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就動畫制作的效果,整體質量等硬件方面來說,《那年那兔那些事》當然是很難讓人覺得多么多么的給力,在很多資深軍迷和研究人員來看,這部動畫里講的內容可能也是非常的粗淺。《那兔》講的是兔子家——種花家(隱喻中國)從古代的興衰,到近代推翻舊社會,創(chuàng)立新國家,再到后來歷經磨難騰飛崛起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萌化的中國歷史教育動畫。
兔兔合集
不過,個人認為,即便作為動畫它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加強和改進的地方,但它本身是值得鼓勵和推廣的。無論是小說,電影,還是動畫,漫畫,其實其本質上都是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其目的除了娛樂外,還有一層就是傳播價值觀的教育意義。若是要對比類似以前的國漫比如雷鋒系列,小編認為就好得太多了。
詼諧幽默,金句不斷相比正常的動漫時長《那兔》的篇幅比較短小精悍,第一季每集只有七分鐘左右 ,第二季六分鐘,番外最長,也只有十分鐘,但是這并不影響它用一些詼諧幽默的方式去講述每段沉重的歷史。其中最令人開懷大笑,忍俊不禁就是那些金句和段子。比如緬懷援朝戰(zhàn)場上犧牲的老兵,正讓人潸然淚下時,卻被軍人兔“再給老子一塊板磚,老子再去三八線上浪一回”這樣的話讓人看著振奮人心
軍兔兔
作為一部軍事動作片:大家不妨可以想一下最新的美隊3,看起來那是多么的爆米花大片,是多么的純娛樂電影?但是,有心人很容易就能看到,其內容有著大量潛移默化在推廣美帝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東西,美隊3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在為美國霸權做辯解和背書,只不過人家的手段高超,相當多的人看完了,被人洗了一遍腦還完全沒明白怎么回事。
美帝美隊三
同樣,《那兔》也是具有傳播價值觀意義的動畫,只是相比美國的電影工業(yè),我們還只是初學者,所以比較簡單。但是,再簡單,它也要比我們之前那些傻乎乎的大字報,那些晦澀難懂又死硬的教條來得好的多。這些符合我們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價值觀教育十分重要,但是不得不說,我們之前所有的宣傳手段都太過直白簡單了,所以,年紀小的朋友看不懂也不想去看懂,反而會十分的排斥。
軍兔兔
而利用《那兔》這種動畫形式來進行講解,其基礎宣傳效果要好得多,這些比較生動的敘述方式,是符合現在年輕人口味的東西,也比過去動漫雷鋒那種老掉牙套路要好太多,是能讓人在學到這些后有所理解和想象的,而這種東西,正是我們現在教育的一個缺口。
所以,如果要比喻的話,那兔或許還只是埋在娛樂中的輿論戰(zhàn)里的大刀長矛,和美日成熟的動畫電影體系相比是冷兵器和熱兵器的區(qū)別,但是,這類動畫的出現和存在,至少解決了有無問題,使得我們的木桶原本缺失的那塊板上,有了一點補足。
最后請關注小編,并預祝我們國產動漫擁有更美好將來,創(chuàng)作出更加創(chuàng)新作品。
來源: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
【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報道記者 李司坤 黃蘭嵐】“每一只兔子,都有一個大國夢”,這是國民歷史普及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簡稱《那兔》)中一句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臺詞,相信這個大國夢,也同樣存在于烈士肖思遠的心里。近日,一張照片展示了肖思遠烈士和他母親的微信聊天記錄,人們從這位烈士母親已經破裂的手機屏幕上看到,肖思遠的微信頭像是《那兔》中一個身著解放軍軍服,手持95式自動步槍的兔子形象。很快,#烈士肖思遠的微信頭像#這一話題在20日登上了微博熱搜。《那兔》作者林超23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公司正在剪輯一個MV來紀念這些烈士們,未來還可能制作動畫來展現烈士們的事跡。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國內漫畫作家逆光飛行(本名林超)創(chuàng)作的國民歷史普及漫畫,該漫畫于2011年出品,用漫畫的形式詮釋了中國清末以來的一系列重要歷史事件,包括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中蘇關系等。因其詼諧的畫風和引人入勝的故事爆火于各大論壇,近年來逐漸吸引眾多網友的關注。由該漫畫改編的同名動畫第一季于2015年03月5日開播,目前已播出5季。在《那兔》系列動漫中,中國的形象以“人畜無害的兔子”形象展現。
“看到烈士肖思遠的頭像,忍不住再哭一次。”肖思遠烈士的微信頭像被公布后,這句微博留言成了很多網友內心感受的真實寫照。有人指出,對許多軍迷來說,這只兔子就代表了中國的形象。20日,《那兔》系列的作者林超發(fā)布微博稱,看著用行動保家衛(wèi)國的烈士能從那兔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真的讓我感動到不行”,林超還表示,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紀念烈士們。
林超23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他聽到這幾位衛(wèi)國戍邊的英雄、烈士的消息被公布的時候,感到非常心酸,“畢竟肖思遠才20多歲,還沒有結婚,對于我來說,他就像個小孩子一樣。”他說,以前提起我國的軍人,大家印象中都是“解放軍叔叔”的形象,“但這件事讓我認識到,現在在一線戰(zhàn)斗的,都是一群‘解放軍弟弟’了。我們身為‘大人’,正在被一群‘年輕人’保護著。”
作為#烈士肖思遠的微信頭像#這一話題的主持人,微博賬號“新浪軍事”稱,也許肖思遠和你我一樣等著《那兔》的更新,而林超則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這讓他感到,這些戰(zhàn)士、英雄,和我們的距離并不遙遠。“有一個年輕人,因為看了《那兔》,就報考了大連艦艇學院,后來還參與了亞丁灣護航。”林超說,他希望年輕人能夠從《那兔》中得到力量,“像肖思遠烈士那樣,在祖國遭受到侵犯的時候站到第一線去。”
據報道,在去年6月的中印邊境沖突中,戰(zhàn)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zhàn)友,戰(zhàn)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在林超的微博留言區(qū)里,無數網友紛紛留言,希望林超能夠以這些衛(wèi)國戍邊英雄們的事跡做一期紀念動畫,“哪怕一集也好”。但林超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表示,動畫片真不是說做就能立馬就做的,因為這牽扯到很多工種,目前沒辦法在沒有計劃的前提下立馬動工,“做動畫都是需要提前半年,最多需要提前一年就開始策劃,按部就班地來制作。”他說,“現在突然出個動畫是不科學的”。但林超對記者透露,他們公司正在剪輯一個MV,其中會用到很多的“真人素材”,用這種方式來紀念烈士們。
對于這個MV的更多細節(jié),林超表示目前還不便透露,但他告訴記者,其中會有《那兔》的元素。至于將來一段時間后,是否會有展現烈士事跡的動畫作品發(fā)布,林超表示“大概會有”。他說,可能會在情節(jié)上進行一定的加工。
事實上,林超及其團隊“翼下之風科技動漫有限公司”20日就已經基于媒體公布的邊境沖突細節(jié)創(chuàng)作了一副同人漫畫。畫中,英雄團長祁發(fā)寶張開雙臂,阻擋涉水而來的印軍的情景被塑造成了《那兔》系列中的經典兔子形象,而印軍則以“大象”的形象展現。
近年來,受《那兔》動漫的影響,在我國社交平臺上,“兔子”“我兔”已經成了廣大網友對祖國的一種常見昵稱,但也有人對此不解,稱“我們不應是‘龍的傳人’么?”在被問及為什么要用“兔子”作為中國以及中國軍人的形象時,林超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解釋道,由于我國軍迷總是喜歡善意地將我們的軍隊調侃為“土八路”“土共”,“我想把這種叫法進行萌化,就取了個諧音叫‘兔共’,(這一形象)就是這么來的。”
“還有一種說法,叫‘兔年以后才是龍年’。”林超說,我們國家只有經歷了“兔子”的階段,才會變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