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關于他:
他叫Edward De Lacy Evans,是澳洲第一個公開被發現的變性人。
從現在的意義上說,他也許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變性人”,但是在那個沒有人工注射荷爾蒙,更別說變性手術的年代里...
嚴格按照另一種性別的身份生活,成了當時的他想要“變性的最早的嘗試....
曾經有20年的時間,他以男性的身份生活,娶過3任妻子,甚至還有了個孩子…
然而,
最后竟然是戲劇性的方式被人發現:他居然是個女的...
說起他的故事,我們要回到1856年,
當時的Edward 26歲,用的是一個女性化的名字-Ellen。
那時候為了給日益增大的殖民地增加工人和居民,澳洲實行了“協助移民計劃”…一批愛爾蘭移民坐著船前往澳大利亞維州,Edward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的Edward行為舉止已經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雖然他當時用的是女性名字,穿著長裙,一副女性的打扮。但是,他每天的長裙之下都會穿著男性的襯衫和褲子,他的行李箱中,裝的都是男性物品。
當時船上的人一度懷疑,他是不是拿著情人的手提箱準備和他一起去澳洲,結果到最后時刻被拋棄了。
不過,人們同時還發現了其他一些異常....
他跟同船艙的幾個女乘客關系不一般,已經超出了閨蜜友情,升華到了男女之間的曖昧。船上的人雖然有所察覺,但也沒說什么….
很快,船抵達了澳洲。
剛到澳洲時,Edward還是以女性身份生活,也很快找到了他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 --- 在墨爾本的一對夫妻家里當女傭。
然而,這份女傭,他也做的不安生...
終于有一段時間,家里的男主人出門辦事,Edward不知怎么的就勾搭上了女主人,兩人開始一起過夜....
然而這段“感情”沒有維持太久,
一天在男主人回來之后,他和女主人的關系意外被發現...
被男主人抽了一頓馬鞭后,Edward離開了....
這之后,沒人知道發生了什么,Edward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已經完全以男性的身份生活,改成男性的名字,勒住自己的胸部,穿上男性的衣服,剪成男士的發型。
他周圍的新同事,新鄰居,都毫無懷疑得認為他就是一個男人。
在之后的20年,Edward就這樣過著男人的生活。
他先后娶過3任妻子,當過車夫,礦工,鐵匠,農夫。
在跟最后一任妻子結婚后,
妻子竟然還奇跡般的懷孕了。
知道自己不可能讓妻子懷孕,她日益隆起的肚子就是不忠的象征。
出于憤怒,孩子出生后,兩夫妻的關系越來越差,Edward開始變得狂躁,他經常毆打妻子和孩子,整個人也陷入了深深的憂郁。
因為長期的毆打,后來妻子的姐夫出手,
把他強行送進了精神病醫院。
在這里,他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他從進入醫院起,整整6個星期拒絕洗澡。
最后,
醫生們只能強制給他洗澡。
他們幾個人一起,按住他,給他強行脫了衣服....
脫了衣服后,所有人都傻了。
他........竟然是女的.......
在場的男醫生們無比震驚!他們立即退出房間,叫女醫生來繼續...
在那個年代,這件事引起了新聞界的“超強地震”。
醫院更是把他當做非常嚴重的精神疾病進行治療。
他們給她換上女性的病號服。
給他做了各種直腸探測,陰道探測。
每當醫生給她做這些檢查的過程中,Edward都會默默流淚。
在這種情形下,Edward的抑郁癥越發嚴重,他經常連續幾天絕食抗議。
而對于新聞界來說,Edward的故事是百年難遇的勁爆新聞,
有攝影師悄悄潛入他所在的醫院,拍下他的照片。
還有當地的馬戲團給醫院出了每周5澳元的表演價碼,希望能把Edward當怪物一樣供人展示。
媒體提到Edward時,輕則用“變態”來形容他,重則用“罪犯”來形容他。
“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騙局,不管是從澳洲來說,還是從全世界范圍來說…”
有新聞把Edward形容為一個女色情狂,認為他女扮男裝是性欲太旺。
還有新聞認為他之所以女扮男裝,是因為未婚生子了抬不起頭,所以改了性別。不過,更多的人是覺得,這人真的是瘋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Edward以全新的女性形象出院。
不管是大眾,還是媒體,似乎都對這個治療結果相當滿意,
“她的胸部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她臉上的皺紋也消失了,她的胳膊又一次年輕了,上面的疤痕和印記都沒了”
“她穿起女性衣服來還挺有女人味的,相信她經過治療后,不會再’犯病’去穿男人的衣服”
整個社會對她重新變回女性感到欣慰…
出院后,Edward去參加了一個馬戲表演...
他有一個自己專門的節目--“史上最成功的扮裝者”
不過,這份工作沒讓他賺到什么錢,之后他又去了墨爾本的一個救濟院,在那里度過了人生中接下來的21年。
這21年中,他始終穿著一條破舊的灰色裙子,不敢再讓這個社會“失望”…
直到1901年,他在一場流感中去世。
ref:
http://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13/12/the-curing-of-australia-s-first-transgender-man/282447/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744835/Australia-s-transgender-person-Edward-Lacy-Evans-married-three-times-registered-father-one-child.html
-----------
不要叫我學霸:我就想知道他的三個妻子為什么沒能發現她是個女的。。。
君共飲同江水:那張結婚照難道不是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木子檸Cheery:社會輿論才是真正的怪物,人類才是最可怕了
Super耀眼的我: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想到了圖靈如果他活的更長那么世界都會不一樣
sdanler:女生撩起妹來就沒男生什么事了
心如薄荷天然涼KKK:那她的妻子不會發現她其實是女的嗎,也沒辦法性生活啊
佛君君:同情不起來,騙了三個無辜的姑娘。
瘦成仙女在改名:這就是最早的道德綁架嗎?我說你是啥,你就得是啥,不然你就是變態神經病
熙兮Tiana:如果她(他)娶的那三任太太都事先不知道她(他)的情況的話,那這就是騙婚,耽誤了三個女人,原本值得同情的人也變得不值得同情了。
司鶴TSURU:然而這個人作為男性也挺垃圾的,挖別人墻角還家暴
--------------
撰文/ 孟會緣
編輯/ 溫之周
近日,作為國內最早網絡原創漫畫平臺之一的“有妖氣”,其二度賣身事件有了最新的結果,原來是前金主奧飛娛樂終于找到了“接盤俠”——B站。
斥6億元人民幣巨資收購一個沉寂已久的原創漫畫平臺,在B站看來或許并不算虧。畢竟,“有妖氣”曾占據國產漫畫市場60%的市場份額,創下過平均每月點擊量高達800萬、有4萬部以上漫畫作品、超過1.7萬名漫畫家常駐的壯績,哪怕如今已是“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其手握的《十萬個冷笑話》《鎮魂街》《雛蜂》《端腦》等原創漫畫作品,依然是許多用戶心中的高質量IP代表。
但此前奧飛娛樂以9.0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有妖氣”時,看中的也是其持有的IP資源。此次以“骨折價”只求將其迅速脫手,無疑標志著奧飛娛樂K12+內容布局戰略的全線潰敗。
當然,“有妖氣”的IP積淀能不能和B站的ACG文化構成良好的互補效應,B站收購“有妖氣”之后會不會步奧飛娛樂的后塵,現在誰也說不準。而在“有妖氣”再次因漫畫IP易主之后,更值得原創漫畫從業者們關注的是,“動漫吃香、漫畫吃土”已經成為行業當下的真實寫照。
平臺“還債”,掏的卻是用戶兜里的錢?“充了幾個月的快看VIP,以為可以看漫畫看到爽,沒想到還要kk幣,更絕的是kk幣還要過期!充會員每天只能領20kk幣,但看漫畫一話就要五六十kk幣,一些比較火的漫畫甚至一話就要七八十kk幣,這誰看得起?”
“騰訊動漫單章收費1張閱讀券,一張閱讀券相當于49點券,也就是0.49元錢。算了算我要是給柯南付費的話,那錢都夠我買一本實體書了,個人感覺特別不值。”
“作為一個漫畫黨,我特別討厭B站漫畫,每次都是什么火就迅速買走版權,有些小眾漫畫買了之后長時間不上架或者不更新,全網都找不到這種小眾漫畫的更新,只能坑著。而且看一話就要4毛9,這種服務質量,誰還會給阿B充錢?”
“愛奇藝漫畫雖然充了會員大多數都能看,也不需要額外花錢,但整體漫畫資源比其他平臺要少太多了。”
用戶對快看等漫畫平臺的評價
正如互聯網上的諸多吐槽聲音,讀者們在心中給原創漫畫打上的標簽,依然是低價甚至免費的。
如果以2018年為分水嶺,在此之前讀者抱著這樣的心態其實沒什么問題,因為那時候各大漫畫平臺為了培養用戶,都祭出了“免費”大旗,將大部分作品免費對用戶開放。
得益于有妖氣旗下《十萬個冷笑話》同名動畫上線后的火爆,讓騰訊、新浪等互聯網公司看到了原創漫畫的開發潛力:從漫畫到動漫,再到影視、游戲和周邊,這是一條完整的變現路徑。
有妖氣的首位金主奧飛娛樂,就是在這一時期率先搞出了大動作。完成9.04億人民幣的全資收購案之后,奧飛娛樂當即宣布要開發《端腦》《鎮魂街》等作品的真人電影,3年內推出20部動畫電影、15部動畫和50款游戲產品,甚至還想借此打造中國迪士尼。
其他互聯網公司不甘其后,對于彼時原創漫畫市場的火熱,神居動漫CEO王強如此形容,“資本有熱錢,就像共享單車大戰的盛況一樣,平臺瘋狂地搶用戶,搶CP(漫畫內容制作公司)。”
大量熱錢涌入漫畫平臺,讓從用戶身上盈利變得不那么迫切,甚至還心有余力喊出“扶植國產漫畫興起”的口號。
但是奧飛娛樂的戰略失敗,讓想賺快錢的資本認清了現實——一個漫畫故事至少要1-3年才能看到商業雛形,還伴隨著無法開發的風險。有相關從業者表示,“漫畫是一個長期投入且低回報的東西,誰能堅持到這么久呢,你再多的錢也不夠這么燒的。”
有妖氣持有《十萬個冷笑話》等多個知名IP
資本離場之后,快看漫畫、騰訊動漫、嗶哩嗶哩漫畫等平臺,迫于成本和盈利壓力,不得不紛紛開啟全面付費時代,其原本打算“通過作品免費觀看的形式培養用戶然后再去做付費增值業務”自然再難實現了。
據相關媒體報道,快看創始人兼CEO陳安妮在內部郵件中透露:“相比2年前純免費閱讀,用戶閱讀中90%的漫畫內容已經進入付費模式。”這意味著,付費模式已經成為用戶漫畫的主流。截止8月,快看第三季度付費收入實現同比70%以上的增長。
而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被培養起來的,已經習慣了享受免費作品的用戶,難以忍受平臺如此“朝令夕改”,他們滿腹怨言,然后走向免費網站和盜版平臺的懷抱。
“衍生品”動漫,比漫畫本身更受市場青睞“免費時代”一去不復返,不僅用戶對各大漫畫平臺的感官發生了劇變,整個原創漫畫行業的發展核心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相關數據顯示,隨著國內漫畫創作群體日趨擴大和成熟,中國漫畫市場規模在2020年就達到了34億元人民幣,并在未來3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長率。艾瑞咨詢認為,“漫畫付費閱讀基礎上,漫畫改編影視劇和動畫受到觀眾認可,原生漫畫IP的價值將會持續釋放。”
原創漫畫的尷尬之處在于,其如今的價值所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作為動漫作品的IP基礎。
以日本的輕小說、漫畫以及動畫行業產業鏈為例,一部漫畫作品就算不靠廣告、不改編動畫,單靠漫畫周刊的稿費也能夠讓從業者養家糊口。如《少年JUMP》之類的刊物雖然銷量不如以往,可依舊有著自己的專屬訂閱群體。
國內的情況則不然。在紙質雜志還沒有沒落時,漫畫創作者還可以通過刊登紙媒的方式拿到應有的報酬,但紙媒難以招架網絡漫畫平臺的沖擊,曾經最火的紙媒《知音漫客》都變為了半月刊,其而今還能帶來的收益可想而知。
對頭部漫畫平臺而言也是如此,漫畫作品眼下所具有的IP改編價值才是值得他們關注的重點。
據悉,有妖氣的網站、APP和旗下原創漫畫IP的版權都將收歸B站所有。B站將對有妖氣旗下的《鎮魂街》、《十萬個冷笑話》、《端腦》、《雛蜂》、《虎x鶴妖師錄》、《尚善》等13部漫畫作品進行持續性的全新改編和開發。
快看漫畫也在8月5日正式宣布升級為“快看”,推出全新產品視頻漫劇,同時宣布推出“雙十億”創作扶持計劃,將在未來3年投入10億元扶持原創漫畫,另外投入10億元攜手合作方參與漫劇制作。
騰訊動漫自不必多說,有國內最大網文資源庫閱文集團為其進行IP輸血,近年來已經開發出了多部網改漫作品,如《斗破蒼穹》、《完美世界》、《斗羅大陸》、《星辰變》等,一經發出就收獲了不少粉絲的追捧。
騰訊動漫出品了多部火爆的“網改漫”作品
更關鍵的是,隨著國創動畫和國產動漫的質量提升,比起原創漫畫作品,國產動漫不僅在播映端能夠獲得更多廣告和訂閱收入,還能驅動產業鏈下游的內容改編和實物衍生等眾多衍生行業。
較之還沒有完全培養起用戶付費習慣的原創漫畫,動漫這個作品形式可發揮的空間顯然要大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優質的原創漫畫,生存空間也只在于依附大廠過活。
流水線式的原創漫畫,被流量“俘虜”如果打開久違的有妖氣漫畫網站,你會發現在全站最熱類目下,《鎮魂街》、《雛蜂》等位于排行榜前列的作品,幾乎都是好幾年前發布的。
一方面,這代表著一部質量上乘的漫畫作品的產出,以及最終能夠出圈都是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另一方面,B站還愿意為了這些成名已久的IP付費,也表明流量才是當下衡量作品價值的標準。
排行榜前列的作品幾乎都是好幾年前發布的
不像各大原創漫畫平臺早期急于擴張時,著重數量廣收了一大批質量良莠不齊的作品。現在更多是看數據說話,就像網文一樣,收藏、點擊、月票、留存等多個維度的數據,就決定了一部作品的好壞與生死。
如果更新到一定話數,相關閱讀數據慘淡,不說能否被大廠看中改編成更有發展潛力的動漫作品,就連能否繼續連載下去都成問題。于是,一個新的問題就產生了:市場看中數據和流量,漫畫創作者不得不跟隨市場的風向進行調整。
什么樣的故事情節能最快吸引讀者的目光,什么樣的事件發展能實現更多用戶的留存......原創漫畫開始陷入網文怪圈,“慘遭背叛”、“逆襲打臉”、“金手指”等流量套路泛濫于多部作品。
有相關從業者總結當前漫畫創作的前30話規律,少女漫具有凄慘身世的女主角從一路不順到逆襲打臉,男頻的廢柴主角在獲得金手指后天下無敵的爽文套路,“不止平臺看重數據,漫畫CP自己也會用數據閹割作品。”
市場的選擇之下,一切創作都開始為流量服務。很難講模板化的批量生產,會不會僵化原創漫畫市場,畢竟確實有人從中獲益才會引得眾人跟風,但一個值得漫畫創作者們關注的新變化是,騰訊動漫之外,更多平臺盯上了“網文漫改”。
比起一邊連載一邊試探市場反映的漫畫作品,網文在進行漫畫及動漫改編之前,已經經歷過一次市場檢驗,擁有著一定量的粉絲基礎,對平臺而言,這一類漫改作品的風險無疑更小。
對正在適應市場新變化的原創漫畫而言,這真不是一個好消息。它們正在走網文曾經走過的路,而一大批被付費市場承認過的網文IP,卻在加速搶占原本屬于它們的生存空間。
忠于流量的原創漫畫,是否能夠突破重重市場考驗向死而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