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公益服網游手游(網游和手游同步的游戲)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福利公益服網游手游,以及網游和手游同步的游戲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10期公益研學之旅,全程免費福利等您來“薅”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3月16日訊(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徐嵐 文/圖)參天的大樹、穿梭的獵豹;搖曳的水稻,游弋的魚群……它們構成世界的形形色色和高低錯落,但追溯源頭,其實都是一顆小小的生命“種子”。

在萬物萌新的陽春三月,廈門市海滄區教育局聯合滄江研學營地正式發起“科學的種子”公益計劃,將連續推出10期不同主題的公益研學活動,每期面向全市5-12周歲青少年家庭公開招募15對親子家庭。每期半天,周末舉行,被選上的親子家庭全程免費參加。其中,首期公益研學活動將于本月19日上午舉行,主題為“動物飼養志”,將走進廈門科技館研學基地3000m2亞馬遜物種樂園,讓青少年親自喂養小動物,感受更多的生命形態。目前,親子家庭已開始征募,有意參加者可以掃描二維碼進行報名。

“2023‘科學的種子’公益計劃的推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滄江研學營地總經理李飛翔說,營地歷時2個月的籌備,先后與數十個同樣關注青少年成長發展的行業單位多次進行深度交流,經過不同視角、不同思路的多次思維碰撞才最終敲定。

據介紹,滄江研學營地將聯手電影博物館、廈門船舶重工、登特口腔兒童醫院、新華書店、正新輪胎博物館、物種樂園、美亞柏科、朗豪酒店、廈門氣象局、亞熱帶植物研究所等10大專業研學場域,共同打造“走出去,玩中學”的研學課程,為青少年構建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培養全新的學習思維,播下“科學的種子”。

去年6月啟動的滄江研學營地,是海滄區教育局、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廈門科技館聯合傾力打造的校外教育場所。作為海滄區在教育“雙減”背景下為科學教育做加法的全新探索,營地以教育為核心,以海滄區域資源和廈門科技館的獨有優勢為支撐,多數時間面向海滄區中小學開展公益科普研學,力爭為廈門研學事業的發展打造新樣板,助力廈門成為國內科普研學首選目的地。

按照“基于實物的體驗”+“基于實踐的探究”的課程研發思路,滄江研學營地繼去年推出“我們的生活圈”研學主題后,今年春季又接著推出“未來的我們”研學主題,圍繞自然、生物、物理等科學領域做足“科學+”內容,設置中醫師、消防員、園藝師、仿生工程師、汽車工程師、電磁物理工程師等6大職業啟蒙研學路線,為學生創設職業文化體驗和自然科學思維環境。

來源:新福建

20款手游未保測評②:游客模式均不可用,實名認證環節仍待提高


編者按:


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長期關心青少年權益及健康成長,關注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的建設,并持續追蹤報道背后的產業及合規議題。


正值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也即將是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一周年整,我們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測評(2022)》系列報道及報告?;谌ツ辍?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測評(2021)》相同的樣本,升級指標,特別加測租、買號測評,再次以第三方視角研判國內主流游戲廠商的防沉迷系統建設。


在本專題系列報道的第二篇中,我們將重點關注游戲防沉迷系統的“事前”環節,從用戶進入游戲前是否要求實名認證以及實名認證后身份為未成年人時是否讓監護人參與其游戲行為監督這兩個維度,對20款手游進行深入測評。


在進入豐富多彩的游戲世界前,每個玩家面臨的第一項“任務”便是完成實名認證。


這一機制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時,國家新聞出版署便制訂了《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實名認證方案》,所有通過實名認證確定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實名身份信息不規范的和驗證未通過的用戶均要被納入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可見,實名認證是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中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身份驗證關卡。


令人欣慰的是,在本次測評過程中,20款手游均在游戲開始前彈窗了實名認證環節,要求用戶正確填寫姓名和身份證號后方可進入游戲。此外,受測手游中的游客模式也均不可用或已被取消。


然而,與2021年的測評結果相比,各游戲公司在推進防沉迷系統下家長參與未成年人游戲行為的監督方面仍無明顯的進步。在受測的20款游戲中,僅有《王者榮耀》和《迷你世界》兩款游戲就家長監督未成年人游戲行為方面設計了相應的機制。


《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測評(2022)》得分一覽



實名認證:游客模式均不可用或已取消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于游戲內實名認證環節是否落實愈加重視。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除了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做出進一步限制,其中第二條亦明確指出,游戲企業應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所有網絡游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必須使用真實有效身份信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并登錄網絡游戲,網絡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基于以上條例,研究員將用戶進入這20款游戲前是否會出現實名認證彈窗作為本次測評的第一個維度。


結果顯示,本次測試的所有手游APP在用戶正式進入游戲前,都會彈窗實名認證窗口,要求用戶在游戲開始前填寫真實姓名以及身份證號。


(圖說:例如手游《陰陽師》要求用戶填寫姓名、國家/地區及身份證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測評中,莉莉絲旗下手游《劍與遠征》曾存在長時間游玩后也未彈窗實名認證的情況。而在今年的測評過程中,研究員在進入《劍與遠征》的游戲主界面時便被要求進行實名認證后方可游玩,否則只能退出游戲。在實名認證系統建設方面,《劍與遠征》進步明顯。


《劍與遠征》在游戲主界面便要求用戶進行實名認證

除了要求用戶完成實名認證外,令人驚喜的是,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在這一認證環節中,考慮到了年齡較小的未成年人可能無法獨立完成姓名、身份證號碼的完整輸入,設計了“向家長求助”功能。研究員點擊該功能后,即可獲得一個網址,未成年人可直接發送給監護人填寫。


在《迷你世界》的實名認證環節,未成年人可向選擇“向家長求助”功能


此外,受測的20款游戲中提供的游客模式均已取消或不可用。比如《王者榮耀》的界面上雖然仍然存在“游客模式”的選項,但在點擊后,系統便會進一步提示:“騰訊成長守護提醒你:根據國家防沉迷通知的相關要求和騰訊最新強化的防沉迷策略,游戲將不再支持游客模式登錄,建議您使用QQ、微信賬號登錄進行游戲?!?/p>


《王者榮耀》已不支持游客模式


家長監督:僅《王者榮耀》要求關聯監護人信息



在網絡游戲防沉迷環節中,家長監督也是不可缺位的一項關鍵環節。


相關政策法規中也明確了家長在網游防沉迷中所扮演的守護角色?!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一條中明確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提高網絡素養,規范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引導和監督。此外,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通過在智能終端產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選擇適合未成年人的服務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觸危害或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網絡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時間,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為了強調家長監督的重要性,2021年9月,由游戲工委聯合213家游戲企業發布的《網絡游戲行業防沉迷自律公約》中指出,各類單機、主機游戲要同步內設防沉迷設置和家長監護系統,在下載、購買等環節必須嚴格執行身份實名認證。


本次測評結果顯示,當游戲玩家的身份被認證為未成年人之后,20款手游均提示進入了防沉迷系統或不開放18歲以下的玩家游玩。但需要關注的是,在本次測評的過程中,僅騰訊旗下《王者榮耀》1款游戲在未成年人實名認證環節結束后需通知監護人或家長,其余19款游戲并未就監護人或家長監督未成年人游戲行為方面設計相應機制。


在完成《王者榮耀》的實名認證部分,用戶實名認證為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之后,系統將會提示需要關聯監護人相關信息,包括監護人的出生年月、手機號等信息,騰訊方將以發送短信驗證碼的方式獲取監護人同意。


《王者榮耀》提示需關聯監護人相關信息


回顧2021年的相關測評結果,彼時也僅有《王者榮耀》一款游戲需在實名認證環節要求關聯監護人相關信息。如何推動在防沉迷系統下,家長進一步參與未成年人游戲行為的監督,也是游戲公司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合規建議:實名認證為未成年人后可補充要求關聯家長信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網絡游戲未成年人保護的大環境建設,不僅需要游戲企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長及監護人的及時參與。


然而,從本次防沉迷系統“事前”環節的測評結果來看,除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和騰訊旗下《王者榮耀》外受測的大多數手游都未設置家長參與的環節,家長若需要了解孩子的游戲行為,或需要通過游戲企業提供的外部監督平臺或APP才能實現。


如家長可在米哈游成長關愛平臺中添加孩子的賬號


基于以上測評結果,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數娛小組建議,游戲企業可以在未成年人用戶完成游戲內的實名認證流程之后,可以在隨后的環節加設“補充監護人”信息的環節,有助于監護人更加便捷地監督未成年人的游戲行為。


不過,從平臺公司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環節的增設,就會在身份證信息之外,需額外儲存監護人的手機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如何保證這一部分的數據合規,需要結合《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相關規定及公司內規章制度進行研判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研究員在測評過程中還注意到,在本次測評中,除大廠外,中小游戲企業也可以在未成年人保護上,增加一些功能的巧思。比如在實名認證環節,《迷你世界》為了鼓勵用戶填寫個人信息并繼續游戲,會給予用戶相應的道具獎勵。此外,還預判到一些低年齡的游戲玩家,可能在填寫身份證信息的時候會遇到困難,進一步提供了向家長求助的功能。


因此,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數娛小組建議,廣大游戲公司除了追趕技術,如在最高等級的合規處理升級人臉識別技術之外,在加強防沉迷系統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在用戶進入游戲前,設置一些簡單的運營技巧,比如增送游戲內道具等,鼓勵用戶完成實名認證。在設計游戲產品時,也可根據未成年人的實際使用體驗,令未成年人用戶主動加強與監護人的聯系,引導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游戲互動。


測評補充說明


測評時間:2022 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5 日


APP所測版本:



5月30日,我們將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測評報告(2022)》系列報道第三篇,重點關注防沉迷系統的“事中”環節,游戲公司是否嚴格落實了防沉迷模式中的時間限制和充值限額?歡迎持續關注。

出品: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數字娛樂課題組

策劃:曹金良

統籌:諸未靜

測評員:諸未靜、蔡姝越、吳立洋、吳峰(實習生)

報告撰寫:諸未靜、蔡姝越、吳立洋、吳峰(實習生)

設計總監:林軍明

設計師:林潢、吳穎文、徐暉

【回顧: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測評結果出爐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李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