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圖片來源于網絡
治沙女杰、全國勞動模范牛玉琴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帶領學生和村民在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辛苦種了幾十年的樹,突然被大量砍伐,近3000畝土地連根草都不剩。
事發地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伊當灣村,地處毛烏素沙漠南部,過去是漫無邊際的沙漠。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家家戶戶植樹造林,風沙治理成效顯著。近年來,驅車行駛在毛烏素沙漠的公路上,處處能看到成片森林,滿眼綠色。然而,中國華能集團光伏項目在此落地,改變了這一切。
據悉,目前,榆林市已組成調查組進駐靖邊,從林木采伐、項目合同、項目用地等方面開展調查。靖邊縣委縣政府已責令項目實施單位華能陜西靖邊電力有限公司暫停施工,該縣負責人表示,如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處理。華能陜西靖邊電力有限公司經理王本忠表示,目前,華能集團總部已派人在靖邊展開調查,調查結束后會公布結果。
記者調查發現,大面積砍林事件的背后有諸多疑團待解。
疑點一:大面積砍林是否合法?
70歲的牛玉琴得知林木被毀非常憤怒。她說,過去用肩背、用毛驢拉樹苗種樹,經過幾十年努力好不容易把沙丘變成了林草地,現在卻被人破壞,她氣得不知道該說什么。
2017年,靖邊縣通過招商引資引來中國華能集團光伏項目,負責項目開發的是華能陜西靖邊電力有限公司。
12月22日,記者來到靖邊縣東坑鎮陜蒙交界的伊當灣村二組“華能陜西靖邊光伏發電項目”所在地,現場沒有施工,只有零星的工人。預制支架連片豎立在沙地上,部分已安裝上光伏板組件。
伊當灣村村民告訴記者,今年5月5日,他們發現有人在距離村子兩公里外的林地大肆砍伐樹木,糟蹋林草。第二天,繼續有大約50人在砍伐、掩埋、焚燒林草,毀林上千畝。村民向馮家峁森林派出所報案。
此后數日,村民發現不斷有人伐樹毀林。他們前去阻止,卻遭到不明身份的人恐嚇,并被奪走手機,刪除拍攝的視頻。村民不斷報警,但對方持續毀林。
村民提供的視頻和照片顯示,毀林者用電鋸將大樹伐倒,用鏟車將小樹掩埋,較粗的喬木或用電鋸鋸短焚燒或用車拉走。大面積的樹林被砍伐,部分土地被平整出來,黃沙成片裸露地面。
村民們發現,實施砍樹的人員都是華益公司雇用的。
受靖邊縣林業局委托,北京中林國際林業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于2019年11月25日對華能陜西靖邊東坑伊當灣村光伏項目的現場進行勘驗鑒定,得出結論:鑒定區域地表植被已被完全破壞,鑒定面積為2764.11畝。
根據國家森林法規定,采伐林木必須申請采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伐。
記者在靖邊縣林政稽查大隊拿到的林木采伐許可證存根顯示,采伐證發證日期是2019年6月18日,規定采伐面積219.683公頃,株數2483株,采伐樹種為楊樹,期限6月18日至7月2日共15天。
村民說,華益公司今年5月初開始伐樹,直到6月中旬才辦理了“林木采伐許可證”,此前屬于非法采伐。而且,采伐證上規定的可采伐量與實際采伐數字差距很大。
此外,村民質疑:采伐證限定的樹種為楊樹,為什么區域內的樟子松以及花棒、沙柳等灌木也未能幸免?
疑點二:承包土地是否合規?
在毀林事件中,很多村民質疑華益公司承包土地的過程不合規。
據村民說,今年,伊當灣村二組村民馬海軍在家中招呼原西莊村民,選自己為小組長,并開始行使組長之權。他召集部分村民,聯合華益公司向每戶發放1萬元,“一手發錢一手簽字按印”。最終,他以伊當灣村(西二組)“法定代表人身份”和華益公司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
記者拿到的一份“土地承包合同”顯示,華益公司與馬海軍于今年4月8日簽訂了承包合同。雙方同意承包按30年計算,承包金包含土地承包費和所有附著物補償款全部在內,每畝3100元,總畝數3000畝,合計總承包價930萬元,平均103元/畝/年。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土地要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但是,很多村民表示,并沒見過馬海軍簽訂的這份“承包合同”。
此外,村民認為,馬海軍不能代表小組村民的全體意志。記者調查發現,由于歷史原因,伊當灣村二組情況比較復雜。這個共有90多戶約500口人的村小組,在20世紀80年代曾被分為東莊和西莊,之后又合并為一個組。按照目前的行政區劃,伊當灣村二組組長只有一人,是殷文成而不是馬海軍。伊當灣村委會于11月24日專門出具了一份書面證明:二組組長村委會只認一個,為殷文成。證明下方有村委會成員和村民等115人的簽名和手印。
那么,華益公司和華能集團是什么關系呢?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21日在官網發布“說明”稱,靖邊光伏電站項目采取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經公開招標選定建設方,華益與華能系統無關聯關系。
一份今年6月簽訂的《華能陜西靖邊電力有限公司東坑伊當灣100MW光伏發電項目土地租賃合同》顯示,華能靖邊公司從華益公司租用的土地為3150畝,租期20年,期滿后免費使用該土地5年,實際年限為25年。租金為450元/畝/年,總金額2835萬元。
華能集團為何不直接向村民承包土地,而采取從華益公司轉租的方式呢?天眼查信息顯示,華益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8日,法定代表人為高宇,注冊地在西安市高新區唐延路,注冊資本300萬元人民幣。由高榮榮、高宇兩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股52%和48%。村民告訴記者,高宇是靖邊縣東坑鎮毛團村人。
記者多次聯系華益公司法人高宇采訪,但手機一直無人接聽,發信息也沒得到回復。
疑點三:項目用地是否為林地?
伊當灣光伏項目施工毀林的行為,引發當地村民對項目用地是否合法的質疑。
《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定,通過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嚴厲打擊毀林開墾和違法占用林地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減少林地逆轉流失數量。
那么,項目用地是否為林地呢?2017年5月10日,靖邊縣國土資源局(現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的文件顯示,伊當灣光伏項目用地約3290畝,總投資7.8億元。其中建設用地9.41畝,未利用地3280畝。靖邊縣常務副縣長孟春偉告訴記者,建設用地已于2019年10月18日報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審批。
靖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表示,依據“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庫”,國土管理部門認為該地塊為未利用地。林業局負責人稱,目前該地塊的性質為牧草地。牧草地屬于非林地,不歸林業部門管。
但是村民不理解,他們種了20多年楊樹和松樹,將荒漠變成了綠洲,怎么就成了未利用地、牧草地了?
記者在靖邊縣林業局林保數據庫調出2013年的數據,查詢發現,伊當灣光伏項目用地標號為0172,屬于宜林沙荒地,也就是宜林地,從大類看即為林地。這意味著,該地塊的性質在幾年間悄然發生了變更。
有專家指出,一般而言,土地用途變更需要嚴格的審批,尤其是近3000畝林地變更為非林地是不小的數字,變更應該不容易。
一位林業系統負責人告訴記者,各級林業部門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林地變更,通常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但是,把本是林地的區域變更為非林地,明顯會對土地上種植的樹木保護產生不利,其變更原因令人費解。
(來源:新華社)
回想幾年前,智能電視盒子也曾盛行一時,引得小米、華為、榮耀、天貓等一眾品牌參與其中,市面上頻繁有爆款出現。在當時,智能電視盒子是把數字電視升級為互聯網電視最省錢、方便的一種做法,而且得益于電視盒子的高度自由性和開放性,用戶還可以在上面安裝各種軟件,甚至還可以破解,可玩性很強。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智能電視盒子銷量僅300萬臺左右,但2013年就飆升到1000多萬臺,翻了兩倍有余。2016年行業最高峰時,其銷量接近1400萬臺,在很多人的客廳里占據重要地位。
然而,從2017年開始智能電視盒子的銷量就急轉直下,跌落到1000萬臺左右。2022年市場銷量同比再降10%,僅余431萬臺,差不多快跌回2012年的水平。而今,連電視機的打開率都下滑到低點,智能電視盒子似乎也很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保不準再過幾年就會和以前的衛星鍋一樣,逐漸從我們的視野里消失,成為時代的記憶。
(圖源:小米官方)
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智能電視盒子行業步入低谷的此時,卻還有新品牌選擇入局。前段時間,智能家居品牌螢石發布了一款TV Studio智慧屏硬件產品,比傳統電視盒子在功能上要強上不少,主打全屋智能交互體驗。螢石的這款新品,是否能給智能電視盒子行業帶來一些啟發或轉機,行業的未來又該走向何處呢?
跨界品牌加入,似乎也沒帶來太多不同
據螢石官方介紹,新推出的這款TV Studio搭載了高清攝像頭,能實現視頻通話功能。機身內還搭載螢石自研的TV OS操作系統,可以滿足家庭場景下的影音娛樂功能,也支持眾多應用的自由下載。除此之外,TV Studio還主打“中控屏”功能,與電視連接后就能通過電視語音來操控家里其他的螢石設備。用戶還能通過系統內置的螢石云視頻TV版,在電視上查看同一賬戶下所有螢石攝像頭的實時監控畫面。
(圖源:螢石官方)
雖然,官方稱螢石TV Studio實現了中控屏+娛樂屏+互動屏三合一功能,但仔細看的話,似乎又與普通的智能電視盒子沒有太大的不同,無非就是增加了在線查看攝像頭監控畫面的功能。而諸如語音控制、視頻通話之類的功能,其他品牌產品很早之前就都支持,在這點上螢石并沒有帶來多大的創新。小雷覺得,螢石之所以選擇進入智能電視盒子市場,可能是想要借助這一硬件平臺,來打通監控攝像頭、智能硬件與電視之間的連接,擺脫對手機App單一平臺的過度依賴。
從智能硬件的角度上看,螢石TV Studio確實有其優勢和亮點。但如果站在智能電視盒子的角度,這款產品又顯得比較平庸,甚至遠不如其他品牌產品。兩年前當貝就發布了一款智慧盒子Z1 Pro,同樣配備有高清攝像頭,但它除了支持視頻通話外,還支持體感游戲、AI健身、魔法相機和視頻會議等更多功能。產品內部也搭載高性能硬件平臺,最高支持8K視頻解碼,還可以暢玩騰訊START云游戲,在影音娛樂方面要遠勝于螢石TV Studio。
(圖源:當貝官方)
從上面兩款產品中我們能發現,當下最新的智能電視盒子產品,功能已不止停留在追劇看電影上,很多都新增了智能化功能,有點像智慧屏電視的感覺。即便如此,依舊難挽智能電視盒子的下滑頹勢。今年雖然經濟環境和市場消費能力得到一定復蘇,但智能電視盒子的銷量還是大幅下跌,2月份線上銷量僅為15.2萬臺,同比下降33.7%,環比下降40.6%。洛圖科技預測,今年的總銷量可能降到400萬臺以內,下滑幅度在8%左右。
如今的市場格局與前幾年相比也發生巨大改變,當年爆款頻出的小米,已經放緩了電視盒子產品線的更新,新品小米盒子4S Max已經是去年6月發布的了,而且所有型號都停留在第四代,或許連小米自己也不知道第五代盒子到底應該長什么樣,也可能再也沒有第五代了。華為、榮耀等更是早就停止產品線更新,官網已經搜索不到相關產品了。目前僅剩當貝、騰訊等少數幾家品牌還在努力迭代,希望能熬過艱難的低谷期。
(圖源:洛圖科技)
品牌銷量排名方面,騰訊已連續5個月占領第一的位置,市場份額在23%左右。并且,騰訊在低端和高端的表現都非常不錯,200元以內價位段占據3成以上的份額,千元價位段更是占到9成。憑借著高性價比、騰訊視頻和云游戲等優勢,騰訊電視盒子逐漸占到市場頭部位置。而小米已經下滑到第三名,份額為15.2%;天貓魔盒排名第四,份額為11.1%,曾經的頭部品牌逐漸下滑到二三線。
市場環境的不斷轉變,加上頭部品牌的悄然退場,智能電視盒子似乎真的快走到行業的尾聲。雖然現在還有騰訊這樣的科技巨頭在撐場,但硬件產品從來都不是其優勢。而其他品牌的加入,也并未能給行業帶來新的活力或者轉機。就目前的情形,智能電視盒子真的可能要慘淡收場了。
電視盒子,它已完成這個時代賦予的使命
其實,分析智能電視盒子之所以會誕生,以及能夠快速爆火的原因,會發現智能電視盒子本就是一種時代所驅的產品。2012年前后,正是互聯網電視開始興起的階段,只要家里安裝有寬帶,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直接收看各種電影、電視劇和衛視節目,不需要每年額外再交一次電視費,也不用辛苦地安裝衛星鍋,方便又省錢。
(圖源:小米官方)
然而,當時很多人家里用的還都是老一代的數字電視,根本不支持聯網功能,也就無法享受到互聯網電視那般體驗。而當時的互聯網電視價格可不便宜,只要是個牌子貨那少說得幾千塊,貴一點的要上萬,很多人根本不愿就此淘汰家里還能用的老電視,花大價錢去升級新電視。于是,就有廠商看準了這個市場機會,一舉推出電視盒子產品,讓用戶無需換電視也能免費收看互聯網電視相同的內容。
這類產品一經出現就引得大量用戶的搶購,因為當時國內數字電視的存量用戶確實特別多,其中大部分也都沒有換電視的念頭,所以就選擇買個電視盒子來湊合著用。短短一兩年,電視盒子銷量就翻了數倍,市面上的品牌也越來越多,競爭也開始變得激烈起來。記得那時候,小雷還在網上看到大量電視盒子橫評內容,各大品牌戰得相當火熱。
再看今天,互聯網電視早已經爛大街,很多人也陸陸續續完成了老電視的升級換代。并且,電視機的價格也在持續跳水,一千多塊就能買一臺55英寸4K電視,畫質功能都相當不弱,完全沒有再掏錢買電視盒子的必要。另外,因為電視盒子這種硬件產品本身利潤很低,某些品牌為了賺錢,在系統內部增加了大量廣告和收費內容,再加上電視盒子的系統已沒有前幾年那么開放自由,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自然是越來越低。
(圖源:小米官方)
電視盒子,更像是一種過渡性產品,幫助行業完成從數字電視到互聯網電視的轉型。如今這種轉型已基本完成,自然也就到了電視盒子退場的時候了,它已經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
但是,未來或許還有電視盒子重新登上舞臺的機會。現在智能電視已經進入到比拼硬件性能、算力的階段,產品迭代升級速度非常快。但很多人一臺電視起碼要使用八到十年,不可能跟得上這種升級速度,未來想要用上智能電視上最新的功能,或者還需要通過電視盒子,或者另外一種時代所驅的新產物來實現。所以,智能電視盒子并不會就此消失,只是需要的人會慢慢變少,等到下一個時代交替到來之時,可能就會以另一種形態重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