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捉妖神品1號指標,以及天諭手游神品菜譜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湊個熱鬧,我也來頒個獎:“瘋斯卡”年度剩點2015-2016
自娛自樂一下,給我自己從2015年年初到2016年年初看的電影和劇集頒個獎。
偉大的莫里康內在87歲高齡時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恭喜!
在很多人印象里,老爺子應該早就拿小金人拿到手軟了,可是居然并沒有!
小李子拿獎了,一副再不拿就要冤死了的樣子。但其實電影這行當里高人如云,該拿獎而沒拿的多了去了,小李子哪怕再多熬上十年也沒什么冤的。
對于我這種沒心沒肺沒情懷的人來說,小李子拿獎只意味著他那些十足有趣的奧斯卡梗以后都玩不成了,頗有點失落啊。
作為一個經常脫線的不合格影評人(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干家務以及跟1歲半的女兒玩耍,做菜的時候以及深夜和凌晨才是看片、閱讀和寫作的時間),我去年只看了五十幾部電影,這回奧斯卡提名作品更是幾乎都沒看過,所以奧斯卡本身,我就聊不了啦。
但是,奧斯卡這個頒獎季最后一個熱鬧還是非湊一湊不可的。
緊隨著這個頒獎季的尾巴,我也自娛自樂一下,給我自己從2015年年初到今年年初看的電影和劇集頒個獎。
嗯,這估計是大家能看到的最晚的一篇年度盤點了。以前頒獎季的結尾是奧斯卡,希望以后就是我的“瘋斯卡”了。
————————————————
“瘋斯卡”年度剩點2015-2016
“剩點”就是去年沒點評的,剩下來合在一起點評(其實去年一部電影都沒評%>_<%)。
先國外后國內。開始——
1.年度“藥不能停”大獎
獲獎者:《史蒂夫·喬布斯》的導演丹尼·博伊爾
(△丹尼.博伊爾)
丹尼.博伊爾,我最愛的導演之一,導過《猜火車》、小李子的《海灘》、腐蘭蘭的《127小時》。
此君一大特異功能就是能把任何題材拍出迷幻味兒,不管是上天入地的科幻題材(《驚變28天》)、還是有事沒事先跳上一段的印度歌舞題材(《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經他一過手,都好像磕了藥一樣,透著股神經不太正常的氣息。
可是在去年的新作《史蒂夫·喬布斯》里,除了偶爾有幾個鏡頭有那么一點兒他標志性的迷幻味兒之外,整部片子“正常”得讓人感覺是丹尼.博伊爾還沒磕上藥就直接進片場了。
那股子像嗑過藥一樣的迷幻勁兒,才是丹尼·博伊爾的殺手锏,這回怎么還沒亮完就收回去了呢?
喂,藥不能停啊。
當然,這片子最大的毛病應該還是出在金牌大編劇艾倫.索金的劇本上。這個劇本聰明得過了頭。有些劇本,會讓你發出“哇,這個編劇好聰明”的感慨,而本片的劇本是“哇,這個編劇好想告訴我們他很聰明”。
(△艾倫.索金)
順便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些片子,都還不是我心中丹尼.博伊爾最好的作品。我心目中丹尼.博伊爾的第一神品是這部在豆瓣上只有6.9分的“大爛片”《太陽浩劫》,以后另文詳述。
————————————————
2.年度“人物性格很豐滿”大獎
獲獎者:《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女主角Rey:
我被父母拋棄了,但我要勇敢,我要做好人,我要當英雄。
———————
男主角Finn:
我是在壞人堆里長大的,但我要勇敢,我要做好人,我要當英雄。
———————
皇牌飛行員Poe:
我本來就很勇敢,我本來就是好人,我本來就是英雄。
嗯,好豐滿的人物性格。
————————————————
3.年度“古龍附體”大獎
獲獎者:《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什么“人物弧光”,你就是想讓人物一開始怎么樣,最后還是怎么樣,那不妨看看人家《瘋狂的麥克斯4》是怎么玩的。
跟打打殺殺有關的故事模式,大概分成兩種。
一種是金庸式的,主人公一出場是個弱雞,后來越來越牛,最后變成超級大牛。
還有一種是古龍式的,主人公一出場就很牛,后來很牛,最后還是很牛。
古龍式的故事聽起來雖然很無聊的樣子,但只要你有本事把這樣看上去非常“平”的設定包裹在一個張力足夠的氛圍里,人物也照樣會爆發出足以打動觀眾和讀者的魅力。
比如被這種古龍模式附體的《瘋狂的麥克斯4》就是個好例子。
《瘋4》里,為數不多的幾個描述人物性格轉變的情節——麥克斯從“獨善其身”到“這忙老子幫了”、納克斯的棄暗投明,都被導演幾乎是刻意地給輕描淡寫了,簡直可以說是敷衍。
(△納克斯棄暗投明)
導演的意思好像是:“我才不鳥什么人物性格轉變呢,難道還真的有人關心這個嗎?”
全片男女主角的性格加起來只有一句話:“X這個世界!X這個世界!X這個世界!”
簡單粗暴到無以復加,但你分明能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到那股能噴出火來的憤怒。
而這股怒火,實在太有煽動力了。這樣的“平”,比那些所謂“跌宕起伏”,還要激動人心很多倍。
順便祝賀《瘋狂的麥克斯4》在奧斯卡上拿了六項大獎,這片才是本屆最大贏家啊。
————————————————
4.年度“最搶戲路人甲”大獎
獲獎者:《廣告狂人》第七季結尾路人
我心目中一代神劇《廣告狂人》在去年謝幕了。
很開心,它居然沒有像大多數美劇那樣爛尾。更不可思議的是,全劇最后的收尾戲,居然全部給了一個從來都沒有在整個七季劇集中出過場的“路人甲”。
敢這么干的編劇,已經不光是牛,而簡直是透出點仙氣了。
這部神劇最后在可口可樂的經典廣告歌里結尾,也是神來之筆。時代總會終結,唯有coke永生。
————————————————
5.年度“狗尾續貂,一續再續”大獎
獲獎者:《終結者:創世紀》
《終結者》這個超級IP,從第二集之后就再也沒有合格的續集,包括這一部在內。
這部片子其實優點挺多的,比如——
1.徹底拋棄稀爛的三、四兩部,承接經典的第一、二部,做得好;
2.倒轉第一、二部的發生順序,是個好腦洞;
3.調侃和致敬了一、二部各種梗,老影迷看得很開心;
4.對約翰.康納的處理其實也很妙(只是演員沒選對,第一眼看去就知道他肯定不是好人)。
但缺點更加明顯,比如——
1.動作場面不但極度缺乏想象力(都是些觀眾看完劇本閉上眼睛自己腦海里也能想象得出來的橋段),而且還拍得很潦草(比如女主角的拔槍、開槍的動作軟慢粘,極其業余);
2.劇情推進處處草率,浪費了各種本該出彩的細節(比如說劇本其實為每個角色都安排了說得過去的感情戲,但每個人都好像都是一副要把臺詞念趕緊念完的樣子)。
高曉松說的好萊塢大片場模式僵化,似乎可以從此片中窺知一二。好的創意,在制作的過程里縮手縮腳,最終毀在一個平庸的實現方案里。
————————————————
6.年度“《七龍珠》也不是你想學就能學”大獎
獲獎者:《007:幽靈黨》
從《皇家賭場》到《幽靈黨》果然是個連續劇。前面每一部里手眼通天的大BOSS,竟然都是《幽靈黨》里這位超級BOSS手下的小嘍啰。
于是,這幾部007連起來看的話,就很詭異地陷入了打怪升級的《七龍珠》模式。先登場的BOSS弗利薩能隨手滅掉一個星球,后登場的BOSS魔人布歐就能隨手滅掉整個宇宙。
可《幽靈黨》里這位超級BOSS登場后,一點也沒有表現出隨手滅掉整個宇宙的能力啊。他跟前面登場的幾位BOSS分明就只是同一個段位的嘛,甚至還不如他們呢。
于是,這個開局相當驚艷的連續劇,終于還是在結尾荒腔走板、沒能善終,太可惜了。
————————————————
7.年度“智商跳水”大獎
獲獎者:《紙牌屋》第三季
好好一對高冷腹黑變態的“人間絕配”,在第三季里居然變正常couple了。
Frank智商直線跳水,第一、二季里那些高明的政治手腕一下子不知道咋使了。而Claire居然變身為圣母!天,Frank第一、二季里干的那些臟事你又不是沒份?
后來才知道第一、二季的老編劇有意退出,第三季就已經有新編劇入駐,而第四季就全部交給新編劇了。此劇前景堪憂。
————————————————
8.年度“閃耀銀幕”大獎
獲獎者:女英雄們
2015是銀幕女英雄批量崛起之年。
此獎頒給2015年銀幕上最閃耀的女英雄們。她們是——
《冰血暴》第二季中的神經短路女Peggy:
《神探夏洛克》中的可惡新娘:
《女間諜》中的逗比姐妹花:
《碟中諜5:神秘國度》中的福斯特特工:
《真實魔鬼游戲》中的光子: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中的Furiosa:
————————————————
9.年度“侯孝賢萬歲萬萬歲”大獎
獲獎者:《刺客聶隱娘》
侯孝賢是中國影評界的“政治正確”,只能說他好,只能說他有多好。怎么評價侯孝賢,是有一條馮唐口中衡量品味高下的“金線”的。金線之上的,叫“會看電影”,金線之下的叫“你懂個屁”。
我很羞愧地處在這條金線之下。
片子里的環境、器物、音效乃至配角們的臺詞和神態都想極力展現唐朝日常生活的“煙火氣”。很多人說侯孝賢讓我們聽到了唐朝的風聲。這點沒錯。
但是另一方面,主角們的文言臺詞和面癱表情卻卯著勁兒裝,裝,裝,完全是煙火氣的反面。
這兩面,是完全撕裂的啊。要煙火氣還是要裝,任選一樣,都好。而強扭在一起,就好像在一部愛情動作片里插播政府工作報告,這么做真的不覺得別扭嗎?
————————————————
10.年度“對比鮮明”大獎
獲獎者:《三體》同人短片《水滴》
這部去年在網絡上瘋傳的同人短片很巧妙用了兩重對比來視覺化了《三體2:黑暗森林》最華彩的一個段落——三體水滴與地球艦隊遭遇戰。
第一重對比:
三體的神級技術可以把“水滴”的表面做成絕對光滑的曲面,因而理論上它就是一面可以反射出無限細節的超級鏡子。這與它上面映射出來的地球飛船上粗糙的金屬元件構成了強烈反差。
接下來的遭遇戰結果如何,從這重對比中已看得清清楚楚。
《水滴》沒有直接描寫遭遇戰本身,而是把視角挪到遭遇之前,高明!這就像是武俠小說里兩個高手決戰前面對面站著,不用出招,光看氣場,勝負就已分曉。
第二重對比:
更高明的是第二重對比,一邊是地球這邊從聯合國秘書長的致辭到民間廣播的各種自作多情的極盡喧囂,而另一邊是水滴漠視一切喧囂的極致靜默。
這重對比,才真正表現出了原著里讓人膽寒的那條設定:在高等文明眼里,低等文明不過是條蛆蟲。
“我殺你,與你何干。”
這部短片完成得太漂亮。可惜的是,就目前中國主流電影圈對科幻題材的認知水平來看,像《水滴》導演王壬這樣能抓住科幻小說中某些精髓的編導,肯定很難獲得操刀掌控科幻長片的機會。《三體》電影版也只能是落在孔二狗之流手里被糟蹋。這是更讓人無語的一重對比。
順便預祝孔二狗版的《三體》電影版票房吃shi。
————————————————
11.年度“寬容善良好觀眾”大獎
獲獎者:好評如潮的《捉妖記》、《煎餅俠》&惡評如潮的《萬萬沒想到:西游篇》
年中,漠視最基本的電影技巧和電影節奏、幾乎不能算是電影的《煎餅俠》上映。我們說,有情懷,好感動,要支持。
年中,故事弱到還不如喜羊羊的《捉妖記》上映。我們說,特技好,工業水準高,要支持。
年末,《萬萬沒想到:西游篇》上映。我們說,梗略有點老啊,叫獸你想圈錢想瘋了吧?你是垃圾。你去死吧。
嗯,我們真是寬容善良的好觀眾。萌萌噠。
————————————————
12.年度“臉好腫”大獎
獲獎者:《老炮兒》
電影不遵從現實邏輯當然毫無問題,但總得有個一以貫之的內部邏輯吧?不能前面剛說完一句話,后面就被自己的所作所為打臉啊。
一邊口口聲聲說做人要“仗義”,一邊靠吃軟飯接濟兄弟——對女人就不用仗義嗎(哪怕這個女人鐵了心倒貼你)?
上門去找老友借錢,別人不欠你的,還禮數周到,你反而裝模作樣只談感情不談錢,這就是你最看重的兄弟情義?
一邊口口聲聲說要有“規矩”,茬架靠自己,不報警,一邊舉報信就寄出去了,這就是“規矩”?
六爺那張滄桑而浮腫的臉龐,真是因為老了,還是被自己打臉給打腫的?
————————————————
13.年度“代溝哪兒去了”大獎
獲獎者:《唐人街探案》
以前看的電影,主創者大都比我老得多。這幾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電影由我的同齡人主創。比如這部《唐人街探案》的編劇、導演陳思誠,就比我大三歲,算是同代人。
我們這一代人(70尾80頭),與更老一點的那一代標準70后相比,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大概就是:
70后是很有大情懷的一代,而我們這一代,少有大情懷,多有小興趣。在自己熱愛的一些小興趣上,我們這一代可能鉆得比前輩更深一點點。
成長過程里那些日夜“鉆研”的興趣,日積月累之后漸漸開花結果。比如小時候我們這一代人愛看周星馳,現在銀幕上跟我差不多同齡的周星馳徒子徒孫們逐漸接過了周星馳的衣缽。
再比如《唐人街探案》里那些借鑒偵探小說經典詭計的橋段和幾個處理得相當精準到位的搞笑段落,我看到的時候都心里竊喜。因為我能從我自己從小到大的閱讀和觀影體驗中一一找到它們的對應出處。
我與銀幕之間的代溝漸漸消失了。
這一代電影人,在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上,可能會比前代電影人弱一點,但是與前輩相比,他們越來越知道怎么把電影拍得有趣了。
因為,我們這一代,本來就是更有趣一點的一代人。
嗯,就是這么傲嬌。我這一代人比70后強,更比50、60后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其實我也很謙虛,我知道90后一定比我這一代強,00后又會比90后更強。
他們強,同樣不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有情懷,而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有趣。他們在更有趣的世界里長大,就比我們更加不能容忍無趣的世界。
那些現在還老是想要把我們拉回到無趣時代的力量,也許還能對70后和80后奏效,但會在越來越有趣的世代面前漸漸失效,而這正是中國的希望所在。
在這個越來越讓人絕望的處境里,每想到這一點,就覺得很安慰。
文:瘋狂鉆石(魏知超)
————————————————
歡迎訂閱我的公眾號:
妄想型精分影評(微信ID:moviemad)
腦洞清奇,浮想聯翩\(^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