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地圖三維地圖(gogo地圖衛星地圖)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gogo地圖三維地圖,以及gogo地圖衛星地圖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翅膀的體驗報告--各類共享自行車詳盡體驗

體驗者/圖文:KOEY


我一直覺得自己有雙隱形的翅膀。

然后這天,這雙翅膀現形了——化作了路旁的共享單車,讓我隨時隨地都可以飛奔在路上。

我的這雙“翅膀”還能變成不同的顏色:橘色時叫“摩拜”,黃色時叫“ofo”,淡藍色是叫“小鳴”,深藍色時叫“bluegogo”……據說,到了不同城市它還能變出更多不一樣的顏色。而在這座城里,它暫時只能有這幾個顏色。

目前廣州各類共享自行車

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和“翅膀”的故事。

黃黑的ofo發源于校園,本來只是專供師生在校內注冊賬戶使用的(當初只能登記教工號或者學生證號才能注冊成功),后來不知道是誰“壞了規矩”,把車子帶了出來,后來就變成了社會用戶也能注冊使用了。

淡藍配白的小鳴一開始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它最大的賣點就是“輕便”,但什么都可以成為雙刃劍,具體的請容我慢慢道來。

Bluegogo雖然也是藍色,但略微深藍,看上去有點像大海的顏色,不知道是否會有人將它和小鳴混淆了。

作為移動網絡快速發展下的產物,共享單車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有自己專屬的移動端軟件,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找到車子并完成開鎖流程,所以可以說是移動網絡時代造就了這樣的交通工具,從功效上解決了政府一直頭疼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還給很多騎車愛好者重拾了騎車出行的樂趣——例如我。

好,那么首先就從APP的比較說起吧。

比較表

押金:作為在用戶城市投放量最大的品牌,摩拜的APP功能算是比較齊全,而關于使用規則中聽得最多的抱怨是它家的押金最貴,雖說是可以隨時原路退回來的,但目前的回退流程一般都要2個工作日才能到賬,而且畢竟是“錢”,對于普通大眾階層的消費者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數目,況且押金是沒有收益的,在現今這個各種小額理財產品充斥的市場里面,把一百幾十存進各種“寶”里面放上一頭半月也能有個小收益,更何況每個賬戶有接近300元的押金長期攢在里面沒有什么任何得益,這個消費門檻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造成心理落差。

定位:至于在日常的用車功能里面,目前對于用戶坐標定位的精準度誤差基本都在半徑50米的范圍內,而車輛定位也能基本準確,只是時常會發生車輛和界面坐標剛好在馬路兩旁的情況,這個其實也跟GPS的誤差率有關系;而摩拜、小鳴和Bluegogo因為都是直接提供車輛停放的定位,對于室內用戶在出門前尋找車輛以及安排出行路線都提供了更好的體驗,ofo大概因為起源于校內共享用車的概念,所以只會在操作界面上提供一閃而過的“附近車輛數”,這樣一來對于想用車的人來說就有了更多的不可控風險(找不到車,沒看不到車號)。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預約車輛后的路線指引,目前摩拜和小鳴是直接在地圖上提供路線規劃,而Bluegogo除了地圖路線外,用戶還可以點擊按鈕查看文字版的路線指引,相對來說比較貼心。

保留時間:小鳴的預約保留時間是最長,有20分鐘,更加有利用戶有充裕時間找車以及更早地把車預約好,不過一般來說除非選了很遠的車子或者車子被藏起來,否則15分鐘的保留時間也是夠用了。

費用: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單車計價都在0.5-2元/小時范圍內,其中小鳴的計價和用戶要請注冊好友數直接掛鉤,每成功邀請一位新用戶注冊及充值押金,則降低0.1元的計費單價,OFO和Bluegogo就用新用戶邀請獎勵送出不同面值的抵扣券,其中OFO的抵扣券比較符合消費需求——每成功邀請一位新用戶雙方均可獲得5張1元的抵扣券,Bluegogo的是豪擲一張5元的抵扣券,也可看作獲得免費一次用車就好了;另外OFO每次使用完后還可以送出優惠紅包給微信/QQ/微博好友,自己也可以搶回,大概就5-7折的優惠券,有效期在1周左右。

消費模式:除了Bluegogo,其他三家都是采取“充值扣費”的模式,摩拜和小鳴每次最低充值1元,OFO的門檻就較高,每次至少要充值20元,加上有折扣券的影響,所以一次充值真的可以用好久好久……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喜歡Bluegogo的“先使用再繳費”,不過從商業角度來看,充值扣費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多的“回頭客”。

信用分制度:除了OFO外,其他三家都有一定的信用分制度,具體規則也大同小異,總得來說就是希望通過信用分來得到用戶群內部的互相監督(違停舉報),但目前這個扣分制度并不算很有效,所以很多車子還是會被人用各種方式收藏在暗處。

解鎖方式:OFO的是用在APP輸入車號獲得機械鎖的密碼,其他三家是用掃碼/輸車號獲得遠程解鎖,在我看來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機械解鎖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做法,加上OFO家的車子沒有定位,小黃車們就很容易被“拐”走;而遠程解鎖也會受信號和系統穩定性的影響,也很容易出現開鎖失敗的問題,目前可知的補償方案就是摩拜同一臺車連續三次解鎖失敗則返還1元車費到賬,只是對于急需用車的人來說,補償方案還不如可以有更高效的解鎖方式……(不過有補償總好過沒有啦~)

停車拍照:這個功能感覺是很必要而且最好可以強烈使用的,這樣對于尋車者來說會方便好多,目前很確定的是摩拜肯定是有這個功能,并且如果尋車者反饋照片有助找車的話,拍照用戶還能獲得信用分獎勵,而小鳴不太確定是否有(功能流程不明確),OFO和Bluegogo是肯定木有這個功能的……只能說,這個功能誰用誰知道,真心希望可以再優化推廣就好了。

反饋進度:目前除了摩拜外,其他APP的報障/違停舉報都是沒有回復的,不得不說這一點上摩拜是做得比較到位,一般報障/違停舉報都會在24小時內收到短信回復,這樣的做法值得提倡。

尋車鈴:在我看來這是個“雞肋”,雖然摩拜先人一步地提供了,但尷尬的事情多了去——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摩拜車有尋車鈴,具體還要預約后看到界面右上角那個自行車標志為彩色的才能使用,而且根據目前的使用經驗來看,有尋車鈴功能的車子不超20%;第二,是即使有了尋車鈴,當用戶點擊使用時,車鈴也未必響,更何況據說尋車鈴必須是app和車子相距5米內才能啟動,我試過找到一臺界面顯示有尋車鈴功能的車子,就靠著車子站,點了尋車鈴它也沒響,只能說是個大寫的尷尬……

好了,吐槽完畢,咱們接著說說車子本身。

關于“誰更好騎”這個問題,其實是每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但大家都一直認為摩拜的車子偏重,小鳴和ofo的車是最輕便的。不過“輕便”也不能盲目追求——被認為“最笨重”的摩拜運動型單車,卻是給人最穩固的一款,雖然還是經常在路邊見到很多故障車,但投放量基數的影響下,它的使用量也還是最高的,而且目前這個品牌產品的辨識度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這方面比其他競爭者的優勢會更明顯一些。至于其他相對比較輕盈的車型,行車鏈軸因為是曝露在外,由于使用/存放不當而造成被破壞風險會更大。

另外一個比較多人關注的“好騎”標準,應該就是騎車時的耗力程度,根據我自己的騎車經驗來說,雖然市面上輕便車型有幾款,其中個人感覺ofo的騎行是最不耗力的,盡管小鳴的車子也是走輕便路線,但感覺車把的晃動比較厲害,所以握把的力量也會加重才行,至于摩拜lite和Bluegogo的車型雖然不重,但在爬坡和推車到后的時候還是略微吃力;而摩拜的運動型雖說也是代步工具,但相對來說是最花力氣的(不過這樣才是“運動型”的體現吧,哈哈)。

在騎車舒適度方面來看,基本上只要是可以撥片調整座椅高低的車型都基本可以滿足不同身形用戶所需;而各家車輛的手把樣式也略有不同,目前說來沒有誰家的手感特別好或者特別差;值得一提的是晚上找車的問題,因為摩拜的車輪是有夜光圈效果,遠距離尋車時比較容易辨認,而小鳴和ofo的車輪上是用傳統夜光牌,所以晚上尋車的辨識度不算高,而Bluegogo雖然配有夜光標識,但因為是深藍色的車身,晚上可以直接被隱形了,呵呵……

還有兩個值得吐槽的地方是需要說一下:首先是摩拜和Bluegogo家的帶籃車子,雖然方便了帶重物騎行的用戶,但籃子的安裝和傳統的自行車安裝方式不一樣,當車把轉向時,車籃是不會跟著轉向,讓用戶的操作視覺很不習慣,而且這樣的定向安裝也有可能在車子轉向時周邊障礙物對車籃造成損壞;另外就是ofo家的輪胎,舊版車型還是采用充氣胎,不利于車輛長期在外服務,而且就增加了車輛的折損風險。

關于目前的共享單車市場還是在初期發展階段,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優化的——例如可以增加臨時鎖車但不結束計價的租車方式、優化停車拍照的功能和激勵機制、信用分數與用車服務的獎勵提升、車輛增加夜燈照明功能等等。另外目前的用戶素質對車輛有效使用率是有重大影響的,如何做好用戶素質教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如果嫌文字太多,另外還有個簡單的對比表給各位參考。

不盡之處,歡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