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狂飆賽車方向盤游戲以及順豐高速狂飆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提起能讓普通人享受全球所有名貴超跑,且能對修車無所顧忌進而“大殺四方”的賽車游戲,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極品飛車》系列。畢竟這款時間跨度長達30年的賽車游戲,陪伴了不少80、90后的童年。只可惜,在玩法上的不思進取以及越來越糟糕的操作手感,讓現如今的《極品飛車》早已日暮途窮......那有沒有一款游戲能以符合2021年的高制作水準繼續為車迷續上這場狂飆盛宴呢?必須有!它就是今天我要向大家安利的,這款剛剛發布上線的《極限競速:地平線5》!

現如今賽車游戲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神力科莎》為代表的極致擬真型賽車游戲,這種游戲類型能為玩家提供與現實幾乎一致的駕駛感受以及車輛動態;第二類則是以《極品飛車》為代表的娛樂型賽車游戲,控車難度極低,全程只需加速、拐彎就可以通過游戲中的所有彎道,甚至還擁有“一鍵漂移”等功能。

但由于以上兩種類型都過于極端,其中擬真類賽車游戲99%的人都無法上手,純娛樂類賽車游戲又對現實生活中的駕駛技術毫無幫助,于是便誕生了一種即擬真,可上手難度又沒那么高,但要想真正玩好就必須要對現實生活中駕駛技術有更深理解的“娛樂擬真”類型,其中的代表作就是索尼出品、PlayStation游戲機獨占的--《GT賽車》,以及微軟出品、Xbox游戲機獨占的《極限競速》。這兩款游戲可謂圈粉無數,但由于它們的賽車場景都只限于專業賽道,所以不少玩家在長時間玩耍后都發出了無聊的聲音......

或許是為了打破只能在賽道里繞圈圈的限制,又或者是因為《極限競速》無法與《GT賽車》相抗衡的關系,于是微軟在2012年推出了《極限競速》的分支作品《極限競速:地平線》。在《地平線》中,車輛將直接行駛在地球上某個國家的開放道路之上,游戲中的場景也會對當地的地形地貌、建筑風格進行高度的還原。像是初代《地平線》就是以美國科羅拉多為原型制作的,第二代則是以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為原型制作的。

雖然《地平線》的游戲場景從原本《極限競速》的世界知名賽道,移動到了某個國家的大街上,但在駕駛手感方面,《地平線》這個分支作品還是延續了《極限競速》的“娛樂擬真”風格。也就是說,在輔助全開的情況下,《地平線》的上手難度并不高,電腦會輔助你進行剎車并控制動力輸出,以防車輛出現失控,導致玩家興致磨滅。同時,如果你的駕駛技術不錯,那也可以通過關閉ESP、ABS等電子輔助,在游戲中體驗與現實生活中差別不大的駕駛感受,并通過在模擬器上練習走線、剎車,甚至是漂移技巧來獲得比賽的勝利。

得益于開放道路的絕美景致、可高可低的上手難度,以及相對擬真的物理特性,《極限競速:地平線》可以說是一款幾乎適合所有玩家類型的賽車游戲。不過,由于《地平線》從2016年發布第三代時才打破Xbox游戲機獨占,登陸PC平臺,所以這款游戲基本從那時開始,才算走進了大家的視野。而隨著兩年后《地平線4》帶著更精良的制作上市,這款游戲直接圈粉無數,并且獲得了世界知名游戲評測機構IGN 9.6分的超高評價,一舉成為了2018年最棒的賽車游戲!

由于我早在《地平線4》時代就被這個游戲俘獲,并全部通關了,所以當《地平線5》于2021年11月9日正式上線后,我就在第一時間購買了售價389元的頂級版(標準版為284元、豪華版為309元,區別在于車型、模式的多少),并連著“肝”了好幾天!在實際體驗過后,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地平線5》依舊是目前適應玩家群體最廣,且最棒的賽車游戲!因為它具備著以下這5大亮點!

由于游戲場景從原本《極限競速》的專業賽道移動到了開放道路的關系。因此也讓《地平線5》具備了堪比《GTA5》的超高自由度!你既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將車輛飆到350km/h以上,也可以在土路中縱享四驅車型特有的大角度漂移!同時,在現實生活中結束了一整天的勞累工作后,你還可以開著自己的愛車,一個人到無人沙灘去靜靜地看著日落發發呆。

除了超高的自由度外,《地平線5》也像前幾作一樣采用了在現實世界中實地堪景的方式,來制作游戲中的地圖并打造景觀。這也使此次以墨西哥為藍本的《地平線5》在地圖特質上,與以英國為藍本制作的《地平線4》有了本質差別,其中最顯著的不同就是氣候變化。在《地平線4》中,現實生活中的時間每過一周,游戲內的世界就會以春夏秋冬的順序向后輪換一個季節。而在《地平線5》中,地處較低緯度的墨西哥并不會像英國那樣四季分明,所以游戲中的天氣,主要是以雨季和旱季來交替的。當墨西哥處于旱季時,游戲中就會出現極具當地特色的沙塵暴,當你駕車駛入沙塵暴中心時,游戲中的視野能見度會直接堪比嚴重污染時的北京市區!

另外,作為一款可以在地圖中隨便瞎逛的游戲,地圖的大小也是影響游戲體驗的重要一環。因為如果地圖太小的話,很快就會造成玩家的審美疲勞。但地圖尺寸過大的話,又會直接影響游戲的制作時間和成本。好在財大氣粗的微軟并不差錢,同時也很樂意為這款看家的賽車游戲作品燒錢。因此相比起《地平線4》的74平方公里地圖面積,《地平線5》又再一次進行了升級,直接達到了100平方公里的面積。作為對比,神作《GTA5》的地圖尺寸也不過75.84平方公里。

更重要的是,在這100平方公里的地圖中,共分布著11種完全不同的地形地貌。包括峽谷、沙灘海岸、農田、沙漠和城市市區等場景。但要論最有意思的,那絕對當屬墨西哥獨特的火山口地貌了。當你開車向火山口進發時,隨著海拔的升高,周邊植被的形態也會逐漸發生著變化,用不了多久,剛才滿眼生機盎然的綠植就會變成裸露的巖石。同時一路上抓地力本就不理想的碎石路,在高海拔被火山灰覆蓋后,更是需要駕駛者嚴肅對待腳下的油門。如果你是在雨季進行登山的話,那么伴隨著海拔的升高,雨水也會逐漸變成雪花并開始影響路面的抓地力。總之,把這100平方公里的地圖都繞一圈后,你基本就能對現實生活中自駕墨西哥產生足夠的心理預期了!

此外,為了最大程度的還原真實性,同時激發玩家的探索精神,游戲還設計了探路的成就系統。每當你駛過一條全新的道路,游戲就會幫你進行自動記錄。并且除了現有的道路外,玩家還可以采用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的方式進行趕路。這就意味著,這100平方公里地圖上的每一個角落,大家都是可以去探索、穿越的。其中最刺激的還得當屬從火山口直接往下沖,巨大的坡度可以讓車輛輕松達到300km/h的時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線5》的游戲優化做的也非常不錯,大家只要有GTX1060以上性能的顯卡,就可以在1080P模式下獲得非常好的畫質體驗了。

作為一款賽車游戲,面積巨大且地貌豐富的地圖確實可以提升一定的沉浸感,但客觀來講,地圖也只是承擔著調劑品的作用,而車型的多樣化才是一款賽車游戲的必需品!在《地平線5》中,目前官方共提供了500多臺基于現實的車型供玩家選擇。從RX-7、EVO、GT-R這些經典的JDM,再到AMG GT 4-Door、Taycan、保時捷911 992這類歐洲性能車,甚至是全新的“德味”豐田Supra都應有盡有。

除了這些膾炙人口的高性能車外,作為賽車游戲的《地平線5》自然不能少了超跑和Hyper Car的身影,像是邁凱輪塞納、法拉利LaFerrari、保時捷918等車型都在游戲中悉數亮相。而其中最具亮點的,還得是來自梅賽德斯-AMG的AMG ONE!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臺車自2017年亮相以來就受限于排放法規一直難產,可謂吊足了車迷的胃口。可現如今,你只需在游戲中花費270萬游戲貨幣就可以比現實生活中的富豪優先體驗到這款使用F1 1.6T V6發動機,擁有889馬力和1.1萬轉紅線的神車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開著性能車和超跑追求速度感,所以在這500多臺車型中還有很多SUV可供選擇,其中就包括當下最熱門的福特Bronco和路虎的新衛士。此外,游戲還提供了UTV車型和奔馳的烏尼莫克,所以即使你不喜歡公路駕駛,也一樣可以在《地平線5》享受荒野,甚至拍攝出屬于自己的《越野路書》。

而對于賽車迷來說,《地平線5》同樣不會讓你失望,在游戲中你甚至能開到90年代末期叱咤勒芒賽場的保時捷911 GT1 StreetVision,以及奔馳AMG CLK GTR等車型。此外,由于《地平線5》擁有Formula Drift(漂移方程式)的授權,所以在游戲中你還可以駕駛240SX、Supra以及Mustang的漂移車,充分體驗在街道上橫走的樂趣!

在有了如此豐富的車型后,下一步就該考慮如何為玩家帶來更沉浸的操控手感了。好在這方面,微軟做的一直不錯。就像前作一樣,《地平線5》繼續為玩家提供了普通和擬真共兩種轉向手感。其中,普通轉向模式更適合手柄和鍵盤玩家,當車輛后輪打滑出現橫擺時,游戲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玩家的救車難度,以彌補手柄和鍵盤對于方向控制的不精準。而擬真的轉向模式則更適合使用方向盤的玩家,因為它會將車輛后輪滑動時的控制權100%交給駕駛者,不會再幫助你挽救車輛的姿態。

另外《地平線5》在靜態展示模式下還可以開啟車門、發動機蓋,以及后備箱蓋,做出“大鵬展翅”的動作。此時,大家就可以通過游戲直接欣賞到這500多臺車的內飾、發動機艙以及各種設計細節了。并且為了讓車輛的聲音更加貼近現實,游戲中很多車型的發動機、排氣聲浪都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車輛進行車尾、車內聲音采樣錄制而成的。

一款優秀的賽車游戲,除了可以讓玩家開上自己心愛的車型縱情馳騁外,還得能夠滿足玩家個人對于車輛外觀以及駕駛特性的偏好,這就得涉及游戲的改裝系統了。此前《極品飛車》之所以能夠吸引一眾車迷玩家,也少不了它對車輛改裝豐富程度以及自由度的耕耘。所以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賽車游戲,《地平線5》對車輛的改裝自然十分重視。

《地平線5》的改裝列表中擁有引擎、底盤、傳動、輪胎、空力和改造六個大類。其中引擎部分,主要是對車輛的動力進行升級,你可以通過改裝進氣、噴油、點火、排氣和渦輪壓力值來提高車輛的動力輸出。此外,你還可以通過改裝凸輪軸,來提高車輛的紅線轉速,最大程度對馬力進行升級。如果你還嫌不夠,游戲甚至提供了鏜缸的硬核操作,通過擴大排量達到提升動力的效果。并且只要玩家對發動機部件進行改裝,所產生的變化就能通過每一腳油門反應在聲浪上!

底盤改裝部分,主要是對車輛的懸架、前后防傾桿、剎車進行改裝,以此來提升車輛的彎道操控性,并解鎖車輛底盤數據的調校權限。而在改裝了不同種類的懸架后,車輛的操控屬性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例如當改裝了漂移懸架后,車輛前輪的轉向角就會變得更大;改裝拉力懸架后,則會大幅提升車輛的離地間隙,避免在野外環境中拖底。除了可以對底盤數據進行調整外,《地平線5》還允許玩家通過拆空內飾的方式為車輛進行減重,進而提高車輛的彎道操控性能以及直線加速性能。而傳動系統的改裝,則主要是用來解鎖車輛的擋位齒比調校權限以及差速器的調校權限。

左:原廠輪胎 右:熱熔胎

與現實中一樣,《地平行5》中最能影響車輛過彎速度的還得當屬車輛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件--輪胎。游戲中共提供了七種輪胎可選,它們分別是原廠、半熱熔、全熱熔、漂移、拉力、越野、雪地和直線加速賽輪胎。在附著力良好的道路上,全熱熔輪胎的抓地力是最出色的,可以幫助車輛大幅提升過彎時的G值。比如我在游戲中駕駛的科爾維特C8,在換裝熱熔輪胎后,97km/h時速下可以承受的側向G值就從原廠胎的1.27G提高到了1.37G。至于其他輪胎,更多是為了滿足特定場景需求的產物,比如高溫時不會喪失抓地力的漂移胎,會讓車輛在漂移時更加容易控制;具備超軟胎面的直線加速輪胎,則可以為車輛起步提供恐怖的抓地力;而越野胎肯定就是應對野外附著力較差路面時的最佳選擇了。

除了輪胎的花紋和材質外,你還可以通過增加輪胎寬度的方式,來提升車輛的過彎極限。與現實一樣,前輪越寬,車輛的彎道操控性就會越好;后輪越寬,對于后驅車來說,加速時就越不容易出現輪胎空轉。這就意味著,玩家是可以通過改變前后輪寬度,來改變車輛操控屬性的。比如前驅車在適當降低后輪寬度后,車輛的操控靈活性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輪胎越寬,輪胎就會越重,對加速會產生些許的副作用。除了對輪胎寬度的調節外,《地平線5》還增加了輪距的調節功能,可以幫助車輛獲得更好的過彎性能。

作為一款備受車迷追捧的賽車游戲,《地平線5》自然提供了豐富的輪轂改裝件。像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Volk TE37、OZ Rally Racing、Enkei RPF1等輪圈,玩家都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為車輛進行改裝。如果你是外觀黨的話,《地平線5》還為你準備了HRE、ADV.1等品牌的特殊樣式輪轂。而跑車版的輪轂,走的則是輕量化路線,相比原廠輪轂最大可以降低10-15kg的重量。

除了動力和底盤的改裝外,《地平線5》還為車輛提供了改裝空力套件,以提升車輛的過彎極限。其中,增加前唇可以大幅提高車頭的抓地力表現,進而增加車輛的過彎速度。尾翼同樣也是如此,不過與前唇相比,尾翼會大幅降低車輛的極速。有意思的是,除了這些基本改裝外,你還可以對機蓋、側裙進行改裝,并且游戲中還有25款車可以改裝寬體套件,比如全新Supra就可以通過改裝HKS寬體套件來增加戰斗氣息!

不過要論可玩性的話,我個人認為改裝系統中的“動力系統改造”其實是最有樂趣的。在這里,你可以為愛車直接整端車圈中的那些經典名機,或者選擇為其安裝增壓器,如此一來,你不僅可以為車輛進行動力的提升,同時還能對車輛的動力輸出特性進行改動!像是為自然吸氣發動機增添渦輪后,車輛的扭矩曲線就不會再那么平順了。可如果選擇改裝動力輸出平順的機械增壓器,那在重量方面又會比使用渦輪增壓器更重。所以具體怎么取舍,就看大家個人對動力特性的喜好了。此外,如果你的車輛原廠是一輛渦輪車,但你就是喜歡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的平順性,那你同樣可以為其整端一套知名的自吸發動機!不僅如此,《地平線5》還支持對驅動形式進行更改,其中所有車型都可以更改成四驅形式,而四驅車和前驅車也是可以改裝成后輪驅動的。這就意味著,你可以將一臺前驅鋼炮改裝成后驅漂移賽車!

整體來看,相較于《極品飛車》更偏向外觀的改裝系統,《地平線5》則會更加注重車輛的動力和操控。并且相比于《極品飛車》改裝動力后,只會一味讓車輛加速變更快的簡單設定,《地平線5》的改裝則要明顯真實許多。像是當你為自然吸氣發動機加裝了渦輪后,平時車輛的驅動輪就會很容易突破輪胎抓地力。如果你為車輛進行了尾翼這類下壓力改裝,那車輛的高速彎表現就會得到大幅提升,同時面對顛簸時也會變得不容易騰空,充分體現了什么叫高速操控穩定。這也就意味著,你對車輛進行的每一處改動,車輛都會產生相對應的特性改變,而不是像《極品飛車》那樣一味的變快。

除了硬件改裝以外,車輛調校也是《地平線5》的一大特色。你不僅可以通過調整胎壓、懸架外傾角、前束和阻尼軟硬來改變車輛過彎時的感受,同時還可以通過修改齒比、主傳動比,來適應不同的賽道。此外為了讓車輛在漂移過程中更容易控制,并增加車輛出彎時的穩定性,你還可以對限滑差速器的鎖止率進行調整。而且就連中央差速器的前后分配比例也是可以根據你期望四驅車更偏前驅一點,還是更偏后驅一點進行調整的。

為了滿足不同玩家的喜好,《地平線5》還提供了拉力、越野、場地共三種競賽模式。其中,拉力賽主要在雨林、沙漠和火山巖中穿梭。待車輛沖到彎角時,你只需進行一套剎車、降擋、拉手剎的組合拳,就可以縱情享受車身完全打橫的姿態,以及身后被卷起來的陣陣黃沙了,那瀟灑的樣子,仿佛自己已經成為了WRC墨西哥賽段的拉力冠軍。而在越野賽中,你便可以駕駛著自己心愛的SUV去盡情飛躍游戲中的各種大坡,并領略城市道路之外的美景。

相較于拉力和越野來說,場地賽就相對傳統一些了,駕駛著各種性能車在高速、城市和鄉鎮道路間穿梭,除了沒有警車以外,基本與《極品飛車》的比賽模式相似。而在這3種競賽模式以外,《地平線5》中還設有幾場特殊的表演賽,例如開車追飛機、在山中追擊越野摩托等等。壯觀的場景配上多種交通工具的混合競賽,仿佛瞬間讓玩家置身于了《Top Gear》節目的拍攝現場!

為了增加游戲的耐玩性和樂趣,如今的賽車游戲基本都會支持PVP(人人對戰)模式。但由于虛擬世界跟現實世界一樣,存在著一些低素質司機,所以如何保證游戲的公平性就成了重中之重。在這點上,《地平線5》也進行了一定的創新。首先,由于《地平線5》的地圖完全開放,并沒有《極品飛車》那種“透明墻”的關系,所以為了防止玩家抄近路,《地平線5》會在比賽路線中設立多個車輛必須通過的“檢查點”。如果玩家錯過檢查點的話,就會被傳送回檢查點前,重新通過。這也意味著,當下這場比賽基本不可能取得勝利了。

同時,為了防止“碰碰車”玩家在游戲中興風作浪,《地平線5》還設定了靈活、巧妙的防碰撞機制。比如在發車時,所有車輛都會處于“透明”不可碰撞的狀態,從而避免大家發車后直接撞成一鍋粥。在比賽過程中,如果有惡劣玩家故意不減速去沖撞對手,游戲也會通過自動判定,將雙方車輛“透明化”。而像是在一些賽車游戲中,玩家經常使用的“撞墻過彎”也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果玩家通過撞墻獲得過彎優勢,那游戲就會對撞墻玩家強行減速5-10秒鐘,使投機取巧建立的優勢變為劣勢。因此,《地平線5》的多人聯機模式基本都是以駕駛技術分高下的。

此外,《地平線5》的聯機模式也是分組別的,系統會根據車輛包括改裝在內的性能,為玩家匹配等級相同的對手。所以即使你是一位新玩家,手里還沒有太多好車,也照樣可以與老玩家進行公平競爭!

俗話說的好,游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依稀記得我在幼兒園時期就通過各種五花八門的賽車游戲知道了阿斯頓馬丁DB7,蘭博基尼Diablo和Countach這些世界名車,同時也讓我對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小學時代的《極品飛車7》又使我了解到了一定的改裝和JMD文化。隨后《F1 Challenge》、《GTR2》、《Race07》、《rFactor》、《神力科莎》一部部擬真賽車游戲的磨礪,又讓我的駕駛技術得到了精進,以至于后來第一次開真車下賽道就能做出跟賽道大神相近的圈速。所以如果你還能像個孩子一樣,沒有喪失在游戲中得到快感的能力,那不妨也下載一部《地平線5》和我一起在墨西哥狂飆起來吧!

每經記者:趙雯琪

68億元吞下百世中國快遞業務之后,極兔的胃口依然沒有得到滿足。

5月12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豐網控股與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豐網控股擬以11.83億元,轉讓深圳市豐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豐網信息”)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豐網控股不再持有豐網信息股權。

順豐在公告中表示,豐網信息目前仍處初期發展階段且持續虧損。交易完成后,公司可以更聚焦國內中高端快遞、國際快遞、全球供應鏈服務、數字化供應鏈服務等核心業務的發展。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極兔進入國內一直高舉高打,通過收購的方式成功在快遞紅海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收購順豐豐網符合一直以來的發展路徑,同時,收購豐網是一個“很好的故事”,對極兔上市前的估值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不過,11.8億元無論對于極兔還是順豐來說,似乎都不是很高的價錢。在順豐的官方定位中,“豐網速運”加盟網絡服務于主體下沉電商市場,定價更優惠,而在2020年成立之初,豐網一度因為背靠順豐而吸引眾多加盟商入局,不僅被業內稱為含著金湯匙出生,更被認為是順豐董事長王衛實現自己電商夢的又一切入點。如今被“賤賣”,也宣告順豐對于電商的又一探索落下帷幕。

在趙小敏看來,極兔收購豐網一方面預示著順豐放棄加盟網絡的探索,將更加聚焦中高端快遞和供應鏈業務主業,這也和全球物流快遞巨頭UPS和聯邦快遞的大戰略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極兔的收購必然會攪動快遞行業的新一輪競爭,加盟制快遞公司同質化競爭進程會加快,排名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豐網速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豐網一年虧損7.47億順豐要放棄中低端電商件?

早在成立之初,豐網就被王衛寄予厚望。

2019年5月,順豐以“特惠專配”跨入中低端電商市場,迅速帶動順豐業務量。一年后,豐網速運成立,同年6月獲得國家郵政局頒發的《全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9月正式起網和提供快遞服務。

王衛此前也闡述了二者之間的戰略定位,即順豐將開展雙品牌(特惠+豐網)運營的模式,持續提升電商件產品的競爭力。“豐網定位在有性價比的價格、服務有一定的保障,和電商標快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目前公司更側重于做電商標快,腰部客戶要么升級到電商標快,要么下沉到更優性價比的豐網產品。”王衛曾公開表示。

不過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豐網似乎沒有達到預期。

有公開數據顯示,中通日均業務量逼近7000萬單,韻達、圓通、申通突破5000萬單,極兔4000萬,而豐網日單量剛剛達到800萬單,豐網與它們的量級不可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豐網自成立以來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公告顯示,豐網2022全年虧損7.47億元,今年一季度資產總額為7.16億元,負債總額為21.26億元,營業收入為6.91億元,凈虧損為1.43億元。

豐網主要財務數據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由此看來,對于順豐來說,選擇在此時做減法,也許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在快遞“價格戰”偃旗息鼓之后,物流快遞公司競爭產品同質化問題就成為行業關注問題,而順豐從去年開始就在財報中提到要聚焦物流核心戰略,降低低毛利產品占比,展開差異化的產品戰略。

在趙小敏看來,順豐出售豐網也并不意味著放棄電商件,而是更加聚焦在“順豐速運”本身,在他看來,豐網過去兩年主要通過降低服務標準獲得更多的業務量,對于順豐來說,這一塊價值不是很大,順豐聚焦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業務,也是新市場形勢下的新戰略。

不過,在電商業務的布局上,順豐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在前不久的業績說明會上,順豐明確表示,將深耕電商退貨和跨境供應鏈業務。

“在升級個性化服務能力的同時,順豐與多個電商平臺退貨業務合作均取得份額突破,2022年底日均單量較上年同期翻倍。”王衛表示,而在跨境供應鏈一側,順豐則表示,后續將會整合倉儲、快遞、快運、國際專機、物流合作伙伴等優勢資源,實現從國內集運到跨境直郵的端到端時效提升及動態監控能力,助力電商平臺以集運直郵模式拓展海外業務。

11.8億收購豐網 極兔上市前“最后一搏”?

通過“買買買”在國內快遞市場站穩腳跟,極兔似乎嘗到了甜頭。

短短三年,極兔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從起網到擴張再到躋身第一梯隊的“三連跳”。而在這三年中,通過資本運作是極兔與傳統快遞公司最大的區別,也是其迅速補足短板的主要手段。

極兔速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2021年4月,極兔完成18億美元融資的消息在快遞行業引發巨震。投資方中,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紅杉資本等物流領域明星資本赫然在列,極兔該輪融資后78億美元的高估值,甚至一舉超過了韻達、圓通、申通等一眾快遞上市公司,僅次于順豐、京東物流和中通。

同年10月,極兔宣布以6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成立14年的百世集團中國快遞業務,上演“蛇吞象”的戲碼,而這一次收購,不僅直接補齊極兔的網點短板,還幫助極兔獲得淘系訂單接口,這也直接帶來了極兔在國內市場的迅猛發展。

去年6月,極兔創始人李杰宣布,極兔全網日均票量已超4000萬單。若僅以票單量作為衡量標準,極兔僅次于中通、韻達和圓通,成功躋身國內快遞企業第一梯隊。

曾有投資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極兔擅長資本游戲,收購國內本土快遞企業的核心業務,重點正是在拓展資源,強化本土業務的網絡,從吞下被收購企業覆蓋的市場開始,如果極兔的目標遠不止于此,加之本次并購達到預期效果,下一次也將不遠。

如今不到兩年,極兔又找到了新的“獵物”。而這或許也是極兔上市前的“最后一買”。

在趙小敏看來,豐網成立時間短,歷史積淀也比較少,在合并過程大概率不會出現當年極兔與百世網點融合的危機,而對于極兔來說,豐網有順豐的標志和前期投入,有加盟商資源,對于極兔的自身溢價和競爭力提升有很好的幫助。

不過他也提到,收下豐網后,極兔將如何經營這張“網”,對于極兔來說依然存在挑戰,但是從提升估值角度來看,這確實是個好故事。

加盟制快遞競爭進入白熱化

一個加法,一個減法,無論是順豐的聚焦還是極兔的狂飆,都再一次反映出當下市場競爭中直營與加盟制快遞公司的分化。

一方面,順豐也將聚焦自身更優勢的業務,聚焦圍繞“順豐速運”本身,深耕2023年戰略,即“健康發展的經營基調”。同時順豐也將獲得現金流,給資本市場良好的預期,利潤指標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提升。

極兔則整合資源,繼續蠶食通達系的市場份額,為已經進入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再添一把火。

上述投資界人士曾表示,隨著快遞市場的擴大,也會刺激投資規模和速度加快,從現有趨勢來看,涉及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的綜合性服務商將是角逐未來的主要玩家類型,如果部分細分領域的市場集中度再進一步提高,具備實力與影響力的綜合性物流企業將會出現。到那時,市場只能容下2-3家這樣的企業。

從剛剛發布的快遞公司年報可以看出,頭部企業競爭依然激烈,業績比拼暗流涌動,而在資本市場層面,極兔、菜鳥先后傳出將在今年上市消息,順豐也被傳計劃在港股二次上市。雖然上述消息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是隨著新的資金流入,快遞公司也將進一步加強物流領域的布局和競爭力,一輪新的“戰爭”正在打響。

今年以來,韻達掉隊明顯,2022年,韻達快遞業務量為176.09億票,市場份額15.92%,排名第二,與第三名圓通的差距已縮至很小。而今年一季度,韻達仍未“止跌”,圓通完成了對韻達的反超。

在趙小敏看來,極兔收購豐網必將帶來加盟制快遞的新一輪競爭,同時也將大大縮短快遞公司的競爭周期。這也就意味著,通達系、極兔誰將成為最后的玩家,答案也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豐網之后,下一個被洗牌出局的又將是誰?沒有人敢停滯不前。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