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只用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情況:
當連接詞指代整個句子內容時
The book is so famous ,as most readers say 正如大多數 讀者所說的那樣,這本書很有名。
當指代獨一無二的時候
The moon ,which looks like a big mooncake ,is very beautiful 那個看起來像月餅一樣的月亮是如此的漂亮。
當指著某一親屬時,
He has a little brother ,who is studying in a primary school 他是一個小弟弟,他正在 一個小學學習。
不定代詞+of + which/whom時,
I have seen many famous people ,most of whom are so modest 我已經 看見了很多的名人,大多數名人都很謙虛。
連接代詞需要省略的情況:
作賓語的時候
I see a man (whom/that)you talked with yesterday 我看見了你昨天和他談話的那個男人。
I see a desk(which,that)you cleaned yesterday 我看見了你昨天打掃的那張桌子
當先行詞是the place,the reason ,the way時
I know the place (which)you visited 我知道你拜訪過的那個地方。
I know the reason (why)you can’t come here 我知道你為什么不能來這里的原因
I know the way that you can get the book 我知道了你得到這本書的方式。
只用that 的定語從句
先行詞是不定代詞的定語從句
I know someone that is so tall 我知道一個很高的人。
論死遁的一百種方式[快穿](一百種蠢蠢的死法攻略2) - 櫻花動漫
有very,only,same,last等副詞修飾的先行詞
He is the only man that can speak English 他是唯一一個能說英語的人。
先行詞人和物同在時
He saw many people and bags that filled with the bus 他看見那個裝滿包包和人的公交車。
有who ,which ,here ,there開頭的定語從句
Who is the man that is so tall?那個很高的人是誰?
Here is the desk that is clean 很干凈的這個桌子在這里。
5,當先行詞在主句和從句中都充當表語時
Chongqing is no longer the city that it used to be 重慶已經不是那個舊舊的城市。
,6,當先行詞有序數詞和最高級的時候
He is the best man who can speak English
他是一個能說英語,并且是最好的男人。
He is the first man who can read English aloud 他是一個能大聲說出英語的第一個人。
只用which 不用that 的定語從句
有介詞出現的時候
I know the place in which you studied before 我知道那個你以前在那里學習過的地方。
在非限定性從句
That morning ,which I will give you a reason,I got up so late 那天早上,我起床晚了,稍后我會給你一個理由的。
先行詞本身是that
What’s that which is blue and red 那個又紅又藍的那個東西是什么?
有插入語的時候
Here is the book which ,I want ,can make me so happy 這本書就是我想要的,并且能使我開心的一本書。
只用who 不用that的情況
先行詞有one,ones ,those ,anyone 時
The one who can speak English is my friend 那一個能說英語的人,是我的朋友
The ones who can speak French are here 那些能說法語的人在這里
Those who can speak English are very happy 那些能說英語的人都很開心
As 和 which 引導的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區別
as 引導的是表達看法,態度,解釋或者評論
As I know ,China is a big country 據我所知,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
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主要是補充說明
He is the best boy in my class ,which I believe 他是我們班里最好的男孩,對此我深信不疑
在定語或者介賓的時候
He might possibly come ,in which case I will ask her 莉莉可能會來,要是那樣的話我就去問他。
當從句是否定句時
He can lift the stone ,which I don’t believe 他能舉起這個石頭,我完全不相信
介詞+連接詞的情況
1,I know the day on which(when)we met 我記得我們見面的那一天
2,I know the place in which(where)you studied 我記得你學習過的地方。
3,I know the reason for which (why)you are late 我知道你遲到的原因
4,I know many ways in which you can solve the problem 我知道很多你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
Here are the toys ,some of which I like best 這里的這些玩具,有一些我最喜歡
特殊的定語從句
There are many boys on the playground who are from China
那些在操場上的許多男孩都來自中國
I remembered the toy you gave to me which was made of gold is still in my room
我記得你給我的那個由金子制成的玩具還在我的房間里。
I have seen the only man that is tall who works in a big company
我已經看見那唯一一個在大公司工作并且很高的男人。
I see the man who we believe is the top one in my class 我看見那個我們相信他一定是我們班好學生的人。
I have many books with which to(with which I can improve) improve my ability 我有許多能提高我能力的許多書。
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的區別:
同位語從句是補充說明,定語從句是有成分的
The news that we don’t need to do homework today makes us so excited 那個我們今天不需要寫作業的消息讓我很興奮。(同位語從句)
The doctor whom you are looking for is here 你們正在找尋的醫生在這里。(定語從句)
同位語的連接詞可以有how ,whether ,what
The question whether he can come here or not is still there 他弄否來的這個問題仍然在這里。
3,I have no idea what happened to him 我對他發生了什么,我一無所知(同位語從句)
4, 同位語的連接詞不 充當成分,定語從句的連接詞是有成分的。
The news that he can lift the stone is so excited for us 他能舉起那些石頭的消息使我們很興奮(同位語)
定語從句的各種變化:
The girl who is singing is my daughter 那個正在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女兒。
=The girl singing is my daughter
2,I know the story which was written in English is very interesting 我知道那個用英語寫的故事是很有趣的。
=I know the story written in English is very interesting
My brother ,who lived in England for ages,now lives in France
=My brother ,having lived in England for ages ,now lives in France
我的兄弟在英國居住了很多年了,現在住在法國。
Peter ,who had read the books ,put them carefully in the box
=Having read the books ,Peter ,put them carefully in the box
=Peter ,having read the books ,put them carefully in the box
皮特讀過這些書籍,并且小心地放進這個盒子里。
感謝您關注“永大英語”!
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程中一摘要:“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教學”是一種快速、高效、易操作的教學方法,它有助于學生思考處理學與用的辯證關系,從而進行有意義的“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通過讓學生掌握外語學習規律,將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這一教學方法在實踐中能夠節省教學的時間,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
由于受“讀書無用”、不學英語音標和淡化語法思潮等一些情況的影響,北京郊區農村學生的英語語音、詞匯、語法三大要素的掌握情況都不盡人意,學生普遍自學能力差,厭學英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怎樣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提高教學成績成了我校高中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經過多次研討,我校英語教師針對本地區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中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提出了“優化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具體通過堅持集體備課,明確目標;研究學生,優化教法;優化時間,加快節奏;互相聽課,反思教學等方法貫徹于英語教學中。并于2007年9月開始實施 “高中英語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 這一外語教學方法的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素質教育對當前的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課改倡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主動學習,外語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而教師在“任務”與“應試”雙重壓力之下,既要安排課堂活動,又要講解語法知識,不僅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
我校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初中學校,之前所學教材不盡相同,教學水平不同,導致學生升入高中后英語基礎不同。新課程將高中英語教材分為模塊,內容并沒有減少,但課時減少了。目前,英語教師既要完成《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要緊跟高考的形勢,搞好高中英語教學和將來的高考復習,如何提高教學中效益就成了高一英語教學亟待研究的課題。
經過調查,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狀態處于被動、消極的情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生成績不理想。如何從整體上改革英語教學,提高我們的英語質量,解決學校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筆者協同學校高一英語備課組的七位英語教師經過反復研究國內外傳統的外語教學法和現代外語教學法,構思出了高中“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的外語教學方法,并將這一教學方法應用到了學校高中英語教學實際中。
二、研究的過程1. 語音教學
單詞學習是外語學習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學生掌握的詞匯愈多他們運用英語就愈自如。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大小,可以反映他們的英語水平。但如何搞好詞匯教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語詞匯學習的困難似乎成為制約英語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個難題,又使學生不至于陷入枯燥的死記硬背機械學習而又事倍功半的困境呢? 我們結合教學實際,對高中學英語詞匯教學該如何進行做了初步的探討。
我們在高一年級12個班實施了“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的教學方法,并決定首先解決學生的語音問題。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而要提高成績必須從基礎抓起,逐步培養自學能力。大家一致認為學生英語聽不懂、說不出、讀不通、寫不好都與英語單詞詞匯量不夠,語音基礎沒打好有直接的聯系。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從初、高中的銜接入手,幫助學生解決記單詞難的問題。首先復習語音,然后集中識詞,以解決學生記憶單詞難的問題。利用國際音標分類表,一節課復習,一節課鞏固,爭取人人過關。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根據音標拼讀英語單詞的規則,我們根據漢語拼音的拼讀規則編了這樣一個口訣:
“從前往后拼,
首先讀元音。
輔音輕,元音重,
兩者結合猛一碰。
拼過一節(音節),再一節,
看準重音連起來。”
我們還利用口訣教會學生劃分音節:
“一歸后,二分開,輔音連綴不分開”。
(1)“一歸后”,指在兩個音節之間,若有輔音字母(r除外),這個字母劃歸后一個音節。例如:Friday:Fri-day,paper:pa-per
(2)“二分開”,指在兩個音節之間,若有兩個輔音字母,則分別劃歸前后兩個音節。例如:Sunday:Sun-day, granny:gran-ny;
(3)“輔音連綴不分開”,指在兩個音節之間的輔音連綴或輔音字母組合,如th, sh, ch, tr, dr等不能分開,必須劃歸在一個音節;如果前一個音節是重讀閉音節或開音節,它們一般劃歸后一個音節。例如:Chicken:chick-en, April:A-pril, agree:a-gree;
經調查,我校高一學生普遍沒有學習過英語音標,因此學生自行拼讀能力較差。而在掌握了音標后,這種情況得以改善。教師又進一步指導他們如何使用英漢詞典和英英詞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 詞匯教學
新教材還有一個明顯特點——詞匯量大,必修模塊每個單元的單詞與短語平均60多個,多則80多個。記憶詞匯自然成了學生學習的艱巨任務。面對如此龐大的詞匯系統,如何激發、調動學生記憶詞匯的積極性,如何幫助學生高效、持久地記住所學詞匯,也是英語教學當中的一大難題。
對初學者采用以重讀元音發音相同的排列集中教學效果最好。我們在開學之初,教課文之前,在語音過關之后,集中一定的時間集中突擊單詞(包括初三的英語教材上的生詞)。前期不要求學生把所有單詞、短語都記住,只要求能夠正確讀出,根據自己的情況單詞和短語開展記憶,不要求數量。教師盡量地從各個角度把要背誦的單詞同其他相關單詞或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為單詞編織一張網,使之不再游離,這樣方能促使學生有效地記憶而降低遺忘的速度。
主要有以下幾種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
(1)音形結合記憶
學生如果能夠掌握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通過音形結合來記單詞,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元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
a. 元音字母在重讀開音節重讀它們的名稱音。即所謂“長音”。
字母a讀[ɑ:], i讀[ai], e讀[i:], o讀[??],u讀[ju:/u:]。例如: be, no, hi, table, student, name, these, bike, rose, tube等。
b. 元音字母在重讀閉音節中的讀它們的“短音”。即a讀[?],e讀[e],i讀[i],o讀[?],u讀[?]。例如:cap, desk, clock, but等。
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
a. 去掉輔音字母名稱中的元音音素[i:],就是該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這類字母有b, c(在e, i, y前面), d, p, t, v, 即b讀[b], c讀[s], d讀[d], p讀[p], t讀[t], v讀[v]。
b. 去掉輔音字母名稱中的元音因素[e],就是該字母的在單詞中的發音。這類字母有f, l, m, n, s, x。即f讀[f], l讀[l], m讀[m], n讀[n], s讀[s], x讀[ks]。
學生掌握了上述拼讀規則,有很多英語單詞看到就能讀出,讀出便能寫出,聽到也能寫出。
適時歸納,幫助學生構建詞匯體系。教材按單元順序和字母順序來編排詞匯,這樣略顯“雜亂無章”,不便于學生記憶。記憶實際上是信息的輸入、存儲、編碼和提取過程。如果把單詞僅看成一個個彼此孤立的語言單位來學習,那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記憶難度大。經過理解加工并加以條理化、系統化的知識便于貯存、檢索和應用。如果把單詞聯系起來進行學習,記與憶就方便多了。教學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把單詞進行科學分類,不僅可以幫助記憶,還可以引發聯想,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我們可把與“看”相關的詞匯歸納到一起學習,有look,watch,gaze,glance,glare,stare,glimpse等。定期歸納和總結可使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詞匯體系。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要組織學生及時復習,以便強化記憶,加深理解,鞏固所學單詞。
(2)分式記憶(115個不規則動詞)
① AAA式 put-put-put, set-set-set, cut-cut-cut等。
② ABB式 buy-bought-bought, bring-brought-
brought, spend-spent-spent 等。
③ ABA式 come-came-come, become-became-be
come, run-ran-run等。
④ ABC式 do-did-done, draw-drew-drawn, fly-flew-flown等。
(3)對比記憶
將意義相反的單詞歸納在一起記憶。例如:come-go, right-left, black-write, here-there, free-busy, forget-remember等。
(4)區別記憶
將同義詞或近義詞、同音詞或近音詞以及形似詞歸納起來記憶。如同義詞或近義詞learn, study; have on, wear, dress, put on, pull on, be dressed in; perhaps, maybe, probably; big, great, large, huge; look after, take care of, tend; pull, draw, drag等;同音詞、近音詞write, right; meat, meet; rise, rice; food, foot; leave, live等;形似詞quite, quilt, quick, quiz; bed, bad; beg, bag等。
(5)分解記憶
對一些復合詞要采用此方法幫助記憶。例如:
classroom—class+room; playground—play+ground; everything—every+thing; newspaper—news+ paper; homework—home+work等。
(6)聯想記憶
運用聯想來記憶單詞。例如:
由school聯想到teacher, student, class, desk, classmate, headmaster, college, university等。
(7)前后綴記憶
利用前后綴幫助記憶,例如:care—careful—careless—carefully—carelessly; happy—happiness—happily—unhappy; agree—agreement—disagree—disagreeable—disagreement等。
(8)連詞成句成文記憶
把英語單詞、短語組成句子,每日幾句,進行兩兩對話。或組成一個小短文,然后熟讀背誦。
(9)通過閱讀記憶
我們鼓勵學生廣泛閱讀,除了教材的課文,還可以讀一些內容有趣、語言適宜的讀物。有趣的內容能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容易理解的語言能使學生增強信心。同時,學了新的詞匯如果不應用,常常會削弱學生學習詞匯的動力;復現率低也容易造成遺忘。因此,我們在幫助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時,即注重選取含有最新詞匯的文章,或者編輯所選材料,這樣的閱讀訓練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也讓他們鞏固到所學的詞匯,能滿足學生學習詞匯的心理需求。英語自學能力對學生能否成功掌握語言至關重要。課外閱讀是積累詞匯,豐富詞匯量的有效途徑。實驗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養成每天閱讀英語文章的習慣,并把新教材所提供的多種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進行了科學分類。通過督促使學生精心閱讀,繁雜的語法現象被重新認識,詞匯在不同場合下的各種用法得到領悟。長期的閱讀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涵不斷領悟,逐步達到了長期記憶的效果。
(10)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相結合
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詞典,這是英語學習的一項重要的技能。使用詞典學習單詞,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相結合。同時,適當地“死記硬背”也必不可少。
3. 語法教學
語言,無論母語,還是外語,從本質上說都是自己學會的,而不是他人教會的(胡春洞,1996)。我們以教學方式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自主學習、學會學習。
實驗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背誦佳句、名段、格言記憶語法基本形式和結構;運用口訣熟記基本語法規則,在聽說讀寫用中學習語法。同時也注重多實踐、勤復習,適時梳理、歸納總結語法規則,指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糾正錯誤,防止重復錯誤。實驗當中主要采取了超前集中、隨機集中、綜合集中、相關集中、比較集中和適當循環等。
(1)超前集中:有規律的、常用的、重要的、積極的語法抽出。每個語法只講一種,粗講,只要初步掌握就行。例如:高一英語中的定語從句部分,當課文中開始出現定語從句時就這樣超前集中:
例1 This is the best film that I have seen.
解析:先行詞前面有形容詞最高級,序數詞next, last, very, any, little, no 等修飾時,用that 不用which引導定語從句。
例2 That’s all that want to say.
解析:先行詞是all, much, little, none等時,用that而不用which引導定語從句。
(2)隨機集中:所謂隨機集中,就是在遇到某一語法項目時隨時進行集中。例如,在講解以下一道試題時:
例3 An accident happened at ______ crossroads a few meters away from ______ bank.
A. a; a B. /; a C. /; the D. the; /
我們就利用順口溜復習冠詞用法18條(口訣略)。
(3)綜合集中:復習、鞏固、補缺、補差,有單項的、多項、橫向、縱向集中,要求熟練掌握。所謂綜合集中,可以例子說明。例如:
區分So did she和 So she did這兩個句型的用法。
例4 A: I enjoyed the book. (我喜歡這本書。)
B: So did I. (我也喜歡這本書。)
例5 A: Father, you promised. (父親,你答應了的。)
B: Well, so I did. (我是答應過了。)
注意:
前景句若是肯定句,此種情況也適合另外的人或物時,用So+助動詞(be, have, do, can, will……)+主語;前景句是肯定句,而后一句的句義對前一句的重復,用以強調時,用So+主語+助動詞(be, have, do, can, will……)。例4中的兩個“I”是不同的兩個人,故用倒裝句語序;例5句子中的you 和I 是 同一個人,故用陳述句語序。
當學習到非謂語動詞時,我們就進行了綜合集中,把動詞不定式(短語)作賓語補足語不帶to的及物動詞進行了歸納,把接動詞-ing做賓語的及物動詞和接動詞不定式的做賓語的及物動詞進行歸納。我們用了以下口訣幫助學生學習。
不定式作賓補何時不帶to? 下面口訣給幫助。
“兩聽”、“五看”、“一感覺”,使役動詞有3個。
help, find之后可帶可不帶(to),它們可以排在外。
兩聽,即hear, listen to;五看,即see, watch, notice, observe, look at;一感覺,即feel。
例如:I saw him go out just now. 我剛才看見他出去了。
I don’t like him because he made me copy the text 100 times. 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曾強迫我把課文抄寫100遍。
(4)相關集中:將分散在各冊的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集中,使學生對某項語法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例如,高一第一冊直接引語、間接引語、定語從句、被動語態和時態,我們分專項集中教學,隨后用幻燈或多媒體打出配套練習,進行操練,由于有口語對話的基礎,許多學生并不感到困難。我們還將非謂語動詞和倒裝句等,進行集中教學,我們并不要求學生全部掌握。學過的語法知識,則要求學生掌握,對未學過的只要求有初步印象就行了,待到學到這一語法時再來一次循環反復,以求最后能掌握運用。
(5)比較集中:在一階段教學之后,將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歸納比較,突出解決某一階段的語法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例如,在教過去完成時態后,我們將各種動詞形式歸納比較,解決規則動詞形式變化和各種時態構成的問題。
將各種時態集中比較,就可以讓學生把握其中的規律,對中學英語時態了如指掌。
(6)循環集中: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不斷循環復現已學過的語法知識,在循環中又體現集中。例如:He does his homework every evening.
把這個句子變成各種時態,然后再把它們變成否定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反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這樣既復習了時態用法,又復習了各種句型轉換。
4. 課文教學
課文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課文包括每單元的詞匯和語法。課文教學搞得是否理想關系到本單元的目標能否達成。我們認為課文教學應該體現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原則,盡可能避免逐詞逐句單一地講讀,而要在語言環境中直接和應用課文所提供的語言材料,達到讓學生學習活的語言、詞匯和語法知識,而不是學習死的語言知識。
(1)課文教學
我們在課文教學中一改往日常用的“講讀法”為不同內容的多層次深入“疊進法”。把性質相同、內容相近的課文集中成單元教學。步驟為:預習、朗讀、理解、熟讀、背誦、操練、復習等環節。一篇課文的教學一般通過三個程序來完成。
①課文理解
從視、聽入手,通過預習、聽錄音、朗讀、選擇、判斷等形式,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②課文分析
通過翻譯詞組、語言點評析、句型操練、語法分析等形式多次循環復現課文內容,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結構的掌握和對內容的理解。
③課文知識應用
通過課文問答、編寫、復述、對話、閱讀等各種操練形式,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語言環境中得到實踐,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以上每一步驟,都有一個中心內容,而且每次都是學生接觸到整篇課文,對課文整體理解。
同時,在各冊課文教學中,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合理刪減過難、重復內容,調整課文順序,同一類課文集中教學,如將課文分為對話型、故事型和敘事型。這樣有利于新舊知識聯系,同類知識歸類。
課文的適當集中,使教師可以圍繞課文進行多層次、多渠道的教學,既能幫助學生梳理課文中的語言現象,理解課文,又可開展多種形式的操練,使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再輔以其他語言材料,讓學生在更大的語言環境中進一步對課文中的有關知識和內容進行活用,逐步提高學生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廣泛地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始終把詞匯教學、語法教學都與擴大閱讀結合起來。擴大閱讀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是學習地道外語的渠道。簡言之,閱讀既是手段,也是學習外語的應用目的之一。之前我校的英語教學只是拘泥于教科書的講解,沒有其他閱讀等活動配合。現在《課標》要求初中畢業生的英語閱讀量為30萬單詞,高中畢業的英語閱量為60萬單詞,要求從教學措施上保證學生必須達到這個閱讀量的標準。而一般在學校進行的英語課本閱讀實質上僅僅是精讀遠達不到所要求的閱讀要求。因此我們在實驗中有意地給學生補充了大量英語泛讀材料。
(2)補充泛讀
實驗中我們選取了區教研室主持編寫的《英語學科》作為閱讀材料,在每節英語課開始選擇其中一篇閱讀理解短文讓學生閱讀,然后請學生上講臺復述,或者讓學生閱讀后做文后的閱讀理解題,以增加閱讀量和理解應用。另外,還要求學生在課外至少讀3篇文章。每篇寫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抄寫兩個好句子,記住3個生詞,并將這些內容寫在閱讀積累本上,每周上交一次由教師抽查,作為評價的一項內容。在擴大閱讀的同時,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積累新詞語的習慣。同時,在閱讀技巧方面,培養學生能根據不同的目的,開展快速閱讀、整體理解閱讀等。
在課文教學中,除了充分利用對話型的課文外,教師還常將故事課文改編為對話,讓學生練習,并鼓勵學生自編自演或模仿表演短劇、小品等。再通過靈活記憶和死記硬背相結合記憶英語單詞,學生既復習課文,又鞏固了單詞、語音,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高三英語詞匯、語法復習教學
(1)詞匯總復習
高三英語教學實踐主要是復習教學。針對學生的特點,我們把詞匯、語法、閱讀結合到一起開展教學。首先把北京市高考英語詞匯表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從頭至尾復習。待大多數學生檢測過關后就進行第二步,主攻教師整理出的英語高考高頻詞匯(985個)和短語(526個)。最后階段通過實驗教師選編的高考英語詞匯精選,讓學生集中記憶。經過四次循環,使學生的英語詞匯問題基本解決。
(2)語法總復習
在高三英語語法復習方面,我們根據《課標》和《考試說明》的要求把高考必考語法項目進行分類專項復習。然后利用師生熟悉的口訣、順口溜進行集中循環進行一輪復習。教師們結合學生實際,把《英語輔導報》等教輔報刊上的語法復習題進行整合并加強訓練。第二輪復習,我們結合課標規定的24個話題循環反復地復習。之后逐步結合完形填空等題型,引導學生練習,重在鞏固、擴大學生知識面,形成綜合英語運用能力。
(3)模擬訓練
詞匯和語法復習結束后,教師結合最新信息和資源,精心挑選幾套在長度、難度都與高考英語試卷基本一致的試卷開展模擬訓練。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答題,提高他們的應試能力和應試心理素質,訓練解題技巧和合理分配時間的意識,從而提高解題速度和技巧,并根據答題情況進一步查漏補缺。
三、研究的成效“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方法提倡的教學過程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是有意識地開展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領會教學意圖,掌握學習策略,把興趣帶進課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行動者。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求得新的發展,實現教學相長。由于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不斷提高。在北京市第一次實行新課程的高考中我們的學生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
三年來,我們通過“語音適當集中”、“詞匯適當集中循環”和“語法適當集中循環”的教學,使大多數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基本達到課標的要求。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時,學生普遍表示這樣的教學方法能讓他們有目的、有方法的學習,掌握的詞匯量大,記得牢;語法條理清楚,基本功扎實,用得上。無論做聽力題、單項選擇題、完形填空題、閱讀理解題還是英語寫作題,都能得心應手。實踐證明,“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教學循環方法”促進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了他們的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我校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對照北京市英語最高分142.5,平均分72分,我校高考英語最高分是138分,實驗班平均分為90分,居北京市高考英語成績前列,北京市郊區高考英語成績榜首。
四、總結與反思實驗后,經過認真反思并總結,筆者認為,英語語音、詞匯、語法教學應該重視下面幾點:
1. 把握特點,確定重點
特點主要指三個方面:一是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之間的突出差異;二是英語語言自身的一些特殊情況;三是中國學生的年齡、心理、個性等方面的個體特征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一般說來,我國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多與上述特點有關。所以,以這些特點為依據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比較有針對性,易于幫助學生掃清英語學習道路上的障礙。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音、詞匯和語法的教學在不同的階段應有不同的側重點,但總的說來,重點應放在詞匯教學上。因為詞匯所承載的信息量多于語音和語法,而且詞匯遠比語音和語法復雜。從教學中的實際情況看,學生對詞匯學習也普遍感到困難較大。語音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主要通過詞匯表現出來,離開了詞匯,語音便無所依存。語法是詞形變化、詞語組合和句子構成的規則,更是與詞匯密不可分。因此,抓住了詞匯教學,就抓住了三者教學的關鍵。
2. 多方綜合,相互促進
語音、詞匯和語法不是相互孤立或對立的,而是一個統一的系統。一方面,各要素各有特點、相對獨立,但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另一方面,語音、詞匯、語法并不是語言知識系統的全部。就語音而言,音位才是區別意義的最小單位,因此對不起區別意義作用的音素,在教學中不必過于苛求。因此,在語音、詞匯、語法教學的不同階段,除了在必要時對某個方面有所側重外,更多的應該是多方面的綜合,其中包括基本意義、言語技能、交際話題、功能、策略等方面的綜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內化語言知識,在運用中學習語言,在運用語言中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3. 相對集中,注意適度
相對集中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的特定階段,對某項教學內容采取集中目標、時間和精力的方法進行以完成階段性目標為目的的教學。這是一種強化教學,針對性強,目標單純,較少受干擾,節省時間,教學效果較為明顯。語音集中教學不僅為學生打開了英語學習進程中第一道大門,還為他們以后事半功倍地學習詞匯的拼讀提供了有力工具(如拼讀規則等)。詞匯集中教學有利于充分利用詞匯在讀音、拼寫、詞義、用法等方面的特點或共性,對提高學生記憶效果很有幫助。語法集中教學比較切合高年級學生邏輯思維相對發達的實際,有助于正確和深入地閱讀理解。當然,集中教學要適當,應在確切了解學生基礎、全面駕馭教材內容、正確選擇時機的前提下進行。
4. 突出主體,培養學習能力
在語音、詞匯和語法教學中,教師應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教學活動,注意學生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優勢的建立,使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中心。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總結語言規則和學習策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如語音教學中的注意、比較、鑒別能力,詞匯教學中的觀察、聯想、記憶能力,語法教學中的理解、分析、歸納能力等。把工具性的知識(如音標、拼讀和構詞規則等)作為學習語音、詞匯、語法的工具教給學生,讓他們掌握持久學習的能力。
五、結束語通過三年的課題研究,并與參與實驗的英語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后,筆者認為,采取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教學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受益匪淺。對于教師來說,不僅鞏固掌握了系統的英語語音、詞匯、語法知識,而且探索出一些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和復習方法,還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減輕了教學負擔。對于學生來說,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使他們學得快,記得牢,用得上;大量的口訣和巧記竅門有助于他們掌握系統的英語語言知識,溫故而知新,減輕了過重的思想和學習負擔。
“教無定法,教有良法,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就是良法。” 語音、詞匯、語法適當集中循環教學方法可促使教師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能獲取知識,樹立創造佳績的信念,同時也幫助教師們努力成為教育目標的實現者、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教學方法的探索者和教學活動創造者,是一個適合郊區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實用方法。
參考文獻[1] 韓風. 巧讀巧譯巧寫英語 [M]. 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96.
[2] 胡春洞. 英語學習論 [M].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 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 [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 劉道義. 新高中英語教與學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劉道義. 新高中英語教學100問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 田式國. 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王松美. 英語教育與素質教育 [M]. 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
[8] 張思中. 外語教學法 [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9] 鐘啟泉,張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本文首次發表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