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報 冰點周刊”
一起看起來是花邊新聞的網絡事件在疫情焦灼時發生了。某流量明星的部分粉絲舉報了一家線上文學創作平臺“AO3”,導致后者在國內遭到封禁。接著,該平臺閱讀和創作群體進行了反擊。
事件中涉及的諸多名詞,對很多人來說宛如密碼。而以偶像和在線文檔為名發起的“戰役”在更多人看來簡直莫名其妙,只能解釋為參與者“不上學太閑了”。
這恐怕是一種誤判。
要俯瞰風波的全貌,就要回溯到近十年以前。家用計算機在城市中普及,中文互聯網蓬勃之勢初顯。通過網線涌入年輕人眼簾的,是來自全世界的內容和內容包裹的文化元素。
“同人”,即利用已有作品的角色進行衍生創作,它的審美根源來自人性本能,關公戰秦瓊的故事講了數代,我父輩看著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在屏幕上格外般配,也會幻想他們在生活中能不能湊成一對。“同人”在中文互聯網的繁榮,與一代人的思維塑造密不可分。
與世界互聯的過程中,信息的接收與創造同時發生著。中文互聯網的力量改造著世界內容,一個集中體現就是作品的漢化。劇集字幕組、游戲漢化組、網文翻譯組林立,動力完全出自愛好而非利潤。世界內容也重塑著中國網民的認知,貼吧、論壇、個站充斥著相關內容的討論與爭鳴。
在這種氣氛中,對所見作品進行衍生創作似乎非常自然。寫手、畫手呈現出人物其他的萬千種可能,一些價值和情緒超越了原作框架的束縛。
基于類似的思維習慣,新一代粉絲群體早已和楊麗娟故事里苦求一人的“追星族”氣質迥異。她們想要參與塑造偶像的過程。熱愛是年輕人的剛需,哪張漂亮的臉作愛火的燃料,逐漸沒那么重要了。
經典的長尾理論此時誕生:互聯網沒有倉儲壓力,內容的長尾巴得以現形。這條尾巴上有小眾游戲、冷門明星、生僻美劇……每一種內容,都有愛好者正跨越物理限制網絡認親、抱團取暖。
一朵浪花與另一朵浪花相逢,這種相認隱秘進行著。那些“字都認識連起卻不知道在說什么”的名詞,成為接頭暗號。這是一種有意為之,排除掉不能理解的“外人”,又使得自己人的相遇平添一種戲劇性的快樂。亞文化圈子形成了。
10年過去了,無數個相認引發的連鎖反應如今已然清晰:當年抱著鍵盤的小孩成為社會中堅,亞文化進入主流文化視野。愛好帶來影響力,意味著真金白銀。彈幕網站嗶哩嗶哩上市,跨年晚會獲主流媒體熱烈討論。
被反復改編的“IP”中,《盜墓筆記》是《鬼吹燈》的同人作品。線上相逢的一個點擊不再微不足道。實際上,無數個點擊積累成的注意力是這個時代最值錢的資源之一:流量。
與此同時,中文互聯網的結構正逐漸變化。分散的、小圈子式的論壇和個人網站不再普遍,社交網絡和具備社交網絡功能的內容平臺成為溝通的絕對主力。另一方面,接受世界內容的野生渠道逐一封閉。版權的灰色地帶被清掃,字幕組被收編,大內容平臺瓜分把持著中文互聯網外天空的呈現方式。
圈子內部,金字塔結構逐漸顯現。一些因愛好相聚的年輕人發現,抱團取暖感覺太好,維護圈子的存在好像比愛好本身更重要了。在一些圈子內,[層級傾軋激烈,]圈子外部,資本發現了愛好的力量。分散收割顯然不夠高效,培育頭部創作者成為不少商業力量的常見操作。
當亞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取勝”,獲得主流的關注,承擔主流的義務,它就要面對一個終極問題:什么樣的內容是得體的。
AO3的誕生源于保護。所有被愛的東西都有憎惡者。最初,國外“同人”創作者活躍于博客群Livejournal。因為網絡罵戰增多,資本審查頻繁,一位頗具影響力的創作者創造了AO3,中文名可直譯為“我們自己的文檔”。這個創作平臺的原則之一是,絕不刪除任何一份檔案,讓所有的“標簽”都有生存空間。
“飯圈”的發展則代表故事的另一種走向。早先,粉絲群體中最耀眼的意見領袖是創作者。他們隱藏于論壇和個站里,塑造著明星的網絡形象,獲得點擊和評論,明星對此并不知情。
幾種推力之下,飯圈與創作者群體徹底分家。飯圈的中心從創作者變為“大粉”,能夠了解資本運作、影響小粉絲的意見領袖。圈內層級森嚴,管理有序。年輕的女孩男孩為了愛,甘作流量的搬運工。他們每天“做數據”,為偶像刷榜單、炒話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流量明星的后援會組織物資捐贈,各地聯動,賬目公開。另一些時期,粉絲的工作還包括控制評論,保證偶像相關話題下全是好話,還為作品刷高分。舉報的方式被越來越頻繁地利用。一開始是出于自保,反擊“對家”對“自家”的惡意攻擊。逐漸,年輕人發現了這一方式的威力。
偶像文化的興起曾伴隨著女性自我的覺醒。她們厭倦了被觀看,“翻身”物化男性,將秀氣的男孩子作為凝視對象。在同人作品中,女作者編織著男性的命運。資本來了,以漂亮男孩為主角的影視劇大把撈錢,并在劇集播出很久后還提供花絮,名為“售后”。粉絲對偶像在熒幕外展現出任何女性氣質避之不及,把“女化”看作侮辱。
在這個春天,沖突再一次爆發。創作者小說中“女化”的部分出現在公共平臺,引得粉絲不滿,最終舉報。斗爭的尾聲陷入老套的飯圈斗爭。一部分人要以愛AO3的名義,舉報另一批人作為反擊。
更多人再一次審視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去年夏天,這家創作平臺的創始人之一獲得了科幻界最高獎項之一雨果獎,她在頒獎感言中說:藝術創作不是孤島,它誕生于群體之中。
首期話題征集,愛豆和追星女孩談論了初心的問題,還沒看的戳右邊看《【追星】你還記得哪位愛豆是你的初心嗎?》今天,想和你們談談兩個話題。
那些年,為追星學會的技能?
關于第一個話題,愛豆首先挑選的這幾位追星女孩的留言,都是比較少見但同時又很優秀的。
01從零基礎到三個月內作出一首曲
荼蘼·Camellia japonica:
“追星之后聽過很多的應援曲,覺得作為個人制作都挺好的了,但是總覺得內容都差不多,沒什么新意。我就想自己去創作一首給愛豆(王源吶)的歌。
我九歲就自己寫過歌(現在回去看那些歌,發現譜子有一堆問題orz),然后就嘗試寫了很多首詞,翻閱了很多書籍,作詞總算還過得去。之后一到周末,就泡在圖書館里翻樂理書,學作曲。在三個月的努力后,我算是學會了比較正規的作曲,寫了一首曲,雖然還有一些不懂的地方,但是整體來講是沒有很大問題的。
因為寫應援曲我發現我很喜歡作詞,也就給自己定了夢想:浙江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也算是因為追星有了一個生活的方向叭。
我現在是六年級,鋼琴今年考十級,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實現夢想,考過十級,追星途中也實現自我價值,成為更好的自己,做出更好的歌曲,學習更多知識!”
愛豆:祝荼蘼鋼琴考級順利,ps:妹子真的很年輕吶!
02人生最美的時刻?追星
瀟灑女神:
“我為小凱學會了化妝,身邊的阿姨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平時一個懶得化妝,也根本不喜歡化妝的人竟然會去學化妝,會想從事這個行業,可是真的就是挺喜歡的,而且也終于可以打扮得漂亮出門了。
懂得了化妝的一些門門道道,看著明星的一些妝容才終于懂了為什么她們可以美得那么自然。
還記得剛學化妝時,最學不會的就是眉毛,太難化好了,經常被笑化得像蠟筆小新。那個時候,老師就天天叫我們每天化10對眉毛交給她,那個時候覺得好累啊,但是確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接下來還要繼續學習化得更精致。”
愛豆:有多少人,最美的時刻就是面見偶像的時候?
03在站子里當翻譯是種什么體驗?
★Toy★:
“通過多年的追星我目前會四門語言,而且我其實是個泰國人。我目前在一個站子當韓翻,偶爾當英翻和泰翻,并且考下了TOPIK 5級(韓語能力測試1級-6級)。我還可以當個可能技術還不是很好的軸子。我還能勉強地剪個簡短的視頻,同時會一點點的修圖。能翻唱和簡單的翻跳。
當韓翻同時有趣并辛苦的地方是:當愛豆忽然提到什么名稱(列如:動漫,炸雞),你就得去naver找類似的東西,然后用英文名去百度找他的中文名。因為我的愛豆,我現在還存著有神奇寶貝圖鑒。
還有一次我被分到的part剛好同時出現了5個語言(韓語,英語,中文,泰語,日語),你得從他們不怎么標準的口音里聽出他們說的話,這個部分的翻譯是比起翻韓語,聽懂他們說的中文更難。”
愛豆:首先,歡迎這位來自泰國的粉絲。其次,站子里的翻譯真的很辛苦,所以歐巴歐尼們“請好好說話吧”。
以上都屬于較稀有系列,還有一位追星女孩的答案讓愛豆萬萬沒想到。
04
Peggy:
“做娃衣算嗎?為了追星入了娃坑,之后才發現養娃衣服真的很貴。貧窮讓我學會了自制娃衣。現在陸陸續續還賣了一些娃衣。”
我們常說:“飯隨愛豆”,以下這位的留言就是最能應證這句話的。
05
狗頭幫元老級幫員:
“首先,因為我家左溢學會的技能:彈吉他,佛系粉絲的養成,因為他真的太佛了。然后是防彈:韓舞,韓翻,扒伴奏,偶爾后期,寫橙光劇本,學韓語,沙雕粉絲的養成。”
因為追星,學著社交,才能更好地追星。
06
邊白熙:
“第一個就翻墻和寫文。第二個對我來說是強大的社交能力吧,人脈廣不廣注定你能不能去看演唱會,去簽售會,能不能參加粉絲線下活動,挺重要的。”
BTW,愛豆還是要提醒大家,一旦涉及到財物的,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除了以上提到的,其實留言中追星女孩最常提到的,還是以下這幾種:翻墻、修圖、剪輯、應援、打榜、投票、刷油管等等,如果是韓圈追星女孩,偶爾還要加上兩樣技能:韓語+跳舞。
有時,為了幫愛豆修圖,可以連續站半天不動;或者為了剪輯視頻,熬夜到凌晨兩、三點。
為了練就這些技能,就需要用到很多app、網站。愛豆為大家作了盤點(主要為功能性的),只要通通get起來,你遲早也能成為追星女孩心目中崇拜的大大。
追星必備哪些app或者技能?
剪輯軟件
手機的建議以下兩個app,inshot和萬興神剪手,圖標如下。
inshot的功能有:對視頻進行剪切、旋轉、倒放、翻轉、調速,同時可以對視頻比例、背景進行調整,同時也有加貼紙、文本、濾鏡、音樂的功能。可以對多段視頻進行拼接。
缺點:視頻導出有水印和廣告(付費可以解決),音樂只能有軟件自帶+itunes自帶可導入。
萬興神剪手的功能和inshot差不多,不同的是,多了標題文字這一功能,有多個樣式,沒有廣告,多段視頻進行拼接時,有過渡動畫功能。
缺點:音樂只能有軟件自帶+itunes自帶可導入,有片頭水印(但我一般保存到本機后,直接用手機相冊的剪輯功能,把片頭cut掉,這樣就沒了水印)。
電腦的話,上手容易的可以用愛剪輯(缺點是有片頭),看看官網的介紹。
蘋果系統可以用自帶的imovie。
中級點的可以用會聲會影;專業高級的可以用pr(全稱Adobe Premiere)。
愛豆吐血心聲:剛開始學pr時,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從安裝開始就是一門學問,如果用過adobe軟件的就還好,沒用過就要耐心的學習。
另外,pr需要電腦配置(比如內存、CPU等等)夠好,不然實際操作時,卡得就像時間靜止一樣,還會造成電腦卡殼,在導出視頻時,有時一個100多M的視頻就有可能耗費你幾個小時。
如果以上問題,你都可以解決,那就大膽地下載這個軟件吧,到B站等網站找課程學起來。一旦學會就很好使用,特別是最新版本,增加很多新功能。
再高級的,制作特效的就是AE(Adobe After Effects)軟件,這個比pr更需要好的電腦配置,如果電腦配置跟不上,基本可以拜拜。
修圖軟件
手機修圖軟件很多種,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心頭好,愛豆根據個人喜歡推薦。
基礎的可以用美圖秀秀、天天P圖(可對人臉進行整容式操作)。高級一點的就用VSCO(多種濾鏡很好看,缺點是有些功能需要付費)、snapseed(可以和ps一樣進行曲線調整等、免費)、愛豆特別喜歡用Instagram自帶的濾鏡功能。
拼圖軟件,愛豆經常用的是:imark(我的標記)。不僅可以進行拼圖,還可以將網頁地址(包括微信文章)復制粘貼后,進行全篇截圖或者部分截圖,拼圖后還能加文字、水印等編輯功能。
電腦:LR(lightroom)+ps,學會LR,你可以調出任何你想要的圖片風格,有點類似濾鏡,教程同樣在網上搜集。
錄屏軟件
蘋果手機可以用自帶錄屏功能,安卓手機可以用錄屏大師。
推薦兩個電腦錄屏軟件:showmore和Apowersoft,看直播想要做到實時分享時可以用到。兩個軟件支持在線錄制,都是可以自由錄制電腦屏幕中的畫面,高清無廣告,只要注冊可以無水印,完全免費,支持多平臺,還可以進行簡單的編輯。
showmore↓
Apowersoft↓
視頻轉音頻
有時想要單曲循環愛豆某首歌曲的live現場,但又苦于沒有音源,這時候你就要用到這個軟件:MP3轉換器。操作非常簡單,把視頻導入直接轉換就OK。
gif制作軟件
手機推薦用imgplay,可以將視頻進行imgplay,付費去水印。
電腦推薦:gifcam。軟件非常小,只有幾M,但功能非常強大,可以自由錄制電腦屏幕中的畫面,導出成GIF格式,導出前可以進行大小的編輯(清晰度保持不變)、加文字、抽除幀數等等。
追文(同人文)
追星族很多人都看文,特別是同人文,以前會在貼吧(找老文)寫,現在陣地一般轉移到微博、lofter軟件。
如果英文好的話,愛豆還推薦AO3(國外同人文盛產地)和 Wattpad(被譽為電子書行業的YouTube),兩者都需要翻墻。
必備社交app、應援、打榜等app
追韓圈的姐妹,instagram、推特、tumblr、油管、melon、V APP等等。(ps:這些軟件都被墻,需要用到微屁恩,每個人肯定都有用習慣的,愛豆就不作推薦了)
當然,愛豆APP是必備的追星神器,明星最新行程和動態,韓國大型節目、電視劇等等的直播都能在這看到。
掃描二維碼下載↓
網站視頻下載
手機下載網站視頻,愛豆只介紹幾個:
1、ins上的圖片、視頻可以用instdown這個軟件。
2、推特上的圖片可以直接吧保存,視頻安卓手機可以用以下方法:
①下載Videoder軟件(油管視頻也能在此下載);
②直接復制視頻鏈接,在QQ瀏覽器打開,點擊視頻就能看到下載的按鍵,直接下載;
如果你是蘋果手機,那就非常方便,直接下載一個workflow(捷徑)。
找到捷徑庫,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功能,點擊添加到捷徑即可。
使用方法:直接復制所要下載的圖片或視頻鏈接,點擊一下對應捷徑功能,就能輕輕松松下載。
功能非常強大,愛豆強強強強推。
后臺回復關鍵詞【捷徑庫】,立即獲得以上功能的鏈接。
技能千萬個,學習第一個。
無論愛豆安利多賣力,最終你能學到多少,還是要靠自己動手實踐、學習。
如果還有沒被安利到的追星神器,你們也可以給愛豆留言,最后祝追星女孩都身懷十八般武藝。
文字編輯:鍋Yi
離成為大大只有一步之遙
END.
文章推薦
愛豆
《徐明浩》 | 《王源》 | 《宋茜》
《NCT李馬克》
專題
《勝利事件上》| 《勝利事件下》
《明星助理》
追星
《初心》
-------------------------------
被愛豆種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