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時至今日,中國網游市場已經稱為年銷售3000億的龐然大物,從網游元年的2000年到現在的2022年,無數的網游上線、停服。有的網游在中國網游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記錄;有的則曇花一現消失在歷史中;有的則到現在還在運營;也有國外熱門游戲在國內折戟沉沙的。
雖然2000年算是國內的網游元年,不過當時的游戲只有《萬王之王》與《網絡三國》,并沒有太多的競爭,再早一些就只有MUD(文字網游)。中國網游真正爆發應該從2001年開始,大量的網游如雨后春筍般不斷上限,搶奪著國內的網游市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01年那些曾經出現在國內的上古網絡游戲。
《石器時代》
公測時間:2001年1月
如果你是老玩家,那對《石器時代》應該不陌生,畢竟這款游戲是傳奇之前,中國市場最火的網游(沒有之一)!通過上面的2001年市場占有圖也能看到,《石器時代》位列第一,占據了四分之一的游戲時長。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傳奇》大殺四方,干掉了眾多同時代的游戲,唯獨《石器時代》沒有被打倒,硬撐了15年時間。
《石器時代》是一款由日本JSS公司開發(后轉入華義國際)的2DMMORPG網絡游戲,于1999年發行。在當時的日本,《石器時代》只是小火了一陣,直到2000年,這把火傳到了中國灣灣,引起轟動。
2001年的國內網游市場是群雄并起的,作為史上第一款被引進的日本網游,《石器時代》在國內開啟了“回合制”網游的時代。雖然有著《千年》《紅月》《龍族》這三個韓國網游巨頭的競爭,不過得益于早起日式單機打下的用戶基礎,日系畫風、回合制等元素還是讓《石器時代》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以將近四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成為中國第一網游。
有意思的是,現在玩家深惡痛絕的外掛,其誕生的原有多多少少也與《石器時代》有一些關系。作為最早期的游戲,那時候游戲廠商對于外掛并沒有像現在這樣抵制。當然,當時的外掛功能非常簡單,用現在的專業術語來說,其實就是簡單的腳本掛機功能,根本沒什么變態的功能。
由于對于外掛認識不足,這種能夠讓游戲變得更輕松的“軟件”反而很受歡迎。所有玩家對“外掛”都不抵觸,反而約定成俗、人人開掛、無掛不歡,而官方表面雖然沒說,但是基本上是默許的。
遺憾的是,等到官方認識到外掛的惡劣性,打算整治外掛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當時整個《石器時代》都處于人人外掛的狀態下,根治外掛只會讓游戲稱為鬼服。再加上后期《傳奇》登場、版權糾紛等的諸多問題,2008年《石器時代》正式停服。
之后代理商更換為金山,然而好景不長,金山很快也被換掉。直到2013年,勝思成了《石器時代》新一任代理商,讓游戲重獲新生!不過情懷畢竟不是萬能的,最終在2016年4月8號,一代傳奇網游《石器時代》宣告落幕!
《千年》
公測時間:2001年3月
《千年》是一款由韓國Actoz公司開發的武俠類網絡游戲,游戲架構出一個精彩紛呈的古代武俠虛擬世界。通過修煉各種相生相克的武功,闖蕩江湖體會游戲樂趣,并成武林霸主、一代宗師來造就這恩怨不息的千年江湖。
在《千年》龐大的地圖有著星羅棋布的城鎮,每個城鎮具有不同的建筑風格。城鎮是人們結集的中心,你可以在這里進行買賣。在城鎮之外是連綿的山脈和無際的平原,有旖旎風光也有險山惡水,這里你還會遭遇到各樣的動物和怪獸,殺死他們不僅可以打到錢幣和藥劑,還可以拾到不錯的武器裝備。
《千年》2000年在韓國上市,2001年由亞聯互動在國內推出,在當時網絡游戲剛剛興起的國內并盛極一時,與《龍族》、《紅月》三分天下,霸占著國內的網游市場。不過盛極而衰,隨著諸多新游戲的推出,以及代理公司的更換,最終由于運營不善、原代碼泄露導致私服泛濫等原因而走向停運。
不過這并不是《千年》這款游戲的最終結局。2004年,盛大收購了開發商Actoz約29%的股權,并在2008年重新啟動了《千年》的運營。隨后在2008年5月,盛大在老版《千年》的基礎上推出了新的《千年3》,目前國內仍在正常運營中。
另一方面讓人遺憾的是,在2016年5月17日,韓國官方發布消息宣布,運營了16年之久的《千年》正式停服,這也代表著這款老游戲的正式結束。
《紅月》
公測時間:2001年5月
充滿幻想的科幻題材,一直都是電影、游戲界中的熱門。相信不少玩家都還記得此前《流浪地球》上映時掀起的巨大熱度。相比于科幻電影,科幻題材的游戲同樣是玩家群體最愛的類型。
作為國內引進的第一款科幻題材的網絡游戲,《紅月》在中國網游界有不小的影響力,在那個中國網游的洪荒時代,相比世面上爛大街的“奇幻”、“武俠”,《紅月》的科幻題材讓當時玩家眼前一亮,也讓游戲迅速風靡大江南北。
《紅月》是由韓國ShiLi Network Co.Ltd.開發的2D網絡游戲。游戲根據韓國漫畫家黃美娜的同名原作漫畫為基礎開發,故事發生在一個名為錫葛尼斯的虛構世界。游戲具備個性十足的劇情和少見的科幻題材,以及速度感十足的游戲玩法,曾在2000年初獲得過玩家們的好評,同時也是引領韓國進軍國內早期端游市場的MMORPG端游。
有意思的是,除了游戲方面有所貢獻外,《紅月》在國內對虛財立法和“秒殺”熱潮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2003年,游戲里一位叫“李宏晨”的玩家被盜號,導致被官方刪除裝備。于是李宏晨和游戲代理商杠上了,并且一步步走到對簿公堂。這一杠,直接轟動了整個游戲界,一個新興的、嚴肅的問題來了:網游中的虛擬財產是否需要立法保護?這個問題一直到2017年兩會通過的《民法總則》,“虛擬財產入法”才塵埃落定!
現在市場上各種活動的“秒殺”,相信各位早就已經習以為常,而這種“秒殺”熱潮,其實也來源于《紅月》。
國服上市之初,一些大陸玩家跑到臺服論壇中查閱攻略資料,臺服玩家在討論時會說“把xx秒了”,于是這個形象的說法也傳到了大陸,秒殺也在網游中流行開來了。繼而秒殺在各大網游中盛行,成為當時游戲界的最火的詞語!到了2007年,“秒殺”成為教育部公布的漢語新詞!
不過遺憾的是,《千年》、《龍族》、《紅月》這三款游戲在國內的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因為一個強大的對手出線了,那就是盛大的《熱血傳奇》。傳奇實在是太成功了,2002年以50萬同時在線直接統一了中國的網游市場!
更坑爹的是,面對游戲的衰落,代理竟然直接撂挑子跑路了。在2005年5月12日晚,《紅月》在一夜之間“突然”關掉所有服務器,還是以“三無”的形式——沒有公告、沒有通知、甚至沒有打過一聲招呼!客服電話也被同時注銷,玩家投訴無門,仿佛這游戲沒在世間存在過一般!
《龍族》
公測時間:2001年6月14日
前面我們提到了當時在國內與其三足鼎立的另外兩款游戲《龍族》與《紅月》,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下《龍族》。《龍族》是2001年由韓國eSofNet公司與三星電子共同開發推出 MMORPG網絡游戲。該作以韓國作家李榮道所撰寫的奇幻小說《龍族》為背景開發,算是奇幻類網游的代表之一。
游戲中里共有5種職業,分別是:戰士、盜賊、弓箭手、巫師、祭司,玩家必須從中選擇一個開始游戲。職業選擇最為重要,不同的職業會影響角色的各種能力值、戰斗方式、使用武器的能力差異、職業的特有能力、開始時身上所帶的物品等。
《龍族》小說在當時韓國擁有熱賣200萬冊的驚人紀錄,最初是于1997年10月起在網絡上發表,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而集結出版,成為韓國暢銷小說。憑借著龐大的讀者粉絲群體,游戲推出后就獲得了極高的熱度。在2001年引進國內之后,憑借著眾多的職業玩法、優美的畫面效果,迅速的風靡了國內的網吧,成為當時最熱門的游戲之一。
《金庸群俠傳online》
公測時間:2001年7月20日
對于金庸先生,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會陌生,其筆下的武俠小說是無數玩家武俠夢的開端。如此經典的題材,當然也免不了會被改變成游戲。事實上,早在2001年,中華網龍就以金庸小說為背景,制作了一款半即時制2D網絡游戲《金庸群俠傳online》。
《金庸群俠傳online》采用的是高自由度的玩法,當下的說法即是開放世界的沙盒游戲玩法。游戲沒有設置人物等級也不分職業,更沒有任何人物主線劇情,從你踏入游戲開始,你就將自行在這個由金庸先生14本原著小說所堆積出的虛擬江湖中摸打滾打。
獨居創意的玩法模式,也讓《金庸群俠傳online》一經推出就打破了當時《千年》、《龍族》、《紅月》等游戲對游戲市場的霸占,一舉成為各大網吧的TOP1游戲。
作為國產網游,《金庸群俠傳online》不單是武俠類網絡游戲的鼻祖,從韓國網游中搶占到了市場,還首次將國產網絡游戲沖出國門出口到了其他國家。曾開放過東南亞服務器,并在東南亞各國中掀起過武俠網游的熱潮,以至于今天在FB上還仍有專門討論金庸群俠傳online的東南亞玩家群組。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群俠傳online》也開創了網絡游戲邀請游戲代言人的宣傳模式,并在當年以周迅為代言人在央視8套投放了電視廣告。
后來因為政策關系,游戲廣告長時間與電視熒幕無緣,因此《金庸群俠傳online》的游戲廣告竟成為了極少數曾在央視播出過的游戲廣告。
令人驚訝的是,其實《金庸群俠傳online》現在還活著,甚至還開了新服,感興趣的老玩家大可以回頭去看看。
《熱血傳奇》
公測時間:2001年9月28日
如果回顧中國的網游發展史,那么陳天橋的盛大以及盛大代理的《熱血傳奇》絕對是其中里程碑式的一個節點。
2001年,在韓國不溫不火的《熱血傳奇》被盛大代理引入國內,隨后就開啟了《熱血傳奇》在國內的傳奇歷史。在進入國內的2年后,也就是2003年《熱血傳奇》迎來了最為鼎盛的時期。舉個簡單的例子,《英雄聯盟》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那種情景想來大家都經歷過,一進網吧都在開黑。而《傳奇》的盛況,只是有過之而不及。
>>>1.76高清復古傳奇 新年首服盛大開服<<<雖然現在電腦、網吧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不過在2001年這兩樣東西可都算是新鮮玩意,在全國整體的普及率都相當低,但《傳奇》在這種條件下達到了3000萬的玩家數量,同時在線人數超過70萬人。這個數據直到現在也不是一個能夠輕松達到的,如果有哪個游戲達到了這個數據說不定還會大肆發公告慶祝。由此就能夠看出當時的《熱血傳奇》到底有多火爆、多瘋狂了。
時至今日,面對這眾多次時代畫面、復雜玩法的新游戲,《熱血傳奇》依舊擁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不單單是官方的服務器,各種各樣的第三方《熱血傳奇》題材的游戲也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頁游廣告相信大家也都看過不少,《熱血傳奇》每年依舊創造著不菲的利潤。
《大話西游online》
公測時間:2001年12月
對于網易國內的玩家肯定不會陌生了,雖然現在網易的游戲業務基本都專注在手游業務上,不過在曾幾何時,端游也是網易的重中之重。如果要評價網易旗下的端游,那么《大話西游》與《夢幻西游》這兩款游戲肯定不能錯過。
現在如果玩家提起《大話西游》,基本都是指代的《大話西游2》。事實上,在《大話西游2》之前網易還曾推出過《大話西游1》,可能很多玩家都沒有玩過,甚至沒有聽說過這款游戲。可能還有玩家也曾經好奇過,既然都有2了,為啥沒有看過1呢?小編我當初就曾經好奇過。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大話西游1》真的是太爛了。游戲上線之后就由于技術和bug的問題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僅半年《大話西游1》就徹底停運,在網絡上甚至沒能留下太多的資料。
不過《大話西游1》的光速失敗也并不是壞事,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憑借著《大話西游1》積累的經驗與教訓,隨后網易就開發出了兩款扛把子的作品《大話西游2》與《夢幻西游》。
以上,你們玩過幾款呢?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曲俊燕
1999年出生的張宇從沒去過網吧。剛上大三的他,身邊去網吧的男生也寥寥無幾,即便去了也很少打游戲,而是為了拼網速選課、通宵趕作業。
比張宇年長5歲以上的男生們聽到這個,估計會做出“地鐵-老頭-手機.jpg”的表情——難以置信。畢竟,有那么一個年代,潮流男女的青春回憶就是由網吧承載的。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網吧數量為1557家,而吊銷、注銷的達6487家。從2015年開始,全國網吧類企業注冊量已經連續4年下滑,2017年之后,網吧凈數量呈減少趨勢。疫情期間,全國網吧停業半年,據報道,廣州越秀區的一家網吧甚至開始變賣店里曾經的重要配置——電競椅,30元兩把。
雖然和兄弟們包個五連坐“開黑”是只有在網吧才能實現的體驗,但這樣的需求正在受到現實因素的挑戰。如今,隨處低頭動動手指就能獲得的手游體驗,讓人越來越難找到去網吧的理由。
自1996年中國第一個網吧在上海開業,中國網吧已經步入了第25個年頭。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業態,如今似乎正帶著青春一起流逝。年輕人交流方式的變化、社會的變遷正在加速這個過程。
80、90后的網吧記憶
光線昏暗,煙霧繚繞,一排排大屁股的臺式電腦嘶吼著散熱,隱藏在電腦桌面邊緣的QQ不時傳來好友消息提醒的咳嗽聲。一局《穿越火線》或《夢幻西游》作罷,點開QQ,切換到火星文輸入法,閑聊幾句,順便欣賞一眼自己用紅鉆堆砌的浮夸QQ秀。一旁留著非主流發型的女孩,可能正在大力敲著空格鍵,帶有蕾絲花邊的美瞳上映著勁舞團的七彩畫面。到了假期,狹小的空間里人氣爆棚,一個人打游戲,后面五六個圍觀的。
傳奇手游裝備合成和裝備合成傳奇手游排行榜第一名 - 櫻花動漫
這可能是80、90后“中老年網民們”記憶中的網吧素描。那時候,網吧的主力客源是中小學生,上網要靠撥號,每小時網費只要一兩塊錢。打游戲卡頓是常事,電腦上可能時不時冒出病毒。一些“黑網吧”還準備了很多備用身份證號,供未成年人“合法”地溜進去。
家住山東的90后孫鵬初中第一次與同學結伴去網吧時,還保有一絲敬畏,“僅存的學生良知使我關上電腦寫起了作業。”等到高中、大學,孫鵬去網吧就成了家常便飯。
早期的網吧作為“上網服務提供者”,需求多種多樣。孫鵬記得,初中時自己帶著父母去網吧,是為了與出國的表姐視頻通話。而平時,網吧里還有打紙牌的、看《還珠格格》的,甚至看《新聞聯播》的。
“網吧既像一個圖書館,又像一個游戲廳,有時候又像一個賓館。”有17年網吧消費經歷的高榮國說。高榮國第一次去網吧是2002年,當時小縣城的網吧里只有一款射擊游戲,按一下打一槍,影音、聊天軟件都還未興起。備戰高考時,他在網吧電腦上看學習英語的視頻。
高榮國上一次去網吧是七八年前了。“現在回憶以前去網吧的經歷,就是回不去了,永遠回不去了。不可能再過那種生活”。
“電子海洛因”
在網吧吸引了足量血氣方剛的青少年之后,沖突開始上演。
2002年6月,北京“藍極速”網吧縱火事件,是中國網吧史上最慘痛的教訓。兩名中學生因與網吧工作人員發生糾紛而實施縱火,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傷。同年10月,國家出臺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對網吧的審批、監管更加嚴格,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網吧。2003年,全國不再新批一個單體網吧。
《條例》實施后,正規網吧牌照一時間被炒到上百萬元,“黑網吧”也在城鄉毛細血管的各處滋生。類似“向網吧說‘不’”主題的宣傳教育開始走進校園,媒體把網吧稱作“電子海洛因”。90后王璐記得,自己所在的東北重點中學初中班級,坐后排的男生經常逃課去網吧打CS。剛開始是一兩個,后來發展到整排。
數年間,人們對網吧的評價多為負面。2013年,文化部宣布解禁單體網吧的審批,次年,網吧審批全面放開,政府鼓勵網吧行業多元化發展。
“吧”變成“咖”
如今走在街頭,“網吧”二字難覓,更多被“網咖”取代。2009年,全國第一家網咖在上海成立。與傳統網吧相比,網咖的空間更寬敞整潔,游戲主機開始閃耀七彩光,前臺除了辣條泡面,有的還出現了咖啡、奶茶、簡餐。相應地,網費也開始上漲,每小時收費逐漸突破兩位數。專業的電競網咖、電競主題酒店也開始出現。
25歲的常八九曾經擁有一家電競網咖。2015年在北京平谷開業時,550平方米的場地擺著84臺配置上萬元的“外星人”電腦,還設置了隔音房、電競比賽舞臺、直播大屏,“在當時太超前了。”網咖開業10個月,流水就超過了百萬元。
但這個新潮的電競網咖,最終只維持了4年。2017年一款名為《絕地求生大逃殺》(俗稱“吃雞”)的游戲,對電腦配置要求高,很多傳統網吧不得不更新設備。“那會兒給了我一個非常不好的感覺,今年是‘吃雞’,明年可能出現另外的游戲。如果想維持我的定位,成本非常高。” 常八九主動選擇退出了這個行業。
再后來,手游的盛行對網吧的沖擊更加明顯。在常八九眼中,這個行業不是在“下滑”,而是“直接下落”。
樂觀的人認為,就打游戲的體驗和社交功能來說,網咖仍有不可被替代的理由。24歲的桂子是網咖里為數不多的女顧客。桂子更認可在網吧打游戲的體驗:一個人在家打游戲,贏了無非是發截圖到好友群,大家回復“666”,“那可比不上去網吧抓著朋友顯擺的感覺”。
各種連鎖店遍地開花后,一杯奶茶的錢,都可以在網咖待上半天。常八九記得,有個失戀的女孩曾經半夜在他的網咖坐了幾個小時,因為周圍只有網吧通宵開門,刷夜不過幾十塊錢。在日本,近年來出現了“網吧難民”群體。因為有單人隔間的設計,洗衣、淋浴設施一應俱全,日本網吧逐漸成為低收入臨時工等半失業群體的寄居處,在這里住比租房便宜得多。
1994年,世界上第一家網吧“Cyberia”在英國倫敦成立時,就是將上網服務和喝咖啡結合,供商務人士、背包客和一切有上網需求的人休閑娛樂。國內最早的網吧也不叫網吧,而是“網絡咖啡屋”。
最近幾年,中國網吧開啟了一個輪回,脫離了野蠻生長的灰色地帶,又向最初那個“Internet Cafe”靠攏了。
再高端的網吧也只是網吧
“別的啥也不想了,先活下去再說”。在北京有4家連鎖店的網咖經理陳先生說。他所在的門店位于北京東四環外某小區,每年僅租金就要100萬元。疫情期間,他的店同所有網咖一樣停業半年左右,再開張時生意寡淡。另一家有16年歷史、在北京網咖排行榜上名次靠前的連鎖網咖,8月復工后,生意最慘淡的門店每天只有十幾個顧客。
二手交易平臺上,開始出現轉賣網吧二手電腦的賣家,說辭大多是“網吧倒閉”“疫情關門”。人們已經開始為“網吧倒閉”這樣的悲情敘事買賬。
“可能就像二三十年前那種補衣服、補鞋的小店,網吧最終會變成網上的一段文字。早晚有一天,小孩們會根本沒聽說過網吧這個詞。”常八九說。
“網吧再怎么高端,始終是網吧,不會超出人們的接受范圍。”他覺得,贏利點單一、收費低,讓網吧處于整個休閑娛樂行業的底端。
北京朝陽區一家網咖的副經理王先生說,網咖行業房租、設備資金投入大,“如果生意不好,回本速度會很慢”。如今好電腦的成本不斷提高,5000元在15年前可以買一臺電腦,如今只夠買個顯卡。而他未來也準備探索新的增長點,學習行業中前衛的經營模式。
B站上,十幾年前的網吧影像被up主們當作素材,創造了數百萬播放量,網友不厭其煩地在彈幕刷著“爺青回”(爺的青春回來了)。常八九還記得自己的網咖關門的那天,所有場景歷歷在目。卷簾門放下的那一刻,他抬頭看了一眼,“確實不舍。但也有期待。”
(應采訪對象要求,張宇、桂子、王璐、常八九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