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音樂教育、布局全球、曾月入上億的獨角獸也轟然隕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后燒錢時代的在線教育,可持續難題依舊未解。最終資本悉數離場,買單的卻是百萬無辜消費者。
又一家頭部機構倒下。
6月下旬,VIP陪練被爆“人去樓空”。據網絡截圖,有分公司已拖欠教師工資逾兩月,有家長上百節課程被系統清零,損失數十萬,另有媒體消息稱總涉事金額或超6億。
成立于2014年的VIP陪練,一度被視作在線音樂教育賽道獨角獸,上百萬學員及數萬師資遍布世界各國。公司曾在3年間獲4輪超26億融資,騰訊、金沙江、老虎環球等明星資本多輪跟投,2020年還曾傳出可能上市。
而詭異的是,一家線下培訓機構——小音咖,在兩個月以前高調宣布收購規模逼自己大得多的VIP陪練,使上述機構股東“全身而退”,并在完成法人變更的同一天也“爆雷失聯”。
VIP陪練為何突然“賣身”,是誰隱藏在后?又是誰在逃離?
賣身“迷局”
發不出工資的小音咖,卻全資收購了估值70億的獨角獸。
4月11日,小音咖集團公告稱,已收購VIP陪練,并成為其獨資股東。
小音咖表示,本次對VIP陪練的戰略收購,是基于雙方共同的音樂藝術夢想。雙方將依托上海在音樂藝術領域的優勢,打造“全球音樂航母”。收購完成后,VIP陪練業務和品牌統一歸屬小音咖集團旗下,并繼續保持獨立運營。
6月13日,創始人李艾即在官方公眾號發出一封《致小音咖家長和老師的一封信》,自爆公司目前資金緊張、運營困難,此時距離其宣布完成收購不足兩個月。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小音咖“自爆”當天,VIP陪練完成了股權變更——創始人葛佳麒、姚立嘉退出,投資機構全數剝離,小音咖運營主體上海藝齊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唯一股東。
圖源:企查查
突然“接盤”VIP陪練的小音咖,是何背景?
資料顯示,小音咖集團創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4-16歲少兒音樂輔導,門店集中在上海和廣州。創始人李艾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2018年,善于融資的連續創業者喬月猛出現在了小音咖的董事列表,遂而成為公司實控人。
資本方面,小音咖曾在創立初期獲得來自東方財富網董事長其實、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龍偉、滬江教育創始人CEO伏彩瑞、金杜律師中國區主席張毅等在內的天使輪投資。后又在2019年獲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上海青年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注資。
2020年,小音咖營收達2.6億元,同比漲幅超200%,并預計2022年門店將會擴張到22家,營收超過6億元。然而作為一家地方性線下培訓機構,無論是從融資規模還是業務體量上,都遠小于VIP陪練。
或由于發展過速,在今年4月收購之際,市場上已有小音咖資金鏈緊張的傳言。一方面,上海線下門店尚處關閉狀態,無法正常上課;另一方面,有2月份入職的老師,在社交平臺表示未曾收到公司方面支付的薪資。
小音咖明知出現資金問題,還高調進行收購,主動背負更多債務,背后是否存在不為人知的內幕利益輸送,有待監管執法機構進一步查明。
激流勇退的風投
小音咖“接盤”前后,有哪些機構借勢退出?
2015年5月,曾投出藍馳創投以60美元的天使輪,成為首家入資的機構。2016年8月,金沙江創投入資100萬美元。這兩家曾分別投出趕集網、水滴籌,以及餓了么、滴滴、小紅書,被稱作獨角獸獵人的老牌VC,此后又以3輪跟投,成為與VIP陪練走的最久的股東。
在國內在線教育瘋狂發展的2018年,VIP陪練也被資本捧上云巔。
當年,公司先后完成了由騰訊和蘭馨亞洲領投,長石資本、金沙江創投、藍馳資本等老股東跟投的2億元B輪融資,以及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上述老股東跟投的C輪融資。
截止2018年底,上線僅兩年的VIP陪練,已完成4輪融資,總金額近4億美元,創下國內兒童音樂教育行業最高融資記錄。背后云集了老虎環球、騰訊、蘭馨亞洲、長石資本、金沙江創投、藍馳創投等一眾明星VC,投后估值達到6億美元。
2019年,VIP陪練方面透露,或將在20年上市,最終卻不了了之。有市場人士認為,或因其未能完成上市對賭,于是不得不與機構股東“分手”。
而VIP陪練愿意被一家破產邊緣的公司“全資收購”的原因,或也是希望通過股權“洗澡”,幫助上述風投股東“脫身”。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破產后與公司的注冊資金是有關系的,而公司是由股東出資設立的,股東的出資就是公司的注冊資本,公司股東履行出資的責任后,是不能抽逃公司出資的。
也就是說,若融資超10億的獨角獸VIP陪練直接宣布破產,可能需要背負數億債務。而小音咖的運營主體上海藝齊注冊資金只有305萬元,此前披露的兩輪融資均為數百萬,即便破產,承擔的責任小得多。
VIP陪練為何隕落?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在線音樂教育的機構,VIP陪練曾以過億的月營收遙遙領先同行。
2016年,VIP陪練開創“一對一在線樂器陪練”,并以鋼琴、小提琴、古箏、長笛、二胡、薩克斯等多達32種中西樂器的陪練服務風靡海外華人圈,高峰時覆蓋全球超150個國家。
創始人葛佳麒在2018年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學員的數量是這個行業第2名到第10名的5倍以上,并已經實現正向現金流。到20年已累計服務超過200萬用戶,線上陪練老師規模超3萬。
2020年初疫情催化下,VIP陪練單月營收總額超過2億元。7、8月的暑假時期,VIP陪練的營收總額又突破了3億元大關。在上一年,VIP陪練宣布用戶復購率超過70%,單日銷售額為500萬元+。
然而在短暫的業績爆發后,VIP陪練開始陷入增長獲客難,與持續不斷的負面新聞中。
2021年4月,VIP陪練APP因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被下架。此后,公司又因涉嫌退款扣費標準高于購買時的套餐價、強制消費無法退款、退課價格翻三倍的霸王條款、陪練老師被“壓榨薪資”等問題屢上熱搜,資金問題已見端倪。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線音樂教育平臺拉新獲客主要通過三個渠道,第一是廣告,第二是老用戶轉介紹,第三是和線下機構或老師合作推薦。層層流水下來,平均獲得一個新付費用戶的廣告投入高達5000元,轉化率只有10%。
關于在線陪練之困,快陪練前CEO陸文勇也曾坦言:“看似是簡單的線上直播,讓老師陪孩子練琴。但起步沒有上億資金,可能無法去做。因為在線陪練需要大量的技術開發和人力布置,這部分可能每年就會消耗幾千萬。此外,能夠容納數量眾多的老師和學生,機構也需要強大的運營體系和系統。”
一方面是數千元的獲客成本與低轉化率,另一方面是貴而難留的真人師資和高昂的研發成本,在線音樂教育陷入燒錢難盈利的黑洞。
除了VIP陪練,同時期興起的在線陪練同行,也在去年紛紛倒閉。1月,柚子練琴公告稱公司已資不抵債,無法繼續經營;11月,剛完成上億B輪融資的快陪練也宣布破產清算,距其完成上億元B輪融資僅過去10個月。
從消費者的角度,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周亞麗律師指出,預繳充值送課、續費享受減免等是培訓機構常用的促銷方式,被大家廣泛接受。培訓機構提前圈到錢后,往往會激進的擴張,幾年前可偶見部分機構因為無序擴張陷入困境,近年來,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培訓機構緊繃的資金鏈出現問題。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機構,都會面臨同樣的預付款風險。而按照監管要求,培訓機構應在銀行設立資金監管賬戶。VIP陪練與小音咖,一邊以數億收購之名“騰挪資產”,一邊宣布資金緊張跑路,是否有規避責任嫌疑?
而在不可持續的燒錢模式后,風投資本全身而退,卻讓上百萬家長買單,又是否符合教育初心
凌晨1點,車輛少了、城市靜了,深夜的健身房一派熱火朝天。
換上健身衣、運動鞋,戴上智能手環,李莉開始熱身運動。凌晨1點到2點,是她每周3次固定的健身時間。此刻,像她一樣揮汗如雨的年輕人還有一大撥,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也成為北京重點商圈的“標配”。
一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里,深夜十一二點還有很多跑步的人。
■健身者
加班后相約來健身房揮汗如雨
李莉在國貿一家金融機構工作,加班到深夜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以前總是因為工作忙,一次又一次放棄健身計劃。最近搬家到雙井,小區樓下就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太適合我這種加班一族了。”李莉說,公司還有不少同事都會在下班后再去健身房“加班”,有時候大家還會約著一起,大汗淋漓之后再沖個涼,這是她一天中最心滿意足的時刻。
與李莉同行的王女士告訴記者:“白天在辦公室坐了一天,晚上再不運動我這高血脂就降不下來了。”對于把健身當做愛好的人而言,這些深夜來健身的年輕人更像是迫不得已,“運動和工作都是必需的,所以只能選擇深夜運動來保持健康了。”
深夜健身房的火熱在云集了眾多互聯網企業的中關村也成為常態。位于蘇州街大恒科技大廈一家24小時健身房里,白領劉俊晚上11點剛準備進場。他告訴記者,這家健身房是字節跳動的合約健身房,晚上乃至凌晨健身的互聯網公司職員大有人在。“其他健身房一般10點就關門了,下班之后還想健身的人都會來這里。”劉俊一邊說,一邊在地上尋找適合自己的杠鈴片。
“晚上10點以后健身房里通常還有二三十人,有時候凌晨3點還會有人來健身。”這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員說,根據會員需求和健身習慣的不同,有的教練也會陪伴會員訓練,一直到凌晨。
■健身房
凌晨兩點器械使用率曾高達50%
為了滿足顧客深夜健身的需求,不少健身房都開始調整閉店時間。中關村一家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已經是24小時營業了。”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因為中關村聚集了一批教育培訓行業和IT行業的員工,他們通常會加班到很晚。
樂刻運動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北京國美第一城的社區店內,凌晨兩點鐘的器械使用率曾一度達到50%。
“今年以來,晚上10點至次日早晨8點,依然有12.8%的會員在健身。這一數據較往年提高了0.5%,說明夜間健身的需求呈上升趨勢。”相關負責人說,“由于不少顧客有夜間健身需求,私教和會員的約課時間會延至凌晨一兩點,晚上10點到早上8點之間的私教授課有時甚至能占到全天課程的10%左右。”
楊教練就在一家24小時健身房工作,今年以來,已經有5名學員跟他約了晚上10點以后的私教課,訓練到最晚的學員要在凌晨2點后才離開健身房。“這些學員的上班時間通常是下午到夜晚,所以他們在深夜下班后,身體還保持在比較興奮的狀態。為了滿足這部分學員的深夜健身需求,我也開始調整自己的生物鐘了。”
對于健身時間的選擇,楊教練表示,健身時間不分優劣,最佳的運動時間就是能保持規律運動的時間。如果能夠保持較充足的睡眠,形成自己的生物鐘,選擇深夜健身來彌補白天的運動缺失也是可行的。
■居家健身
健身App用戶一年間增長12%
除了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人們居家健身的熱情也絲毫不減。據艾媒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運動健身App用戶數超3.5億,較2019年增長超12%。
“每天三套‘帕梅拉’,再加一套‘美麗芭蕾’,無論下班回來多晚,我都得在客廳鍛煉一輪。”白領王萍說。對于不少追求健美身材的女士來說,帕梅拉、周六野等健身博主的名字并不陌生。“不用擔心健身房什么時候打烊,也不用擔心被別人看到自己不佳的運動表現,在家鋪個瑜伽墊就能鍛煉了。”
瘦腰、瘦肚子、瘦大腿、瘦小腿,根據身體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訓練課程。“既不用花大價錢請私教,也不用去請教別人健身房里的器械都怎么用,自己動動手指就能搞清楚這些課程適合什么人群、有什么功效,同樣也能達到運動的效果。”不僅是王萍,還有更多年輕人選擇遠程觀看健身課,居家健身。據超級猩猩數據,疫情期間其單日直播同時在線人數曾一度超18萬。
“我的健身啟蒙老師是一款體感游戲。”蔡先生說,“我工作忙,再加上本身沒什么健身基礎,對去健身房也比較抵觸,直到接觸了健身環,就開始在家健身了。”蔡先生所說的健身環是任天堂游戲公司為一款健身游戲配備的裝備。一個黑色的圓環,安裝上配備了體感功能的游戲手柄,玩家就可以和游戲屏幕聯機“闖關”了。
“之前嘗試過跑步、跳繩,但是都堅持不下來,健身游戲一上手就是一兩個小時,對我是最有效的健身方式。”簡單的玩法配上環環相扣的內容,游戲式健身作為居家健身的一種重要方式幫助很多“健身小白”開始鍛煉。“每天晚飯后一小時,我和孩子就對著電視一起跳。相比健身房來說,體感游戲不會令人感到枯燥。”周女士說,體感游戲不僅能鼓勵久坐的年輕人動起來,也是一項不錯的親子活動。
前景
直播帶練、社群陪伴是發展趨勢
健身行業資深自媒體人、懶蝸牛創始人謝靚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4小時健身房是適應當今工作狀態的一種方式,能夠讓年輕人更靈活地支配自己的健身時間。”
謝靚楷同時表示,因為有特定人群的剛性需求,24小時健身房會長期存在,但是不會成為主流。剛剛興起的24小時健身房仍有許多亟待完善之處,比如安全問題和健身指導問題。一些24小時健身房在凌晨時段沒有工作人員值守,也無法提供飲料、餐食及咨詢服務等。
談到健身行業的發展趨勢,謝靚楷提到,除了24小時健身房,家用的健身產品和課程也會受到大家的青睞。其中,和游戲結合的健身方式,比如switch健身環這類產品的出現,因有助于降低健身門檻會更受歡迎。
來源:北京晚報 | 實習記者 鹿楊
編輯:王瓊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