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作為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引發的爭議也是最多的,從2019年交付海軍,到如今已經4年,遲遲沒有“山東”艦前出遠海大洋,以航母戰斗群的形式進行海上實戰部署的消息。
甚至在前年,還傳出過所謂的“山東”艦制造質量不行,西方國家拿著衛星照片炒作說“山東”艦飛行甲板出現事故等假消息……,
除此之外,美媒也不斷炒作中國山東艦是海上紙老虎,種種消息頻出,也讓很多網友被洗腦,真的認為山東艦質量不行。
而如今,山東艦開啟首次遠海訓練,如今已經超越巴士海峽,來到了臺灣東南海域,可以說,網友的疑問終于有了答案,那就是網絡上對山東艦的質疑都是虛假消息,山東艦正在逐步形成戰斗力,并且會在遠海遠空形成強大的戰斗力和保障力。
實際上,山東艦交付的這4年任務非常繁重,先后完成跨區機動、編隊戰術等訓練任務。深入開展海面、空中、水下等多兵種、跨領域、高難度立體攻防作戰科目專攻精練。在較短的時間內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作戰能力,并不是沒有進行海上實戰部署。
山東艦為何消息少而之所以給大家一種山東艦消息很少的錯覺,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缺少了“御用攝影師”,遼寧號母港青島,出海總是來回宮古海峽,日本自衛隊每次都會進行跟蹤拍攝,日本被稱為中國軍艦的“御用攝影師”,基本上中國軍艦在宮古海峽附近活動,日本都會跟蹤拍攝,極大提高了遼寧號的曝光。
山東號常駐海南,無論是在南海還是進出菲律賓海,南海附近國家都沒有相應的技術可以清晰拍攝到它,這次山東艦出現在臺灣海峽附近,中國臺灣拍攝的照片就被人吐槽,好像回到了二戰時期,充滿了模糊和老舊感。‘
中國臺灣拍攝的山東艦
這事在沒有航母的年代就有人在論壇里問過了,為何北海艦隊那些054A出場率似乎比南海艦隊高? 因為它出場基本都是自衛隊的報告,穿越宮古海峽大隅海峽之類的,南海艦隊在西沙和南沙訓練,越南菲律賓馬來印尼都沒有能力跟蹤拍攝? 19年中國艦隊靠近納土納群島了,印尼才急忙從全國調集空軍,平時對于中國艦隊在南海的行蹤根本無法掌握。即使南海艦隊穿越巴士海峽,中國臺灣和菲律賓也都無力跟蹤拍攝。
缺少了曝光,也讓山東艦充滿了一種神秘感,不過,此次山東艦首次遠洋訓練,作為御用攝影師的日本也是千里迢迢跑來了巴士海峽附近,拍攝山東艦,不得不說敬業,此前,遼寧艦航母編隊赴西太進行遠海訓練時,日本也出動“出云”號直升機航母拍攝。看日本拍攝的照片,此次遠洋,山東艦可以說準備充分,我們可以清晰辨認出的有3架直-18直升機,這是山東艦主要的特種作戰飛機,主要用于空中預警警戒任務,1架直-9搜救型,這也是艦載戰斗機起降時確保飛行員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以及12架殲-15重型艦載戰斗機,是解放軍目前主力,當然也是唯一的艦載戰斗機,可以進行防空、反艦和對地攻擊。
山東艦是中國自主研發航母第二個主要的原因就是,4年的時間看起來很長,但其實非常短,以美國海軍為例,CVN-77喬治布什號航空母艦,2009年1月10日服役,2011年5月11日至12月10日進行首次部署;2012年用了四個月技術升級,2013年主要活動是測試X-47B艦載機。密集的實戰部署從2014年才開始。CVN-76羅納德只里根號航空母艦,2003年7月12日服役,2006年1月4日才開始首次部署;CVN-75哈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1998年7月25日服役,2000年11月28日才開始首次部署。
事實上,遼寧艦在2012年9月入列后,也是直到2016年12月才首次穿過宮古海峽·。山東艦是作為一支艦隊的核心,其形成戰斗力,不是簡單指山東艦具備了作戰能力,而是整個艦隊形成了作戰能力,這就需要長時間的訓練、配合。需要開展海面、空中、水下等多兵種、跨領域的高強度訓練。所以山東艦形成作戰力,有兩個階段,首先是自身形成戰斗力,其操艦、帆纜、輪機、武備、雷達等專業要通過相應的測試和資質認證,第二個階段就是艦隊要形成戰斗力,所以4年的時間,其實不算長。
實際上,很多說山東艦是直接復刻的遼寧艦,其實并不是,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蘇聯和歐美在航母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在蘇聯時期,無論是“瓦良格”還是“庫茲涅佐夫”,它們都叫做重型載機巡洋艦,所以它們的設計初衷不是純粹的航母,雖然擁有一艘大甲板航空母艦的幾乎一切特點,但是它的理念是艦載武器與艦載機相結合,所以上面有安裝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但是相應地,在戰機搭載數量上,也就更少。在瓦良格的修復過程中,中國也是按照歐美的技術路線來修復的,也就是以艦載機為主要航母作戰力量,雖然沒有安裝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但是在戰機搭載數量上,遠遠超過蘇聯航母。雖然經過了修復,但是遼寧號甲板下部還是有很多被武器占用掉的面積。
所以山東艦是不會復刻遼寧艦的,中國航母發展路線是走歐美的艦載機路線,航體是重新設計的,而且進行了全面優化。山東艦的船體型線設計是從三十多個方案中優先出來的,還通過船模實驗,僅這一項工作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山東艦的船體內部也全部進行了重新設計,完全按現代航母的作戰需要重新規劃,甲板下部取消了大量反艦導彈占用的面積,內部有更多的空間裝載艦載機和航空燃料,更適合艦載航空兵作戰需要。因此,山東艦最大的進步是艦載機數量要比遼寧艦增加50%。
可以說,山東艦作為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國產航空母艦,擁有中國自己的知識產權,前段時間央視也公布了中國航母的設計建造圖紙,實際上就已經澄清了這一謠言。
中國山東艦如今奔赴遠洋訓練,等到遼寧艦結束大修,中國雙航母出海,將有力保障中國海上主權。
本文共3000余字,需用時6分多鐘,請各位客官耐心閱讀,歡迎點贊評論。
解放軍海軍某主力支隊的123“淮南”號導彈驅逐艦
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擁有多少戰斗艦艇:
解放軍海軍的主要對手是霸道的美國海軍及其仆從國海軍,面對世界規模最大,戰斗經驗最豐富、戰斗艦艇最多的美國海軍,解放軍海軍的規模一直都是外界關心的重點問題。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人類海軍海上殘酷的交鋒歷史上,排名世界第二的海軍無一例外都遭受了慘敗。舊日本海軍、德國海軍在和美軍較量時幾乎全軍覆沒,北洋艦隊幾十年攢下的家底全部戰損。
我們不想這樣的悲劇發生在中國海軍身上,只有擁有比對手更多的戰斗艦艇,更大的噸位才能壓制對手的軍事冒險。
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的對手:
一:超大規模的美國海軍
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某登陸艦支隊的999“井岡山”號船塢登陸艦
首先我們需要對戰斗艦艇做出定義才能真實對比兩國海軍的實際情況,航母、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等大型艦艇都被我軍列入戰斗艦艇的范疇。
一般情況下海軍艦艇被分為水面戰斗艦艇、潛艇、掃雷艦艇、登陸艦艇和勤務保障艦艇五大類。
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和導彈護衛艦等大中型水面戰斗艦艇是主要的戰斗艦艇,500噸以下的導彈艇、獵潛艇、護衛艇也算。
從水下力量來看,常規動力潛艇和核潛艇都是公認的戰斗艦艇。
目前,美國海軍擁有220艘各種型號的戰斗艦艇,包含11艘航母、10艘兩棲攻擊艦、16艘船塢運輸艦和登陸艦在內的37艘大型水面戰斗艦艇。
大型艦艇的噸位和規模都是世界第一,美軍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噸位大,數量超過其他大國之和,戰斗力也極為強悍。
大型水面戰斗艦艇仍然是中美兩國海軍差距最大的領域。
22艘導彈巡洋艦+68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3艘“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10艘“自由級”巡邏機+12艘“獨立級”巡邏艦是美國海軍中型水面戰斗艦艇的全部家底。
總計115艘中型水面戰斗艦艇。
美國海軍擁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導彈驅逐艦和導彈巡洋艦,這種局面已經維持了幾十年的時間,大國海軍的底蘊不是誰都有的。
此外美軍還擁有18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其中4艘為巡航導彈核潛艇),19艘“弗吉尼亞”級+3艘“海狼級”+28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組成的龐大水下狼群實力超強。
美國海軍核潛艇規模達到了68艘,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全核化水下艦隊,這也確實符合美軍全球作戰的特點。
因此美軍戰斗艦艇總數量為220艘上下。
從數字就可以看出美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和強悍打擊能力,和強大到“變態”的美國海軍相比,解放軍海軍有多少戰斗艦艇呢?
二:解放軍海軍戰斗艦艇規模
目前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服役了2艘航母、3艘兩棲攻擊艦和8艘船塢登陸艦在內的13艘大型水面戰斗艦艇。
擁有世界上第二大規模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噸位和數量僅次于美國海軍。
解放軍海軍最新服役的075兩棲攻擊艦正在加快形成戰斗力
從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中型水面戰斗艦艇來看:
解放軍海軍服役了8艘055型萬噸驅逐艦+35艘052系列導彈驅逐艦+3艘051系列導彈驅逐艦+4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在內的50艘導彈驅逐艦。
42艘054系列導彈護衛艦(剩余幾艘054A即將服役,也計算在內)即將全部服役,4000噸以上的導彈驅逐艦和導彈護衛艦總數為92艘。
在2500噸級以下輕型導彈護衛艦領域:
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下屬驅逐艦支隊和護衛艦支隊還擁有6艘053H3導彈護衛艦+50艘056A導彈護衛艦在內的56艘護衛艦(海軍試驗中心和大連艦艇學院的053H1G導彈護衛艦沒有計算在內)。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解放軍海軍各種型號的獵潛艇、魚雷艇、護衛艇已經全部退役(只有幾艘037導彈艇在海軍試驗中心充當警戒艇)。
我軍只保留了一定數量的022導彈艇來充當海上反艦導彈發射平臺,三大艦隊下屬的多個導彈艇大隊列裝了至少60艘022型導彈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導彈艇群。
和美軍有所不同的是:解放軍海軍水下作戰力量的核心是常規動力攻擊潛艇,只有少量的核動力潛艇列裝海軍部隊作為補充。
目前,解放軍海軍裝備了三代五大系列常規動力潛艇:
從公開資料獲知解放軍海軍還擁有4艘第一代035B型常規動力潛艇:
分別是308艇,309艇,310艇和311艇,該型常規動力潛艇已經嚴重老化,正在逐步從一線海軍潛艇部隊中退役。
039基本型和039G型常規動力潛艇是解放軍第二代常規潛艇的代表作,一共有13艘039和039G型常規動力潛艇仍然在解放軍多個潛艇支隊中服役,未來將由國產常規動力潛艇替代039G和039基本型。
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我軍的033型和035型潛艇已經嚴重落后于時代,為了改變常規潛艇落后余人的被動局面:
解放軍海軍先后引進了2批12艘俄制“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
分別列裝臺海一線某潛艇支隊和南海艦隊某前提支隊,最先交付的2艘“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已經退役,解放軍海軍還擁有10艘該型艇。
作為我軍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039A/B/C經過多個版本的演化已經成為解放軍常規潛艇部隊的支柱:
從公開渠道分析,該系列潛艇已經服役20艘左右,三大艦隊都已經擁有了多艘該型常規潛艇,甚至有的常規潛艇支隊已經全部換裝。
當然,在解放軍的龐大水下作戰體系中,還有一型常規動力潛艇的地位很特殊。
那就是我軍32型常規動力導彈潛艇,目前只有1艘列裝了海軍試驗部隊。由上述數據就可看出,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總計列裝了50余艘常規動力潛艇。
在核潛艇領域,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某核潛艇基地和南海艦隊某核潛艇基地列裝了至少15艘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還在繼續擴充規模。
也就是說解放軍海軍至少擁有65艘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從潛艇部隊的規模來看,和美國海軍基本相當。
以上就是中國海軍戰斗艦艇的全部家底,中國海軍三大艦隊總計裝備了280余艘各種型號的戰斗艦艇。
從規模來看,中國海軍作戰艦艇的規模比美軍還要大,為什么說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還有較大的差距呢?
三: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1:大型水面戰斗艦艇較少
美軍航母、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和核潛艇等大型戰斗艦艇是美軍兩大艦隊全球作戰的基礎性力量。
以美軍航母為例,美軍擁有11艘排水量高達10萬的超大型航空母艦,總排水量是中國海軍2艘航母的1倍左右。
美國海軍已經基本將2000噸以下的戰斗艦艇退役完畢,僅保留了3000余噸的瀕海戰斗艦執行對岸打擊、巡邏警戒等次要任務。
在解放軍海軍的戰斗序列內,仍然有60余艘022型導彈艇和56艘輕型導彈護衛艦在撐門面,這就是中美兩軍水面戰斗艦艇的真實差距。
2:兩國海軍水下戰斗艦艇存在極大差距
從水下作戰力量的對比來看,美國海軍潛艇力量已經實現了全核化,大部分是排水量1萬噸以上的攻擊型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組成,而2000-3000噸的常規動力潛艇仍然是解放軍海軍的絕對主力。
常規潛艇的噪音水平、自持力等關鍵作戰指標嚴重落后于核動力潛艇,當然這和中國海軍面臨的海洋環境有巨大關系,但不能否認中美兩國海軍水下力量的絕對差距。
3:戰斗經驗和美軍差距較大
美軍是一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艦隊決戰中鍛煉出來的超一流海軍力量,在二戰后的局部戰爭和沖突中又獲得了寶貴的戰場經驗,作戰經驗之豐富超過任何國家海軍。
解放軍海軍幾乎沒有參加過像樣規模的海上決戰,我們對于海軍力量使用、損害管制、艦隊決戰等方面的經驗儲備幾乎為零。
中國海軍三大艦隊要想在廣闊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區和美軍較量,還需要很長的路去摸索,甚至要為此付出血的代價。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需要幾代人的持續付出才能將中國海軍推上世界之巔。
您對文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