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摩托車技(瘋狂摩托車賽)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瘋狂摩托車技,以及瘋狂摩托車賽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摩托車分類盤點:踏板、彎梁、跨騎、巡航、休旅…

摩托車雖然只有兩個輪子,但是分類卻要比汽車更加復雜。從用途上可以分為通路車、玩樂車和休閑車

從結構上又可以分為踏板、彎梁、跨騎、越野、拉力、巡航、復古、mini、休旅、太子車、跑車等等,有些還可以相互組合,比如越野車換上了街車的輪胎,就變成了滑胎車

彎梁車加上越野車,可以變成XADV

街車+跑車就變成了街跑,真的是花樣百出

踏板摩托車

首先來說說踏板車,通常用來代步,又被稱為“綿羊仔”

根據排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大、中、小不同的種類,排量集中在125cc和150cc,采用單缸發動機,匹配CVT無級變速箱

踏板摩托的傳動效率不高,油耗表現一般,比較適合單騎,售價親民,所以在全球范圍內銷量都很高

在國內賣得比較好的有本田的NCR125、NS125、喜鯊、豪爵的UHR125、雅馬哈旭鷹等等,價格都在幾千到1萬左右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意大利的Vespa(維斯帕),專注于歐式浪漫踏板車,入門的150系列價格3.4萬,最高售價接近13萬,被稱為踏板中的“勞斯萊斯”

彎梁摩托車

接下來就是彎梁車,外觀上比踏板車的多了一個隆起,通過性更好,大多也是單缸發動機,排量集中在110cc和125cc

最關鍵是變速箱采用自動分離有級變速,和汽車上的手自一體模式很像,比踏板車的油耗要低很多,比較適合短距離通勤代步

國內比較熱門的車型有本田威武、小火箭、雅馬哈凌駿、豪爵UG110等等

跨騎類摩托

再往上的摩托車基本都屬于跨騎大類,上車需要抬腿繞一圈

其中通路車的外觀比較簡潔,車型功能單一,性能偏向實用,拒絕一切花里胡哨的配置,以前火車站、汽車站跑摩的的基本上都是這種,排量一般在250cc以下。很多人接觸摩托車都是從通路車開始

跑車主要是為了競賽服務,動力調校偏高,性能強勁,而且造型非常炫酷,這類車型的型號一般會帶“R”,血統更純正的會用“RR”代表地位

街車可以看做是跑車的弱化版,通路車的強化版,介于二者之間,既有不錯的動力,又兼顧舒適性,相當于汽車界的轎跑車型

至于越野車,從輪轂、減震、車架方面很容易區分,但是這種高坐姿、小油箱、震動大的車型,不太適合日常騎行,所以騎越野車的人不走尋常路

拉力車也屬于競技車型,越野胎、高把手、大油箱幾乎都是標配

衍生之后就有了ADV,偏向于民用探險的越野休旅車型,比如本田的CRF190、CB200X、豪爵NK150

這類車型再弱化一點,就變成了休旅車,比如鈴木的DL250

巡航車的特點就是大,腳踏靠前、坐姿后傾,有種與生俱來的大佬氣質,比較適合長途騎行、夜店撩妹,最經典的就是哈雷

復古車主要是為了凸顯情懷,造型偏向圓潤簡潔

mini摩托可以劃分為玩樂車型

比如春風狒狒、銀鋼小怪獸、貝納利小暴龍、本田經典的小猴子等等

最后就是太子車,主要指一種摩托車的款式,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車把高揚、車座低矮,前輪直徑偏大、后輪小,油箱大多為水滴型,前減震較長、前傾角度較大

最大的好處就是看起來更加霸氣,騎起來更加舒服

寫在最后

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還有三輪車、四輪車、公務車、電動摩托車等等分類

每個類型也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有一些分類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大家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選擇適合自己的機車類型

百年來不停打破最高速度記錄的陸上瘋狂摩托車錄

人類發明摩托車,最原初的目的是什么?

速度!超越自身,超越行走,超越跑步,跑得更快,跑得更遠!

一百多年來,速度始終是推動摩托車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無論是最直接的榨取功率,還是間接的降低風阻;無論是直接的強化輪胎抓地力,還是間接的增強剎車性能……目標都是指向一個,速度!

速度如同毒品,不斷誘惑和刺激騎手,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極限、超越記錄。

速度如同汽油,為摩托車發展持續注入能量,變得更快、更強、更犀利!

如今,摩托車已經發展得高度成熟,無論動力,無論操縱,無論安全,無論舒適,都已經達到很高的程度。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轉過頭,回顧一下歷史,向那些駕駛為創造速度記錄、打破速度記錄的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禮!

⑩時間:1903年

速度:103km/h

賽車:大力神

騎手:格倫?柯蒂斯

在小作坊里,用粗陋的工具,將發動機安裝到自行車上,這就是當時新鮮玩意“摩托車”!

然后,直接跳上座墊,比賽誰跑得最快——早期的摩托車競速,就是這么簡單!

在1903年,摩托車發軔初期,格倫?柯蒂斯把一臺1000cc的V型雙缸發動機,直接安裝到自行車的三腳架上, 制造出這輛號稱“大力神”的簡易摩托車。

就憑著這臺“機動自行車”,格倫在突破了100km/h的速度——回到歷史語境,你會發現這在當時是多么令人吃驚的速度!格倫創造了平均速度103km/h,這是被普遍認可的首個世界摩托車陸地速度記錄。

時間:1907年

速度:219km/h

賽車:V型8缸

騎手:格倫?柯蒂斯

創造這一速度記錄的賽車夠瘋狂——武裝了V型8缸發動機,排氣量高達4000cc,而這一歷史時間竟然是1907年!

騎手依然是格倫?柯蒂斯——在1903年創下了首個摩托車陸地速度記錄之后,1907年格倫卷土重來,但是原來的V型雙缸已經升級到V型8缸,發動機排氣量則從1000cc猛增到4000cc!

“鳥槍換炮”之后,速度成績立竿見影——格倫跑出了219km/h的速度記錄!這一速度,不僅超過了當時的汽車速度記錄,甚至超過了當時的飛機速度!

時間:1937年

速度:279km/h

賽車:寶馬增壓機

騎手:恩斯特?亨納

1937年,恩斯特?亨納駕駛“寶馬增壓機”,創下了279km/h的速度記錄。這一速度在歷史上分外引人關注,因為這是戰前的最后記錄,而這一成績直到1951年才被打破!

同樣讓人吃驚的是,“寶馬增壓機”的發動機排氣量居然只有區區495cc。這是因為,當時陸地速度記錄賽車很流行采用機械增壓的小排氣量四沖程發動機。比如“寶馬增壓機”的前輩——皮埃羅?塔魯斐創造記錄的吉雷拉賽車,搭載的就是機械增壓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500cc;再如它的繼承者——1951年維爾海姆?赫茲駕駛的NSU Delphin I,武裝的同樣是排氣量不超過500cc的機械增壓發動機。

時間:1956年

速度:345km/h

賽車:德克薩斯雪茄

騎手:強尼?艾倫

1956年,強尼?艾倫駕駛“德克薩斯雪茄”,創下了345km/h的速度記錄。這臺賽車武裝了來自凱旋“老虎”T110的發動機。令人吃驚的是,這顆排氣量650cc的雙缸發動機,只能輸出80馬力的動力,但卻驅動“德克薩斯雪茄”達到了如此猛烈的速度!

遺憾的是,強尼沒能成為首個超越200mph(322km/h)的記錄創造者。原因很簡單,因為負責測定時間的是AMA團隊而不是FIM計時員,因此這一成績沒有得到國際摩聯的認可。

盡管沒有獲得FIM的確認,但是“德克薩斯雪茄”產生了強大的公眾宣傳效應。幾年之后,凱旋推出了新的650cc公路摩托車,用的名字就是創造這一速度記錄的地名——博內維爾。該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成為凱旋最出名的摩托車之一。

時間:1963年

速度:656km/h

賽車:美國精神

騎手:克雷格·布瑞勒夫

什么是“美國精神”?如果你對陸地速度記錄有所了解,或許就會響亮地回答:“美國精神就是一輛汽車!”

給你一個大拇指!

1963年,克雷格·布瑞勒夫駕駛“美國精神”,跑出了高達656km/h的速度記錄,成為首個超過644km/h(400mph)的陸地速度記錄!

但是,不能給你兩個大拇指!

因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實際上,“美國精神”不是汽車而是摩托車,因為根據當時FIA(國際汽聯)的規定,只有四輪才能歸屬到汽車類別,而克雷格的坐駕只有3個輪子!根據當時規定,FIM(國際摩聯)將“美國精神”翼翅以下部分確認為三輪摩托車。

接下來的事情,進一步確認了“美國精神”的身份。在1964年末,FIM和FIA修改規則,都允許三輪機動車和武裝有噴氣式發動機的機動車參加比賽。但那時,“美國精神”的記錄,已經被2輛噴氣式汽車超越,這意味著克雷格的首個超過400mph的陸地速度記錄,只能在FIM規則下才能成立。

請記住,“美國精神”是摩托車喔!

時間:1970年

速度:405km/h

賽車:大紅

騎手:唐?維斯科

唐·維斯科的名字,和雅馬哈“大紅”緊緊聯系在一起,因為在1970年,他們聯手創造了新的陸地速度記錄——兩輪摩托車首次超過250mph(402km/h)!

令人吃驚的是,創造如此猛烈速度記錄的“大紅”,奔騰的動力心臟不過區區700cc!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大紅”搭載的是二沖程發動機——當時,二沖程發動機技術還相當不成熟,特別是高速大功率輸出時,機械性能很不穩定。因此,挑戰陸地速度記錄的摩托車,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四沖程機器。不過,維斯科不信這個邪,他將2臺雅馬哈350cc二沖程發動機結合起來,成為“大紅”的強勁心臟!

時間:1970年

速度:427km/h

賽車:哥斯拉

騎手:卡爾?雷朋

就現在來說,大多數騎手都不會用哈雷來挑戰速度記錄。但在1970年,卡爾·雷朋加入了哈雷公司團隊.這一決定,讓他成為最全能的賽車手之一,包攬了諸多令人羨慕的光環——當時最優秀的公路賽車手、扁平賽道賽車手、以及陸地速度記錄挑戰者。

卡爾駕駛哈雷改裝的“哥斯拉”賽車,在1970年創下了427km/h的陸地速度紀錄。這一紀錄是如此出眾,以至于持續了5年,都無人能夠打破!

卡爾的“哥斯拉”賽車同樣出名——根據陸地速度記錄的歷史,一般來說廠家刻意回避參與,即使給了支持也只是甘當“幕后英雄”。但是“哥斯拉”不一樣,罕見地出現了哈雷的高調全力支持!

時間:1975年

速度:487km/h

賽車:銀鳥

騎手:唐?維斯科

這次,還是唐·維斯科,還是雅馬哈,還是二沖程發動機。

不同的是,維斯科進行了更瘋狂的挑戰,將排氣量擴大至原來的2倍,無撞上了1390cc的二沖程發動機!

維斯科搬來了2臺雅馬哈TZ700的發動機,并把它們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了令人震撼的8缸二沖程發動機,排氣量高達1390cc,最大功率達到240馬力!這一動力性能,相當于現在的MOTOGP賽車,在當時屬于令人瘋狂的動力!

在狂暴馬力的驅動下,維斯科再次刷新了陸地速度記錄,駕駛流線型賽車突破了300mph(483km/h)的速度,創下了了487km/h的新記錄!

時間:1990年

速度:518km/h

賽車:哈雷“逍遙騎士”

騎手:戴維?康柏斯

1990年,康柏斯創下了518km/h的摩托車陸地速度記錄。此后15年內,無數騎手試圖挑戰,但無一例外都沒能成功,直到2006年“攻擊者”才超越了這一記錄。這從側面說明,康柏斯賽車的技術是多么超前!同樣令人吃驚的是,康柏斯賽車采用的竟然是哈雷發動機,武裝了2臺排氣量1500cc 的哈雷“鏟頭”!

這臺賽車的主人是機車雜志《逍遙騎士》,競速活動也獲得了雜志的資助。憑借眾多的讀者優勢,這家老牌雜志的競速活動獲得了很多的支持,這為創造速度紀錄提供了強大后盾——在一次試跑中,這臺賽車在480km/h的高速時發生摔車,后果很嚴重!但是,得益于強大的支持,這臺賽車很快就被修復了,迅速重振旗槍再赴賽場!

時間:2010年

速度:606km/h

賽車:攻擊者

騎手:洛基?羅賓森

駕駛流線型賽車“攻擊者”的羅賓森,是現有的摩托車陸地速度記錄持有者。這臺流線型賽車,武裝了2顆鈴木“隼”的發動機,同時用上了渦輪增壓,最大功率約1000馬力!顯然這是能量驚人的怪獸,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羅賓森的“攻擊者”是目前跑得最快的兩輪摩托車。事實上,“攻擊者”已經創造了3次速度記錄——2006年,羅賓森創下了550km/h的速度;隨后,在被克里斯·卡爾駕駛的 BUB流線型賽車超越后,2008年羅賓森又創下了579km/h的速度記錄;不久之后卡爾再次超越,但2010年羅賓森駕駛“攻擊者”再次發威,創下了驚人的606km/h速度記錄!

有趣的是,流線型賽車“攻擊者”3次創下速度記錄,同時摔車也摔了3次,分別是在2004年、2007年和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