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女傭小游戲全集還有調敎女傭小游戲在線玩4399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梔子滿臉驚愕,沒想到,陸凌天竟然心心念念維護著曲云依

梔子百口莫辯:“少爺,真不是我。”

“不是你,那我問你,熱牛奶的催眠效果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好,剛喝下去,人就昏昏欲睡,叫不醒?”

梔子心里一沉,這件事,她做得不留痕跡,少爺怎么會知道?

一定是曲云依提前告狀,少爺相信了她。

“少爺,這是誰跟你說的?你可不能相信別人的一面之詞,說話是要講證據的,要是沒有證據的話,就不能證明,那是我做的。”

“梔子,我想處置一個人,還需要證據嗎?”

她嚇住了:“少爺,真的不是我,和我沒有關系。我也不知道那杯牛奶怎么回事!牛奶是我給少奶奶的,可這不能證明,我在牛奶里動了手腳。也可能是……”

“可能是什么?”

“賊喊抓賊!你不在家里,她說什么都行?!?/p>

“可是,這些是你爺爺親口告訴我的。他看見,云依喝了你的牛奶,艾茗薇就過來把人帶走了?!?/p>

梔子臉色一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云依可能會添油加醋說你的不是,那么,你告訴我,你爺爺會這么做嗎?那可是你的親爺爺,就算要說什么,也應該是幫你說話。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我……”

“你該慶幸,云依人沒事。不然,我真的不會饒過你?!?/p>

“少爺,我沒有。”

“你還不承認,非要我找艾茗薇來對質,你才肯承認是嗎?”他突然呵斥,連云依都嚇住了。

她還是第一次見陸凌天發這么大的火,原本云依還以為,這個男人沒有脾氣,總是會嬉皮笑臉的。沒想到,他生氣的時候,這么嚇人。

她坐在一旁,感覺整個房子里的氣溫都下降了好幾度。

梔子嚇得跪在了地上,不敢說話。

云依嘆了口氣,拉了拉陸凌天的袖子:“我人沒事,她也得到了教訓,算了吧!”

陸凌天這才收起了脾氣:“看在孫叔和云依的面子上,這次我只罰你回去面壁思過,好好想想自己做錯了什么?!?/p>

“是!”

“梔子,你別怪我沒提醒你。這個家里,云依是女主人,你要不把她放在眼里,就是不把我放在眼里?!?/p>

“少爺,我沒有。你在我心里,永遠是少爺,我只想一直在少爺身邊照顧著你?!?/p>

“你記著,這話我只說一次。這種事,再有第二次,風華園容不下你。聽見了嗎?”

梔子嚇得連連點頭,看陸凌天牽著曲云依上樓,這才撐著桌子站起來,雙手還在控制不住發抖。

她在陸家這么些年,陸凌天還是第一次沖她發這么大的脾氣。

以前,不管什么事,他總是會維護自己。現在,他竟然說要把自己趕走這樣的狠話。

她暗自握緊了拳頭,憤恨地看著樓梯的盡頭。

自從曲云依來了以后,少爺對她的態度就不一樣了。

都是因為那個女人,少爺才不再喜歡她。她不會允許曲云依留在陸家,繼續待在少爺身邊。

那個女人才來幾天,就把少爺迷得神魂顛倒,她必須想辦法,把這個女人趕走。

說是面壁思過,梔子越想,內心的恨意越大。她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把被子和枕頭丟了一地。

孫叔端來飯菜,敲了敲門,這才進來。

梔子一看是自己的爺爺,轉過頭去,根本不想看他。

“梔子,你還沒吃晚飯?!?/p>

“你還管我干什么?你心里都沒有我這個孫女了,我不吃,我不要你管。”

“你這丫頭,就是太任性了。怪我以前太縱容你,才讓你養成這個壞脾氣。聽話,吃了東西,餓肚子對胃不好。”

“我死了算了,反正爺爺你已經不疼我了?!?/p>

“我怎么就不疼你了?”孫叔耐著性子哄她,梔子才消了一點氣。

“你哪里疼我?你要是真的心疼我,就不會去向少爺告狀。你沒看到少爺今天訓斥我時兇巴巴的樣子。他從來沒有這樣對我,都是爺爺害的?!?/p>

孫叔嘆了口氣:“傻孩子,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我不信你這些,你根本不是為了我好。你明明知道我的心思,你都不幫我。”

“你這個傻孩子,有些福分,不是我們該奢望的,明白嗎?少爺已經結婚,你和他,沒有這個緣分。趁現在還年輕,你早點斷了這個念頭才好?!?/p>

“我不!曲云依有什么好的,她是別人不要的,少爺怎么會喜歡她?我比曲云依好上千萬倍,我不死心。”

“有些話,我已經跟你說明白了。你不聽我的,到時候,吃了虧是你自己的事,你可別后悔。少爺的脾氣,你是知道的?!?/p>

“不用你管,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決定?!?/p>

爺孫倆竟因為這件事鬧翻,孫管家被氣得摔門離開,懊惱小孫女的固執。

她這樣執迷不悟,總有一天會害了她自己的。

樓上,云依看他自己整理著出差的衣服,好奇問道:“你剛才對梔子說的那些話,會不會太重了?她本來就不喜歡我,你這樣,她大概會更討厭我的?!?/p>

陸凌天看了她一眼,笑道:“你還怕一個小丫頭討厭你?”

“當然不是!只是覺得,你剛才太兇了而已?!?/p>

“對比之下,是不是覺得,我對你特別溫柔。”

“嘁!你能不能要點臉。你這個樣子,只能算是……勉強還行吧!再接再厲。”

“我要是兇你,你會怎么辦?”

“你要是兇我的話,那我肯定會……比你更兇的。到時候我們看看,誰更勝一籌?”

“就你?”

陸凌天不在意地笑了起來,曲云依這個樣子,最多像是揮舞著爪子的小奶貓,就算兇,那也是奶兇奶兇的,越看越萌。

他點著頭:“我倒是想看看,你能兇成什么樣子?!?/p>

“我擔心會給你造成心理陰影,還是算了吧!你可是我的衣食父母,不能得罪了?!?/p>

“那就麻煩陸太太以后看到我的時候,狗腿一點,說不定我心情好,還會給你加獎金?!?/p>

“真的嗎?獎金多不多?”云依一聽獎金,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

“看心情。”

“好的,天哥。天哥有什么事盡管吩咐,奴家一定照辦?!?/p>

你是否還記得,“六一”兒童節曾經是放假的?

“兒童節當天,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一天。”

也許你的思緒飛回了童年

你對童年的趣事仍然如數家珍

不過對于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童年

對于身邊朋友的童年

你又有多少了解

你是否能想象

那些慈祥和藹的老人

那些扛起家庭重擔的中年人

那些奮斗在城市中的年輕人

亦或仍在學校中埋頭苦讀的大學生

曾經也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寶寶

為此,京領采訪了橫跨3個代際的群體

從30后,一直到90后

帶你看看新老各代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樣子

冠爺

30后,云南人,大學退休教授

我的童年在云南省永平縣城度過,當時還是解放前,我記得當時的兒童節都是4月4日,應該是解放后才改成六一國際兒童節的。

兒童節的時候,縣城里幾個小學會舉辦演講比賽,我最期待的是學校會給每人發一塊酥皮點心。

當時家里窮呀,一年也就吃這一次酥皮點心??箲痖_始后就不過節了。在最困難的時候,家里只有玉米面吃,還有野菜,大米都很少。

當然,當時認為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夏天會有野果,我們用酸木瓜拌鹽和辣椒吃,還會摘小杏、桃子、李子、藤石榴——一個拳頭大,皮厚,里面有籽還有醬(聽描述應該是百香果)。

也會去河溝里捉小魚小蝦,還會捉一種巴掌大的“青雞”,和青蛙差不多,撥了皮煎著或炒著吃。

青雞

還有一種叫“秧雞”,比鵪鶉大一些,用鉤子釣,特別好吃。

秧雞

要說穿的話,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我家里是貧農,新年一般也沒有新衣,只有把舊衣服再補丁一下,洗干凈穿。一年就一雙草鞋,冬天草鞋會結冰,出去可冷了喲。

那時候玩兒些什么?在學校的時候,下課后打籃球、跳繩。放學后會到竹林河邊游泳,自己用竹筒做水槍、氣槍,把竹節戳個洞,另一面用細竹棍把竹節固定住,上下吸水,放水。

竹水槍

在抗戰時候,部隊來縣城的廣場上放無聲電影,抗戰片、卡通片,還有紀錄片。

有的同學還悄悄地去美國大兵的營地撿畫報,電池,美國兵還出來追他們。那時候只有有錢人買得起雜志,比如《光明》,《少年》之類,誰有雜志就大家傳著看。

盧國華

30后,四川人,普通農民

我在四川的金沙江邊的一座村莊里面長大,我這輩子吧,去的最遠的地方是金沙江對岸,到過楚雄市。其他的時間都在這座村子里面。

說起小時候,印象很模糊了,那時候是舊政府,我們農民的地位也低,現在生活這么好,你們年輕人是真的太幸福了。

其實我小時候很簡單,村里沒有學校,我們那時候誰讀書呀,村里要有人讀書肯定會被罵一頓,不好好干勞動在這里搞些啥子(什么)。

我就是每天就給家里面做事情,我總共有2個弟弟和1個妹妹,每天的生活除了去山頭放牛和羊子,就是去給鋤地種菜,那時候還沒有土地集體所有制,都是地主家里的。

《半夜雞叫》中的地主形象

說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吧,我記得十幾歲的時候和村里人去打獵,那時候不像現在,山里面有蛇、野豬,還有群狼,我曾經遇到過蛇窩,就幾十條纏在那里,看著實在是嚇人。

還有狼,晚上就能聽到嚎叫聲,那時候也還真有小孩子單獨出去直接被狼叼走的事情,大人也用這個來嚇唬我們。

那一次打獵,我是跟著一幫大人去的,我們帶了刀和氣槍,用的是自己做的那種,可以打鳥和野豬,狼我們是不碰的,這種畜生太聰明。

結果我們找了一天,啥也沒見著,倒是發現了一只黑山羊,雖然我們知道可能是別人家里的,但二話沒說,我的大舅呀、表叔呀什么的直接拖到江邊收拾了,剝皮、燒柴火,就帶了些鹽,直接就烤上開吃。

后面我聽說人家找上門來了,扯出了許多矛盾。哎喲,現在想起來真是有意思,你們都喜歡去動物園看動物吧,現在我們這山上,什么也沒有了。

張軍

40后,山西人,退休職工

說件印象最深的事情?我想想,我一年中最期待的就是看戲,因為小時候家里孩子多,不光不能出去玩,在家大的還得照顧小的,再大一些就下地干活了。

社戲

但是看戲時候就不一樣了,全家都要去。那時候的戲團都是巡演,也不會到村里來,到演出的日子就要到鎮上去看戲。小時候念書少,知道的故事、知道的名人,好有好多其他的知識的來源其實都是戲曲。

我記得那時候農村大家穿的衣服都很土很破,打補丁也特別正常,跟臺上精致光亮的戲服對比太明顯了,所以小時候我特別喜歡他們的衣服,總想著要是我穿上那得多精神多好看。

我那時候特別想去當學徒唱戲,但是后來因為家里種種原因并沒有去成,這件事我到現在也感覺有點遺憾。

白奶奶

40后,云南人,退休護士

我小時候不缺錢!每天父母給我2毛錢去買早點,買燒餌塊,酥皮點心,油炸點心。

我小時候國家還沒解放呢,但我小時候條件不錯,上的是美國人開的教會學校,15個人組成一個班級,一學期可要5塊大洋呢。

我們小學3年級就開始學英語,外國人教,那些外國人都是來中國傳教的。老師都是西南聯大給美國兵當翻譯的,但當時太小也不知道。每天早上都要good morning打招呼。美國的圣誕節,感恩節我們都過。

西南聯大

當時我家里開了綢緞鋪,有三四個鋪面,后來都公私合營了,爸爸當了工商聯主席,政協委員。

我們一家有十幾個人,吃飯都是和學徒,長工,大媽,女傭一大桌一起吃,我們可沒有欺壓過工人哦,大家感情都不錯,現在和長工、女傭都有聯系。

那時候過年家里每人都做新衣服,女傭也有。但是爸爸摳門,專門找賣不出去的布做床單被單,做衣服的布也不管好看不好看。

每年都請裁縫在家里住兩個月,管吃管喝,給每個兄弟姐妹做衣服。當時我們穿連衣裙,還穿旗袍,扎小辮。

旗袍

下課后就是跳皮筋,玩沙包,有時候還采樹上的無花果吃,爬到房頂上玩。我當時最喜歡蕩秋千了,能蕩好高好高。

放學后我會在鋪面前玩到很晚,有時候會去同學家玩捉迷藏。同學家里是賣大棗和桂圓的,就會藏到存桂圓的地方,偷吃桂圓。哥哥們大好幾歲,養大狼狗栓在門邊,我一般不去玩。

家長會讓我們自己洗衣服,我就會去小河溝里洗衣服,水特別清,卵石都是綠色和白色的,小蝦都會從身邊游過。

我們放學的時候也是要排隊回家的,還要唱歌。給你們放一段我當時唱的歌吧,可有收藏價值了。

李寧州

50后,北京人,退休工人

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80年代從美術館后街、北太平莊一路搬到了回龍觀。生活環境變化很大,唯一不變的就是沒事愛看兩場球。

我雖然愛看,但小時候也沒踢過,打乒乓球倒是比較多,那還是上初中以后了,石頭臺子碼兩塊磚頭,再小的時候都是自己做玩具。

一張桌子,一個磚頭,愉快的放學時光

你知道那個老式自行車鈴嗎,蓋兒能擰下來栓個棉線,你在家門口藏好了。太陽快下山了你就往胡同口一放,有一老頭過來了,看見鈴鐺蓋兒反光了,彎腰一撿你就拉一下繩子,鈴鐺往前一躥,他再彎腰你就再收收線一下,老頭一路彎腰走到你家門口了,一抬頭罵了一句,你們這群小兔崽子!大家一笑就散了。

我們這還算好的吶,小的時候都沒勞動,到處瞎玩兒,翻墻,溜著墻頭一路能溜到南鑼鼓巷,再大一點十四五歲,家長就不管了,后來買材料自己做過半導體(一種收音機)。

半導體是一個年代的標志

那時候也沒零食吃,主要是買不起啊,后來有冰棍兒了,吃不起奶油的只能吃小豆的。

那時候人都窮,到小賣鋪喝酒都吃不起花生米,有錢人家孩子還能饒上一兩個,窮人家的孩子只有看的份兒。

那會兒那些蹬大板車人要喝酒,買不起花生米怎么辦呀,嘬生了銹的釘子,嘬一口喝一口酒。現在想想真是窮啊。

其實父母管我們也管的少,顧不上,那時候全社會好多行業都是三班倒。我上小學和同學玩拍寶(一種游戲),拿紙疊成一個方塊往地上拍,誰把對方的拍反過來就贏了。

拍寶是一個很好的課間娛樂活動

我的那個拿課本第一頁紙疊的,最厚的那頁,全校無敵手。有一次太興奮拍猛了,邊兒拍破了,主席像漏出來了,這可完蛋了,同學告老師了,全校批評一整年,每周一早會念檢討。

我一小孩兒哪懂這個啊,后來就沒那么皮了,比挨揍好使。還是你們這一代人幸福啊。

王小姐

60后,黑龍江人,建筑公司高管

先說吃吧,小時候喜歡吃什么?我想想,有酥餅,鍋盔,還有整個松塔,火烤后用錘子敲,就能敲出松子來。也喜歡餅干,但是很少能吃到。

烤松塔

我非常感動的一件事是和媽媽要五分錢去買酥餅,要了一整天,才要到。最后就是這個五分錢的酥餅,給了我動力,讓我好好兒學習,以后努力考大學。

我們那時候上學穿什么衣服鞋子,背什么書包?這個我倒是沒有什么問題,我爸爸是裁縫,穿的是是爸爸做的衣服,鞋子和書包。

當時也沒有現在所謂的流行款式,普遍都是自己家做衣服,只有有錢的人才能買鞋子。我父親曾經給我做了一件燈芯絨的衣服,我覺得挺感動的。

這是我當時的照片,看看我們笑的得多開心。

家里會做衣服,孩子可就幸福了

我們那時候玩什么?我想想,喜歡跳皮筋兒,跳繩,圍在一起丟手絹兒。用糧食縫個布口袋,玩沙包。自己做雪爬籬,去有冰的地方去滑。

當時最流行的電視電影動畫片小人兒書。對于電影的印象?就是當時流行的白毛女,地道戰,紅色娘子軍那些吧。

《白毛女》劇照

我當時最盼著過年,因為可以穿新衣服,吃瓜子兒,吃豬肉雞肉,最高興的。當然遺憾的事兒也很多,我們沒有大的房子,也沒有好的學習條件,沒有富裕的錢買書看,甚至都沒有一個洋娃娃可以玩。

爸爸為了讓我們條件好一些,就養小雞,下了雞蛋以后就用雞蛋換瓶裝的奶粉,就給我和弟弟。最麻煩的是那時候女生如果來了大姨媽是沒有衛生巾的,只能用特別破的破手紙墊著,有時候跑步墊姨媽的手紙會掉出來,當時特別尷尬,現在想想真是有意思。

孟曉

60后,河北人,民營企業家

我小時候住在承德,小時候玩的可比你們多多了,跳房子、跳皮筋、爬山上樹、下河游泳……

那時候每家的孩子都很多,兄弟姐妹年齡接近,作業也不多,再加上流行“放養”的教育方式,所以每天就是聚在一起玩。每一次回家都是渾身土,被家長一邊訓斥一邊用撣子掃干凈才準進屋。

那時的河水都很清,大人們都是去河邊洗衣服,孩子們也會在里面游泳。冬天的時候,河里結了冰,我們就會帶上家里制作的冰車去冰上比賽。家里的衣服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看過年的時候才會在定期開放的集市上買衣服。

雖然作業不多,但是回家后第一件事還是做功課。但是當時是沒有書桌的,大家都是趴著寫作業,要不是趴在炕頭,要不是趴在箱子上。

那時沒有床,晚上一大家一起睡在炕上,冬天會提前燒好,有時溫度控制不好晚上燙得人難受。

《大眾電影》雜志

當時的青少年們也會追星,買《大眾電影》雜志和電影明星的畫報。女孩們會模仿畫報上的女生編辮子、盤頭發,男孩們就模仿電影的臺詞,假裝自己是軍隊的。有電視的人家不多,誰家有的話大家就都跑過去看節目,家長怎么叫都叫不走。

木子

70后,內蒙古人,工程師

我的父母是下鄉知青,我出生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童年的記憶是圍繞著父母工作的工廠展開的。

說起來還是很有意思呀,那個廠子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商場、醫院、操場、游泳池、小學、中學甚至游戲廳啥都有,我的很多朋友都是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發小,房子是聯排,一起上子弟幼兒園、小學、中學。

我們70后對于生日和兒童節這種日子沒覺得有啥特別的,最開心的還是過年。

當時的交通沒有這么方便,一到冬天,吃的就只剩土豆、白菜和蘿卜,任憑家長技藝再高超,做出來的也還是那玩意兒。

但是我告訴你,新年不一樣,不僅可以穿新衣服,吃各種糖果,南方的菜販子還會帶來新鮮的蔬菜,蒜薹和蘑菇可以說是我的最愛。

排隊購買冬儲大白菜

過年的時候拜年的場景也非常壯觀,小朋友們成群結隊,先去和爸媽相熟的知青家拜年,再去當地人家里幾乎挨家挨戶拜年,什么時候困了,在誰家就倒頭就睡,醒來接著去別人家繼續拜年。

等到正月十五,還會有盛大的花燈會,和幾十個小伙伴一起猜燈謎,那可真是珍貴的回憶啊。

那時候學校還沒有硬性規定要穿校服,校服都是自己選擇顏色和款式,運動會的時候,只看校服顏色就知道是哪個班的。

炎熱的夏天,中午有長達三個小時的午休,最開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回家吃冰冰涼的大西瓜,那時的冰箱還沒有普及,西瓜都是泡在一大盆涼水里,抱出來的時候總是濕漉漉的。

冰鎮大西瓜

你能想象嗎,我的早餐只有2毛錢,即使是這么點,我只要省一些還可以買玩具和圖書。那個時候的動畫片還不多,一部鼴鼠的故事,一部貓和老鼠,就足夠從春天看到冬天了。

鼴鼠的故事

還得說一句,你們別老覺得內蒙人都會騎馬射箭,我后來到北京讀大學,就得一遍遍地和人解釋,不是所有內蒙古人都會騎馬。

高慧

70后,山東人,公司職員

我主要說說吃這個方面嘛,我小時候住在農村,那個年代物資就比較貧乏,農村更是。

那會最盼著過年,新衣服自然不必說,還有一樣東西基本上也是過年才能見到,那就是豬肉。

大戶人家

每年到了農歷十一月份,家里的孩子就開始數著準備過年了,等啊等,等到臘月二十三左右,家里大人就去集上賣肉了,買上兩斤就不錯了,而且每次也是買肥不買瘦,也只有過年才能看到這陣仗了。

多買肥肉是因為肉買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煉豬油,把肥肉切下來,鍋里倒上底油,等一段時間油就出來了,整個屋里都是豬油的香味!

煉油剩下的油渣可不能扔,那個不光能炒菜還能當零食吃,我哥哥小時候比較饞,剛出鍋的油渣不等涼就拿手去抓放嘴里了,仰著頭在那呼呼吹氣,現在想想有什么可吃的,但那會就是覺得特香。

高自成

70后,湖南人,律師

我們那里是小地方,哪有人會過六一節,也從來沒聽說有誰放假。再說了,放不放假對我來說都一樣,哈哈哈,我小時候沒少逃學。

當年大家對教育都不重視,放學都在玩,也沒有什么作業,也可能是我從來都不做作業,反正我覺得我小的時候沒有什么開心的,也沒有什么不開心的,大家都一樣,天黑了父母就出來找我,被罵了一頓后,就乖乖回去吃飯。

那時候在外面瞎玩一天,玩什么?我是最喜歡家附近那條河,一出去就在里面玩一天也不會累,和同學在河里摸蝦、摸魚,抱個大石頭就沉下去了,半天都不上來,現在想想挺嚇人的。

真的,你別不信,有人下去五分鐘都不用上來,你們年輕人現在還喜歡跑到東南亞玩浮潛,我們當時就是那樣。

剛開始抓到的魚拿回家,河里發過大水后父母就不讓下河了,后來我們轉念一想,不能浪費啊,直接在石灘子上面架個火就把魚給烤了,也沒放佐料,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就都給吃了。

你要知道,那時候哪有什么零食,也沒錢買,我是上了中學才有零花錢,家長給了是吃中午飯,實在要說零食,那就是街邊賣的楊梅干,都是散裝的,用報紙卷一包就賣給你了。

后來又有了叮叮糖,就是那種一大塊的麥芽糖,用小錘子一塊一塊敲下來賣給你,一分錢一把。小的時候看著那么大一塊,真饞人。

叮叮糖

你問我那時候穿什么?別說回力鞋,那都是后來有的,也挺貴的穿不起。我記得穿的是一種白色綠底的布鞋,要不然就是黑色的,大一點了有的小孩會穿綠色的解放鞋。穿什么真沒注意,面子什么的無所謂,大家穿的都一樣。

張玉明

80后,北京人,電臺主持人

我打小生活在北京西郊部隊大院。小時候也窮,我打三歲記事起,穿的就是表哥淘汰下來的衣服,爸媽給買的衣服也有,但是不多,后來上學了每年一套校服,小學的時候還有短袖校服,女生穿裙子,比現在校服漂亮多了。

90年代的校服

小時候也不懂,上初中就開始講究了。那時候小孩都愛看什么衛視中文臺、衛視電影臺,學香港明星穿白衣服,人五人六的,上初三開始講究耐克鞋。

周星星給一代人開了腦洞

再說說我們那時候都玩啥吧,三年級以前都沒什么玩的,見人家玩GameBoy,特新鮮,拿到手里都不知道怎么開始玩,就看見上面一排logo卡在那不動,后來才知道這玩意兒得插卡,露怯!

誰要是有臺Gameboy,絕對是年級里的紅人

后來五年級家里頭給置辦了個彩色的GameBoy,拿學校一通顯擺,再到后來世嘉機、土星、PS就都有了。

我算是玩游戲比較早的了,家附近菜市場簡易大棚里頭有個長得猴兒瘦猴兒瘦的老板,靠著租游戲機卡發了財,我上初中的時候都跑到當代商城(北京90年代某大型商場)邊上租了個小門臉開店了,真沒少掙小孩兒錢。

不只是我,我們家那邊小孩玩電腦都早,什么仙劍奇俠傳、金融群俠傳、FIFA95什么都玩。家境好的后來考上大學有的當上了碼農,家庭不好的都跑到中關村租攤位也發了。

每個男孩子都有的六面獸

還有玩具,其實玩具都是上小學前才玩的,什么彩泥啊,有那個變形金剛六面獸,特流行。再小一點的就是那種會噴火的槍,還有會冒煙的鐵皮小火車?,F在還有好多人都在和搜藏那些小玩意。

一個砂輪一塊火石,玩了一整個童年

動畫片倒是很喜歡看,每天放學回家,開始是中央臺播大風車,后來是海淀有線小神龍俱樂部,后來再大一點就看衛視臺,足球小將、忍者亂太郎。

我特別記得初中的時候特喜歡足球,有一天全校廣播通知當天下午不上課,集體在班里看電視,你猜是怎么著,集體看世界杯,中國隊踢哥斯達黎加,全校都在看。

我估計當時全北京所有的學校都差不多,孩子們都在看,在全國人民面前,中國隊讓一個南美弱旅射入兩球。

體育老師最郁悶了,在體育辦公室玩命抽煙。后來踢巴西,好像也是在學校看的,跟我們說的是要和強隊學習學習,說不定還能進一個,然后人家踢了個4:0,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照常上課。

陳道海

80后,陜西人,初中老師

小時候最快樂的事?那肯定是‘小霸王其樂無窮’?。∥壹业挠螒驒C是我爸在夜市上買的,買回家摸索半天,插口反復接了好幾次才接上。

我記得很清楚我玩的第一個游戲是超級瑪麗,后來隔不了幾天就要跟我爸去夜市上再買卡。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

我媽一開始還說我爸不務正業還影響我學習,但是到最后也是‘真香’,她后來甚至跟我搶手柄!

因為我家買的比較早,游戲多,而且有的家長不同意買游戲機,到了暑假的時候附近的孩子們都來我家玩,魂斗羅、雪人兄弟、坦克大戰……都得排隊玩,我也不能例外。

玩的人為了多玩一會兒,全神貫注玩游戲,看的人等著輪到自己聚精會神盯著屏幕,其實現在想想小霸王好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這樣和小伙伴一起你爭我搶的感覺讓人感到‘其樂無窮’。

陳小生

90后,貴州人,大學生

你玩過四驅車嗎?我上小學時候真的特別火。因為小學有段時間每個臺都播動畫片“四驅兄弟”,原來大家都是玩遙控車或者悠悠球什么的,后來都去玩四驅車了。

那會學校還辦過四驅車比賽,總之整個小學的男生差不多人手一輛四驅車。我玩四驅車的時候會像動畫片里一樣對它大喊,什么‘加速’、‘拐彎’、‘三角箭,走墻壁!’,當然四驅車完全不會聽我的,但還是想喊出來。

那時,奧迪還不是四個圈

就是有一樣和電視里的情節不同,動畫片里人都是追在車后邊跑的,我根本追不上我的車,有時候掉溝里,有時候撞墻,總之因為車跑的太快,壞了一輛又一輛,家里四驅車‘尸體’有一大堆。

還有就是那時候不買零食攢下零花錢專門買了一大堆配件,什么“龍頭鳳尾”、“導輪”、各種輪胎、馬達,充電電池,再拿個鞋盒子把它們裝起來當工具箱,還真有模有樣的。

帶著車殼的一看就是蝸牛車

可能就是因為四驅車吧,我到現在也很喜歡汽車,也喜歡研究機械結構,它們算得上是我的機械啟蒙了。

高繼明

90后,天津人,大學生

我小時候愛看動畫片,電視臺播的動畫片也多:天書奇譚、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九色鹿、神筆馬良,這些一到五一、十一長假就重播,但是怎么都看不膩。

《大鬧天宮》

還有黑貓警長、阿凡提、西游記什么的。那時候不光看中國的,還有好多外國動畫在播:鼴鼠的故事、星際恐龍、猛獸俠、貓眼三姐妹、龍珠、柯南、數碼寶貝……感覺說都說不過來,有的臺詞場景角色真的算是一輩子的回憶了。

電視臺周二休息,偏偏周二下午還早放學

就是可惜每周二電視臺休息,只有一個靜止畫面,這個時候沒辦法只能出去玩了。后來家里終于有了有線,三個動畫臺18、26、57來回切!我現在也愛看動畫片,而且我發現我不少同學朋友也都挺愛看動畫片的,這肯定跟小時候電視臺輪番給我們看這么多好看的動畫有關。

孟小雨

90后,北京人,職場小白

我的童年是在一個老式居民區度過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學業壓力也不大,于是整個小區的孩子們都會在一起玩。除了捉迷藏,還有其他多人游戲:叫號兒、砍包、跳皮筋……還有孩子們最熱衷的角色扮演。

小時候,爸媽問我吃什么,得到的回答永遠是“麥當勞”和“肯德基”。

尤其是麥當勞,在那個年代是我身邊所有孩子的快樂源泉:歡樂兒童餐的玩具、餐廳內的游樂場、麥當勞叔叔的漫畫、逢年過節的餐廳活動……每一項都對孩子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雖然家里條件并不富裕,但父母還是盡可能滿足我的小心愿,讓我擁有了一大箱麥當勞的玩具。

為了這只狗,吃胖了多少人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98-99年的史努比環游世界系列,為了湊齊全套28只玩具,爸媽陪我吃了幾十頓的麥當勞(主要是他們吃,我只想要玩具)。

最后,其中的兩款在家附近的餐廳都已售空,爸媽跑遍了北京城,最終在酒仙橋的一家餐廳買到,幫我湊齊了完整版,而我家住在距離近30公里的宣武區。

20年過去了,我的大多玩具都已被送人或丟棄,唯有這套史努比,還整整齊齊被收在箱子里。

快樂風男

90后,四川人,待業青年

芽兒喲,啥子都八說咯,童年記憶,怕是要好好跟你們談一哈我的游戲生涯。對了,采訪人你記得寫快樂風男哈,懂得起塞。

我的童年史,就是一部分游戲史。這么跟你說吧,小時候,跟爸媽要兩塊錢,能去家門口開的游戲室玩兩個小時,這個是手柄游戲,玩實況足球。

啊肚根!耗油根!

另外一個也常去玩的是,怎么說,叫做“搖桿桿”的游戲機,像現在商場里面的娃娃那樣,立在那里,2塊錢找老板換10顆幣,打街霸,打三國,如果你技術好,一直通關,你可以在那里玩一天,很多時候有的小孩脾氣大,玩到一半用力過猛,經常把人家的搖桿扯下來。

好了,這些都是初級的,到了小學,電腦普及越來越多了,誰還去游戲室啊,那只能被稱為懷舊,家里老爸不讓玩游戲,每次都給我卸載了,那就去網吧。

未成年人你懂的,會經歷很多風險,這些不談了,反正我滿十八歲第一天就驕傲地拿著身份證光明正大地走進網吧,那多驕傲哦。

Mission Complete!

怎么說呢,最開始的游戲都是單機的,什么紅色警戒、搶灘登陸戰、榮譽勛章、魔獸爭霸各種戰役都玩過,對了有一個我都不好意思說,4399你知道嗎?這個有點羞恥,就先不說了。

《熱血英豪》,這個有點小眾了

再到后來,盛大公司的游戲席卷網絡,什么泡泡堂、跑跑卡丁車、熱血英豪都玩過。

中間還嘗試了許多其他的游戲,當然,玩的比較久的還是經典傳奇、奇跡MU、征途,尤其是征途,當時玩的人不只我們90后,很多大人也玩,動不動就聽說哪個人花了十幾萬充值,買了上好的裝備。

記憶最深的是,征途每晚有答題時間,有一個老板竟然把全體員工叫在電腦面前給他實時查答案…最終獲得第一名。

曾幾何時網吧中年大叔的最愛

PC端游時代過去,我的初中生涯引來了CS和3C,當時QQ還沒有統一江湖,我們都在浩方對戰平臺上玩CS,每天進入不同的地圖,不是我吹,我也算是修煉到了可以用狙一槍一個吧。

玩了一段時間,魔獸澄海3C后來也火了,我就記得我們八個同學放學直奔網吧,開始對戰,也算是為后來熟悉英雄聯盟積累了一些經驗吧。

《魔獸爭霸3C地圖》是早期電子競技項目之一

我知道你想說我遺漏了DOTA,其實我還沒真沒玩過,因為直接就過渡到英雄聯盟了,這個你們都知道咯嘛,現在依然很火。

你看嘛,我游戲要開了,下次再聊,坑啥也不能坑隊友呀,哈撒!

陶曉

90后,廣東人,大學生

我就記得把,小學的時候,誰要是被選中,在周一升國旗儀式上講話,是一定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的。

我提前一周就準備好稿子,到了周一升旗的時候,就算緊張也一定不能被發現,字正腔圓、情緒飽滿是基本。

再有就是成為領操員了,在整個班級的注視下,似乎雛鷹起飛做起來也更加嚴肅正經了。體育好的同學一定會在運動會上展露頭臉,訓練期間,每周體育課都會被老師單獨叫走集訓,收獲一眾小朋友羨慕的目光。

第二套廣播體操,預備,起!

小時候總是有各種奇奇怪怪的零食,辣條、果凍和干脆面,記得小時候有一種叫做“拖肥”的零食,是有椰果和椰漿的混合飲料,一定要趁剛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時候盡快吃,不然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小時候好像就是非常喜歡那種Q彈、需要嚼好久的感覺。

拖肥

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手機上只有簡單的貪吃蛇游戲,小霸王游戲機上頂蘑菇的超級瑪麗成了最愛。其余時間幾乎都在戶外,跳皮筋、跳房子、丟沙包、捉迷藏,每個課間都會無比吵鬧,仿佛只有上課的鈴聲才能做個收音器,讓整個校園瞬間回歸寂靜。

一直把馬里奧誤解為日本人

放學以后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打開電視機,先后守著動畫城和大風車,看兩集動畫片,不過到了星期二,電視機的屏幕就會變成信號測試圖。

在所有動漫里,我的心頭好是死神,幾乎是每集必追。說起來,叮當貓、水兵月、千尋和龍貓,大概是90后共有的回憶了。日本動漫里面的各種變身橋段到現在都還記得,盜版的塑料周邊,更是小女生們的最愛。

在80后、90后、00后心中,QQ是不一樣的

小時候習慣用QQ,狀態選擇成“忙碌”的時候還會認真想好一句自動回復的話,朋友都會仔細分門別類的放在不同的分組里。現在更習慣用微信,標簽備注總忘了改,權限設置了三天可見,也早就沒有心思像打理QQ空間一樣打理朋友圈了。

京領祝大家兒童節快樂

童年記憶永遠是美好的,無論過去多久,我們總是會想起那些美麗瞬間,無論是開心或苦澀,興奮或難過,都是我們心中的獨家記憶。

從30后到90后,我們能夠明顯看到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所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與進步,但即使是吃穿住行娛樂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童心是不會改變的。

即使我們長大了,經歷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大學畢業后進入社會,然后結婚生子,或步入中年危機,亦或是年老體衰。

內心深處,我們仍然能夠用溫柔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就像是孩子睜開眼,看到的第一縷陽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