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鐵道(崩壞_星穹鐵道兌換碼)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星穹鐵道,以及崩壞:星穹鐵道兌換碼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為何都說星穹鐵道走不遠?其實這才是根本原因,信不信由你了!

星穹鐵道現在勢頭很高,自從上線以來力壓群雄。就連自家游戲原神都比不過,可想而知有多厲害。

可是業內人士透露,星穹鐵道只是一個“附庸品”,很難有長久的發展。接下來將對此進行分析,你認可哪種說法?

一、沒有開放世界精彩

原神是單機游戲,但是具有組隊功能。而星穹鐵道則沒有社交功能,加好友也是為了幫襯而已。也就是說明星穹鐵道才是實打實的單機游戲,就這一點就限制了發展。

玩過星鐵的都知道,玩法限制太大。不能跳、不能飛,不能突破壁壘,非常的煩躁。這類玩家真的讓人喜歡不起來,或許只是跟風玩而已。

現在有多少人覺得無聊才懶得上線的?沒有幾十萬也有上萬吧!

二、沒有可持續玩法

星鐵的核心玩法是什么?有誰能說的出來嗎?

第一,沒有探索進度,因為寶箱、機關都是有限的,處理完就不會再有了。

第二,體力恢復慢,消耗快!180體力其實5分鐘就弄完了,之后還能做啥?

第三,活動沒有挑戰性,如果沒有時間限制,一天就能弄完。

所以星鐵還是因為沒有可持續玩法,這會大大降低玩家的積極性,最終產生退游的想法。

三、角色差異化明顯

由于這是一款回合制游戲,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角色之間的差距。比如景元這個角色就非常拉垮,如果同等裝備下,可能傷害只有希兒的一半。

很多人都說需要專武才厲害,可是如果每個角色都有專武那也傷害高???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

這個問題非常嚴峻,因為現在有的角色處于下水道,可能過多久依然無法改變。所以運氣差的玩家,大概率會選擇退游。

四、角色玩法固定

文章開篇前就說過,玩法沒有開放世界精彩。尤其是角色玩法方面,很多都是固定無法改變的。

如果對標原神,兩者就是云泥之別。原神角色可以觸發屬性傷害,多達10種以上傷害,各種搭配琳瑯滿目。反觀星鐵這邊,釋放技能就是流水線,無任何操作。唯一的亮點還是天賦被動,比如希兒的追擊機制。不過還是太弱了,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總結:總體來說星鐵這款游戲并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在玩法方面。有的玩家玩了一個月,現在處于半退游狀態。原神別人玩兩年才達到長草期,星鐵就一個月?別太離譜!

領300星瓊《崩壞_星穹鐵道》6月7日上線1.1版本,5星銀狼羅剎登場

好游快爆消息:《崩壞:星穹鐵道》將于6月7日更新1.1版本「銀河漫游」,主要更新內容:新5星角色「銀狼、羅剎」將至,新光錐亮相!


先領3個100星瓊福利兌換碼

(限時不限量領取)

9A6BHRKX4XNL

5S6BZ93E4WN8

TTNAYQ3FMF9U

△ 以上兌換碼有限期截止至5月27日中午12點失效,請盡早兌換喔~

1.1版本前瞻爆料匯總

1|活動躍遷預告

◆ 第一期

5星角色:銀狼

4星角色:丹恒、艾斯妲、希露瓦

限定5星光錐「雨一直下」概率提升!

◆ 第二期

5星角色:羅剎

4星角色:馭空、佩拉、青雀

限定5星光錐「棺的回響」概率提升!

2|新場景公開

歷史文化博物館揭曉!在這里將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3|玩法、活動更新

多重活動上新,完成活動獲得星瓊、行跡/經驗材料、信用點等豐富獎勵!

免費的10連抽來啦!活動期間簽到滿7天即可獲得獎勵:

支持場景自定義噴漆涂鴉并拍照的「獵星游戲」:

開拓者們可以成為博物館的經理!經營博物館達成對應目標,可獲得豐富獎勵:

不同關卡將迎來各異的特殊機制,動用腦筋通關抱走獎勵吧:

更多活動將至:

4|同行任務開啟

和游戲里的角色們同行冒險吧,完成指定任務可獲得對應獎勵~

5|社交系統

后續可以在游戲里,直接和好友發送聊天消息啦~


好游快爆內還為各位開拓者準備了《崩壞:星穹鐵道》地圖資源查詢器、角色配隊實用攻略、模擬宇宙攻略大全等滿滿干貨!

打開麥克風交流,你的星瓊準備留給____________?

暢玩《崩壞:星穹鐵道》高畫質需要什么配置?實測8款安卓旗艦告訴你

《崩壞:星穹鐵道》可以說是上半年最具討論度的手游新作了,作為一款3D箱庭世界回合制游戲,它畫質和美術也是不失米哈游一貫的精良水準。不過它的配置要求同樣絲毫不低于之前的《原神》《崩壞3》等大作,許多玩家上手后反映手機卡頓發熱嚴重,自己原來的舊手機甚至只能開全低的畫質才能勉強流暢運行。

那么想要在這款游戲中高畫質暢玩,究竟需要一臺什么配置的手機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筆者找來了涵蓋目前所有熱門旗艦/次旗艦SoC的8款手機為大家逐一測試,它們分別是:iQOO 11(驍龍8 Gen2)和魅族20(驍龍8 Gen2)、vivo X90(天璣9200)、iQOO Neo8 Pro(天璣9200+)、Redmi K50至尊版(驍龍8+ Gen1)、vivo X80(天璣9000)、vivo S15 Pro(天璣8100)、vivo S15(驍龍870)。

01/ 測試條件說明

測試手機統一連接WiFi,開啟高性能模式,屏幕亮度調整至手動最大,室溫為27°C左右。

游戲場景選擇的是“仙舟羅浮-星槎海中樞”,該地圖場景建模復雜且NPC密集,是這款游戲目前渲染壓力最 高的場景之一,每臺測試手機都將在此地圖進行10分鐘循環跑圖測試。

分析環節將根據PerfDog測試軟件偵測到的以下四個數據來評價手機的性能表現。

平均幀(FPS):游戲平均幀率,滿幀為60幀,越接近代表越流暢。

穩幀指數:反映幀率平穩的指標,越小越好,>8時代表卡頓明顯。

功耗(W):游戲運行時的整機平均功耗,數值越大代表發熱耗電越嚴重。

幀能耗(mW):手機運行游戲時平均生成每幀所需的功耗,作為芯片能效參考,數值越低越好。

*tips:本文涉及大量測試數據及性能分析,想省流可以直接跳至篇末看選購建議。

02/ 挑戰「非常高」畫質--全軍覆沒

首先,我們在預設

「非常高」檔位的畫質下,看看目前新一代旗艦平臺的四款手機表現如何。

iQOO11

可以看到,即使搭載驍龍8 Gen2的iQOO 11,在這一畫質下游戲平均幀率也才剛剛達到50幀,穩幀指數6.9,已經十分逼近8的卡頓臨界值了。

并且,此時手機的運行功耗已經來到了6.6W左右,機身高溫點達到了47.2°C,發熱耗電都非常明顯。

魅族20

相較于iQOO 11,同樣搭載驍龍8 Gen2的魅族20性能釋放則傾向于更加保守,整機功耗限制在了5.9W左右。因此它的平均幀率也更低,只有47幀,穩定性也突破了8.4的臨界值,游戲中能感覺到明顯的卡頓。

不過由于釋放相對保守,它的機身溫度相對也沒有那么燙手,高溫處為44°C左右。

vivo X90

搭載天璣9200的vivo X90平均幀率為44幀,穩幀指數同樣達到了8.3,存在明顯卡頓。

vivo X90的運行這款游戲時的功耗為6W,性能釋放水平也是比較中規中矩的,正面機身溫度45.6°C,背面44.4°C。

iQOO Neo8 Pro

再來看到搭載天璣9200+的iQOO Neo8 Pro,雖然表現仍然算不上很流暢,但它的幀率竟然反超了兩臺驍龍8 Gen2機型,在這一畫質中達到50.8的平均幀。

此時,它的功耗釋放達到6.35W,要略低于iQOO 11一些,機身溫度為45°C左右。

匯總上面四款機型的測試結果,我們發現在代表芯片能效的幀能耗數據方面:

使用2K屏的iQOO 11,功耗也會明顯比同為驍龍8 Gen2但搭載1080p屏的魅族20來的要高,說明屏幕規格會對下面的功耗測試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整機能效僅作為參考;

不過同為1.5K屏的手機,iQOO Neo8 Pro的幀能耗卻要明顯低于vivo X90,幀率表現也提升了一個臺階,甚至不輸于驍龍8 Gen2機型。由此來看,天璣9200+的提升應該不止是官方超了個頻這么簡單,在能效上應該也有著一定的進步。

不過從數據也能看到,四臺最 新款的旗艦機型,頂多也只能跑到50幀左右,并且穩幀指數也十分逼近嚴重卡頓臨界值,無法流暢運行,發熱耗電也都比較嚴重,其它性能更低的機型已經沒必要繼續測試了。這說明至少在不使用散熱背夾的情況下,《崩壞:星穹鐵道》預設的「非常高」畫質并不適合現階段的手機運行。

另外,觀察Perfdog的后臺性能數據還能發現,幾款手機在運行游戲時的CPU頻率和占用率都不高(約20%),而GPU占用則超過了80%,也說明相比起《原神》來說,《崩鐵》對CPU性能的要求更低、對GPU性能的要求更高。

03/ 「高」畫質測試

既然「非常高」畫質下游戲幾乎不具備可玩性,那我們接下來將測試重點調整為預設的「高」檔位進行,此時的畫質損失其實并不大。

iQOO 11

降到高畫質后,iQOO 11已經能夠跑到接近滿幀,穩幀指數2.1,流暢度已經比較良好。

此時的手機平均功耗降至6.25W,機身發熱情況也有所改善,背面最 高溫46°C左右。

魅族20

魅族20的流暢度同樣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但在游戲后半段依然出現了過熱降頻的情況,幀率波動比較大,平均幀率57.4幀,穩幀指數3.5。

不過觀察表面溫度則沒有大幅降低,看來魅族20的性能策略可能更傾向于優先將表面溫度控制在44°C左右,基于這一前提再追求盡可能多的性能釋放,此時整機功耗為5.5W。

vivo X90

vivo X90平均幀率53.2幀,穩幀指數也降低到了5.6。

此時整機平均功耗5.66W,機身正面44.5°C,背面42.6°C。

iQOO Neo8 Pro

iQOO Neo8 Pro的平均幀率為54.8幀,穩幀指數4.7,要比X90略好一些。

而它的功耗基本是和X90差不多的,5.64W,機身溫度43.5°C左右。

Redmi K50至尊版

再來看驍龍8+ Gen1次旗艦機型的表現,Redmi K50至尊版的平均幀率竟然也是超過了兩臺驍龍8 Gen2機型,達到了平均59幀,穩幀指數2.4,令人比較的意外。

當然這并不代表驍龍8+ Gen1就強于驍龍8 Gen2了,之所以會出現反超的結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K50至尊版的性能釋放非常激進,整機功耗達到了6.1W,此時機身的正面溫度達到了45°C。

vivo X80

而天璣9000在這款游戲中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高畫質下的平均幀也只有47.1幀,穩幀指數高達9.1,游戲過程中的卡頓感是非常明顯的。

游戲過程整機平均功耗5.83W,機身溫度達到了44.6°C。

vivo S15 Pro

再來看到天璣8100的表現,vivo S15 Pro運行的平均幀率為46.9幀,穩幀指數為8,表現和X80基本一致。

不過在相似的幀數成績下,天璣8100平臺的功耗更低,整機運行在5.5W。

vivo S15

驍龍865/870作為曾經的一代神U,目前在廣大用戶手里應該還有相當多的保有量,不過它在運行這款新作時,已經是顯得力不從心了,只有降到低畫質才能足夠流暢。

vivo S15這款手機的性能釋放也是比較保守的,整機平均功耗只有4.76W,這使它在游戲高負載下,表面溫度保持在了42°C左右。

我們再將所有的測試數據匯總一波,進行總結:

在「高」畫質下,搭載驍龍8 Gen2和驍龍8+ Gen1的機型,無論性能還是幀能耗方面都有著符合預期的穩健表現,基本都可以滿足流暢運行的標準。不過實際幀率還會受到手機不同的性能策略影響,對流暢度要求比較高的玩家可以多留意具體機型評測中關于手機性能調度方面的測試。

反倒是天璣9200系列,尤其是天璣9200+的進步讓人比較意外。天璣9200+相比天璣9000的游戲流暢度提升十分顯著,功耗控制也更加良好,從能效表現看也幾乎是追平了驍龍8 Gen2,成為驍龍旗艦平臺目前為數不多的有力競爭者。預計如果有后續天璣9200+有性能調度更強的機型,實現幀率的反超也不無可能。

至于余下的三款SoC,表現則都不太理想。不過如果你預算實在有限,也能夠接受降低畫質運行,那么相對而言選擇天璣8100(類似的天璣8000、天璣8200也可作為參考)比起驍龍870及以下的處理器會更加合適,它在功耗更低的同時幀率也較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