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蛋吧腫瘤君電影 滾蛋吧腫瘤君在線免費電影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看見的不重要,心中的才重要!

我覺得大家喜歡熊頓,最大的原因就是她積極樂觀,不管遇到什么,都能笑呵呵的對待。工作丟了,男朋友劈腿了,現在連TM健康也沒有了,就算到了生命終了,她在錄永別遺言時,還能想出各種好玩的事情。這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正能量啊,就是生活無論塞給她什么,她都能找到正面的、積極的角度,用一種幽默有趣的方式解讀。片中有大量熊頓想象中的情景,什么她和梁醫生演韓劇啊,什么一人PK一群兇殘僵尸啊,這便是她心中的世界,不管眼前遇到什么危機,都用內心的美好予以化解。這個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阿Q精神吧,精神勝利法,這個方法也許在阿Q那個年代是消極的方法,但在當今這個時代,是多么的可貴??!正面的心理暗示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從這個角度講,影片不斷的在現實和想象中游走,非但不會生澀突兀,反倒覺得豐富新穎,因為這就是我們屌絲的典型思維,導演用具體的影像體現出來了。電影不就是造夢嗎?現實如此殘酷,就讓我們在電影院中享受一下夢境吧。

白百合:無敵票房女王?百變小魔女?

之前《失戀33天》讓白百合一鳴驚人,成為票房靈藥;今年其主演的《捉妖記》又成為華語影壇最賣座的電影,再加上《滾蛋吧,腫瘤君》以及隨后《戀愛中的城市》、《陪伴安東尼的漫長歲月》等片,她已經毫不費力的坐上“最具票房號召力女演員”的頭把交椅。

不僅電影票房大賣,其影片質量和口碑也有目共睹。在此,不得不夸贊一下白百合的選戲功力及表演技能?,F在的百合,那就是無敵的,什么類型的片子經她一演都駕輕就熟、恰到好處。就比如這部《滾蛋吧,腫瘤君》,表面上看是一部喜劇,但是其中的很多片段涉及到各種電影類型,比如她與僵尸們廝殺那場戲,這就是動作武打,她儼然成為一個女俠;她與吳彥祖在海邊上演生死告白,那就是韓國愛情片,她則是唯美女主角;她剃發之后,成了小禿瓢,那清麗秀色完全可以飾演某部古裝片的小尼姑;她與閨蜜們在雪地嬉戲打鬧,那不就是“小時代”的姐妹花嗎?還有她與小伙伴們插科打諢時,變成了沒心沒肺的開心果;她在想象中與夏夢上演宮廷戲時,她又成了可憐無辜的小丫鬟……白百合現在就是個百變小魔女啊,演什么像什么,毫無違和感而且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這款雞湯很真實!

與以往白百合主演的電影招人稀罕的特質相似,本片也是勝在臺詞精彩,或溫暖的心靈雞湯,或搞笑的噎人段子,總之就是聽著不費勁,特舒坦。這與之前《巴黎戀人》整片的至理名言形成鮮明對比,《巴黎戀人》中的主人公無非是失個戀、遇到個挫折,所以那些雞湯雖然頗有道理,但總有些矯情;而《滾蛋吧,腫瘤君》中的熊頓,那是與死神親密接觸啊,命都快沒了,這種時候體悟的道理、說出的感言才是真正的金句。比如那句“夢想面前,一切都是借口”;還有“你不要怕失去,而不去經歷和體驗。經歷過,愛過,堅強過,戰勝過自己,才算真正的活過”等臺詞都特別勵志。

不僅臺詞感人,故事情節也使影院的觀眾潸然淚下,個人認為最感人的段落有兩處,一處是白百合抱著媽媽告訴她銀行卡密碼的那個段落,她撫摸著媽媽的嘴唇說:只要靠在媽媽的身邊,就不覺得難受了。我知道這對你們來說,很難,但是對我來說,也很難……MY  GOD!凡是有關親情,有關父母的這種段落,都讓筆者受不了……

還有一處就是結尾,熊頓錄制自己的葬禮主持詞,這是一個多么堅強豁達的姑娘!越是在苦難生死面前,越是若無其事,越是談笑風生,這種反差反倒讓人莫名心酸。所以,有時候煽情是不需要你哭出來的,笑著說也許效果更震撼。

活在當下,不多想!

從《分手合約》到《被偷走的那五年》,再到《滾蛋吧,腫瘤君》,白百合貌似跟“絕癥女孩”有著扯不清的關系,也不知道這些制片人、導演怎么就認定她是個“病秧子”,個人猜測許是白百合外表清瘦柔弱,但個性卻樂觀靈動,這種類型很適合演“身殘志堅”的女子吧。別的女演員只負責在電影中美美的,她卻要不斷的感悟生死;別人可能只活了一輩子,她卻已經活了三輩子了……經常飾演這類角色,對待人生,對待生活,白百合會有異于常人的解讀嗎?對于這個問題,藍雨星城也在首映現場當面詢問了白百合,她非常平和的說:現在對于這個問題,我已經不去想了,就活在當下吧,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愛你身邊的人,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炜鞓窐返倪^好每一天!

這個回答也像極了電影中的熊頓,如果還能再活一次,她也一定會這么講:好好珍惜,就大搖大擺的活著,愛與被愛,都很美好!

作者:藍雨星城  中國青年影評人協會會員 特約影評人

微信公眾號:影視口碑榜

十年前的網絡正能量典范、初生代網絡抗癌達人、《滾蛋吧!腫瘤君》系列漫畫作者熊頓,2012年11月16日離開了這個世界。今天是她去世10周年。

左圖為《滾蛋吧!腫瘤君》原創作者,已故漫畫家熊頓。

No.1

與“腫瘤君”的

戰斗故事延續至今

熊頓爸爸(本名項松文,大家叫他熊爸)在熊頓作品集十周年紀念版中寫道:2022年本應是熊頓跨入40歲的一年。她應該像無數個健康長大的女孩子一樣,平凡又幸?!?/p>

10年之后,百度上熊頓的貼吧依然活躍,不少網友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紀念、懷念和想念她。內容雖有不同,但都和熊頓一樣,充滿了溫暖和樂觀。

圖為貼吧網友漠眠紀念熊頓的帖子,臨摹了漫畫《滾蛋吧,腫瘤君》開頭:“2011年8月21日凌晨,我病了。剛起床走到房門口就轟然倒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完全不省人事……并且……全裸。”

圖為病中依然充滿陽光笑容的熊頓(中)和她的朋友們。

2011年8月,熊頓確診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熊頓將自己“苦上加‘二’的病房生活”畫成漫畫《滾蛋吧!腫瘤君》。

漫畫里,她“花癡”醫生、“招惹”護士,邊打針邊調侃,她在漫畫中用調侃的語言描繪自己與“腫瘤君”的對話并配上憨憨的漫畫,立刻讓人共情到了。

《滾蛋吧!腫瘤君》在天涯論壇貼出后很快成為頭條,并在當年獲得了超過700多萬的點擊量,成為漫畫家熊頓6部漫畫作品中最火的一部。

很多人因為這部漫畫知道并愛上熊頓,愛上她的積極樂觀堅強。王菲、陳坤、白巖松、姚晨、白百合等名人也因此成為她的粉絲,給她加油打氣。

雖然,這位用無厘頭、二次元、幽默自黑的方式記錄并表達自己與惡性腫瘤抗爭的快樂女孩兒,在成功顛覆了大家對“癌癥患者”的刻板印象后,還是離開了我們,但網友們認為——

“腫瘤君”最終贏了,而熊頓,卻沒有輸。

那么這個贏了樂天派熊頓的“淋巴腫瘤君”到底是個什么癌?10年過去了,如果熊頓是今天才生病,她能與腫瘤君戰斗更久嗎?戰勝的概率會增加嗎?

No.2

10年后,拿什么攻克你?

熊頓生前的治療醫院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什么是淋巴瘤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劉衛平介紹,淋巴瘤是一種血液系統疾病,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一,我國每年新增病例數為10萬人以上。

臨床上,淋巴瘤主要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兩大類。

霍奇金淋巴瘤得名于英國醫生托馬斯?霍奇金,因為他曾在1832年撰寫報告《論淋巴結和脾的一些病態表現》,對7個淋巴瘤病例進行描述。在后來一百多年的臨床研究中,醫生和科學家們發現還有很多淋巴瘤和霍奇金醫生報告的情況截然不同,于是就把這些稱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臨床上有超過100種亞型,其中熊頓罹患的是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這種亞型屬于淋巴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占到所有淋巴瘤的三分之一以上。

淋巴瘤如何治療

劉衛平表示,如果臨床上采取規范的治療,有2/3左右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可以“治愈”(這里的“治愈”是指達到完全緩解,也就是所有病灶均消退,而且堅持5年及以上不復發)。

另外1/3不能“治愈”,比如達到完全緩解后再次出現淋巴瘤的復發,或者難治性疾?。ㄒ簿褪菍熌退?,不能達到有效緩解)。在這些復發難治的病例中,有大概一半患者可以通過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最終達到治愈;而另一半患者,“在10年前臨床上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有些患者會選擇異基因移植,但效果并不理想”。

熊頓就是屬于這三分之一中的另一半患者。

“10年前,針對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只有一種靶向藥和寥寥幾種可用的化療藥物”,劉衛平說,“而今天已有不少于10種靶向治療藥物,為10年前難以治愈的患者提供了再次治愈的機會,這大大降低了這種疾病的病死率”。

No.3

熊頓沒有輸!

她的故事給了我們三大警示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腫瘤君”不敲門

熊爸說,在熊頓住院的15個月時間里,從她開始生病一直到去世,“我們時刻關心著這種疾病,在網上查閱各種資料之后發現,女性在30歲左右、生物鐘紊亂的話,很容易得這類疾病。所以,提醒廣大的網友,真的需要注意規律作息”。

熊頓走了之后,熊爸和熊媽用了兩年時間調整自己,走出陰霾,總結女兒的生活方式,自己也格外注意身體健康:熊媽堅持打太極拳,她還帶動整個鎮里的中老年婦女一起練;熊爸則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慢跑,近年來由慢跑改成健走,一般每天走7公里,大約70分鐘。

飲食方面,熊媽吃得比較清淡,偏愛青菜和水果;熊爸則注重食物種類的豐富多樣,喜歡吃的東西就多吃一點,但“總的來說會少碰油膩的東西”。

劉衛平表示,淋巴瘤的病因還不完全明確。總體上分為內部原因(比如遺傳因素等)和外部原因(比如環境、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等)。內部原因通常是不可控的,但是,有一些外部原因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控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淋巴瘤的發生概率,如合理膳食、適度運動、戒煙戒酒、規律作息以及心態平和等。

2.保持健康情緒狀態

——“腫瘤君”害怕你

熊頓與腫瘤君“抗爭”的故事,全然就是一部喜劇大片,她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與樂觀精神,帶給大家的沒有凄凄慘慘,只有快樂積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沒有放棄,也沒有抱怨,更沒有消極。雖然在10年前的那場戰斗里,“腫瘤君”贏了,但這一過程中,想必熊頓的勇氣與精氣神也讓它瑟瑟發抖。

“她在生活上碰到挫折、困難總是會說,辦法總比困難多,要勇往直前地面對生活、直視生活?!毙馨终f,他認為這是女兒“樂”斗腫瘤的一貫精神狀態,“滿滿的正能量”。同時,他認為人要有愛心,愛心讓人精神得到升華。“熊頓從小到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做公益。她在生病的時候,一直念念不忘社會對她的幫助。她堅持給全國213家腫瘤醫院寄書、送書,希望把自己的樂觀精神傳遞給其他腫瘤病友。”雖然這個愿望她沒能親自完成就離開了,但后來熊爸代她完成了。

劉衛平表示,雖然淋巴瘤的特性,使其篩查方式和其他實體腫瘤不同,但它是可防、可治、可治愈的,且治愈的希望越來越大,在現代的各種腫瘤中屬于治愈率比較高的。

對惡性程度較低的淋巴瘤來說,由于其惰性的生物學行為,即使侵犯骨髓,在不具備治療指征的情況下也不需要進行治療。

“這有點兒像種地,健康的組織器官是正常的莊稼,淋巴瘤就是地里的雜草,如果雜草的數量和生長速度不影響莊稼的生長和成熟,我們就不用管那些雜草。相反,如果地里的雜草太多了,影響莊稼的生長了,那就需要及時使用除草劑等藥物?!?/p>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精神狀態對人體的健康水平、腫瘤的控制、患者的康復都有很大影響。因為精神、情緒狀態會影響人體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多器官的功能。一個人如果長期處于持續性低落的情緒狀態中,對免疫系統危害很大。而對年輕人來說,除了工作壓力外,社會關系的融洽與否也對精神狀態起到關鍵作用。應學會釋放壓力、緩解不良情緒,增強免疫力水平。

3.即使遺憾離開,

還有另一種方式留下來

熊頓之前說過: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在我們每個人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生命中,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如果真的遇到不可戰勝的病魔,在積極接受治療之后,盡管我們有一萬個不愿意,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面對這些,我覺得最需要的就是勇氣。”熊爸說。

他們最終決定把熊頓未完成的事情盡量去完成:一是宣傳熊頓的樂觀抗病精神,激勵更多遭受病痛之苦的人。二是把她的作品改編成舞臺劇、電影、電視劇等,在家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建設了熊頓漫畫館、熊頓藝術培訓基地,讓熊頓以另一種方式“活”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熊爸、熊媽被女兒一直以來表現的樂觀、豁達所治愈。十年過去,無數網友、病友被熊頓的漫畫、漫畫里的小確幸、小暗黑、小心計、大勇敢、大堅強、大樂觀不斷治愈,同時在國家健康理念的持續熏陶與科普下,提高了對健康生活管理、健康情緒管理的認知,讓十年間“滾蛋吧!腫瘤君”的故事增添了新動能。

熊頓的最后一條微博至今已有12萬條留言評論,網友們仍在述說著“熊頓的故事”給他們帶來的生命啟迪和人生感動。

所以,無論輸還是贏,無論10年前,還是10年后,我們只想說——

我愛健康。滾蛋吧!腫瘤君。

文:席念楚 景嘯塵

編輯:李志鳴

校對:耿靜

審核: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