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1、從文中劃線的語句中任選一句,指出它的修辭手法,并說明其作用。(4分)
①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②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2、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談談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6分)
楓葉之可愛,還在于當別的葉兒經秋枯落時,她偏偏紅得艷麗。她耐得住風霜交加,經得起秋之摧殘,戰西風而不怯,披嚴霜而愈麗,顯露出無畏無懼的神采。單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贊美。
3、指出下面劃線句子中“閃”字的表達效果。(3分)
一天清晨,太陽花開了,在一層滾圓的綠葉下邊,閃出三朵小花。一朵紅,一朵黃,一朵淡紫色。乍開的花兒,像彩霞那么艷麗,像寶石那么奪目。在我們寧靜的小院里,激起一陣驚喜,一片贊嘆。
4、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畫線的句子。(5分)
菜地里的蔥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齊很好看。到了夜晚,他們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們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們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愛寫田園詩的秀才看見了,就學著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種地的父親看見書上一行二行的,問我:這寫的是什么?為啥不連在一起寫?多費紙啊!我說:這是詩,詩就是一行一行的。父親說:原來,你們在紙上學我栽蔥哩,一行一行的。
5、請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③段中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6分)
①自從移家朗潤園,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時候,我一出門向西走,總是清香飄拂,溢滿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滿了綠水的荷塘岸邊,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滿樹繁花,閃著銀光;花朵綴滿高樹枝頭,開上去,開上去,一直開到高空……
③有一年,也是在這樣春夏之交的時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參觀北大校園。【A】走到槐花樹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氣,抬頭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圓。
④“真好看呀!這真是奇跡!”
⑤“什么奇跡呀?”
⑥“你們這樣的花樹。”
⑦“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們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嗎?”
6、揣摩下面句子中畫線的詞語,品味其表達效果。(4分)
①那個暑假,總是天剛擦黑,晚飯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飛出去了。因為我又聽到歪兒那尖細的召喚聲:“來玩踢罐電報呀——”
②“踢罐電報”是那時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它的玩法簡單……
③最苦的還要算是歪兒!他站在街中央,尋著空鐵罐左顧右盼,活像一個蒸熟了的紅薯小。他細小,軟綿綿,歪歪扭扭;眼睛總像睜不開,薄薄的嘴唇有點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顯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來就打斜,玩踢罐電報便十分吃虧。可是他太熱愛這種游戲了,他寧愿坐莊,寧愿徒自奔跑,寧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兒還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這種裝蘆筍的長長的鐵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沒有這寶貝罐兒,說不定大家嫌他累贅,不帶他玩了呢!
(1)那個暑假,天剛擦黑,晚飯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飛出去了。
(2)他寧愿坐莊,寧愿徒自奔跑,寧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7、請品析下列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5分)
一天,舅爺提出要出外作畫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兒白,有什么可畫的呢?我們很有兒分疑惑,更有了幾分好奇,便鬧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沒有了;樹上,也沒有一片葉子。這里有什么可畫的呢?舅爺揀著一塊石頭坐下,瞇縫了那雙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遠又看近。足足半個時辰,才拿出畫夾開始畫起來了。我們一眼一眼看,看著看著,果然天地單調,畫面更單調。
我們一眼一眼看,看著看著,果然天地單調,畫面更單調。
“單調極了,”我們說,“我們給你尋些能畫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紅呢!”
“去吧,舅爺等著你們尋來最美的東西。”舅爺笑了,叮嚀我們小心去尋。
我們跑去了,先是到了東邊……我們又跑到山包西邊,心想這兒一定是會有梅的,因為長著許多樹。但是,我們細細地在找了,并沒有什么梅的,甚至連別的什么顏色的東西也沒有。我們一下子都癱在雪窩里,覺得這冬天里,實在是沒有什么可畫的色彩了,一時之間,又覺得舅爺可笑:連色彩都沒有,還談得上什么美嗎?真后悔不該這么跑了山包的幾面坡,更后悔跟著舅爺到這里來呢。
(1)舅爺揀著一塊石頭坐下,瞇縫了那雙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遠又看近。(從人物描寫的角度)(3分)
(2)我們一下子都癱在雪窩里。(從詞語運用的角度)(2分)
8、請賞析下面兩段文字。 (6 分)
(1)看著那高等的車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寬,多么威嚴!(從描寫方法的角度)
(2)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從語言運用的角度)
注:挺脫:北方方言,強勁結實,挺括舒展。
9、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下面劃線的文字。(3分)
因為工作忙,在下班后、節假日,大部分時間都關在書房里讀書寫作,難得陪孩子,一直心懷歉疚。但歉疚時又一如既往地忙。實在心虛得自己都挺不過去了,就想為兒子做點事,補償一下,也安慰一下自己。
……
兒子上小學這幾年,眼瞅著“債臺”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見天陪著他,但工作實在太忙,書要讀,文章也要寫。當然我也知道這些都是借口,再忙也得陪孩子。但道理明白,不代表事情就能做對,愧疚又一日日積壓在心頭。
10、請賞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漸漸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靜。代表們字斟句酌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異口同聲地喊出“中國共產黨萬歲”。雨停了,一抹紅彤形的霞光穿過云層涂在紅船上,依在船頭上的王會悟,在波光粼粼水面的映襯下,仙女般佇立著。
代表們字斟句酌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異口同聲地喊出“中國共產黨萬歲”。
答案:
1、第①句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太陽以人的情態,用“腳”“挪移”把時間的流動表現得具體可感。
第②句運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輕煙被吹散、薄霧被蒸融,化抽象為形象,表現了“我”在逝去的歲月里沒有留下什么痕跡。
2、運用擬人的方法,采用整齊的句式;表達了對楓葉的贊美之情;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抒情色彩。 (三個要點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
3、“閃”字突出了太陽花開得快,給人以出其不意的感覺;同時寫出了其可愛的特點。
4、運用了擬人(比擬)、排比的修辭手法。把蔥行擬人化,賦予它人的思想行為,更生動、優美,充滿了詩意。排比句式的運用,表現了菜地里的蔥的整齊優美,把作者對鄉村美景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
5、運用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細致生動地寫出了印度朋友聞到槐花清香飄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滿樹繁花時的動作和驚詫的表情。
6、(1)運用夸張(或比擬)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我”想去玩游戲的急切心情。
(2)運用反復(或排比)的手法,寫出了歪兒對游戲的熱愛和對友誼的渴望之情。
(共4分。手法、效果各2分。意思對即可)
7、(1)動作描寫。通過“揀”“坐”“瞇”“看”等系列動詞,具體生動地描寫了舅爺認真細致地研究畫畫的素材,為下文舅爺揭示作畫的真諦埋下伏筆。(3分)
(2)“癱”在這里是“臥坐”的意思,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我們找不到最美的色彩而失望的心情。(2分)(意思對即可)
8、(1)在心理描寫中融入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生動地塑造了祥子身體健壯、充滿自信的形象。
(2)運用比喻手法,使用表現力很強的方言詞匯“挺脫”以及雙重否定句式,將祥子身體結實的特征充分凸顯了出來,同時形象地表現了祥子的自信心理。
(“語言運用方式”2 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得滿分;表達效果 1 分)
9、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債臺”日漸高筑比喻對兒子的虧欠越來越多,表達作者因不得不忙于工作而無法陪伴兒子的無奈和愧疚。
10、“字斟句酌”的意思是仔細地斟酌推敲,傳神地寫出了代表們寫中共第一個綱領時慎重的態度;“異口同聲”指不約而同,寫出了他們內心信念的堅定,以及對中國共產黨美好未來的期望。
《如何閱讀一本書》已經讀過大半,略有一點點心得。
我曾經用遇見《仙劍奇俠傳》來形容一件事物符合我對某件事物的預期:在我最初接觸電腦游戲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構思我理想中的游戲是什么樣子,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玩到了《仙劍奇俠傳》,驚嘆這個游戲和我的想法幾乎一樣。現在我們知道,這類游戲統稱角色扮演游戲(RPG)。
在讀過大半以后,我也同樣將這份驚嘆獻給《如何閱讀一本書》,它符合我對論說類書籍的預想,那種與偉大作家面對面,聽其傳授知識的經歷,而不是教科書或者其他論說類的書籍般冷冰冰的文字和機械式的表述。
經過艾德勒和范多倫的娓娓道來,我對閱讀這件既簡單又復雜的活動有了全新的認識。并意識到自兒時到不久之前,我所謂的閱讀習慣,無非是一種一般意義上的閱讀,也就是基礎閱讀,它滿足了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它滿足了我對特定知識點的需要,但我卻從未系統的對一本書進行分析和研究。故而在我以往讀過的所有書中,任意拿出其中一本來問我,我卻不能很好的回答關于那本書的靈魂四問:講的什么、如何分解、是否有理、與我何干?
是的,我稱之為“靈魂四問”的這四個問題,就是我們在閱讀一本書時應該隨時銘記于心的問題,并隨時提醒自己。
而這只是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而已,針對每一類書籍、以及每次讀書的目的,還有相應的規則作為指導。只有我們懂得熟練的運用這些技巧,我們在閱讀完一本書后,在能夠“真正”做到可以回復“靈魂四問”的時候,我們才應該說我們讀懂了這本書,我們收獲了這本書,我們與這本書合二為一。
我想一定有人會認為這樣做太過教條,如此也失去了讀書的樂趣。誠然,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間而去讀一些輕松的小說之類,的確沒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艾德勒同樣在書中提到了這些規則的適用性問題。但我想說的是,那應該是在我們可以熟練、自由的運用閱讀規則之后才做的選擇。我們可以認為沒有必要而選擇不用,而不能因為我們不會而只能不用。在此之前,我們還是應該拿出學習一項技能的決心,去認真、刻苦的練習,以期成為在閱讀上更有建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