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聽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時,還能獲取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對于很多香港人來說,25年前的8月28日是一個不眠之夜。那一晚,香港政府與國際金融大鱷之間的“世紀豪賭”將要落下帷幕。
與此同時,在香港國際會議會展中心,45歲的新任總經理高西慶宣布:中銀國際控股公司今天正式成立了!這是中國一家新的國際投資銀行。緊接著,董建華先生在慶典中發(fā)言:香港守住了!聯(lián)系匯率制度沒有被撼動!
大約在一年以前,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攜帶大量美元來到了香港,準備重現(xiàn)英格蘭和東南亞戰(zhàn)役的輝煌,但是結果注定讓他失望,此番“閃襲”香港金融市場是索羅斯為數(shù)不多的敗仗之一。
從他進入金融領域至今,索羅斯就是“金融市場”上的常青樹,他的“輝煌戰(zhàn)績”讓人震驚,1992年,他瞄準英鎊,最后使得英格蘭銀行崩潰;1997年,索羅斯做空泰銖,導致了東南亞金融危機;2012年,做空日元,狂賺10億美元......
如果要探究索羅斯的成功學,那么想必他會告訴你:用哲學思考金融市場。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野心勃勃的索羅斯為何偏偏在香港遭遇了滑鐵盧呢?
索羅斯的獨特投資理論1930年,索羅斯出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里。
1944年春天,德國納粹入侵匈牙利,索羅斯一家過上了東躲西藏的日子。他的父親十分的有遠見卓識,早在匈牙利被攻陷之前,就已經找好了11個藏身之所,所以他們一家能夠在法西斯的追殺中,安然度過。
索羅斯從戰(zhàn)爭的殘酷中窺見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循規(guī)蹈矩的人很可能只有死路一條;只有那些聰明的、善于投機取巧的人才能謀得一線生機,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1947年,索羅斯的父親將變賣家產得到的錢交給了索羅斯,作為他去英國讀書的路費。于是,17歲的索羅斯揣著這些錢,獨自踏上了求學之路,1949年,索羅斯被倫敦政經錄取,在那里,他學的是哲學專業(yè)。
這些學到的哲學思想成為了改變索羅斯一生的寶貴財富,他將學來的哲學思維用在了投資領域。比起用經濟學思考,索羅斯更喜歡從哲學的角度來思考金融市場的運作。
傳統(tǒng)的經濟學家認為金融市場都是理性的,其內在運作自有其邏輯規(guī)律所在,因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情況了如指掌,每支股票的價格都能夠通過精密的計算得到準確的結果。
市場是理性的、有效的,股票價格會與公司的未來收入預期保持理性的相關關系,也因此可以假設所有的股票價格都能夠反應當前可掌握的信息,這是有效市場假設。
但是,索羅斯通過考察卻覺得,這些以往被人奉為金科玉律的經濟學理論卻是那么的不切實際。
在索羅斯看來,金融市場是動蕩的、混亂的,那些交易并不是基于理性的市場假說,而是基于投資人的心里預期,因此市場始終是處于劇烈的波動和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之中的。
投資的盈利之道在于推斷出那些預料之外的場景,判斷盛衰出現(xiàn)的過程,逆潮流而動,這是索羅斯自我總結出的獨特的金融市場投資理論,接下來他也很好的將自己的投資理論運用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
讓人聞風喪膽的“金融殺手”1953年春天,索羅斯從學校畢業(yè)了,畢業(yè)之后的索羅斯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找工作。一開始,他選擇的是一個手袋推銷的職業(yè),很快,索羅斯就發(fā)現(xiàn)買賣很難做,于是,他果斷放棄,重新尋找新的賺錢機會了。
看來看去,索羅斯發(fā)現(xiàn)投資業(yè)比較賺錢,屬于是他毛遂自薦給各種投資銀行都投了簡歷,最后有一家公司聘請索羅斯做了實習生,索羅斯的輝煌金融生涯職業(yè)序幕由此揭開。他先從交易員做起,專門從事黃金與股票的套利活動,但是成績并不是很理想。
在受挫之后,索羅斯決定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于是他帶著自己的全部身家5000美元來到了紐約,繼續(xù)深植于金融市場領域。
1960年,索羅斯鋒芒初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德國安聯(lián)保險公司購置的房地產價格上漲,但是其拋售的股票價格與資產價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議人們購買安聯(lián)保險公司的股票,結果聽從索羅斯建議購買股票的人大賺了一筆,索羅斯也由此聲名大振。
后來,索羅斯遇見了來自于耶魯大學的吉姆.羅杰斯,兩人聯(lián)手,稱霸華爾街十余年,還共同創(chuàng)辦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1979年,索羅斯將其更名為量子基金。
然而吉姆.羅杰斯卻在1980年選擇了離開,索羅斯遭遇了自己金融生涯的一次大失敗,從這之后,索羅斯就開始從哲學角度來看待金融市場運作規(guī)律了,此后他不斷地完善自己的金融市場投資理論。
終于在1992年,索羅斯憑借著“血戰(zhàn)英格蘭銀行”一舉成名,成為了國際金融投機領域的傳奇之一。
1989年,東歐劇變,柏林圍墻崩潰,東西德統(tǒng)一,索羅斯敏銳的察覺到歐洲的貨幣匯率機制恐怕無法繼續(xù)維持了。當初歐洲匯率機制的保持必須依靠所有國家利益保持一致,一旦有一個國家出現(xiàn)了變故,那么這個經濟鏈條就會立馬松動。
而那個時候的英國經濟正是不景氣的時候,且由于其抵押貸款的利率是浮動的,如果加息的話,本土經濟會受到嚴重的打擊。
但是德國跟英國的國情不一樣,德國國內正通貨膨脹,政府要加息來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兩國之間的利益不一致,這就給了索羅斯阻擊英鎊的機會。
索羅斯和他的助手們先是賣空了大概70億美元的英鎊,然后買入了60億美元的德國馬克,并買入了一定的法國法郎。他們在做空英鎊的時候,還買入了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因為股市通常會在貨幣貶值后上漲。
所以,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下跌至2.8,英格蘭銀行也做出了努力,他們購入了30億的英鎊,但仍未能擋住英鎊的跌勢,到1992年9月15日,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已經差不多跌到了歐洲匯率體系規(guī)定的下限,英鎊處于退出歐洲體系的邊緣。
為此,英國財政大臣不得不請求德國降低利率來應付這場危機,但是德國拒絕了,無奈之下,英格蘭銀行只好繼續(xù)提高利率來回籠英鎊,利率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15%,但即使是這樣,仍收效甚微,英鎊不得不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這一天,也被英國人稱為黑色星期三。
在這一場狙擊英鎊的行動中,索羅斯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在把英國金融市場攪得天翻地覆之后,索羅斯又將目光放到了東南亞地區(qū)。
東南亞金融危機九十年代的東南亞經濟發(fā)展勢頭兇猛,亞洲四小龍的稱呼并非空穴來風,索羅斯方面經過大量調研發(fā)現(xiàn),泰銖明顯被高估了,而當時泰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度,泰銖緊盯美元,也就是說美元升值,泰銖就升值;美元貶值,泰銖就貶值。
當時泰國政府的美元儲備大概是100億左右,索羅斯在計算完自己手中的美元儲備跟泰國政府的美元外匯儲備杠桿比率之后,決定放手一搏,將矛頭直指泰國。
他首先從泰國銀行借了大量的泰銖,然后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拋售,換成美金,這樣外匯市場上泰銖數(shù)量就增加了,開始逐漸的貶值,等到泰銖跌到谷底的時候,他只須用很少的美元就能買進泰銖,去還給泰國銀行,這樣剩下的錢就都是索羅斯投機所得到的了。
這個過程進行的比較緩慢,等到市場反應過來之后,泰銖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于是索羅斯開始猛拋自己手里的泰銖了,陷入恐慌之中的泰國百姓也開始紛紛的拋售泰銖,買進美元,這就更加導致了泰銖貶值。
泰國政府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變,開始大量拋售美元,買進泰銖,但是政府手中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跟索羅斯手中的相比杯水車薪,于是索羅斯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做空了泰銖。
無奈之下,泰國政府不得不宣布,泰銖跟美元脫鉤,不再瞄準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制度。這場經典的泰銖貶值戰(zhàn)所造成的影響隨后波及整個東南亞,引發(fā)了一場金融風暴。
其實在泰國政府宣布國內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前一天,中國香港宣布回歸祖國的懷抱。在泰國大獲全勝的索羅斯們又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香港。
索羅斯在研究完香港金融市場之后,決定通過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港元的方式來狙擊香港,因為之間香港在面對這群投機家的時候都用的是提升匯率的手段。
1998年8月,以索羅斯為首的一眾人開始集結大量資本,沖擊香港市場了,很快恒生指數(shù)便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低。
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香港政府卻在這個時候下場了,他們動用政府財政儲備資金將索羅斯拋售的資本照單全收,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被僅僅套牢了。當時的朱镕基總理下達了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
隨后,香港政府動用960億美元儲備金與投機者們在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進行廝殺,最后到了恒指期貨的結算日,港股以790億港元收官,取得了這場金融戰(zhàn)爭的勝利,索羅斯們鎩羽而歸。
不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雖然以我們勝利而告終,但是香港政府卻為此損失了將近6.8億的港幣,索羅斯雖然折戟香港,但是在之后,他又在其他國家攪起了風浪,金融市場的動蕩永不停息!
近日有消息顯示,所有預定利率大于3.5%的保險產品在7月31日后全部下架,保險產品新一輪換擋的帷幕正在拉開。
記者致電多家保險客服獲悉,預定利率大于3.5%的保險產品的確已全面下架。中國太平洋保險在8月1日之前下架了利率在3.5%以上的增額壽險,作為補充,同步上新了多款增額壽險,預定利率調整到3%。中國人壽最近下架了二十幾款產品,目前已經沒有產品的預定利率在3.5%以上,具體何時會推出新產品暫無通知。中國人保近期則下架了61款利率在3.5%以上的產品。
在一些保險線上平臺可以看到,目前保險產品的最高利率已降為3.0%。在支付寶“螞蟻保”平臺上,增額終身壽險一欄里最高的年均增值為3.0%;平安保險小程序上名為“盛世逸生”的壽險產品,保障額度每年按2.5%確定遞增;中國人保官網在售人保壽險福壽年年專屬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最高保證利率為3.0%。
為何會調整預定利率?此次調整又將會對險企和消費者有怎樣的影響?
防范利差損風險
此次預定利率的調整與銀行降息關系密切。今年6月,六大國有銀行繼2022年9月后,再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從此前的0.25%下調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
“如果保險產品的保證回報率比銀行利率高很多,會對險企的經營造成很大風險,也就是利差損風險。”上海財經大學金融保險研究所所長粟芳解釋。
利差損是指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險合同的平均預定利率而造成的虧損。簡單來說,是險企以高額預定利率售出保單,但如果投資收益低于預定利率,由此造成的虧損就被稱為利差損。
需要注意的是,人壽保險具有收益鎖定功能,保險合同具有長期性,一旦簽訂,預定利率就不會變化,屬于剛性成本。險企多將保費投放在債券市場及貨幣市場,承諾賠付給消費者的利息也來自于這些投資收益。隨著銀行降息,債券市場及貨幣市場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
平安證券在其研報中表示,2018年以來,主要券種長端利率中樞下行,長久期債券和優(yōu)質非標資產供給有限,保險固收類資產配置面臨挑戰(zhàn)。同時,權益市場收益率波動較大,對投資收益率影響較大。當險企的投資端收益不及預期,就很可能會造成利差損風險。
事實上,這并不是第一次調整保單預定利率,一些險企在上世紀90年代也曾背上利差損的包袱。上世紀90年代初期,銀行一年期的平均利率高達10%,儲蓄險的預定利率也在8%以上。幾年后,市場行情直轉急下,隨后亞洲金融風暴來襲,1996年5月起,央行進行了8次降息,銀行一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從9.18%一路降到2002年的1.98%。
1999年,原保監(jiān)會下發(fā)《關于調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緊急通知》,全面叫停高預定利率產品,強制壽險公司將壽險保單的預定利率調整為不超過年復利2.5%。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該政策發(fā)布之前,中國壽險業(yè)積累的利差損達到數(shù)百億元。
長期來看對險企利大于弊
利率高的產品是險企占領保險市場、擴大保費規(guī)模的常用手段,此次產品調整前的“窗口期”,讓當時還在架上的保險產品迎來了一波銷售熱潮。
五大上市險企公告顯示,6月份人身險板塊同比增長均超兩位數(shù),中國人壽單月實現(xiàn)保費收入716億元,同比增長18.35%;平安人壽實現(xiàn)保費收入409.86億元,同比增長22.85%;太保壽險實現(xiàn)保費收入301.78億元,同比增長39.02%;新華人壽實現(xiàn)保費收入196.34億元,同比增長24.21%;人保壽險實現(xiàn)保費收入91.79億元,同比增長84.02%。
那么,利率的調整是否會造成保險客戶流失?東吳證券非銀團隊認為,此次預定利率的調整發(fā)出了監(jiān)管防范利差損風險的信號,有望引導人身險公司降低負債成本。“對險企來說,這次調整會讓保險產品和其他金融產品回到同一個起跑線競爭。”粟芳表示,預定利率的下降可能在短期內會影響到保險產品的銷售,但是從長期風險控制的角度看,對險企而言利大于弊。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投資收益持續(xù)下降,還可能會對保險產品的價格產生影響。因為保費的計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險企會拿未來預估收益來補貼現(xiàn)在的保費,如果未來投資賺錢少,那么現(xiàn)在的保費自然就高了。根據(jù)東吳證券非銀團隊測算,當預定利率從3.5%下調到3.0%后,年金險、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兩全險和健康險對應毛保費漲幅分別為18.4%、19.5%、3.5%、7.5%和16.4%。短期險和保障功能更強的長期險產品對于利率敏感度相對不高。因此無需過度擔心此次調整后的新單數(shù)據(jù)壓力,即便預定利率下降,對于追求保本長期穩(wěn)定收益的客戶影響并不大。
欄目主編:張楊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劉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