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垃圾網約工為居民提供分類服務,對此,你怎么看,代收垃圾網約工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苑廣闊)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施行。根據條例,對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可處以50元-200元的罰款。距離條例正式施行越來越近,一個新興職業應運而生——代收垃圾網約工。客戶線上預約,廢品小哥線下上門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甚至可達到一萬元以上。

圍繞垃圾分類,全國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從之前的倡導號召到現在通過法規條例強制推行,這也意味著垃圾分類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垃圾分類看似簡單,但也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作,僅僅具備環保意識還不夠,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

在這種情況下,代收垃圾網約工應運而生,也就有了一點“專業人干專業事”的性質,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這些通過網絡接單的代收垃圾網約工,一般都由傳統的廢品回收人員兼任,而對于什么垃圾可以回收、什么垃圾不能回收,他們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換句話說,他們是最懂得在垃圾里淘金的人,只要按照垃圾分類的科學標準和規范操作對他們進行適當培訓,他們將成為整個社會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引領者。

代收垃圾網約工的出現,可以說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通過垃圾分類,這些從事廢品回收的人員不但可以通過出售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廢品賺錢,而且還因為幫助市民處理家里的垃圾而獲得額外的勞務收入。而居民通過花錢請垃圾網約工上門服務,不但清理了家里的垃圾,學習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方法,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垃圾分類不到位、不科學而受到處罰。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就更好理解了,通過垃圾分類可有效節約資源、避免環境污染,可謂益處多多。

代收垃圾網約工的出現,可以看作是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符合社會的發展潮流。正如一些代收垃圾網約工所預測的那樣,線上預約、線下上門收垃圾的形式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所以未來上門回收很可能會成為一種主流方式。很多人對于這種新興職業可能覺得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這確實節省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請人上門代為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從性質上來說是一種新興的服務。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根據《條例》,對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可處以50至200元的罰款。

現在,距離《條例》正式施行越來越近,一個新興職業也應運而生:代收垃圾網約工。客戶線上預約,線下廢品小哥上門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甚至可達到一萬元以上。

近日,記者跟隨“代收垃圾網約工”李明哲,在上海市寶山區的某小區內體驗了上門回收的工作全程。

“代收垃圾網約工”顧名思義,客戶通過線上預約,線下廢品小哥上門回收。據李明哲介紹,他的回收工作分為兩部分,早上的定點回收和下午的上門回收。

近幾個月來,隨著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越發重視,以及線上預約的便利性,預約上門回收的訂單與日俱增,李明哲感慨,只要勤快,月收入甚至可以達到一萬元以上,比以前多了三四千元。

代收垃圾網約工 李明哲:只要居民在支付寶的客戶端下單,通過服務中臺,把單派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接單后,派上門服務人員,把東西收掉。

這份月入過萬的工作顯然并不輕松。

記者跟隨李明哲去上門回收一戶剛剛完成裝修的人家,回收的垃圾裝滿了整整兩部電梯。而李明哲和同事只是慶幸小區裝有電梯,不用扛著垃圾下樓梯。

垃圾回收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李明哲和同事還需要在站里把垃圾進行分類打包,經過挑選后,可回收的廢品會根據種類,被送到不同的廠里進行再加工。紙箱等紙制品會被送到紙廠,塑料會被粉碎廠加工成粒子,之后,它們都將被再次加工。

如今,李明哲的站點每天要接收一噸左右的垃圾。

代收垃圾網約工 李明哲:現在,在試點小區,我們一天大概能收一噸左右的垃圾。

身處在垃圾處理行業,越能感受到垃圾對人們生活的危害。在李明哲眼里,他每次上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收廢品,而是教市民們如何分類垃圾。

代收垃圾網約工 李明哲:現在的上門服務,要比我們最早做的時候好很多,因為有一些客戶會把紙板箱等東西整理好,上門人員拿著,稱好多重,就可以走了。

李明哲告訴記者,城市70%以上的垃圾是由年輕人產生的,而過去80%以上的垃圾回收客戶是中老年人,而線上預約、線下上門收垃圾的形式,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他相信,未來上門回收將成為主流方式。

“代收垃圾網約工”的橫空出世,對于推進“垃圾分類”顯然是一件好事。

新的社會規則,催生新的社會需求,而新的社會需求,孵化了新的商業形態。

垃圾分類回收,既是環保事業,也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代收垃圾網約服務”的供需兩旺,也代表著垃圾分類的前景會更好。

(來源: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