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傳媒 麻花社交怎么發送聯系方式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傳媒內參導讀:10月10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其擁有的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開心麻花)11.33%的股份,轉讓底價6.12億元,一次性支付。

來源:傳媒內參—文娛資本

《李茶的姑媽》口碑、票房遭遇滑鐵盧,讓開心麻花難過了的一整個十一,眼下又要面臨第二大股東清倉股權的窘境,是主動調整還是被看空目前不得而知。

昨日(10月10日),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擁有的開心麻花11.33%的股份,轉讓底價6.12億元,一次性支付。

據了解,2013年8月份,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就斥資5000萬,取得開心麻花15%的股權,是開心麻花最早的機構投資者,對比6.12億元的掛牌價,此次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開心麻花項目上獲利將超過5億元,投資回報率超過1200%。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官網顯示,作為唯一的一支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其由財政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及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等聯合發起,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募集41億元。

開心麻花截至2018年6月30日,資產總計106989.3202萬元,負債總計18995.4278萬元。今年上半年,開心麻花實現營業收入3.41億元,凈利潤4345萬元。據了解,2015年12月29日,開心麻花正式掛牌,成為新三板話劇第一股。

轉讓資料上顯示,目前張晨為開心麻花第一大股東(48.33%),此次出讓股權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為第二大股東(11.33%),北京開心兄弟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為第三大股東(11.11%)。

此前歷經九個月的IPO告吹,此番又遭大股東清倉,這與開心麻花單一的內容產出模式不無關系,若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則會增大業績下滑的風險,公司業務能否穩定增長也是投資者的一大考量因素。

2015年,開心麻花首部電影《夏洛特煩惱》獲得14億票房,使其整體業務收入較2014年大增154.8%;2016年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驢得水》票房不利,開心麻花整體營業收入直接比2015年減少了23.81%。

開心麻花去年半年報顯示,其凈利潤2635.28萬元,同比下降19.43%,今年四月公布2017全年財報時,一部《羞羞的鐵拳》直接讓原本下降的利潤直接逆勢增長了441.81%。

今年國慶檔,原本行業寄予厚望的開心麻花第四部電影《李茶的姑媽》口碑、票房遭遇滑鐵盧,讓這種過山車似的業績波動體現得更為明顯。

加之此前媒體報道開心麻花頭部藝人(沈騰、馬力等)和創作團隊獨立出來發展等不利情況,在整個影視行業監管政策愈發趨緊的背景下,開心麻花所面臨的發展窘境將越來越嚴峻。

上映13天,票房突破13億元,原本不被看好的《封神第一部》連續多日贏得票房冠軍。而暑期檔原本最為觀眾期待的《超能一家人》卻票房口碑雙失利。這個“史上最熱暑期檔”讓從業者和影迷發現,過去通過觀眾觀影意愿預測票房似乎失靈了。

“想看”者多仍跌落

進入7月,在好萊塢大片《碟中諜7》、合拍電影《巨齒鯊2:深淵》等一眾競爭對手環伺之下,以“開心麻花”為班底的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依然在淘票票暑期檔電影“新片想看榜”上一騎絕塵,以83萬的“想看”高居首位。在一些院線負責人看來這并不奇怪,“無論中外,喜劇片都是暑期檔的熱門電影”。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觀察一部電影的票房,要看綜合票房占比和排片占比之間的差值,越大說明越有潛力。7月21日首映當日,《超能一家人》獲得36.8%的排片占比,說明院線看好這部電影。然而綜合票房占比只有33.9%,兩個差值竟為負數,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到失望。一天之后,在排片占比仍達30.1%的情況下,綜合票房占比進一步下跌至18.0%。

《超能一家人》豆瓣開分僅獲得4.3分,并一路下跌至目前的4.0分,這讓不少院線和觀眾都失去了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上映首個周末之后,該片綜合票房占比已降至7.5%并繼續一路下跌,院線也將排片占比逐步收縮至10%以下。上映僅3天,暑期檔原本最受期待的電影迅速跌落。

和《超能一家人》同樣開局不利的還有比其早一天上映的《封神第一部》。7月20日上映首日,該片僅獲得17.8%的排片占比,綜合票房占比為26.3%。然而第二天排片占比提升至28.2%,綜合票房占比只有22.7%。

觀眾自發為電影宣傳

與《超能一家人》上映首個周末后迅速跌落不同,《封神第一部》同一時間開啟逆襲之路。7月22日,該片單日票房破億元,在排片占比22.5%的情況下綜合票房占比達25.6%,第二天單日票房增至1.3億元,以18.8%的排片比收獲26.7%的票房,不僅止跌還持續成為單日票房冠軍。

上映前《封神第一部》不被看好有跡可循。該片十年前就已傳出拍攝消息,投資方曾遭遇爭議,一些觀眾甚至以為該片已爛尾。十年間中國消費習慣和電影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古裝奇幻大片不是如今電影市場的主流,況且太多爛片消耗了這一類型電影的口碑。”從事電影宣發工作多年的林先生說。

然而,《封神第一部》在豆瓣拿下7.7分,出乎許多未將該片列入觀影計劃的觀眾的預料。市民吳郡是在電影上映一周之后才走進影城觀看的,“工作日晚上9時的場次,觀眾席居然很滿。”

在社交媒體和朋友圈里,自發為《封神第一部》奔走相告的普通觀眾不少。有網友喊出“你一票我一票,太師明年就回朝”,有網友制作海報“助力聞太師早日回朝”,更有網友曬票根,不僅自己看,還帶父母親友一起看。

吳郡最近也在社交媒體參與話題,他希望和自己一樣曾有疑慮的朋友走進影院,“確實是一部不錯的電影”。“第一部劇情還沒展開,精彩的神人大戰還在后面。”在上影影城綠地繽紛城店觀看該片的觀眾陸薇和許多網友一樣,擔心無法看到后續劇情,希望該片能回本繼續制作。

“上一次觀眾自發為一部電影宣傳,還是2015年的《大圣歸來》。”在社交媒體制作視頻宣傳的魏先生則表示,觀眾同時也表達了對那些粗制濫造國產影視劇的反感。

營銷和品質誰更重要

“7月初看到網友討論說這是一部爛片,我想去看看做個評論視頻,結果一查電影還沒上映。”魏先生當初是抱著看爛片的心情走進影院的,“《封神第一部》上映前這么長時間就已被許多人認定是爛片,與宣發營銷錯位有關。比如片花里仙界、申公豹換頭這些特效,對經歷視效大片洗禮的觀眾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這部電影打動人的根本不是特效和大場面,不如把人物成長和感情好好剪輯宣傳。”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消失的她》宣發就做得相當好。影片上映時與社會話題掛鉤,“情侶看《消失的她》”“帶戀愛腦閨蜜一起看電影”讓網友樂于“玩梗”,而孕婦泰國墜崖案當事人表示片方主動找她商量授權更拉了一波好感。而王寶強導演的《八角籠中》主打“誠意”,對其個人經歷的回顧,對首部電影失利的思考等,讓觀眾對草根出身的王寶強產生共鳴。

林先生認為,從長遠看,電影的品質依然是最重要的。“比如《封神第一部》票房也許起步慢了,但口碑能為第二和第三部打下基礎。有些質量不高的電影雖看似票房成功,但對創作者后續作品未必是正面效應。”

來源: 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