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 吳曉求
2023年3月10日,總資產約2000億美元的美國硅谷銀行突然宣告破產。2023年3月19日,瑞士信貸被百年競爭對手瑞銀集團以四折的價格收購。隨后數日,歐美銀行業持續震蕩......
吳小莉:大家最近很關心歐美的金融風暴,瑞銀以四折的價格收購了瑞信,這兩個都是百年銀行,經歷過幾次以美國為首的金融海嘯,但是這次沒躲過。你怎么看這一次的金融風暴?
吳曉求:就瑞信事件來看,以前我們認為瑞士是非常穩固的,甚至是值得信賴的、安全的。通過這次事件來看,它離原來的那個形象好像越來越遠,可能是因為面臨著新的困難和新的問題,它們做的一些調整也受到了外部的壓力。如果全世界的資本、錢都到瑞士這來了,有人是不樂意的。
吳小莉:說得有點像陰謀論。
吳曉求:不是陰謀,這是個“陽謀”。
吳小莉:你說是有人或者有機構,對于瑞士成為這樣一個資金避險天堂,是有意見的?
吳曉求:首先,它認為這是有失于競爭、有失于公平的。
吳小莉:它是誰?
吳曉求:它就是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美國。對于美國認為的一些逃稅的名單,對于如何讓這個社會更加公平、更具有競爭性,美國可能會覺得要采取一些措施。
美國加息,是瑞信事件的導火索?
壓倒瑞信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吳小莉:瑞信這次的危機,跟美國的制裁名單有關系嗎?
吳曉求:瑞信背后的問題非常復雜。在我看來,它的復雜程度超過硅谷銀行。硅谷銀行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瑞信不完全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它不完全是像硅谷銀行那樣,比如負債和資產都相對集中,甚至從流動性匹配方面有一些問題,加上它主要有美國快速加息所帶來的系列性的影響,所以它的理論線索是非常清晰的。但我不認為瑞信事件,在技術上是由于美國的加息導致的,它和硅谷銀行的歷史起點、技術起點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吳小莉:那壓倒它最后的一根稻草是什么?
吳曉求:還是市場信心。
吳小莉:市場信心可以由超級大國制造嗎?
吳曉求:會有的。
吳小莉:這也就是瑞士政府會出手,一定要讓瑞銀去收購瑞信的原因嗎?
吳曉求:對,這個事情是超出之前的常規操作的。瑞士政府在過去給我們感覺是非常溫和、優雅的形象,現在突然發現瑞士政府也很犀利,出手還非常果斷、快速,該修改法律就修改法律,該修改規則就修改規則,迅速地把這些事就處理掉了。
吳小莉:像你說的,不論是什么原因,確實有一些資金從瑞士離開。如果真的是有心人希望瑞士的資金能夠離開,看樣子也是成功了。
吳曉求:當然,因為這個規則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人們還是很擔心的。比如說,它再發行類似AT1的債券,估計是沒有市場的,可能溢價也會很高,而且還有存在一個風險收益匹配重新評估的問題。
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看起來像在救市,
其實它掙了很多錢
2023年3月10日,硅谷銀行宣告破產。3月12日,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發表聯合聲明:為硅谷銀行提供緊急救助,儲戶可以支取資金。美國政府表示:與硅谷銀行破產有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吳小莉:拜登說絕不會用納稅人的錢來救這些銀行,同時他也做了兜底。我們很好奇,怎么樣不用納稅人的錢,能夠兜這個底?
吳曉求:這次這么快速地穩定了儲戶的信心,銀行的危機在于儲戶的擠兌,只要儲戶能拿到錢,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不會出現。如果銀行不能提現,那馬上有些人就會找類似瑞士銀行這樣的銀行,這樣就會出現擠兌了,那就出現很大的問題。一旦這種情況蔓延開來,救助成本就會非常大。第二,美國采取了市場化的方法,比如銀行的一些資產,可以到銀行貼現、做抵押,然后銀行再提供貸款,所以拜登總統說他不會用納稅人的錢。
吳小莉:就是銀行解決流動性問題。
吳曉求:對,解決流動性的問題,事后也會通過兼并的方式來完成。所以,每一次大危機之后,美聯儲看起來在救市,其實它賺了很多錢。因為企業或者金融機構,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才需要救助,那時候的價格是極低的,但是等企業慢慢恢復了以后,美聯儲那邊反而掙錢了。雖然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但客觀上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掙了錢,不是說銀行直接財政撥款我就買單,買單以后我就掛息了,我就把那個賬掛在央行的頭上,這個不行。
吳小莉:拜登政府說,這次危機是因為特朗普時期放寬了對中小銀行的監管,您怎么看?
吳曉求:有量化寬松的原因。量化寬松,的確會帶來了資產價格的膨脹,所以這次的通脹率高達8%、9%的時候,美聯儲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要控制通脹,保持幣值的相對穩定,所以美國通過加息,把通脹降下來。的確,加息會使貨幣收縮,同時也使原來的存量資產出現虧損。在宏觀經濟和加息周期的條件下,個別銀行也可能出現破產,或者說清算和接管的情況,但是在美聯儲看來,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控制通脹可能更為重要。
吳小莉:美國銀行體系出現的問題,會不會波及歐洲?其它國家的銀行會出現問題嗎?
吳曉求:美國的金融結構是資本占主體,它的銀行體系是高度分散化的,不能跨區經營的。美國最多的時候有一萬多家商業銀行,它的銀行體系是單一銀行制度,每年都有倒閉的,都有破產的,都有被兼并的,美國認為這是常態。相對來說,歐洲的銀行業比美國的要發達很多,這兩個地方的金融結構是不一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不認為它會出現像2008年的金融風暴一樣那種重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它風險的外溢性相比那時候要弱得多。
俄羅斯從“SWIFT”中被踢出,
這是西方國家使用的金融制裁中的“核武器”
吳小莉:你曾經說過,對于金融戰要有極限思維,中美之間從貿易戰、科技戰,然后已經到金融戰了?,F在還是如此嗎?
吳曉求:仍然有潛在的風險,這次我們叫“俄烏戰爭”也好,“俄烏事件”也好,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是非常致命的金融制裁,把俄羅斯踢出了“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這相當于金融里的“核武器”了。我們國家要未雨綢繆,要認真地考慮,如果碰到類似情況,我們怎么處理?
如果有一天,人民幣成為繼美元之后,和歐元差不多的一個全球可交易的貨幣的時候,這個風險對我們來說就大幅度下降了。
吳小莉: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萬一全球的金融體系出現什么問題,我們可能就沒有防護墻了,會不會有這種擔憂?
吳曉求:這是很多人的擔憂。中國是一個大國,金融開放的核心標準是人民幣的可自由交易,如果這個不完成,中國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也完成不了。全球性大國有很多的標志,比如GDP的規模、貿易的規模,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就是本幣在全球的影響力。
制作人:韓煙
編導:馬家佳
編輯:馬晉
他15歲就獲得數學天才的名號,一直伴隨他到碩士期間,先后就讀于上海交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
然而,他卻放棄了從小到大擅長的數學,轉而進入金融行業,曾在花旗、雷曼等美國頂級投行就職。
他是攜程網聯合創始人、如家快捷酒店聯合創始人,金豐易居投資人之一,全球最大的VC——紅杉資本在中國的掌門人。
他憑借自己的天賦與努力,4年內上市三家公司,11年內投資2.6萬億元,買下半個中國互聯網,被馬化騰稱為中國最成功的投資人。
本期子牙童趣商將錦囊就帶領大家一起看看投資天才沈南鵬的故事。
老師同學公認的“數學天才”1967年沈南鵬出生于浙江海寧。從小學起,他就展露了自己不凡的記憶能力,他背過的東西能一直牢記,這一點令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印象很深。
他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老師心目中最為聰明乖巧的學生。
沈南鵬不僅記憶力超群,數學成績也非常優異,十五歲時,他就獲得了全國奧數比賽一等獎,在美國也拿到了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海外賽區第一名。
從此,“數學王子”、“數學天才”的稱號便一直伴隨著他。他也憑此強項,直接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
本科畢業后,他赴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攻讀數學系碩士學位。他曾這樣形容他對數學的感情,他喜歡遨游在數學世界的感覺,從不覺得數學是一件辛苦的事。
不是有數學天賦,只是熟練了競賽題哥倫比亞大學匯集了全球頂級的數學天才。
沈南鵬第一次意識到,數學是一門需要同時具備直覺、天賦和運氣的學科,需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邏輯思維能力強與數學天才不能劃等號,他不是在數學上有天賦,只是熟練了競賽題。
他選擇了從數學轉專業到商科。他發現自己對于金融有著很高的興趣,并且和家人商討之后,他決定進入耶魯大學商學院。就此,沈南鵬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金融之路。
在耶魯大學學習期間,沈南鵬對于金融市場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實早在沈南鵬二十三歲那年,他就對金融行業有了初步的了解。
沈南鵬于七月份前往哥倫比亞大學,他在這所大學有一筆兩萬的獎學金,但是這所學校九月份才開學,當時他只帶了三百美元,但學校不開學,他就沒辦法獲得獎學金,此時,如何在美國生存下去成了當務之急。
他被迫找了一份很多留美學生都會做的工作——刷盤子。
在這段打工期間,沈南鵬真正的天賦得以展露。他在工作之余的閑聊之中,對華爾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開始了解金融市場。這也與沈南鵬后來放棄數學,選擇從事金融有很大關系。
沈南鵬對金融行業充滿了無數美好的想象,然而在他畢業之后,現實狠狠地給他潑了盆冷水。
在簡歷上,他是一個從小學到碩士都是數學系的天才,與金融毫無關系,這樣的簡歷顯得太過于不起眼,不僅如此,他的閱歷也并不豐厚。
沈南鵬并沒有知難而退,既然學歷上有所差距,那就潛心鉆研金融,把學歷上的差距彌補回來。
在那段時間里,他就像個瘋子,經常忙整個通宵,一連兩天不睡覺都是常有的事。
在沈南鵬的不懈努力下,他成功進入花旗銀行。有趣的是,在面試時,花旗銀行的題目竟然是一道數學題,這對從小擅長數學的沈南鵬來說輕而易舉。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個人學習的知識,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揮他的作用。即便沈南鵬并沒有繼續之前的數學天才之路,但是數學思維的學習給他帶來了機遇,在他的求職生涯里發揮著作用。
沈南鵬先后就職于花旗銀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銀行等國際級的投資銀行,在這幾年的從業生涯里,他站在國際的角度對投資行業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
回國創業,買下半個中國互聯網就在沈南鵬在國際舞臺的能力發揮得游刃有余時,他卻做出一個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回國。
在得知他的決定之后,同事、家人都不能理解,他在美國已經站穩腳跟,有了些許知名度,這一回國,一切又要從零開始。
雖然大多數留學生都選擇留在美國發展,但沈南鵬放棄美國的成就,選擇回國是有他自己獨到的眼光的,他看到了中國市場更為廣闊的前景,中國市場相較于美國市場更有潛力,如果投資成功,他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事實正如沈南鵬所料,他回國后,國家大力支持企業發展,在政策上有許多優惠與幫助。
沈南鵬于1999年創立了攜程,于2002年創辦了如家連鎖酒店。
如今,這兩家公司人盡皆知,攜程已發展為線上購票行業中強有力的一方霸主,如家酒店在全國也已有728家酒店,非常龐大的數量。
但是這兩家公司的成功并沒有滿足沈南鵬,他開始進軍其他領域。
2005年,沈南鵬和紅杉資本共同創建紅杉資本中國資金。在二十一世紀初,互聯網行業初露頭角,沈南鵬很有眼光的以互聯網為下一個目標,大力投資互聯網行業。
即便是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他也持續投資互聯網。沈南鵬站在互聯網的浪潮上,眼光毒辣的投資了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騰訊等之后的商業巨佬,徹徹底底成為了商業巨頭。
毫無疑問,沈南鵬是極具天賦的,但是僅僅擁有天賦是不夠的,他還有常人難以達到的努力與付出。
他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努力了一個又一個的夜晚,分析了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自己親身經歷了多次投資,總結了許多經驗,即便有些投資失敗了,他依舊沒有放棄,他會在失敗之中觀察市場走向,學習新技術,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
正是沈南鵬的努力,讓他不僅有令人信服的學歷,豐富的經驗,還有敏銳的嗅覺,也能緊跟市場風向。
他敏銳的市場嗅覺,助他成功投資上市4家公司,他在11年內投資的2.6萬億元都為他不斷地帶來財富,沈南鵬也被馬化騰譽為中國最成功的投資人。
憑借互聯網的機遇,他自己獨占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2018-2020年,《福布斯》雜志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沈南鵬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第一,創造和保持華人投資家最高紀錄。他是全球首位獲此桂冠的華人風險投資人,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
2021年,沈南鵬在福布斯全球最佳創始人中排名第二,并以520億美金的身價,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539位。
沈南鵬的一生在他人看來可謂是一帆風順,無論是在數學上的天賦,還是在商業的成就,都是如此的輝煌。
沈南鵬擅長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并且不懼怕改變,在失敗中一遍遍重生。
周鴻祎這樣評價他:沈南鵬是個饑餓的人,他看到項目就像聞到了血腥味的狼一樣,聽到一點風聲都會立馬撲上去,拼盡全力地搶,追蹤,是個對于金融很有積極性的人。
一個普通家庭的小伙子,能夠做到4年上市三家公司,11年投資2.6萬億,憑借的不只是天賦,還有他的努力。
你怎么看待沈南鵬毫無背景卻能夠買下中國半個互聯網?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言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為我點贊轉發。你們的每一次鼓勵,都將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動力。
—END—
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