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財經網科技9月2日訊,據Tech星球消息,京東近日上線了一款名為“鯨置”的二手交易平臺,該應用已上架蘋果 App Store。根據官方的介紹,“鯨置”是京東旗下 App,用戶不僅可以淘到全品類二手好貨,還可以快速售出閑置物品。
據報道,京東旗下的拍拍,在近期更名為“拍拍嚴選”,定位為品質二手交易平臺。
要嘗試用卡片筆記寫作法進行創作,筆記軟件要怎么選呢 ?這恐怕是很多創作者一直都非常糾結的問題。
特別是這幾年各種筆記軟件的功能越來越酷炫,在看完他們的功能介紹后更是會讓人心動不已。例如:Flomo、Obsidian、Notion、FlowUs、印象筆記、ONeNote、Wolai、飛書、語雀,包括最近非常熱的釘釘個人版等。
關于這些軟件的主要特點和使用方法介紹,網上都非常詳細的解說視頻,而且我們會發現每一款軟件都有用得好的人,里面不乏各種大神。
所以,我今天就打算不做這些軟件的介紹了,而是結合我自己的使用情況出發,向大家展示我在實踐卡片筆記寫作法中,是如何挑選及應用這些筆記軟件的。
我給自己今年定的目標是:每年閱讀100本書,每天寫1張卡片筆記。閱讀是為了輸入積累素材,做卡片筆記是為寫作整理素材,寫文章是為了輸出知識體系,最終是為了達到知行合一。到目前為止,我運用卡片筆記寫作法,基本是保持2-3天會更新一篇原創文章,主要是聚焦在閱讀和卡片筆記寫作法相關的內容輸出。
而實際上,我使用的筆記軟件就只有三款,分別是:Flomo、Obsidian、Flowus,并且免費版就能滿足我當下的需求了。
關于Flomo浮墨筆記
Flomo又名浮墨筆記,是一款非常專業強大的筆記軟件,用戶能像聊天一樣,無壓力記錄各種想法,并且還支持微信輸入,能夠實現隨時隨地,想記就記,手機端和電腦端的同步也非常快。
而且,在編輯的時候,用戶也不需要起標題、做排版、搞分類這么繁瑣,只需要輸入「#+標簽」,就可以將自己瞬間的想法保存起來。
這些特點總結成一個字就是“輕”,很輕松的就可以上手,會用微信就會用Flomo了。如果您喜歡簡潔的界面以及以卡片形式組織筆記,那么 Flomo 可能是您的首選。
我個人主要是用Flome來做閃念筆記的記錄,也是因為它的“輕”和簡潔。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有個想法,可能是一個選題、一件待辦的事情、看到的一個金句等,我都會立刻打開Flomo進行記錄。
一般使用的應用場景是在外面的時候,用Flomo的手機端記錄閃念筆記。晚上回到家就會打開Flomo的電腦端,將里面的閃念筆記整理到Obsidian中變成永久筆記,或者直接開應用到自己當天的寫作中去。
就像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因為在我自己建的雷墨卡片筆記寫作群里,有個小伙伴問:“應該選擇什么筆記軟件”,我在回答完小伙伴的困惑時,就想到其他人應該也有同樣的困惑,于是我就馬上將這個想法記錄到了Flomo中。等忙完手上的事之后,就開始寫這篇文章了。
下面就是我當時用Flomo做的閃念筆記截圖:
關于Obsidian黑曜石筆記
Obsidian又名黑曜石筆記,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卡片式雙向鏈接筆記軟件,同時以支持 Markdown 而著稱。
在軟件中記錄的內容都可以建立雙向連接,這使我們的知識庫里的各個知識點不再是單獨存在,而是可以相互間產生鏈接,日積月累之后,在我們的Obsidian中就可以形成一個高度結構化的、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所以,這款筆記軟件非常適合需要對大量筆記進行復雜組織和管理的用戶。特別Obsidian能夠建立高度結構化的、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對于進行卡片筆記寫作的用戶來說絕對是神器。
我個人主要是用Obsidian做文獻筆記、永久筆記和微信讀書筆記的同步。關于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具體格式,今天不做解說,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關于微信讀書筆記的同步,用到的是Obisidian里面的同步插件,最終實現將微信讀書APP里面做的筆記,同步到Obsidian中。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我在做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時,因為需要摘抄原文而花費的時間。
就拿做讀書后的卡片筆記來舉例子。最近我在閱讀M.斯科特·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我一般都是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在地鐵上用電子閱讀器進行閱讀,當看到覺得有價值的內容時,就會在下面進行劃線。
第二天早起進行筆記整理時,我通常就會打開Obsidian將最新的讀書筆記進行同步,然后找到自己覺得有必要做卡片筆記的內容,按照文獻筆記或者永久筆記的要求,進行卡片筆記的整理,而參考資料板塊我一般就直接進行原本復制。
下面兩張圖就是用Obsidian同步微信讀書APP的筆記內容:
下面這張圖就是在看完《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后,做的一些卡片筆記:
下面是兩張圖是更具體的卡片筆記呈現,主題是:“觀點卡:愛,是一個動詞”:
關于FlowUs息流筆記
FlowUs息流筆記,是新一代知識管理與協作平臺,以云端筆記為載體,配合在線文檔、知識庫、文件夾等多形態功能,為個人和團隊提供數字信息管理與協同的一站式工作中心。
在一篇文章中有介紹說:“在塊編輯器和多維表格等核心功能之外,FlowUs目前已經支持 AI助手,包括AI閱讀、AI寫作等功能,支持微信剪藏、網頁剪藏、思維導圖、流程圖、PDF閱讀標注、Epub預覽、雙向鏈接、文件夾頁面、文檔協作、分享鏈接SEO/搜索引擎優化推廣等多種實用功能,能高效輔助用戶的信息管理、知識管理、任務管理、項目管理、知識庫管理等多種需求。”
看到上面這么多酷炫的功能,是不是也心動了?實際上我使用FlowUs的時間并不長,準確來說就是一個多月。主要原因是,我最近打算出一本關于閱讀和寫作的書,于是開始整理整本書的大綱,就會發現在Obisidian中怎么寫也進入不了狀態。更重要的是使用Obsidian進行長文的編輯和整理,需要安裝和學習各種各樣的插件,而這些插件大部分又都是英文班,對我與我來說不是太友好。
于是我開始嘗試用Notion,奈何Notion也是英文版,而自己英文不好,所以直接就被勸退了。后面偶然機會看到有文章介紹說FlowUs是國內版的Notion,就這樣開始了我和FlowUs的故事。
我個人用FlowUs主要是進行寫書時大綱的整理,還有平時發表一些長文的編輯整理。例如:我用FlowUs的思維導圖功能,整理出來了自己要寫的那本書的整體大綱。在寫里面一些章節的具體內容時,我現在也是先在Obsidian內進行素材的初步篩選,然后將這些內容復制黏貼到FlowUs中,整理出一個最原始版的初稿,后面再慢慢整理。
因為使用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再加上要寫的書的大綱還不適合提前曝出來,所以這次就先不展示自己做的具體頁面了。
使用筆記軟件的核心心法
為什么我要同時使用三款不同的軟件,這樣來回切換不麻煩嗎?除了原本每款軟件有自己的適用場景,以及我英文不太好的原因外,主要是想通過打開不同的軟件,讓自己快速的進入相應寫作時需要的狀態。
例如:在使用Flomo進行記錄時,我的狀態基本就是很隨意放松,只要能快速將靈感記錄下來就好。在用Obsidian進行記錄時,因為要將知識進行理解和內化,就需大腦思路比較清晰,環境也相對比較安靜,即要相對比較嚴謹的狀態,就像我早上早起后的時間段。用FlowUs進行長文的輸出,通常需要的是一種能長時間投入,并且能保持大腦思路清晰的狀態,我一般會選擇在休息日來進行。
正因為處理不同的筆記需要不同的狀態,包括環境、注意力、精力等。所以,我為了讓自己迅速地進入不同的狀態,我將打開軟件的動作,設計成了一個快速從一種狀態切換到另一種狀態的儀式。
這就有點類似打坐,為了更快地收心,進入專心致志的打坐狀態。很多人會選擇在開始打坐練習之前,進行沐浴更衣、洗凈雙手,有條件的,還選擇焚香。目的就是通過改變外部環境條件,讓自己快速進入打坐的狀態。
最后我想說的是:工具的好壞取決于我們運用它們的能力。如果我們不能在了解一個工具的使用方法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優化,就去盲目使用它,那么即使是最好的工具也不會對我們有太大的幫助。
如果您對卡片筆記寫作法感興趣,可以掃碼入群,找到一群有同樣愛好的小伙伴。
- End -
-作者:雷墨-
——專注于卡片筆記寫作——
每年閱讀100本書,每天整理1張卡片筆
持續有效地閱讀,長期深入地思考
堅持做一定會贏的事
-【點贊】【分享】是對文章最大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