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代充賺錢嗎(手游代充app)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手游代充賺錢嗎,以及手游代充app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想這樣“省錢”卻被坑了

“這樣交電費,真香!”“9折充電費,我又學到了!”“原來這樣交費,每次都能優惠!”……上網時,總會有多種多樣的“省錢小妙招”推送到眼前,一些網絡購物平臺更會有店鋪提供第三方優惠代繳服務。雖然看著優惠不少,但實際上可能正是不法分子在利用此途徑斂財,給消費者造成損失。近日,長寧區檢察院就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2021年11月,網上沖浪的小李在某網購平臺上瀏覽到了一家名為“省錢惠生活”的店鋪,店鋪里9折代充電費的商品讓小李眼前一亮。家里用電量比較大,買“9折代充”可以省不少錢,小李越想越覺得劃算,當即就下單了。按照店鋪描述,支付4500元購買該商品,就可以到賬5000元,于是小李按照要求將城市名、戶號和下單形成的卡券編號等信息發送給了客服。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李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電費入賬,他只能隔天催促一次店家。終于在十天后,小李等到了充值的電費,可是只有1600元,與商品描述不符。等他再次詢問店家時,得到的只有千篇一律的自動回復,最終小李選擇了訂單退款。

無獨有偶,市民小麗也在這家店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店家承諾15日之內到賬,可到了約定的日子電費依舊沒有充值到位,小麗詢問店家,店家以活動爆單,正在加緊充值為理由多次搪塞。于是,小麗選擇聯系平臺申請訂單退款。

小李和小麗都拿到了退款,但這是平臺出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先行賠付的錢款。

幾個月后,公安機關接到該平臺工作人員報案,稱平臺接到大量客戶投訴商鋪“省錢惠生活”,發現該商鋪自2021年11月2日開始在平臺發布代充電費虛擬商品,在客戶下單后并未按時履約,并將貨款全部轉走。一個月后,犯罪嫌疑人姚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原來,姚某某因急需用錢,想出了這個方法來賺錢補貼家用。他提走的錢款中,6萬元用于平時花銷,其余的10多萬元則被他拿去購買理財產品。

隨后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經審查后認為,姚某某在沒有電費優惠充值渠道的情況下,通過網購平臺“省錢惠生活”商鋪發布“全國電網九折充值”的虛擬商品,騙取他人充值款共計人民幣20余萬元,后將錢款用于個人消費、購買理財產品等。姚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到案后,姚某某退賠全部違法所得,可酌情從輕處罰。最終,經長寧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姚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檢察官提醒,交電費應通過正規渠道,切勿相信非官方的電費打折宣傳,切記不能貪小便宜,不要選擇其他第三方平臺、商家及私人交費渠道,謹防被騙。

通訊員 王奕穎 新民晚報記者 屠瑜

加油APP充值還能返利?這種“好事”要小心!

2022年12月11日《每周質量報告》

在網上輸入“加油無憂”這四個字,雖然顯示暫無下載,但是對這個APP的介紹還在上面,說這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加油優惠服務軟件,加油能享受最低的折扣,套餐分不同的充值金額,充值越多返還越多,其中還特別注明這個APP的優勢是采用了合規監管的使用方式,用戶可以放心購買。看著這一條條既合算又安全,就有不少消費者充值了,那么充值之后這加油無憂是無憂了嗎?

家住江蘇省昆山市的朱先生日前在手機上看到一個廣告推送讓他有些心動,是一款名為加油無憂,主打加油卡充值業務的手機APP,打開這款APP首頁可以看到有多款不同套餐。

據了解,消費者在APP上一次性繳納足額的本金之后,平臺采用分期返還本金和折扣讓利相結合的方式,把相應的錢款打到加油卡中。

記者看到,這些套餐分期返還的時間越長,折扣優惠力度越大,而消費者朱先生選擇的是分期12個月返還7.8折套餐,他充值了2808元,平臺需要返還他3600元左右,每月返還300元。

朱先生充值2808元后,平臺給他寄來一張全新的中石化加油卡,平臺向他承諾,每月一號,這張加油卡內都會收到平臺分期返還的錢款300元。

消費者 朱先生:頭三個月每月都按時到賬了,第四個月錢沒到賬,我們就打電話給400平臺客服,平臺客服那時候電話很難打的,打了恐怕有十幾遍才打通,打通了,客服回答說老板經營不善,公司破產了,然后說清退這個錢。

這份就是加油無憂APP上的清退公告。公告稱,因經營問題和疫情的影響,平臺無法正常經營,經公司慎重考慮,決定停止業務,開始收尾工作,具體清退方案主要包括:公告之日起,平臺關閉注冊和充值通道,但不影響用戶登錄和查詢。其次,用戶的結存本金將以24期現金形式退還。此外,公告中還承諾,清退期間,公司將繼續維護APP正常運行,保持400電話接通等。

記者注意到,發布這則清退公告的是蘇州海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加油無憂運營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朱先生致電加油無憂APP的400電話時,客服人員的答復也基本和公告內容一致。

采訪中,朱先生告訴記者,加油無憂平臺公布這則清退公告后,客服人員登記他的相關賬號,承諾每月返還本金50元,兩年內分期退還剩余本金。然而,一個月后平臺再次失約,承諾的事情又無法兌現了。

消費者 朱先生:6月1號到賬了50塊錢,然后七月份又沒有到賬了,沒有到賬又打了客服電話,客服就說我們到15號,等到15號之后又沒到賬,然后就選擇了打電話報警。

也就是說,朱先生在加油無憂平臺充值2808元之后,僅僅拿回950元,目前還有將近2000元本金尚未返還。然而平臺公告發布之后,不僅沒有兌現優惠返利的承諾,而且很快平臺完全登錄不了,客服電話也打不通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朱先生的投訴舉報被相關部門移送到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做進一步調查。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副中隊長 傅辰浩:大約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局通過12315、12345等平臺陸續收到了39起消費者的投訴舉報。針對加油無憂APP平臺,這些投訴舉報有來自廣東、上海、河南等全國各地的。

接到這39起投訴舉報線索后,吳江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隨即展開初步調查。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副中隊長 傅辰浩:經過現場核查,開發加油無憂APP平臺的公司是蘇州海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涉案的平臺是2019年9月上線運營的,我們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到公司的注冊登記地址進行現場核查,在現場并沒有發現這家公司,該公司根本就沒有在現場實際經營過。

執法人員初步調查發現,加油無憂平臺的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秋某。這家公司自注冊以來從未在現場實際運營。

調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加油無憂平臺除了公司注冊地址從未實際運營以外,作為一家手機APP開發運營平臺,它作用的網絡服務器及相關客戶數據也存在問題。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中隊長 莫靜:經過我們查詢,加油無憂APP在所租用的阿里云空間在公告之日起一個月之后就已經到期了,到期就意味著經營者沒有進行長期經營的打算。我們在把空間的數據下載分析,發現當事人已經把數據提前進行刪除,刪除意味著當事人沒辦法把客戶充值的金額進行返還。第二個就是刻意躲避我們的監管。第三消費者已經沒辦法從APP進行登錄并查詢。

這家公司在清退公告中稱,是由于經營問題和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經營。然而記者在進一步的采訪中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中隊長 莫靜:經過我們調查,跟中石油、中石化沒有相關的業務往來、業務合作,也沒有相關的折扣,也沒有進行任何的投資。加油卡其實是通過第三方充值平臺進行充值的,也沒有相關的折扣。

調查中,記者在中石化官網查詢時看到,相關公告信息中明確指出:一些未經中國石化授權在手機APP、互聯網上代售代充加油卡和充值卡的行為涉及龐氏騙局、非法傳銷及資金詐騙。中石化聲明未與中國石化系統外網絡平臺進行任何方式銷售加油卡和充值卡合作。這也就是說,加油無憂平臺作為一款主打加油卡充值業務的手機APP,卻和這些大型石油企業沒有任何代售代充的業務合作,平臺從石油企業拿不到任何折扣,卻給予消費者所謂的返利折扣,與此同時,平臺收取消費者的大量充值本金后,這些資金未進行任何投資,也就無法產生利潤回報。因此,平臺推廣的各種打折套餐和返利活動以及清退公告中聲稱是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經營,執法人員懷疑這很可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這是部分消費者在加油無憂平臺充值和返還金額的明細表,不少消費者的充值金額高達數萬元,與此同時,消費者最終拿回的返還金額僅占充值金額的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場監管局盛澤分局副局長 陸遙:我們了解到的消費者(充值)數額大的一般都是那些卡車貨車司機,他們所充值的金額達到了五六萬元,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只充了幾千塊錢,在四五期這個平臺都能夠穩定返還的時候,一下子充進去了五六萬,因為他們有這個需求。根據我們的統計,這些消費者在平臺暴雷的時候,大概返還到的以本金計算也就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比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家公司從開始運營到發布清退公告之日起,大約持續八個月。執法人員調查發現,截至案發,在這個平臺充值的消費者近千人。

在進一步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加油無憂平臺之所以發布清退公告時聲稱將分期退還消費者的充值本金,實際上卻只退了一期所謂的最低比例,這些行為其實是這家公司在研究相關的法律法規后,向消費者和監管部門放出的煙霧彈,以此規避相關法律責任。

也就是說,加油無憂平臺聲稱的經營不善和疫情影響導致無力履行服務承諾,這種情形屬實的話,屬于民事債權債務糾紛。然而,執法人員深入調查卻發現加油無憂平臺所謂的充值返利套餐本質上是消費欺詐。

最終,吳江市場監管局調查認定,加油無憂APP平臺開發公司既不履行充值承諾,也拒不退還消費者充值款項,違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五條第十項的規定,屬于騙取消費者價款而未按照約定提供相應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涉嫌消費欺詐。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場監管局盛澤分局副局長 陸遙:這起案件是在全國范圍內第一起查處互聯網加油卡業務充值平臺的案件,我們對當事人進行了行政處罰,消費者就可以以此為依據,拿著我們的處罰決定書向法院去申請侵害消費者的損害賠償,這樣可以起到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