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什么"荀氏八龍",什么"諸葛三杰",什么"馬氏五常",什么"司馬八達"……以上這些都是歷史上有名有姓的文士組合,且都出自同一家!其實這并不難理解,漢末儒學被壟斷在世家門閥手中,同門出身的頂尖謀士自然就多如過江之卿,反倒是能上陣殺敵的武將少之又少!
當然,少并不意味著沒有!其中的佼佼者當屬曹魏的夏侯氏!
夏侯氏和曹氏的關系一直是個謎!
在《曹瞞傳》中,作者直接指出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夏侯氏之子,后來才被過繼到了大太監曹騰名下,不過后世也有人認為《曹瞞傳》是孫吳人所作,光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書中內容大多是在詆毀曹操,因此可信度不高。
但歷史上,夏侯氏和曹氏的關系確實非同一般!曹操自己出去"單干"后,過來的第一批人就是"諸夏侯曹"。
而夏侯氏一族,說是猛將如云都不為過!
首當其沖的當然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夏侯淵和夏侯惇。按照《曹瞞傳》的說法,夏侯淵其實是曹操的親戚,年少的時候還幫曹操頂過包坐過牢,不過家里很窮,最窮的時候還把自己的小兒子給扔了。
就憑著這份鐵關系,夏侯淵哪怕早期都沒有為曹操立下過什么戰功,在魏國的地位依舊不低!
夏侯惇倒是恰恰和夏侯淵相反!其家里非常殷富,是曹操背后的金主之一!
曹操當權時,夏侯惇還是曹操手底下最得力的干將,前半生跟隨曹操征戰沙場,跟袁術、袁紹、劉備、呂布、馬超、韓遂、劉表、孫權等人都交過手,被射瞎眼睛才轉為鎮守后方,一生功勛卓著!
前面說的這些都是曹操時期的夏侯名將,到了曹丕時代,能打的就剩下了夏侯尚一個!
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子,早年跟隨曹操時就立下過平定冀州的功勞,后來又跟著曹丕征討東吳,將吳國大將軍諸葛瑾大敗,被封為荊州牧,只可惜英年早逝,否則前途不可限量!
到了曹叡時代,夏侯氏扛鼎之人又多了起來!
前面咱們說到夏侯淵很窮,但卻非常能生!哪怕他扔了自己的小兒子,膝下依舊還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被稱為"夏侯四杰"!
曹叡死后,幼帝繼位,曹爽作為大將軍掌權。其有一個表弟叫做夏侯玄,夏侯玄是英年早逝的夏侯尚的兒子,當時也是執掌著十萬大軍的雍涼大將軍!
但可惜的是,盡管夏侯玄握有大軍,卻未能在高平陵之變中幫到自己表哥,曹爽被殺后,夏侯玄被明升暗降地去了軍權,最后為司馬師所殺!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四杰"中的夏侯霸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后,在惶恐不安的情緒中毅然投奔了蜀漢,最后被劉禪封為了車騎將軍,成了討伐魏國的一員大將之一。
縱觀夏侯氏一家,猛將如云,其中最杰出的當然還要數夏侯惇!如今在很多游戲中,夏侯惇也都是一位萬人敵的猛將!比如在策略游戲《臥龍吟》中,夏侯惇就是一位魏國的專屬紫將!
其技能"萬夫莫敵"可以攻擊一直線上的敵人并降低其士氣,消除的士氣越高造成的傷害也就越高!之后會在進行一次敵人士氣越低傷害越高的攻擊,并對受到月魂保護,不受士氣影響的敵人施加混亂效果!
夏侯惇的專武一技能"豪情"能夠在戰斗開始時,就獲得士氣增幅和荊棘的效果,對敵人造成反傷!專武二技能"忠勇"能夠為自己和己方兵力最少的武將回復一次兵力!.
從夏侯惇的技能上來看,他更偏向于一位功能將!游戲開局就能大幅度降低敵人士氣,并對受月魂保護的敵人進行混亂,專武技能的存在又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和魏國的輸出將龐德搭配到一起,再配上二鼓,堪稱是萬金油陣容!
親愛的各位讀者,你們對此是怎么看的呢?
歡迎留言評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共有1200多人,其中主角、主公、文臣、武將約有900人,而皇族、后宮、少數民族、三教九流等各個群體共有300余人。在上述這些人物中,約有100多個人名都晦澀難讀!
廣大三國迷大概都有類似的感受,即當我們讀演義的時候,總會被一些人物名字的讀法所困擾,幾乎每一章每一回都會冷不丁地跳出一兩個怪異名字來,乍一看似曾相識,很可能張口就錯,甚至壓根不認識!
本文給出108位生僻人名,看看您能讀對多少呢?
先來20個簡單易讀的熱熱身,大家應該都認識。
黃邵:黃巾余黨,被李典生擒。
蹋頓:烏桓王,在白狼山之戰中被張遼斬首。
董荼那:與阿會喃、金環三結合稱三洞元帥。
夏侯楙:被王平生擒,被諸葛亮放鴨。
姜冏:姜維之父,在平定羌族之亂時陣亡。
郝昭:死磕諸葛亮,威名卓著的守城名將。
樊稠:董卓的四大金剛之一,被李傕害死。
周魴:鄱陽太守,斷發賺曹休。
楊阜:借兵破馬超,挨了馬超五槍仍然血戰。
邢道榮:荊南五大將之首,三國第一上將軍。
皇甫酈:為漢獻帝分憂解難,大罵李傕是反賊。
董厥:魏延的老鄉,諸葛亮祭瀘水時誦讀祭文。
陳珪:陳登之父,專坑呂布。
糜竺:糜夫人之兄,因糜芳叛國而羞憤致死。
賈詡: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深藏功與名。
劉曄:曹操的重要謀臣之一,曾獻出投石車。
闞澤:火燒赤壁的關鍵人物,為黃蓋獻了降書。
沮鵠:沮授之子,被張遼射死。
蔡琰:蔡文姬,三國第一才女。
好了,本文正式開始,我們以人物的姓氏拼音進行排序。
1卑衍yǎn:遼東第一大將,單挑夏侯霸,十合之內被一刀斬于馬下。
2步闡chǎn:步騭之子,叛投西晉,被陸抗擊敗,被孫皓夷滅三族。
3步騭zhì:東吳第四位丞相,早期曾與張昭主降,敗于諸葛亮舌戰。
4蔡邕yōng:蔡文姬之父,因哭董卓之尸,被王允下獄處死。
5曹髦máo:高貴鄉公,曹魏第四任皇帝,討伐司馬昭,戰死南闕,被成濟一戟刺透胸膛!
6曹羲xī:曹爽之弟,掌管禁軍,蠢豬一枚,被司馬懿夷滅三族。
7曹叡ruì:也寫作曹睿,曹丕、甄皇后之子,魏明帝,托孤于司馬懿。
8岑cén昏:東吳的超級宦官,與西蜀的黃皓齊名,二人并稱“黃昏二神”。岑昏是孫皓的寵臣,曾建議用鐵鏈封鎖長江以抵抗西晉,但是鎖鏈被王濬以火船熔斷,防線瞬間崩潰。孫皓大怒,將岑昏剁為肉泥,群臣生食其肉!
9昌豨xī:泰山四寇之一,四人合圍許褚,被砍到狼奔豸突。豨,大野豬的意思。
10車胄zhòu:徐州刺史,被關羽趁夜色誘出城外,突襲斬殺。
11陳祗zhī:蜀漢后期的重臣,大力支持姜維北伐,卻與黃皓勾搭連環,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祗還有三個同胞兄弟,分別為祇、袛、衹,大家可以自行研究一下,本文不再展開。
12陳騫qiān:魏國鎮東將軍,跟隨司馬昭征剿諸葛誕,立有大功,被司馬炎封為車騎將軍。張騫出使西域,大家都很熟悉。
13成倅cuì:成濟之兄。成濟刺死曹髦之后,被司馬昭當成替罪羊處死了;成倅光著身子爬到房頂上大罵鳴冤,被亂箭射了下來。此后,司馬昭將成氏兄弟誅滅三族!
14種輯chóngjí:與董承、王子服等人同領衣帶詔,共謀誅殺曹操,事敗后被曹操誅滅三族!種,有三個讀音,分別為種子、種菜,第三個就是姓種,例如水滸傳中魯提轄常常掛在嘴邊的“老種經略相公”,就是北宋種家軍的種師道。
15爨cuàn習:爨是南中大姓之一,在演義中曾有提到。這個爨字,看長相就知道什么意思了,用大火猛攻,多添一些木柴樹杈,上面還要吃火鍋呢!
16程畿jī:劉備的隨軍從事。火燒連營后,劉備敗逃,程畿不愿撤退,拔劍自刎而死。
17戴員yún:東吳的丹陽郡丞,與丹陽都督媯覽聯合害死了太守孫翊,后來被孫翊之妻徐氏設計除掉。員,當讀作yún的時候,專用于人名,例如伍子胥又叫伍員。
18丁廙yì:與楊修、丁儀支持曹植,后來曹丕上臺,將丁廙誅殺。
19丁謐mì:曹爽的親信死黨,高平陵政變后,被司馬懿夷滅三族。
20鄧飏yáng:曹爽的親信死黨,與何晏、丁謐被世人罵作“臺中三狗”,全被司馬懿滅族!
21董旻mín:董卓之弟。董卓被呂布刺死后,王允派人攻破郿塢,將董卓的族人全部誅殺,包括董旻,以及董卓的九旬老母。
22段煨wēi:董卓的大將之一,在董卓死后歸順朝廷,并且擊殺李傕,夷其三族。
23阿ē斗:甘夫人夢到仰吞北斗,繼而生下劉禪,取乳名阿斗。
據筆者觀察,現在網絡上都把阿斗的讀音注釋為ā,包括輸入法上也是如此,已經成了當今主流,這種讀法的依據大概就是,斗是小名,加上一個阿ā表示親切,譬如曹操的小名就叫阿瞞。
然而,阿斗與阿瞞并不是一回事。阿,在讀ē的時候,有迎合的意思,譬如大家熟知的“阿諛逢迎”這個成語,所以阿斗就是仰吞北斗的意思,讀作ē沒有任何問題!
從e到a,只能說是一種文化變遷,或者說是官方強制約定的讀法了,譬如現在的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據說阿房宮在中學考試的答案中已經是ā fánɡ ɡōnɡ了,這一點筆者沒有嚴謹查證,請大家批評指正。
24費祎yī:與諸葛亮、蔣琬、董允并稱為蜀漢四相。費祎不支持姜維北伐,后來被魏國降將郭循刺死。另有金祎,討漢賊五臣死節,與耿紀、韋晃等人一同被曹操誅滅三族。祎,示補;袆huī,衣補,古代王后的祭服。
25封谞xū:漢靈帝身邊的太監,信奉黃巾道,曾被張角的弟子馬元義買通作為朝中內應,事泄被殺。
26傅肜róng:就是傅彤,歷史上叫做傅肜。傅彤為劉備斷后,被丁奉的大軍包圍,孤身奮戰,厲聲大罵,死于亂軍之中。
27傅僉qiān:傅彤之子,姜維北伐時期的大將。陽安關,傅僉被叛徒出賣,孤身陷于鐘會的大軍,奮戰到坐騎累到于地,自刎而死。
28傅嘏gǔ:獻計大破毌丘儉,深受司馬兄弟的信任。
29傅巽xùn:傅嘏的伯父,最初為劉表的幕僚,因說服劉琮獻荊州而被曹操賜爵關內侯。
30郭汜sì:郭阿多,馬賊出身,被老婆灌糞汁的家伙。李郭之亂后,郭汜落草為寇,后被人殺死,提頭獻于曹操。據說郭汜本應該叫做郭氾fàn。
31關彝yí:關羽之孫,關興庶子,在鐘會叛亂中戰死。
32官雝yōng:雝,通雍。諸葛亮出兵北伐,官雝為典軍中郎將。
33媯guī覽:與戴員害死孫翊之后,還要霸占徐氏,中了美人計,被徐氏殺死在閨房中。
34管輅lù:天下第一神卜,預測了夏侯淵之死,還曾泄露天機。
35毌guàn丘儉:魏國忠臣,淮南第二叛,被司馬師鎮壓。
36韓暹xiān:與楊奉投靠袁術、呂布等人,后來搶掠百姓,被劉備設宴擊殺。水滸傳中出現的暹羅國,就是泰國的舊稱。
37韓胤yìn:袁術的部下,曾為袁術向呂布之女求婚。胤,乍看生疏,如果想到趙匡胤就熟悉了。
38韓莒子jǔ:袁紹的部下,協助淳于瓊守護烏巢,結局不明,應該是葬身火海了。東周時期有個莒國,就在山東臨沂的莒縣。
39何颙yóng:曾經稱贊荀彧是王佐之才。因董卓禍國殃民,何颙憂憤而死。
40胡軫zhěn:華雄的副將,被程普一矛刺中咽喉而死。
41華歆xīn:位列曹魏三公。華歆諂媚曹魏,曾經親手揪著伏皇后的頭發把她從墻壁后面捉了出來!華歆上學的時候就品學不端,管寧與之割席絕交。
42霍弋yì:霍峻之子,父子兩個都是守城名將,但是霍弋在演義中只是被間接提到,并沒有正式登場。
43嵇jī康:竹林七賢之首,被司馬昭處死,臨刑前大叫“《廣陵散》于今絕矣!”
在金大俠的笑傲江湖中,魔教長老曲洋連盜二十九座漢代古墓,最后在蔡邕墓中發掘到了《廣陵散》的琴譜,然后借鑒發揚,終于創作出了笑傲江湖曲。
44孔伷zhòu:十八路諸侯中墊底的,聽說李傕郭汜要打過來了,竟然嚇死了。
45蒯kuǎi越:蒯良之弟,荊州望族,積極勸說劉琮投降。曹操贊之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
46李傕jué:董卓麾下飛熊軍的首領,與郭汜相愛相殺,李傕劫持天子,郭汜劫持公卿。
47劉琮cóng:劉表、蔡夫人之子,后來的荊州之主,被曹操發配到青州,于途中被于禁滅口。另有全琮,娶了東吳第一妖女孫魯班。
48劉璝guī:與張任、泠苞、鄧賢并稱西川四將,前三人戰死后,劉璝固守雒城,被張翼一劍砍死。
49劉禪shàn: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多達41年。劉備先收義子,取名劉封,后生親子,取名劉禪,劉昭烈是一心想著登臺封禪啊!
50劉諶chén:劉備之孫,北地王。劉禪投降后,劉諶在昭烈廟中哭到眼中流血,自戕而死。另有荀諶,是荀彧的大哥。
51劉璩qú:劉禪的第七子,投降魏國。
52劉寔shí:魏國參軍。鐘會、鄧艾討西川,百官送出城外,人人盛贊,唯獨劉寔微笑不語。太尉王祥(臥冰求鯉的王祥)納悶地問“這二人可以滅掉蜀國嗎?”劉寔悄聲說道“必能破蜀,但是他們都回不來了!”
53劉璿xuán:劉備的長孫,劉禪的太子。鐘會叛亂,姜維戰死,劉璿與關彝也一同戰死在亂軍之中。
54泠苞líng:西川四將之一,三十合戰平魏延,后來被魏延生擒,被劉備斬首。
55魯馗kuí:與王允共同謀誅董卓,在李傕、郭汜反攻長安以后,與王允一同被害。
56馬邈miǎo:蜀漢江油守將,向鄧艾投降。邈,遙遠的意思。吉邈,御醫吉平之子,與金祎等人被曹操滅族;張邈,諸侯之一,被部下所殺。
57馬謖sù:失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殺。
58馬日磾dī:連任太尉、太常、太傅。王允要殺蔡邕,馬日磾認為蔡邕是曠世逸才,殺之乃國家損失,必失人望,但王允不聽。馬日磾悄悄對眾人說道“王允恐怕也活不長了!”
59禰mí衡:三國第一噴子,擊鼓罵曹的憤青,座右銘是“大兒孔文舉、小兒楊祖德”,后來被黃祖一刀砍了。
60逄páng紀:袁紹的重要謀士之一,獻計騙取了冀州。袁紹死后,逄紀篡改遺囑,后來被袁譚斬首。
61彭羕yàng:識破了泠苞掘江淹大軍的計劃。彭羕后來發牢騷說了大逆不道的話,被馬超舉報,被劉備處死。
62橋蕤ruí :袁術的大將,被夏侯惇一槍刺死!蕤,草木華茂的樣子,也可指花蕊,可組詞葳蕤生光。
63譙qiáo周:三國最著名的投降派。另有譙郡,曹操就是譙郡人;當馬超問曹操“軍中可有虎侯”,許褚當即站了出來,“吾即譙郡許褚也!”
64秦宓mì:蜀中第一辯才,以巧思詭辯把東吳張溫反駁到啞口無言。
65麹qū義:大破白馬義從的超級猛將,在演義中被趙云一槍秒殺!
66全懌yì:全琮之子,跟隨文欽支援淮南的諸葛誕,后來向司馬昭投降。
67蹇jiǎn碩:十長侍之一,被袁紹率人殺死。
68任夔kuí:在下辨之戰中擔任馬超麾下的牙將,不聽吳蘭勸阻,執意出戰,被曹洪三合斬于馬下。另有陰夔,是袁尚部下,向曹操請和被拒。
69蘇颙yóng:曹真帳下先鋒,被老趙云一槍挑死。
70眭suī固:字白兔,黑山軍出身,被曹仁擊破。
71孫賁bēn:孫策的堂兄。賁,虎賁中郎將,血脈賁張,還可以當姓氏。
72孫翊yì:孫權的三弟,家有美妻徐氏。孫翊被媯覽害死,徐氏為夫報仇。
73孫綝chēn:東吳權臣,廢黜孫亮,擁立孫休,最后被孫休捕殺。樂綝,樂進之子,被諸葛誕殺死。
74師纂zuǎn:鄧艾的部將,與鄧忠雙戰諸葛尚,被殺到狼狽而逃。
75士燮xiè:交州一帶的土皇帝,后來歸附孫權。
76檀敷tánfū:與劉表等人合稱“江夏八俊”。
77王垕hòu:糧官,被曹操用奸計砍掉了腦袋。
78王頎qí:天水太守,在后期單挑姜維,三合大敗而逃。
79王昶chǎng:魏國征南將軍,參與攻打東吳,在丁奉雪中奮短兵之后,鎩羽而歸。
80王濬jùn:西晉龍驤將軍,火燒沿江鐵鏈,滅吳之戰的頭號功臣。另有潘濬,關羽的部下;王甫認為潘濬不可大用,關羽不聽,在討伐樊城期間還讓潘濬總督荊州,結果潘濬向呂蒙不戰而降了。
81文醜chǒu:就是文丑,河北第一條搶,被關羽三刀砍到心怯而逃。小時代讀的線裝本,都是文醜,現在的實體書或者電子書上,統一都是文丑。
82衛瓘guàn:姜維一計害三賢,衛瓘是最大贏家。
83衛覬:字伯覦,衛瓘之父。覬覦jìyú,虎視眈眈地惦記別人的東西。
84郤xì正:曾經勸姜維屯田避禍。
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也”,司馬昭就問“感覺這話好像是郤正所教啊”,劉禪故作驚訝地反問“正是郤正教的,你咋知道的呢”,司馬昭當即大笑不止,一口氣沒挺上來,活活憋死了!
85郗xī慮:郗是一個姓氏,據說古時候讀作chī。郗慮是孔融的死對頭,是構陷孔融的主角。郗慮后來當了御史大夫,帶著三百甲兵去收繳伏皇后的印璽。
86辛毗pí:袁紹的謀士之一,后來跟隨袁潭,被派往曹營求和,他卻直接向曹操投降,還分析河北軍的局面,極力建議曹操猛攻,這也導致他家中八十余口都被審配處斬。辛憲英,就是辛毗的小女兒。
87許褚chǔ:名震三國的虎癡,曹操的貼身保鏢。
如果有人讀作許褚zhǔ,千萬不要嘲笑人家,在《辭海》中有關于褚的注解,其中一項就是讀zhǔ,而且釋義與許褚的名字相吻合;但是現在大家都通讀為chǔ,這與阿斗的讀法是一回事。
褚chǔ,姓氏,例如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曾經是顏真卿的老師。
88許劭shào:評論家,有過一句名言,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89荀彧yù:曹操評價為“吾之子房也”,最后送了他一個空盒子。
90荀粲càn:荀彧的小兒子,情種一枚,娶了曹洪之女。妻子病逝后,荀粲相思成災、淚流成河,很快也病逝了,聲動地演繹了死了都要愛。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曾為劉表下屬,后來附和蒯越勸降劉琮。
91荀勖xù:荀攸的親侄子。勖,勉勵的意思。
92嚴輿yú:嚴白虎之弟,到孫策營中請和,出言不遜,被孫策飛劍斬殺。
93羊祜hù:西晉開國元勛,與東吳陸抗相愛相殺,被稱為羊陸之交。
94楊邤xīn:金城太守,在疆川口之戰中攔截姜維,被一合打跑;姜維開弓射之,卻三射不中。楊邤回馬殺來,被姜維一槍刺中馬頭,落荒而逃。
95楊祚zuò:燕王公孫淵的部將,大將軍卑衍的帳前先鋒,后來向司馬懿投降。
96袁隗wěi:袁紹的叔叔,位列三公。袁紹聯合諸侯討伐董卓,袁隗受到牽連,被董卓誅殺全家。
97笮zé融:孫策平定江東時期出現的人物,劉繇的謀士。
98祖弼bì:為漢獻帝掌管玉璽的符寶郎。曹丕篡漢,曹洪、曹休入宮索要玉璽,祖弼厲聲斥責,被曹洪一劍砍死。
99趙衢qú:原冀城韋康的下屬,楊阜在馬超面前詐降,并且舉薦了趙衢、梁寬,后來這兩人把馬超的妻兒屠戮殆盡。
100張顗yǐ:河北降將,在長坂坡的土坑一戰中與馬延等四人圍攻趙云,被殺到血肉橫飛,卻僥幸逃得一命。在赤壁敗逃時遇到甘寧,被一刀斬于馬下。
荀顗,荀彧第六子,支持司馬家族,并建議司馬昭立司馬炎為世子。
101張竑hóng:孫策親自到其家中相請,張竑才答應出山輔佐。赤壁之戰期間,張竑與張昭一同主降。
102張闿kǎi:黃巾余黨,投奔了陶謙,后來謀害了曹操的老爹,卷走了財物,全身而退,不知所蹤。孫闿,孫綝的弟弟,被孫休誅滅三族;皇甫闿,跟隨鐘會伐蜀。
103朱儁jùn:東漢末年名將,滅黃巾的主要功臣之一,為人性格剛烈。董卓當道、李郭之亂,朱儁憂憤成疾發病而死。
104諸葛靚jìng:諸葛誕之子,被父親譴子為質而入質于東吳,得以幸存。
105諸葛恪kè:諸葛瑾之子,主導了東興大捷,后來失去民心,被吳主孫亮和權臣孫峻誅殺,死后尸體被扔到了亂墳崗子上,妻兒全被追捕處死。
106鐘繇yáo:鐘會的老爹爹,大書法家。劉繇,江東勢力,對麾下的太史慈不能重用,最后被孫策擊敗。
107鐘毓yù:鐘繇之子,表面上與鐘會親密無間,但是鐘會入川之后,他就跑到司馬昭面前打小報告,說鐘會必然謀反。
108甄宓fú:三國第一美女,本為袁熙之妻,后被曹丕所納,最終被曹丕處死。曹植的《洛神賦》,據說就是為她而寫。
除了百余位人名,演義中還出現了很多地名,也是難讀難認,譬如下列:
曲阿ē、盱眙xū yí、馮翊píngyì、上邽guī、滎陽xíng。
猇xiāo亭、峴xiàn山、會稽kuàijī、北邙máng、涪fú城。
葛陂bēi,就是許褚單挑典韋的地方。
鄄juàn城,曹操革命初期的老巢根據地,也是筆者的老家。曹植做了七步詩之后,被數次驅逐徙封,最后被封為鄄城侯,在趕赴鄄城的途中,曹植寫下了千古絕唱《洛神賦》。
另有一些經典橋段中出現的生僻字,非常容易讀錯,譬如下列:
蔡文姬的名作,胡笳jiā十八拍;
太史慈亦掣了孫策頭上的兜鍪móu。
汜水關,曹操親自為關羽釃shāi熱酒一杯。
少年管輅,面對單子春的反復辯難,“亹亹wěi而談,言言精奧!”
整理不易,敬請收藏。必有錯漏之處,深怕誤人子弟,請大家積極指正,感謝之至。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感覺本文還不錯,敬請點贊、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