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數字教學云課堂(北京數字學校空中課堂)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區教委針對線上教學也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包括要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特別是線上教學規律、確保線上教學質量、提升線上教學指導和教研的水平、優化作業設計和答疑輔導、保證學生充足睡眠和體質健康以及做好家校共育等,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踐行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學校成立線上教育領導小組,由王英校長任組長,教學副校長李靜負責協調安排,教育教學主要領導和年級組長參與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分成年級組進入每一個班巡視課堂教學情況,及時了解教師線上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狀態,并建立線上課堂巡視群,每位領導每天在群里小程序打卡隨時上傳巡視情況和截圖,隨時溝通反饋課堂狀況,確保線上課堂高質量。

圖為北京移動工程師在直播現場進行技術保障

律師也認為,要想解決農村孩子沉迷等問題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合力,“這些孩子缺少豐富的課外活動,也缺少科學的監督和引導。遠程授課或許是一種更為便捷、更可持續的支持方式。一方面,它將城市資源鏈接村小的孩子,另一方面,老師也能收獲一些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方式。”

據了解,寶山區將繼續開展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活動,不斷深化、改進遠程課堂教育模式,更好地推動滬滇基礎教育協同發展,提升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踐行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使命與擔當。

與會的黨派成員、界別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建言推動“雙減”政策落地。

今年,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被任命為青年湖小學校長。和他一同前往的,還有提任青年湖小學副校長的德育主任王燕和提任青年湖小學黨支部書記的北京小學紅山分校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胡曉娟。這項任命的背后,是北京西城區委教育工委探索組團任用優質校干部到對口支持小學任職,承擔對口學校的全面管理,形成組團式幫扶機制的新探索。此次輪崗實行組團式任命的還有黃城根小學與鴉兒胡同小學、實驗二小與實驗二小涭水河分校。

記者發現,從點對點到組團式,這種將輪崗干部教師組成效能團隊整體派出的方式在北京東城區、海淀區都已出現。在日前舉行的西城全區教師輪崗交流會上,青年湖小學一名青年教師說,組團式輪崗給學校帶來的改變,教師看得見,學生感受得到,家長們也對學校的未來充滿信心。

教師報志愿,學校立臺賬,學區管統籌

接到延遲返校通知,京源學校領導班子迅速反應,制定方案。在總結之前線上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京源學校老師們不斷創新,依托多媒體技術手段,利用學習小組、課上連線、導學案、學習單等多種形式,進行線上教學。

白濟汛鄉完小地處偏遠山區,此次連線的分校有245名學生、18名教師。因周邊地形復雜,其他五所分校散落在山間,孩子周一至周五都在學校寄宿。這兩年學校得到了來自上海寶山區以及社會各界的資助,部分教室配備了電腦和液晶電視,遠程連線上課已是家常便飯,這也是此次空中課堂得以實現的基礎。

山區留守兒童困在手機里

首批試點區為東城和密云,當年底再拓展西城、海淀等6個區,至2022年9月,全市所有區縣全部啟動。一年,北京干部教師交流輪崗覆蓋全域。

疫情三年,在線教學早已熟門熟道,可如何創新在線教學方法與模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是朝天教育人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北京市推進“雙減”工作的成效。通過政策創新引領學科類培訓治理,北京市研制了20余個“雙減”配套文件,大幅壓減機構數量,完成“營轉非”“備改審”、實行政府指導價三項重點任務。截至7月15日,北京市有證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357址,線下347址,線上10址,壓減率超過80%,無證機構動態清零。今年以來共舉辦119場招聘會,為從業人員轉崗再就業提供了8.3萬個崗位。經過一年多的綜合治理,學科類校外培訓亂象明顯扭轉,招生規模、培訓價格大幅下降,機構退費投訴量下降90%以上。

“‘雙減’為課堂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影響,需要將課堂教學和課后活動、作業整體設計,只憑某個學校、某個老師開發和研究,難以實現。”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教研組組長吳衛東說,減負不減質,實現提質增效,需要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活動資源,應加強對作業設計的理論研究,以示范校或是集團總校牽頭,片區內學校老師參與,研究適合不同層次學校或學生的課后作業,供學生選擇,使孩子學習有更多的獲得感。

2022年3月,東城區革新里小學對全校857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847名家長表示看到了孩子的成長變化:學習主動性與自我管理意識有了很大提高;身心發展比以往更加積極、主動;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全區師生共進,家校聯動,以精部署促嚴落實,用控細節換心相連,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教育人的擔當與責任。

目前,北京東城、西城、朝陽等地區,都建立了干部教師輪崗“區、學區、學校”三級供需臺賬,以提升精準輪崗水平。朝陽東壩學區以“剛性與柔性需求相結合、當下與長遠需求相結合”的原則挖掘需求,以“存量與變量相結合,特殊與通用相結合”的原則挖掘供給,不但建立了學區干部教師輪崗供需臺賬,還指導各校形成學校三年人才供需計劃。

組團式輪崗:

來自上海艾克森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在空中課堂上首講

古城二小分校迅速行動,啟動“延期返校”居家學習應急預案,研討“一人一策”保障學生如期開啟線上學習。設計五育融合“生活+”居家課程,豐富學生的居家生活。學校設計了居家學習期間指導作息時間表和“生活+居家自主學習成長記錄”,通過網絡家訪、線上班會、線上家長會等形式,搭建有效溝通的橋梁,指導學生進行一天有序安排。

2021年8月,北京“雙減”工作啟動之初,作為推動全市“雙減”工作的治本之策,北京宣布啟動干部教師大面積交流輪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在全市“雙減”工作發布會上表示,城區干部教師輪崗從縮小區域內校際差距的實際需要出發,重點推進全區范圍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換,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遠郊區全面推進交流輪崗。在全區范圍內,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換,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

■ “雙減”一年看變化

據了解,北京移動為北京市教委的“數字學校”(空中課堂)提供政務云云主機安全、出口帶寬等市級政務云保障服務,專門針對各類線上教學,給校方提供有力支撐。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移動持續創新推出系列遠程教育應用:在移動魔百盒發布“數字學校”課程資源,累計推出課程達9320門,為全市200余萬北京移動家寬用戶提供線上學習途徑,面向全市130余萬中小學生提供線上課程服務;“5G智慧云考場”也相繼助力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戲曲學院等幾十家高校以及研究院所的研考工作,累計服務學生3萬余人。

在推進“互聯網+基礎教育”方面,北京市校園互聯網接入率100%,無線網絡覆蓋率達90%以上,還遴選了100個“智慧校園”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基地和100項信息技術與課堂應用融合創新課題,涌現出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雙師同步課堂、選課走班等一批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學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