能聊天模式。

起士:Chrome橫空出世以來,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節節敗退,在這個重要的“入口”失去了大量市場份額。如今趁著OpenAI大火,他們順勢為必應和Edge添加相關新技術支持,并打出“比Chat GPT更先進”的賣點,趁熱打鐵的意圖簡單明了,但人工智能聊天在瀏覽器場景下是否可以取代傳統的信息檢索,還要經受市場檢驗。

李彥宏內部定OKR:要引領代際變革,全線接入文心一言

#聲音#

百度CEO李彥宏2023年一季度OKR內容顯示,其關鍵任務為“引領搜索體驗的代際變革”。日前,百度正式對外官宣類ChatGPT項目——“文心一言”(ERNIE Bot),該產品目前正在做上線前的沖刺,將于三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虛火褪去,2022年企服賽道的新機會在哪里?

當提高企業效率變成一個必選項,當美元基金開始在企服項目上變得謹慎和猶豫,投資人應該如何去尋找新機會和下注?中美企服賽道的異同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Copy to China是否仍是正解?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的“第16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在投中資本執行董事朱彥霖的主持下,諾基亞成長基金投資總監車慧、一諾資本創始合伙人黃少東、樂播投資 執行事務合伙人龐云星、凱聯資本管理合伙人沈文春、戈壁創投管理合伙人朱璘就《虛火褪去,拆解2022年企服賽道的新機會》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企服行業,作為過去十年,美國資本市場最亮麗的一個板塊,一直被看做是學習的范本。

在朱璘看來,整體上,中國還是在追趕美國。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市場特色,完全拷貝過來的一些公司和賽道還是有水土不服的地方。比如中國沒有幾個公司能夠真正算ARR,目前國內很難有超過1億美金ARR的SAAS公司。

而對于中美兩個市場的熱度,黃少東認為:無論是中國也好、美國也好,也并沒有走到西伯利亞“寒帶”的狀態。如果硬要定義一下,還是偏溫的,或者是局部是亞洲的狀態。

站在產業的角度,車慧也有自己的觀察,并分享了中美企服市場不同的活躍賽道。比如在中國市場,比較受關注的是數據庫、軟件定義存儲,底層AI在傳統行業里面的工具等賽道。但在美國,除了AI工具類,開發者生態和信息安全等賽道也比較火爆。

此外,關于企服扮演的角色與定位,龐云星也指出了中美環境的不同,他談到企服是一個支持者者和一個幫手,是沒辦法做顛覆性或者起到極度超前的前瞻性作用。當前,企服創業者應該去想怎樣和客戶共同成長,以及不要特別糾結,美國模式里的那三個高成長的指標。

在企服標的選擇上,沈文春也分享了他的判斷標準,他談到,在企業服務,有兩個驅動力是我比較關注的,一個是現階段是否能夠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要么提高效率,要么降低成本,要么增加收入。第二是最好這家企業有點類似于國產替代的因素,能夠讓它有一個加速的作用。

與此同時,各位投資人還聊到了給創業者在當下環境下的建議和期許。

以下為現場對話實錄:

朱彥霖:大家好,我是投中軟件和服務組的朱彥霖。非常榮幸邀請各位嘉賓討論企業服務的現狀和未來。先請各位嘉賓介紹一下自己和所在的機構。

車慧:大家好,我來自于諾基亞成長基金的車慧。諾基亞成長基金是由諾基亞公司支持的企業創投機構,從2005年開始管理了5期基金,在管資金規模超過16億美金。到現在投資了超過100個項目,企業服務是我們關注的重要賽道,我們在中國投出的企業服務的成功案例,包括UC瀏覽器和趕集網。企業服務目前活躍的公司,像美餐、觀脈科技、極狐等。很榮幸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黃少東:大家好,我是來自于一諾資本的黃少東。一諾資本的定位是數字科技產業資本。

在投資方向上,一諾資本聚焦數字科技賽道,具體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維度。數字產業化指一切有利于更大規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收集、傳輸、存儲、分析、信任數據的前沿技術所形成的領域,具體包括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屬于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指數字技術在地產、醫療、消費、金融等垂直行業,及營銷、人力、辦公等通用場景的應用產生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的價值從而形成的領域,屬于數字經濟的應用及表現。

在投資方法上,一諾資本采用“增長+投資”的深耕范式。具體地,一諾通過數字科技產業社區鏈接及特定企業重度賦能方式助力企業增長,通過深度投資共享成長價值,同時聯合兄弟團隊參與助力企業融資、并購及上市等資本規劃。

過去三年,一諾資本成立了數億美元的雙幣基金,投資了黑芝麻智能、能鏈集團、珍島信息、ClickPaaS、迅策科技等數字科技不同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龐云星:大家好,我是龐云星,來自于樂播投資LB Investment,我們原來是LG電子的戰投部,2007年來到中國,已經15年了。我們是以財務加一部分的產業和資源的角度做投資,歷史上已經有400多個項目,即使今年市場上有一些周期性的波動,依然迎來了一些企業的上市和IPO。

我們的策略是非常注重國際化,之前五年我們很注重國外的產品或者是國外先進的模式在中國放大,作為一個大的市場放大器。我們希望在國際化的角度上,幫助中國企業在企業服務和產品力上有所提升。

沈文春:大家好,我是凱聯資本的沈文春,凱聯資本是總部在北京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目前主要做人民幣基金,投資階段偏中后期。主要聚焦在企業服務數字化領域以及硬科技、新能源、醫療、半導體領域。

在企服領域,我們近年比較關注數字孿生,數據庫等,因為在B端,我們與國外的差距還很大,我們也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未來,希望繼續在企服和數字化方面做更多的耕耘。

朱璘:大家好,我是戈壁創投的朱璘。戈壁創投從2012年開始做雙幣的投資。企服是我們做得比較好的領域,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像是投了點我達、Teambition賣給了阿里,投出了跨境服務的空中云匯Airwallex。

朱彥霖:投中企服部是有志于和企業服務公司一起成長壯大的。除了幫助優秀企業進行融資,我們也會站在行業的視角,推動整合和并購,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在這過程中,我們會幫助機構有效退出,提高資本有效效率,也希望幫助創業方、資本方和投資機構有更多的觸點和合作機會。

2021年以來,大家都可以看到二級市場的企服板塊經歷了調整,中美一級市場的企服板塊是怎樣的情況,是冰火兩重天還是怎樣?

朱璘:從2012年開始,我們做企服的投資,最明顯的感受還是從美國Copy,美國第一批起來的是Salesforce,然后國內一大堆做CRM的。

回看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我覺得中國企服相對來說還是處在一個疲軟的狀態,與美國差距很大。除了金山云、騰訊、阿里以外,到底SaaS能不能出現一個big one,大家都在等,而且現在確實很難講什么樣的賽道能支撐起大家這樣的預期。

總體來說,中美狀態是中國在追趕美國的一些足跡。

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市場特色,完全拷貝過來的一些公司和賽道還是有水土不服的地方。比如中國沒有幾個公司能夠真正算的ARR的。國內之前有一個概念是超過1億美金Saas公司,我們看了一下,創業型企業很難有。純SaaS的行業,效率工具、存儲工具很難達到這樣的規模。

那天我們統計中美企業服務的收入,可能中國差美國10倍或者以上。大多數主流行業,中美之間的收入一年差10倍不少,所以這里面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黃少東:打個比喻來分享一諾資本對市場溫度的感受。我們認為過去兩年中美都處于“赤道”,實質上是過熱的狀態;目前資本熱度顯著回調,但我們認為并不至于調整到部分參與者表達的“寒帶”狀態;我們更多認為產業仍在穩步向前發展,資本溫度整體在“溫帶”、局部在“亞熱帶”狀態。

一諾資本的研究框架會拉長周期看產業和資本周期的起伏。

從長期估值波動來看,如果我們綜合看美國典型代表性企業服務公司在過去15年的估值倍數的長期變化,能觀察到眾多公司在前期10年左右時間估值中樞相對平穩,也是在過去3年以來隨著宏觀流動性要素促進,產業環境進一步改善、部分公司帶來突破性發展,整體估值水平才形成了顯著抬升,今年年初以來宏觀流動性要素調整構成了主要的回調因素,目前可以理解調整到更為常態化的估值水平,也不至于稱之為寒冬。

從底層估值邏輯來看,當前的整體估值水平可能更匹配企業服務賽道的長期商業邏輯。我們經常用10倍PS來進行估值參考比較,那么什么樣的公司采用10倍的PS進行估值比較合理呢?如果暫且不考慮宏觀流動性要素、市場階段性熱點預期輪動等要素,更多回歸企業基本的商業模型,一家典型的良好的企業服務公司,通過選擇需求、打磨產品,形成較高的毛利率、續約續費及復購率,在收入達到一定規模之后,研發、銷售、管理費用所占比例越來越小,可以測算出25%-35%的長期凈利潤率水平,那么10倍PS的估值基本上對應著長期利潤率視角下20-30倍PE,從長期資本配置和回報來看相對合理。

當前環境下,中美的企業服務公司更多在往長期基本面的估值邏輯回調到更常態化的水平。中國的企業服務賽道,較美國近年來的發展階段仍有明顯的差距,但比起過去7-10年,還是有長足的進步的,產業環境、創業者、投資機構都仍在更加成熟和積極地發展。

一諾資本近年來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投資節奏,在長期視角下,市場的起伏沒有過多影響到我們的投資判斷和布局節奏。今年以來也累計有4個項目交割落地,下半年我們也在積極尋找新的機會。

朱彥霖:排除疫情前后,美元放水和美元加息收縮流動性的短期擾動,從十年的長周期來看,企服行業還是非常穩健向上走,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聽一聽,國外的產業投資車總這邊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車慧:虛高的估值在美國市場經歷了被擠泡沫的過程。目前,我們也看到國內優質的公司在追趕上來。

最近我們內部也在看早期有意思的項目,我們注意到中美是有一些差別的,中國最近活躍的一些領域,包括像做數字轉型、數據服務的,像數據庫,或者是軟件定義存儲,還有底層AI在傳統行業里面的工具。美國那邊AI對通用工具的加持,也是比較活躍的,另外美國在DevOps開發者生態有不同的新的活躍項目。美國和中國很大不同是:美國的信息安全方面,所以我們希望給到大家一些參考,哪些是比較活躍的新興領域。

朱彥霖:感謝車總給我們更多的信息。過去企業服務的投資機構,無論是早期、成長期和中后期的機構,大家做投資的時候,通常采用對標方式,來看我們企業所處的位置,以及商業模式是否成立。那在現在當下的話,這樣一個對標的方式還是否行之有效呢?我們請中后期的凱聯資本的合伙人沈總為我們做分享。

沈文春:無論早期還是中后期,我們投資是用全球視野去看。特別是中后期的時候,我們會去看美國是否有同樣的已經上市的這樣標的,很明顯的,我們覺得還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確實不能刻舟求劍,因為中美有很大的不同,包括中國今年整個的技術發展,包括企服整個的成長路徑。

因為在美國,可能企服成長的過程更多的是很長的試錯周期,但是中國的企服很多一出生,就面臨著國外很強大的對手,像WPS這類的公司,這時候給他試錯的時間并不多。也包括數據庫方面等。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目前會考慮中國哪類企業能最終勝出。

舉個例子,最近我們在看一個數據庫項目,我們看到這個行業,不管從人才儲備、技術,還是創業公司整個發展的階段,已經到了接近爆發期,但是還是需要加速劑,這就是中國的國產化的進程。在未來幾年,我們可以看到會有非常快速的增長,也會有像美國一樣走出來的上市公司。

朱彥霖:沈總所說的,讓我想起雷總的演講。想做盤古軟件和微軟對抗的故事,那個時代確實很不容易。接下來我們聽聽龐總作為美元資本,是以什么樣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您覺得中國的企服和美國的土壤,以及這個土壤上長出來的森林是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龐云星:這個問題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對標是不是適用,另外一個是土壤問題。我先回答第一個美國對標適用性。當年最早投企服的時候是以美元基金為主,這是因為不可避免地考慮到一個產業的成長周期和基金周期的配比問題,To B相對慢的,不像To C迅速爆發,美元基金周期相對較長。同時美元基金退出基本以美國IPO為主,這些因素下都是和華爾街和美元的二級市場要同頻共振的。所以大家會非常愿意在美國找一個對標去看模式是否合適。

但今天,我們不得不考慮中美關系和資本市場的變化。價值和價格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倒推過來,所謂的對標,更多層面上是價格的問題,也就是大家所謂的估值虛高,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回歸多考慮價值,我們的企業服務到底給我們的客戶和整個產業帶來了什么,這個時候就要討論土壤的問題。

中美的土壤這顯然是不一樣的,從管理學的角度,美國非常強調精耕細作,各司其職。比如在美國有block leave,強制員工不允許聯系工作,以此測試整個體系不需要人可以自主進行。那么在美國的企業服務更為容易,和客戶的某個業務模塊合作。但是中國企業,主要是人的主觀意志力,靠強執行達到。對于中國的企業服務行業來說,挑戰更多。當然了,現在慢慢過渡到現在的創始人更年輕,對數字和國際視野也有轉變,所以在中國,我們有這樣一個視角和窗口。

從土壤的角度上,在企業服務賽道里面,所謂的企服是一個智者和一個幫手的角色,很難做行業顛覆性或者是起到極度超前的前瞻性作用。可以幫助客戶成功是企業服務很重要的長期價值。

我覺得當下看中國的土壤是更全面的思想,目前是面臨周期+結構多重變化時,每一個產業的企業服務,都要重新回去看一下你的客戶,他在經歷什么,變化什么。我們該怎樣和他共同成長,不能總依靠慣性,需要更多對產業的理解。美國模式下高成長,高留存和高毛利的產品模式,確實非常好,是企業服務行業夢寐以求的Saas模式。但是不要教條主義,特別糾結,目標大家可以仰望星空,但是實際上這個階段,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我們不是每個行業都可以去這樣生搬硬套。中國剛剛開始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現在是好的時間點,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困難。中國以億元收入規模的企業,目前有30—50萬個企業,他們在做什么,我們是否能夠幫助他們降本增效,能夠幫助他們在土壤中盡快發芽開花。

朱彥霖:說道這個,我看到今年很多媒體對企服是帶有問號的。就比如說VC是不是不愛SaaS了。請現場的投資人和大家分享,是不是不愛SaaS,或者是SaaS融資困難是基本面的原因,還是資本氣候的原因。

黃少東:過去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確實處于較難的融資窗口,不少項目在接近交易的節點受到市場快速調整的影響,原本成形的融資方案也最終沒有落地。

上個話題分享了中美的觀察,我們可以進一步打分來比較兩邊的產業環境。以10分為滿分的話,美國企業服務賽道經過20年的量變質變發展,目前進一步發展到了8-9分的環境,體現為近年來行業整體估值提升,部分頭部企業收入增長更快、各項指標進一步優化,更多的初創企業也發展迅速。中國企業服務的產業環境相對薄弱,7、8年以前大概是2-3分的水平,雖然有長足的發展,目前也僅能打個5-6分。在當前的產業環境中,中國企業服務賽道中,創業者、投資機構,中介機構等參與方,都需要更加成熟和務實的理念和方式、以長期價值創造的視角來開展投融資合作。

和大家分享一諾的案例實踐。2020年以來,我們和上海的一家營銷科技公司開展了深度和長期的投資合作。這家企業為中國廣大的生產、貿易、制造、專業服務類型的企業提供以集客營銷方法論為核心的智能營銷SaaS。企業創業多年,市場需求強,賽道空間大,產品積累成熟,銷售體系強勁,規模和增長都不錯,是該賽道的顯著領軍企業。一諾團隊通過深度的調研,認為企業的客戶成功體系存在更大的提升空間,且如果加以優化,有望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續約續費率和整體商業模型的提升。一諾與企業達成共識,并通過半年時間,幫助企業設計并迭代了客戶成功部門的定位、人員規模、招聘標準、工資體系、KPI指標、激勵體系等關鍵要素,最終取得了如預期的良好成果。

通過深入產業邏輯的價值共建合作基礎,一諾在2020年底以人民幣基金投資了這家企業,并在2021年上半年以美元基金進一步重度投資。同時一諾資本兄弟團隊持續幫助企業開展私募股權融資,并引入CFO、組織中介機構籌備上市工作。其中各參與方均基于相對長期和成熟的視角開展了投融資合作落地,企業在市場過熱的時候并沒有過多追求高估值定價,包括一諾在內的投資機構也以長期資金規劃了投資合作并耐心支持發展。雖然當前資本市場起伏較大,這家企業基于前期相對成熟的投融資安排,較好地掌握了戰略、融資、上市等節奏的主動性。

朱彥霖:感謝黃總,過去VC大家做的是發現價值。現在黃總的案例非常好,不僅僅是發現價值,而且是一個深度參與和創造價值。其實戈壁創投也是VC,請朱總分享實踐。

朱璘:SaaS在美國的主要賣點是可預見性和穩定,這是企業服務相較于To C服務很大的不同。幾位嘉賓聊的時候我想到一個問題,中國市場很大的不同點,就是沒有企業信用卡,如果有企業信用卡,在SaaS環境里會好很多,因為企業不會忘記Cancel訂閱,客戶維護部門可能就不需要存在了。

2012年,我當時投的第一家企業在中國做企業云盤,那個公司至今還活著,需求是有的,但是做得不夠大。后來我們就發現,從美國直接拷貝過來一個業務模型,十有八九是水土不服的。

所以我現在看很多企業服務公司的情況,是不是SaaS都不一定那么重要,就看它解不解決本質問題,比如說數據庫。不僅僅是VC愛不愛SaaS,我看這個公司積累了SaaS經驗,能不能把以前的教訓轉化成新的商業機會,在危中找機。

朱彥霖:今年我們確實觀察到很多企服企業探尋出海,因為國內是比較卷的市場。沈總,今年咱們有偏中早期的項目是希望獲得您這樣中后期資金的支持,您和團隊看項目的時候,選擇標準是什么樣的?

沈文春:我們是PE機構,但主要的退出方式就是IPO。目前投的主要是A股IPO,相比來看,當前A股是比較好的退出時機。

在企業服務,有兩個驅動力是我比較關注的,一個是現階段,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要么提高效率,要么降低成本,要么增加收入。比如很多科技的手段,原來是IT的支出和成本,今天變成了業務部門積極在爭取的工具,這是我們比較看中的。

第二是最好這家企業有點類似于國產替代這種,讓它有一個加速的作用。雖然我們說不能只看著國內的市場,但中國市場一旦做好,在國外,在一些第三世界,也能賣得很好。

有這兩點,再達到一些規模,我們是可以投的,當然行業壁壘也很重要。為什么我們沒有投SaaS,因為沒有看到一定規模的壁壘,早期進入也不是很好。但是在整個環節,基礎的軟件環節還是有比較高的壁壘,這一點我們也是要看中的,也是在資本市場上更加重視的一塊。

朱彥霖:感謝沈總分享遴選標準,有中后期的企業可以來找沈總。

我們看到今年在軟件和企服賽道,我們的投資機構因此是分歧比較大的一年,其實有分歧是好事,我們也想請兩位嘉賓分享在企服,他們具體看好的是哪些細分賽道。

龐云星:我們看的出海方向,其實大家還是比較有共識的。首先在宏觀經濟形勢下,出口這個么大的體諒上,我們這兩年一直是兩位數的增長。在政策層面上,中國對出口順應的是中國的智能制造,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中國的外匯,這是非常穩定的,也是相對來說政策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高的行業。

再看出海賽道發生了什么,但現在大家不僅滿足生產制造,更走向智造與品牌,加上我們的可以人才梯隊源源不斷補充,這是特別大的機會點。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挑戰,從人數上,中國很多品牌的智能制造團隊不足以支撐整個鏈路的履約。這時候有巨大的機會點,是需要通往各種不同的服務來幫助的。

大家知道如果在傳統的狀態競爭,你替代很多國外的企業是有機會,但是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是有一個新的窗口期打開,你和你的客戶不是甲乙方,而是平等的對話關系,你可以引導,可以真實讓他可見的增長,這個鏈路上有非常多的機會,尤其是這個時間點,希望大家可以關注到出海賽道,可以說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賽道。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鏈路上,中國會有很多的企業,包括各個細分的物流,原來我們都是按國外標準和國外人制定的規則,我們去跟隨他們的執行方,但是今天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一套規則,是可以產生巨大的機會點,所以這一點上,如果有國際化的想法,或者是有國際化的企業服務布局的創始人,或者是投資機構,都歡迎和我們多交流。

朱彥霖:我聽到的關鍵詞是“國際化”,接下來我們請車總分享一下。因為諾基亞主要是在海外和咱們的華為一樣,做基礎設施建設這塊。那衍生出來的產業投資會布局哪一塊?

車慧:總的來說,我們對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比較感興趣的,包括邊緣計算、云服務和數字安全等等。

在這里,我詳細說一下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我們看到人口紅利在收縮,傳統企業人力成本的降低需求是強勁的。這方面可以和諾基亞產生業務協同,作為通信設備的提供商,在像5G專網和企業的數字化云平臺,諾基亞有一套自己的專業解決方案,所以我們會很感興趣。

在由諾基亞提供了數字孿生的建設以后,我們產生和諾基亞生態合作的伙伴,像今年初我們投資了一家公司,它就是服務制造業客戶,為制造業客戶做數字智能決策,做流程優化和降本增效的事情。

另外對開發者生態我們也感興趣,數字層面的內容越來越多,今后肯定會超過物理世界的內容,開發者也是越來越多,隨著人工智能的參與,軟件開發的難度也在降低。那就能夠允許越來越多的業務端的人員能夠參與到軟件開發的過程中,所以這里有大量的機會,通用的工具和流程的自動化和效率的提升,還有就是機器超越人的工作,這兩個大的方面,是近期感興趣的細分領域。

朱彥霖:謝謝車總,其實在座的嘉賓的基金投了很多的企業,而且也和創始人做了很多的交流。今年大的環境確實不太好,宏觀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而微觀是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也請嘉賓對在企服行業創業的創始人給一些建議。

朱璘:是已經創業還是準備創業的?

朱彥霖:都可以。

朱璘:準備創業的再想一想,已經下了海的就看一看。首先還是先活下來,因為融資很困難。因為企服行業,或者說是軟件,或者是To B行業,這個收入來源整個業務模式是相對穩定的。如果說之前沒有特別爆發的話,今年爆發概率也不會大。

另外的角度來看,我也是十分相信任何的周期和大周期,今年是很多重因素的疊加,任何周期的焦點就是事后孕育出你看不到,或者是沒想到的大的機會。

如果創業者看到這個方向很相信的話,我覺得是可以自己多投入一些。每一次周期中都會誕生很多的頭部公司。但是從大的環境來看是很難的,現在比原來容錯的概率和空間小了很多了。

朱彥霖:朱總的建議是針對還未下場但是有想法的潛在創始人。

朱璘:是的,開弓沒有回頭箭。

沈文春:我覺得是兩點:一個是業務層面,我們一定是要解決企業真實的需求,幫助企業成功。只有客戶成功,你才成功。因為中國企業多,但是沒有復購和黏性是很要命的,To B的復購很重要。第二個是拿錢不要糾結估值,能拿到錢趕快拿。

龐云星:周期性問題是時間長了可以解決,但結構性的問題,其實時間越長,結果會越差。和大家分享最近一個宏觀研究好友的觀點。這個時候,我們看到這一輪是結構性調整,企業家要及時應對,不要總有慣性。此外,我們一直追求企業的優質發展和速度,那在發展和速度上需要做好平衡,要好好練好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句話,我們還是希望和眼中有火,心中有光的創始人和投資人在一起,以及雷軍總昨天的一句話,大家還是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黃少東:我認為有一句話非常契合企服賽道的創業者來參考——“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在市場火熱的時候,這句話是給創業者的提醒,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這句話更是給創業者的共勉。當前環境下,我們還是應該堅守原有的初心和信念,扎實做好商業的本質價值,基于長期趨勢堅持往前,這個賽道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具體到這句話里面的“墻”和“糧”是指什么呢?我想通過分享一諾的研究框架,刻畫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和大家探討什么是數字科技領域公司的“墻”和“糧”。

在一諾資本的研究體系中有一個名為“1+4”的模型,即一個定位和四個競爭力。定位指的是企業創業的起心動念,最新的業務邊界、核心價值,當然定位也會與時俱進地演變。四個競爭力分別指的是需求力、供給力(或產品力)、組織力和資本力。企服領域創業公司的發展,類比木桶理論,每個商業環節本身都充滿挑戰且需要時間積累,而整體商業閉環的構建、打磨,也需要一輪一輪地驗證才能夠漸進升級,且不能有明顯的短板。

對于以一諾資本為代表的投資機構來說亦是如此,和創業企業一樣,我們也需要耐心的心態和長期的理念,通過支持被投企業的四個競爭力的提升,來實現價值的共創共享。

我以一諾資本的實踐來舉例。

在資本力方面,我們與企業攜手制定投融資方案、評估科學的估值體系,參與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在組織力方面,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中我們幫助企業將客戶服務團隊升級為客戶成功團隊,通過人才升級、KPI指標調整、續費策略升級等舉措,顯著挖掘了企業在復購增購上的巨大潛力,還幫助企業引入資本市場專家人才。

在需求力和供給力上,投資機構一般能做的相對有限,一諾將自身定位為數字科技產業資本,我們在部分被投企業上,協同兄弟團隊,通過產業并購促進了需求和供給的優化匹配。比如去年上半年我們在上海投資了一家模型驅動的通用低代碼PaaS公司,下半年企業及各股東考慮再次開展融資,但企業的商業化進程支撐新一輪融資的估值目標有一定挑戰,一諾資本協同兄弟團隊,在年底幫助這家企業完成了對一家專注在工業制造領域的軟件合作伙伴的并購整合。兩家企業產品互補,客戶共享,商業化進程顯著加速,合并完成之后,新一輪融資順利開展。通過并購帶來需求力和供給力的協同突破,也有利于企業在組織力和商業模式的迭代,進而助力資本力和資本規劃升級落地。

以上是一諾資本這幾年的一些思考和實踐,借此機會分享給大家。

朱彥霖:感謝黃總,現在確實是做并購的好時間。

車慧:我們和創始人想說的是,做企服還是要回歸本質,為企業客戶創造價值。現在企業客戶的付費意愿是一定要看到算得清的ROI,才愿意付費,要一定看到效率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同時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下,關注自己的現金流,就說這些,謝謝!

朱彥霖:好的,感謝各位嘉賓的精彩分享,讓我們聆聽到了來自投資機構一線的聲音,我們相信軟件和企業服務賽道,是特別能夠體現中國工程師紅利的賽道。雖然小周期有起有伏,小氣候有高有低,但是大的賽道始終是在曲折中前進,希望各位嘉賓的分享給在場的朋友們帶來啟發,大家一起推動中國的軟件和企服行業不斷地成長和壯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