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進化游戲手游還有恐龍互相吃進化的游戲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閩南網(wǎng)]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什么龍有用,在方舟生存進化手游中各種龍層出不窮,但不是什么龍都能幫助玩家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下方舟生存進化最有用六種恐龍與馴服解析,希望大家喜歡。

方舟生存進化最有用六種恐龍與馴服解析

第一種甲龍:

食草類恐龍,擅長采集金屬礦和石頭,攻擊技能用尾巴打擊敵人被動技能礦石或者石頭重量減半,甲龍可以說是方舟里最實用恐龍之一。因為前期和后期都會用到大量的鐵錠,而人物的負重不夠還有就是挖礦的速度太慢。而甲龍并沒有這些問題因為甲龍裝載金屬錠和石頭的時候重量都會減半。所以甲龍是前期和后期必不可缺的一種恐龍,而捕抓難度中等的甲龍在捕抓的時要注意的是你要比它跑的快因為甲龍的移動速度不是特別的快。而且不要到它尾部否者你會知道什么叫做流星錘的。捕抓工具弓,毒箭,獸夾或者是在你要捕抓的地方蓋上獸欄把甲龍引進去在進行捕抓,建議新手建造獸欄在進行捕抓。

甲龍

第二種鐮刀龍:

食草類恐龍,具有主動攻擊攻擊力強悍,主要用途砍伐樹木采集纖維茅草。戰(zhàn)斗方式就是用前爪抓傷敵人(我的雙手成就你的夢想),木頭,纖維,茅草前期蓋房子做恐龍鞍都是會用到的。而后期木頭和纖維有是必須的物品而鐮刀龍恰好解決了這一點,只是鐮刀龍的馴養(yǎng)時間比較長了點應該在3到5小時而且期間你還要注意它的眩暈度不時要給它喂些麻醉劑或者黑果子要是一不小它行了即刻就前功盡棄了。捕抓工具弓,毒箭,獸夾或者捕獸欄個人建議最好還是捕獸欄獸夾是有時間限制的。

鐮刀龍

第三種雷龍:

食草類恐龍,攻擊高不主動攻擊雷龍負重高采集植物速度快主要用途是采集黑果子因為黑果子是做麻醉劑的主原料而你只要抓龍必須用到麻醉劑和麻醉箭而沒有黑果子是無法做出來的,還有就是其它的龍都沒有雷龍采集的多雷龍一次采集果子可以采集1000左右而其它龍就不行所以雷龍就是一個移動形的果子庫。一個人捕抓雷龍的時候你需要帶四樣東西就可以了弓,毒箭,麻醉劑還有腿,你一個人捕抓雷龍如果做捕獸欄的話一般的捕獸欄太矮了困不住雷龍而要是做巨獸捕獸欄一個人工程量有太大不合適所以你只能比雷龍跑的快了。要是兩個人捕抓雷龍的話就簡單太多了可以用一只飛行龍抓著另外一個人在空中射擊雷龍知道眩暈為止,抓龍需謹慎一人不好過。

雷龍

第四種風神翼龍:

食肉類恐龍,無害。受到攻擊會飛(因為從來不沒有人見過野生的風神翼龍降落過地面)風神翼龍可以說是方舟里的空中運輸機。因為它是除了元素飛龍最大的空中單位,而且還可以建造設施而方舟里最有名的就是武裝風神,武裝風神是在風神翼龍身上建造平臺然后在安裝加特林的一種統(tǒng)稱武裝風神。而捕抓風神翼龍最少也要兩人合作才可以捕抓要不一人捕抓太難了,捕抓工具弓,毒箭,有槍的話最好用槍和麻醉鏢。

風神翼龍

第五種魔鬼娃:

食肉類恐龍,棲息地沼澤河流旁邊攻擊附帶有麻醉作用不主動攻擊,說道魔鬼蛙,大家有可能不太熟,毒液礦洞大家應該知道吧,就在紅樹林里面生產(chǎn)水泥,而水泥是做鞍和做電器元件不可缺少的一種主要材料。獲得水泥基本有三大途徑第一種就是自己用甲殼素,石頭通過研磨器或者研磨機來自己制造還有就是去掏河貍窩而河貍窩出產(chǎn)量有不定所以造成了前期特別緊缺水泥。最后一種就是需要魔鬼蛙進入毒液礦洞去舔里面的蜻蜓了一次收獲大概在1000左右,而魔鬼蛙也是最好抓的一種只要你準備好弓,毒箭還有流星錘就可以了不過要小心周圍有沒有豬鱷什么的。

魔鬼蛙

第六種遠古蜣螂:

食腐類,不主動攻擊。主要用途是收集恐龍的糞便制造油,而油是制造汽油的主要材料,油的獲取也是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去海邊或者雪山旁邊,尋找油石。第二種就是焦土里面的油田,有的時候你還要擔心別人來偷你的油。而第三種就是遠古蜣螂了。

遠古蜣螂

以上六種恐龍,具有不錯的作用,可以讓玩家獲取豐富物品,有著不錯價值。

演化(evolution),在生物學中是指種群的遺傳性狀在世代之間的變化。生物們適應環(huán)境,獲取食物,努力地避免被吃掉,并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逐代改變。大自然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就是物種演化的主要途徑。桌游《Evolution》完美地再現(xiàn)了物種演化的全過程,2014年經(jīng)過美術重置,一經(jīng)推出就大受歡迎。

最近,《Evolution》終于出中文版啦!《物種演化》目前正在某點眾籌,重置版的美工效果非常贊,解鎖也很給力。開心地入了一盒,卻發(fā)現(xiàn)要等到12月才能到貨。進過一番思索和py,在省略掉大約一萬字的過程后,我成功地拿到了目前唯一一份中文樣品。

《物種演化》是一款生物主題的手牌管理游戲。游戲中,生物需要不斷從水塘中進食,增大體型并擴展自身的種群。單純的成長并不夠,生物還需要根據(jù)環(huán)境,為自己進化出新的特性,捕獵其他生物,或者防止被捕獵。游戲畫風精致,規(guī)則簡單,易于上手和推新。

開箱:哇!大恐龍!

本次開箱的是《物種演化》的設計樣品,美工和翻譯已經(jīng)基本完成,未來拿到的成品一定比這份樣品精致,請大家放心。

首先是正面照,因為比較鮮艷的配色,《物種演化》給人的第一眼印象非常深刻。盒子尺寸較大,布紋表面的手感很好,盒內的配件同樣非常給力。

盒內物品包括:

說明書1份;

玩家提示板2份;

特性卡牌129張;

食物屏風6個;

起始玩家指示物1個;

食物指示物144個;

10點食物指示物12個;

水塘面板1個;

物種面板20塊;

木質標記物40個。

說明書的翻譯質量相當不錯,沒有明顯的錯誤或語句不通的情況。不過更有意思的是玩家提示板。提示板的一面是所有特性的解釋,方便玩家查閱;另一面除了流程提示,還有非常有趣的命名環(huán)節(jié)。你可以選擇你最喜愛的物種的2個重要屬性,將對應的前綴后綴合并就可以為他命名了!比如我最喜歡的是“伏擊”和“攀爬”,所以這個物種的學名是“Ninja-riser”(起義的忍者??懵逼臉)。

這個有趣的命名環(huán)節(jié)讓整個游戲更有代入感,每次開局都可以將發(fā)展最好的物種名稱記錄下來,非常有紀念意義。

在生物特性卡牌中,除了“食肉”外的每種特性都有7張。“食肉”在游戲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特性。生物一般都從水塘中獲取植物食物,但如果一個物種有“食肉”特性,它將不能再獲取植物食物,轉而攻擊其他比自己體型小的物種獲得肉食。食物屏風用于遮擋玩家已獲得的食物,食物在游戲結束時會分別計分。

大恐龍指示物可能是游戲中讓人第一眼印象最深刻的東西,畢竟這么巨大的起始玩家指示物也真是…震撼。

食物指示物一面是植物食物,一面是肉食。植物食物會根據(jù)打出卡牌的數(shù)值出現(xiàn)在水塘上;肉食動物攻擊其他生物,從指示物堆中獲取肉類食物。

物種面板正反面的文字分別是橫排和豎排,方便玩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使用。木質標記物分為紅綠兩色,分別代表體型和種群規(guī)模。

不得不說的是物種面板真的是非常厚實,互相撞擊居然會有清脆的撞擊聲…

游戲過程:弱肉強食,努力求生

《物種演化》適合2-6人游戲,時間大約一個小時。游戲開始時,我們需要將水塘放在桌子中央,食物指示物和木質的屬性指示物各一堆放好,特性卡牌洗好背面朝上放在一邊作為公共牌堆。每位玩家拿取1個食物屏風,1個物種面板和2個木質標記物,分別放在種群和體型軌道上“1”的空格中。

之后的游戲中,每個回合包含5個階段。

1、抽牌

抽3張牌,每有一個物種面板可以額外多抽1張。也就是說游戲開局每人各抽4張。

玩家的手牌沒有上限,屯牌一波流也是可以考慮的玩法。

2、選擇食物

每張?zhí)匦钥ǖ挠蚁陆菙?shù)字代表了食物數(shù)量。玩家需要各暗自打出1張牌到水塘,所有玩家出牌的數(shù)字之和即為該回合植物性食物的數(shù)量。

有部分牌(主要是肉食類的相關特性)提供的食物數(shù)量是負值,相加后如果食物總量小于0,甚至會移除水塘中在上個回合保留下來的食物。

3、出牌

從起始玩家開始,按順時針方向輪流打出任意數(shù)量的特性卡。玩家可以將特性卡面朝下打在己方物種上作為其特性,同一個物種不能有相同的特性,也不能有超過3個特性。玩家也可以棄掉1張牌獲取一個新物種,新物種的種群和體型均為1,同時必須擺放在現(xiàn)有物種的左右兩側,不允許插入現(xiàn)有物種之間。最后,玩家可以棄掉1張牌將一個己方物種的某個屬性+1。

出牌階段結束后,所有面朝下打出的特性牌將被翻開。

4、翻開食物

翻開所有玩家暗中打在水塘上的特性牌,數(shù)字相加后拿取等量的食物放置在水塘上。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卡牌的左上角帶有翻面標記,這些卡會在食物卡翻開時觸發(fā)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下面這張“長頸”,翻開食物卡時會額外獲得1個食物;“繁殖”則在上一輪有食物剩余的情況下種群規(guī)模+1。

5、喂食

終于到了最重要的喂食環(huán)節(jié),出牌階段的勾心斗角都是為了這一刻。喂食行動分為非肉食物種和肉食物種,每位玩家每次只能給自己的一個物種喂食。

非肉食物種需要吃水塘中的植物性食物,每次可以從水塘中拿1個植物性食物放置在物種面板的食物區(qū)排好。每個物種可以吃的食物數(shù)量不超過其種群數(shù)量,有些特殊的特性可以讓食物超過物種限制。

擁有“食肉”特性的物種為肉食物種,它們不能拿取植物性食物,必須攻擊體型小于自己的其它物種進食。被攻擊的物種種群規(guī)模-1,而攻擊者獲得等同于被攻擊物種體型的食物。

喂食階段結束后會對物種狀態(tài)進行結算。當一個物種獲取的食物小于其規(guī)模,則種群規(guī)模會倒退至等同于食物數(shù)量。如果一個物種沒有獲得任何食物,那么它就會滅絕。結算之后將所有面板上的食物token掃入屏風后等待計分,水塘上如果有剩余的食物將會保留到下個回合。

游戲會在牌堆耗盡2次之后結束,隨后進入計分環(huán)節(jié)。每個屏風后的食物記1分,每個物種的特性牌數(shù)量和種群規(guī)模也計入最終的總分,分高者獲勝,成為物種演化的勝利者。

游戲過程:上去就是一口

拿到樣品之后直接被安排出差,干脆帶上游戲和室友在酒店的小圓桌上開了幾局。艱苦的環(huán)境并不能干擾我拉人入坑的決心。

雙人游戲中特性牌最多只能有兩張,所以小圓桌勉強還能擺下。雖然有些束手束腳,整個游戲體驗還是非常贊的。

室友君第一次接觸桌游,不過整體風格相當激進。在我介紹規(guī)則說到“食肉”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明顯亮了一下。果不其然,直接拍下“食肉”特性對著我的物種就是一口,而我不甘示弱,“食肉”+“群體狩獵”反咬過去。

最后比較湊巧的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棄牌加屬性,雙方打空手牌后發(fā)現(xiàn),我的物種雖然有“群體狩獵”,但咬不動對方的 “硬殼”。而室友君的物種體型不如我的……

兩個食肉種群就這么眼睜睜餓到滅絕。

一臉懵逼地清空面板繼續(xù)游戲,這次雙方要小心很多。室友君用“繁殖”和“攀爬”囤積屬性,攢了一波手牌后創(chuàng)建新物種并將屬性刷得很高,完全針對我的“食肉”特性。我在發(fā)現(xiàn)他的針對情況之后替換掉了“食肉”,選擇“長頸”和“覓食”快速刷起了屬性。雙方和平發(fā)展,在我將物種屬性都加到滿值之后,再將兩個特性替換為“食肉”和“群體狩獵”……

室友君就看著我一口一口地將他的生物全部咬死。

游戲感受:生活不易,長遠謀劃

物種進化》作為一款手牌管理類的游戲,游戲過程簡單,但需要選擇的點很多。不同的特性會造成不同影響,有些可以快速發(fā)展,有些可以強力捕食,而有些非常善于保存自身。這些特性的組合造就了一個個特別的物種,但究竟哪一種能笑到最后很考驗玩家的規(guī)劃和控場能力。

同樣的,特性卡還有一些棄牌效果,包括提供食物和加屬性。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棄掉手牌瞬間刷高屬性,但有些特殊的特性又需要留在手里防止對手的某些特性。比如“食肉”物種需要留“攀爬”應對對手的同名特性,用“伏擊”來壓制“警報信號”。這同樣是一個需要規(guī)劃的地方。

總之,《物種進化》是一個易于上手難于精通的游戲,規(guī)則簡單,但獲勝同樣非常有成就感。加上優(yōu)秀的美工,推新也更加簡單。總之《物種演化》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游戲,非常推薦給屏幕前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