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縣慧融村鎮銀行還有慧融財富最新信息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李正印在臨縣陽府井電商平臺調研。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偉在交口縣調研企業產業扶貧工作。

民企參與聚合力 精準扶貧譜新篇

——呂梁市民營企業“百企百村結對幫扶”精準扶貧行動紀實

寫在前面的話

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積極響應號召,與市扶貧中心、市光彩會聯合,組織民營企業開展“百企百村結對幫扶”精準扶貧行動,初步形成了協作結對、產業幫扶、易地扶貧、金融互惠等多種企業扶貧模式,掀起了全社會共同參與、協同作戰攻堅深度貧困的熱潮。

大棚蔬菜助農增收

愛心助困

縣際結對 協同作戰

習總書記視察山西后,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呂梁老區的脫貧攻堅。市委、市政府號召我市文水、汾陽、孝義等非貧困縣的企業,跨縣結對幫扶貧困縣。孝義市20戶企業結對幫扶臨縣13個鄉鎮140個貧困村;汾陽市8戶企業結對幫扶石樓縣8個貧困村,在石樓建立了1萬畝綠色谷子和1萬畝釀酒高粱生產基地;文水縣11戶企業在嵐縣實施“年存欄3600頭種豬場建設扶貧項目”、建設肉羊屠宰加工基地,吸納貧困戶就業,帶動養殖戶增收。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積極爭取梁俊明、馬累平等15位擔任省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副會長的企業家,結對幫扶我市10個貧困縣,爭取12家省級異地商會結對幫扶中陽縣12個貧困村;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迎老鄉、邀客商、興呂梁”活動任務,動員梁艷明、張偉等8戶在外呂梁籍企業家回鄉創業創新助力家鄉脫貧攻堅。

通過組織縣際結對幫扶,號召在外呂梁籍、山西籍企業家帶資金、帶項目回鄉創業創新,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在發展產業中,推動呂梁經濟創新轉型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特種養殖助力精準扶貧

職業培訓打開發展空間

產業扶貧 激發活力

廣大民營企業家積極響應號召,在企業所在地和結對幫扶村,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形式開展產業扶貧,實現互利共贏。目前,全市有166個企業在188個貧困村實施215個項目,投入資金3.08億元,幫助37041貧困人口脫貧。

產業扶貧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產業為杠桿,將企業發展和貧困區域發展相結合,為貧困地區根植發展基因,構建阻斷貧困發展防火墻,激發出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轉型發展不竭的內生動力。易地搬遷 拔掉窮根

堅決啃下易地扶貧搬遷“硬骨頭”是呂梁攻堅深度貧困堡壘、實現脫貧攻堅連戰連勝的關鍵所在。市委、市政府把異地扶貧搬遷作為頭號工程密集部署,全市目前已經開工建設87個安置點,竣工66個。民營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易地扶貧搬遷的集中區域,建設勞動密集型項目,解決搬遷村民的就業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在攻堅深度貧困的征程中,每個縣市都有許多民營企業勇挑重擔、主動作為,確保了全市所有項目順利開工、按期入住,確保貧困戶“搬窮窩、換舊業、穩得住、能致富。”

新晉商酒莊幫扶核桃脫殼機捐贈儀式

養殖富民

金融扶貧 助農增收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離不開金融支持。為了將項目和資金對接起來,市縣兩級政府積極支持貧困村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或者由企業擔保貧困戶貸款,帶資入企統籌發展脫貧增收產業。2017年全市發放金融扶貧小額貸款16.7億元,3.3萬戶貧困戶在金融扶貧中受益。貧困戶的金融扶貧資金與企業的產業發展相結合,實現了扶貧工作從“輸血型”向“造血型”的轉變,放大了扶貧資金的效益,形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扶貧工作新機制。

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全市共有338戶民營企業參與其中,結對幫扶414個貧困村69201人,實施幫扶項目544個,占全市貧困村總數的30.8%,占全市貧困人口的14.4%。2016年以來,我市民營企業參與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探索出了呂梁民營企業助力脫貧攻堅的呂梁模式。在全國工商聯“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系統中一直名列全省第一。

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將在市委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引領帶動廣大民營企業家弘揚呂梁精神、下足繡花功夫,力同心、盡銳出戰,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非公經濟應有的貢獻!

呂梁山護工招聘會

進廠務工

香菇產業扶貧基地

離石

離石區轄2鎮3鄉7個街道194個行政村,總人口32.5萬,其中農業人口10.747萬人,是全省市府駐地唯一的省定貧困區。經2015-2017年精準幫扶,全區貧困戶脫貧5271戶,貧困人口脫貧13098人(其中:2017年53個貧困村退出,3249戶貧困戶脫貧,7606貧困人口脫貧),目前全區剩余14個貧困村1447戶3093人。

2015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離石區統一戰線大力實施“百企百村結對幫扶精準扶貧行動”,走出了一條以產業扶貧、公益扶貧、商貿扶貧等模式的新路子。

產業扶貧。建立“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貧困戶”等模式,鼓勵民營企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小雜糧、特色林果、馬鈴薯、食用菌、養殖等區域性產業。呂梁泰化集團投資4300萬元建設泰瑞生態農業園,流轉土地3200余畝,建成了3400平方米的產業扶貧示范基地,營造生態防護林2000畝,提出了以流轉土地、勞力轉移、傳統農業轉型和農業生產企業化、農民生活城鎮化、村企聯建一體化的“三轉三化”扶貧思路。

開展商貿扶貧。呂梁農天下網絡科技公司幫扶全區農民通過網絡銷售各種農產品;飄香食品有限公司選擇全區50%的貧困村為貧困戶提供南瓜種子,與種植戶簽訂《南瓜子種植購銷協議》,并且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等南瓜成熟后,南瓜歸農戶所有,瓜子以保底價每斤5元的價格進行定點收購,每畝可以多收入2400多元。

開展就業扶貧。2017年完成培訓1608人,其中護理護工培訓600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400人,勞動技能591人,致富帶頭人培訓17人,通過培訓實現就業498人,勞動脫貧1594人。

臨縣

截至目前,臨縣有20多戶民營企業參與行動,結對幫扶1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3.7萬個貧困戶,有30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結對幫扶40個非貧困村的貧困戶561人。累計實施幫扶項目29個,投入幫扶資金1.03億元,89個村穩定脫貧。

產業幫扶方面——臨縣朝陽農牧有限公司通過舍飼養牛、牧草種植、光伏發電三大產業,帶動白文鎮、石白頭鄉、三交鎮等鄉鎮6個村、500戶貧困人口增加收入,每人每年保底收益3000元。

就業幫扶方面——山西陽府井集團根據“貧困戶帶資入企+收益分紅”的相關政策,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三方幫扶協議,先后吸納青涼寺、雷家磧、兔坂等鄉鎮的1100余貧困村民到企業上班。

“造血”扶貧方面——山西陽府井集團在雷家磧流轉15300畝紅棗林,帶動10個行政村、1680余戶棗農、726戶貧困戶脫貧。

商貿幫扶方面——臨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成落實了縣、鄉、村三級運營公共服務中心,鄉站23個、村級260個網點,幫助棗農累計銷售紅棗達7000萬元,銷售其它農副產品達3000多萬元,直接或間接帶動1000余貧困人口就業。

智力扶貧方面——臨縣湫川豐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聘請農科院的技術專家,對周邊300多貧困戶、專業合作社和食用菌、蔬菜大棚的專業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山西中鷹大紅棗產業有限公司:在曲峪鎮正覺寺、叢羅峪鎮天洪村、蘆則溝等村認證了1萬畝有機木棗基地,聘請紅棗專家累計培訓1000余人。

公益扶貧方面——山西陽府井集團:對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因病返貧、貧困學生(高中、大學)等貧困戶進行上門幫扶,累計捐款260余萬元。臨縣易賣通電子商務公司:為夕陽紅敬老院和兔坂鎮學校累計捐贈14萬元。臨縣黑龍物流有限公司:為玉坪鄉李家塔村60歲以上的老人捐贈2萬元。

柳林

產業幫扶見成效。發展生豬養殖。柳林縣與山西新大象合作總投資8500萬元的3個萬頭規模養豬場,年可出欄生豬6萬頭。發展肉驢養殖。以凌志集團為龍頭,發展肉驢養殖2110頭,149戶貧困戶以入股或自養方式,養殖肉驢603頭,戶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發展訂單農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成了綠色谷子、辣椒、旱垣西紅柿、籽用南瓜、油用牡丹六大林下訂單農業基地,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人均可增收5000元左右,貧困戶穩定脫貧。

就業幫扶助脫貧。柳林縣煤炭企業吸納本地勞力就業1.6萬人,其中貧困戶就業850人,月收入4000元左右;39個規模以上企業為1092戶1362名貧困人口解決就業問題,落實資金816萬元,平均每人每月1520元。開展了“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外包項目+智慧職工再創業+貧困戶”的深入幫扶活動,森澤集團員工利用企業外包項目和王家溝鄉、成家莊鎮的581戶1603名貧困人口共同創業,實現年人均增收近2000元。此外,柳林縣近兩年累計完成護理護工培訓1352人,其中貧困戶466人,每人月收入平均3500元左右,部分護工赴北京、上海等地就業。

汾陽

在產業扶貧方面,汾陽皇米業、汾陽王酒業等企業采取了“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種植”等模式,在石樓設立收購點,與石樓縣糧食管理服務中心、小蒜鎮風頭村、龍交鄉田家山村等簽訂了高粱、谷子、核桃訂單種植收購協議,承諾同質前提下高于市場價優先收購。遠峰高鈣為石樓縣下洼村提供500畝優質高粱種子。特別是谷子收購量達到歷年最高,截至目前,汾陽市谷子加工企業已收購石樓谷子3384.5噸,收購面積2.3萬畝,占總種植面積近四分之一,收購總金額近1400萬。

在就業扶貧方面,新晉商酒莊、汾陽王酒業、金土地生物有限公司等企業采取“企業+貧困戶”直通車模式,定向招聘貧困戶,累計招聘貧困戶達240余人,平均月薪超過2000元。

在公益扶貧方面,汾陽王酒業向呂梁市慈善總會捐款10萬元,向石樓縣風頭村貧困戶贈送白酒300件;遠峰新東輝能源、杏花德勝酒業、昌瑞房地產等企業向石樓學子捐款10萬元。

在技能扶貧方面,汾陽裕源公司、迅達土特產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免費為石樓縣100余名群眾進行核桃種植、嫁接、粗加工等技能培訓,新晉商酒莊向培訓人員捐贈核桃加工設備70余臺。

石樓

在百企百村結對幫扶行動中,石樓縣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現有7個企業結對幫扶24個貧困村1978口人。

石樓縣媽咪紅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為龍交鄉陽崖村29戶貧困戶免費提供辣椒種苗,成熟后以1元每斤的價格回收生產加工辣椒醬,畝產可增收4000余元。

石樓縣惠源棗業有限公司按照“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幫扶思路,通過吸納周邊貧困戶就業開展精準幫扶。公司現有的86名員工中,貧困戶55人,占64%,人均年可增收25000元左右。

石樓縣長榮婦女蘑菇種植專業合作社現有員工全部為周邊各村婦女,其中貧困戶32人,人均年可增收23000元左右。

山西啟靈菌類種植有限公司與義牒鎮留村、西峪村的89戶貧困戶簽定靈芝合作種植協議,全程免費提供技術服務,收獲靈芝后按每棒1.3元的價格向貧困戶支付種植管理費,戶均可增收3萬余元。

山西新晉商酒莊集團轉移就業35人,捐贈核桃脫殼機50臺,出資3.5萬元給石樓中學捐贈1臺打印機及相關耗材,聯合山西汾酒集團公益基金會給石樓縣第七小學捐贈國學機168臺、國學讀本1000本,總價值20余萬元。

文水

文水縣按照市“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要求,充分激發和調動企業參與產業扶貧、履行脫貧攻堅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取“一企幫多村”“多企幫一村”等方式,推動企村精準對接,科學設計出“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脫貧模式,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發動大象農牧、胡蘭鄉食品、呂梁野山坡食品、北國風養殖、瑞馳景田、晉能科技等32戶企業與33個貧困村結對精準幫扶。企業與貧困村對接后,產業相近的農業企業實施了規模較大的幫扶;產業關聯度不大的企業主要開發公益崗位,吸納安置貧困人口就業。針對因病、因殘致貧的貧困戶,部分企業采取了捐款、捐物等幫扶措施。兩年來,參與幫扶的企業為貧困戶提供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捐助款物40余萬元、保底分紅1200余萬元。為幫扶村基礎設施累計投入50余萬元。

文水還履行對嵐縣的結對幫助責任。晉能科技、大象農牧、富崇煤焦、胡蘭食品、呂梁野山坡等企業與嵐縣企業簽訂多個合作項目。

孝義

孝義市共有50個非公企業參與結對幫扶,有效幫扶孝義市內289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扶貧資金2413.25萬元。

一是多種形式全方位幫扶。山西奧凱達化工有限公司幫扶興躍村、壇果村、上柵村、下柵村的300名貧困建檔人口就業。孝義市鴻盛博構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將122戶33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連續兩年累計發放受益金22萬余元。二是結合實際針對性幫扶。孝義市結對幫扶國家級貧困縣臨縣。積極引導20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結對幫扶臨縣13鄉鎮140個貧困村。截至目前共收購臨縣貧困地區玉米2萬余噸、大豆500余噸、紅棗5千余噸、核桃200余噸,發放有機肥100袋。組織31戶規模以上企業結對幫扶臨縣92個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三是創新模式兜底式幫扶。組織引導民營企業家按照“政府+銀行+龍頭企業+貧困戶”的“四位一體”新模式,參與“精準扶貧貸”產品,由于反響良好,在全市范圍內復制推廣。截至6月末,精準扶貧貸款金額21018萬元,累計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受益金2010萬元,覆蓋率達到100%。

交城

近年來,交城縣充分發揮企業合作幫扶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發動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凝聚起社會扶貧的強大合力。

在2017年村企結對幫扶基礎上,扎實開展脫貧攻堅“百企幫百村”活動,65戶民營企業自覺肩負社會責任,通過訂單農業、土地流轉、定向招工、技術幫扶、服務外包、資產收益等方式,加強與貧困村、貧困戶的對接合作,廣泛參與精準扶貧,累計投入資金1億余元,實施產業項目12項,總投資6962萬元;捐贈款物折合200余萬元;聘用貧困群眾入企就業623人;開展扶貧濟困幫扶2199人,實施技能培訓733人,取得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應。

鼓勵引導民營企業發揚扶危濟困傳統美德,弘揚企業家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發展企業、回饋社會。組建成立縣慈善總會,10戶民營企業首期捐獻慈善資金240余萬元,全部用于脫貧攻堅一線。紅星化工、金蘭化工、豐達肥業等化工企業累計向水峪貫鎮、嶺底鄉、東坡底鄉、龐泉溝鎮等貧困山區捐贈愛心化肥124噸。

興縣

產業扶貧方面——興縣引導黃河農業、山花爛漫、晉綏紅土地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目前,三戶企業小雜糧訂單種植規模達7.95萬畝,覆蓋貧困戶6300余戶,實現戶均增收4500元。

商貿扶貧方面——依托興縣亞龍商貿有限公司自建的獨立b2b2c+o2o電商平臺將原有的連鎖超市、連鎖便利店升級改造成線上線下體驗店,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突破1億,從業人員達2000余人,輻射帶動農戶4200余戶,其中貧困戶1000余戶。

就業扶貧方面——引導駐地民營企業安排本地大學畢業生1280人,提供臨時性崗位565個,帶動6000余人增收。

捐贈扶貧方面——通過興縣總商會,向全縣留守兒童捐贈20萬元,在蔚汾鎮千城明德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

全縣參與精準扶貧幫扶企業數共計11個,企業實施項目數28個,產業幫扶金額2655萬元,產業幫扶人數11559人,就業幫扶金額72.63萬元,就業幫扶人數328人,公益幫扶金額18萬元,公益幫扶人數55人,技能幫扶金額3萬元,技能幫扶人數1149人,企業投入總金額2748.63萬元,受幫扶村數12個,受幫扶貧困人數3128人。

交口

“百企百村結對幫扶”精準扶貧行動開展以來,交口縣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28家民營企業與49個貧困村結成對子,全力幫扶發展“一村一品一主體”農業產業項目和民生事業,直接投資1488萬元,建成食用菌栽培和生豬養殖、肉驢生態養殖等產業項目達20個,吸納就業3600余人。

在村企結對幫扶中,交口縣突出產業發展和脫貧增收這一主題,立足企業自身優勢和貧困村狀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準對接,引導組織貧困戶主動參與,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形成了村企結對幫扶“六種模式”:以天馬能源實業有限公司和天鵬冶煉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發展轉型項目直接帶動模式;以山西華瑞煤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注入幫扶資金依托合作社經營的間接幫扶模式;以山西道爾投資有限公司、交口縣易成泰能源有限公司、中鋁集團山西交口興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共同投資合作聯合帶動模式;交口縣旺莊生鐵有限公司墊資實施移民工程的就業帶動模式;以山西南山百世食安農牧業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與貧困戶訂單農業帶動模式;以交口縣桃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交口縣澤宏煤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投資基礎建設及配套項目助推帶動模式。

方山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方山縣堅持政府主導、甘愿奉獻、精準扶貧、因地制宜、創新機制的原則,動員民營企業家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任務上來。

方山縣在縣委統戰部牽頭下,縣工商聯、扶貧辦、中小企業局組織全縣11戶民營企業與結對幫扶村簽訂了幫扶協議。全縣民營企業家多方位、多渠道參與精準扶貧,在就業扶貧、公益扶貧、保底扶貧、易地移民搬遷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金輝瑞隆煤業為下曹家山村及周邊村解決用工170余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0余人;同時積極進行公益扶貧,對該村村民吃水、用電、用煤等費用進行相應的補貼。

方山縣綠莊園食品有限公司與幫扶村峪口村、駐村幫扶單位縣信用聯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由村干部牽線搭橋,駐村單位積極籌劃發放貸款,為綠莊園食品公司解決企業發展中資金不足問題。同時,綠莊園食品公司在用工上以峪口村貧困勞動力為主,解決貧困勞動力50余名,村幫企、企扶村,扶貧反哺,互利共贏。

良泉養牛專業合作社利用金融扶貧政策,公司出資900萬元,每戶貧困戶以良泉公司擔保貸款5萬元入股,累計投資1030萬元,預計年產值520萬元,每戶貧困戶保底年分紅可達3500元。

在易地移民搬遷上,各民營企業家出資出力在圪洞鎮、大武鎮修建移民安置房7棟;在精準扶貧政策的響應下,民營企業慷慨解囊,累計為全縣脫貧攻堅捐款860余萬元。

嵐縣

嵐縣在產業扶貧方面,山西康農薯業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了馬鈴薯專家工作站,采用“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以界河口鎮樓坊坪村、土峪鄉東土峪村、河口鄉范家口村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規模發展萬畝馬鈴薯繁育基地,農民由賣商品薯轉變為賣種薯,種植戶人均增收1150元。

在就業扶貧方面,全省新興制造業重點扶持企業——繼亨鑄造有限公司,在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兩年來與建檔立卡貧困戶600多人簽訂勞動就業合同,月平均工資每人3000元至5000元。

在公益扶貧方面,偉廈廣業集團在城區為30余戶生活困難家庭免費提供公寓,并為每戶至少提供一個就業崗位。嵐縣田野礦冶有限公司在市場波動、資金緊張的狀況下,籌資20余萬元為普明鎮困難群眾購置白面、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及時解決了貧困戶生活困難問題。偉廈廣業集團以墊支的方式,讓利承建全縣最大的易地扶貧移民搬遷項目,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工程就建成并即將全部交付使用,共可安置貧困人口9334人。

在金融扶貧方面,實施“政府+企業+銀行+貧困戶”四位一體的“精準扶貧貸”模式,繼亨鑄造公司與14個村260余戶貧困戶進行合作,共貸款1300余萬,每戶每年可分紅3780元。山西偉廈集團旗下華鼎農業公司與上明鄉、嵐縣慧融村鎮銀行簽約,吸納上明鄉、嵐城鎮730戶近170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每戶每年可分紅3860元。與山西新大象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經營、總投資1200萬元的王獅鄉史家莊村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項目,采取政府牽頭、銀行支持、企業實施、貧困戶參股“1+1+1+1”的模式,帶動近150戶貧困戶穩定致富,人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體年收入4.5萬元。

中陽

中陽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特別是以企業幫扶為載體,始終把社會參與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健全組織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平臺,統籌整合幫扶力量,完善政策支撐體系,構建起全社會關心扶貧、愛心助貧的良好氛圍和踴躍參與的幫扶新常態。縣委政府出臺了《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的通知》,制定了《社會幫扶行動實施方案》,由縣委統戰部牽頭負總責、縣工商聯全面協調,多次召開會議動員部署,安排落實,組織引導各界人士自覺服務發展大局、增強共享發展意識,通過領導包聯機制、溝通對接機制、工作例會機制、捐贈管理機制、政策激勵機制全力助推脫貧攻堅。18家規模企業勇挑重擔,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傾盡全力,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全縣283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主動作為,承擔社會責任,投身93個行政村脫貧攻堅戰場,通過發展產業、培訓技能、安排就業、推銷產品、捐贈款物的方式,以“3X+4145”主體帶動模式和委托經營為載體,幫扶活動在中陽大地此起彼伏,熱浪掀天。

截至目前,全縣企業幫扶的物資近2億元。貧困村由2014年的37個減少到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由7969戶20918人減少到354戶714人,貧困發生率由20.5%降到0.7%,順利通過省級評估核查,6月上旬接受了國家專項評估檢查。

呂梁日報

這個中秋,有些人不得不面對“尷尬”。原本,可能做不到和家人歡聚一堂,但也可以非常順溜地在手機里打上一行中秋祝福發送出去,但是,此情此景對于那些在P2P雷潮中受害的出借者以及知情的朋友親人來說,彼此間的問候似乎變得很難很難。

此刻,對于出借者來說——“良性兌付”四個字已經取代了以往中秋祝福的地位。然而,等待之后唯有滿屏的失望……

有人說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那么,中秋過后,各平臺、特別是互金第一現場預警過的那些個平臺,如今“尚好”?

慧融財富

自9月15號由互金第一現場小編整理推送的《偽國資慧融財富“大廈將傾”,經偵尚待何時》

一文之后,先是引起眾媒體原文轉載,引起極大反響,有人說是黑子,但是,內部資料,有憑有據,何來黑子之說?

9月16日,被轉載到網貸天眼上的文章評論部分,發現了疑似慧融公關媒體部所發的“澄清”帖子。字里行間透露出該平臺“不清盤、不跑路、不失聯”決心。

然而,有多少人能夠信服?

員工的工資都“展期”,如此操作,也是醉了。并且,據知情人士透露,直至今日,那份工資“展期”通知也未落實。另外,據說,經偵已經約談,讓其準備清盤工作,與此同時,慧融財富也承諾了國慶前兌付10%。

來源:網貸**留言

來源:網貸**留言

而另一方面,某慧融財富交流群中,大家已經對這種等待失去了耐心,認為平臺已雷,希望警方介入從而給平臺施加壓力。

出借人表示平臺兩個多月來,提現狀況很差,有的甚至從未得到回款。

有融網

9月24日,有融網在其官網發布了兌付進展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自9月17日發布兌付方案以來,有融網按照兌付方案進行履行和落實,公告中公布的房產兌付、商品兌付、債轉股兌付和現金兌付方案都在妥善進行。

對于房產兌付,有融網已完成25套房源的房產兌付測試,部分房屋已過戶,且資金已回籠。商品兌付也已進行測試,待測試完畢后,將統一在有融網商場板塊進行商品兌付。

值得一提的是債轉股兌付,目前繼續接受債轉股方案投資人的報名,報名測試結束后,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最后的確認和執行。

此外,現金兌付方案將于10月8日正式公布保底兌付比例及兌付時間。

以下為公告內容全文:

自“有融網”發布兌付公告以來,“有融網”按照兌付公告中的各項兌付方案積極進行履行及落實,現將各項工作成果及后續工作安排向投資人進行匯報:

01房產兌付

按照房產兌付實施細則已完成25套房源進行房產兌付測試,部分房屋已過戶,部分資金回籠,房產兌付測試完成且非常成功。

后續有意愿參與房產兌付的投資人可聯系“有融網”客服進行咨詢。

02商品兌付

2018年9月25日起至9月28日將對商品兌付進行測試,以完善商品兌付的定價及流程,測試完畢后,將統一在“有融網”商場板塊進行商品兌付。

后續有意愿參與商品兌付的投資人可聯系“有融網”客服進行咨詢。

03債轉股兌付

債轉股方案經過前期測試,取得了眾多投資人的認可,也提出了相關疑問,現對債轉股方案進行解釋說明以便投資人更加清晰了解債轉股方案。

(1) 債轉股的目的:是通過浙江淘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天邑國際大廈49%股權的價值用于兌付。49%股權的價值包括物業的租金收益及物業變賣后的價值。是用天邑國際大廈49%股權的價值為投資人作為兜底。

(2)債轉股的專屬性:浙江淘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天邑國際大廈49%股權的價值用于兌付,是指該價值僅兌付報名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

(3)債轉股方案的收益:是通過49%股權的價值包括物業的租金收益用于支付選擇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4) 債轉股方案的確權:為明確權利,對報名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按照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原則,對投資人進行權利確認。在對天邑國際大廈項目進行專項審計,保障報名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

目前,繼續接受債轉股方案投資人的報名,報名測試結束后,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及投資人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原則最終確認后執行。對投資人的確權,及最終的權利憑證的發放,均以最終的法律文書及權利憑證為準。

債轉股方案報名的投資人,在最終的法律文書及權利憑證發放前仍可選擇其他兌付方案。

(5)債轉股方案的收益率調整:

① 2018年9月24日24時前報名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收益仍按照年化12%計算。

② 2018年9月25日0時起至2018年10月1日24時,報名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收益按照年化10%計算。

③ 2018年10月1日24時后,報名債轉股方案的投資人,收益按照年化8%計算。

APP顯示內容與公告不符的以本公告為準。

04現金兌付方案

“有融網”將根據當前測試情況及后續資金回籠情況進行測算,將于2018年10月8日正式公布保底兌付比例,及兌付時間。

風雨四年,感謝有你!

萬盈金融

9月25日,P2P平臺萬盈金融在其官網發布“關于《關于萬盈金融平臺債權展期的公告》補充說明的公告”。該公告稱,取消之前《關于萬盈金融平臺債權展期的公告》中打折轉讓資產和債轉股的處理方式。并表示對于借款方是否能夠按時付息這個訴求,受諸多因素影響,平臺無法給出借人一個明確的保證。

平臺對被取消的處理方式作出說明:開放打折轉讓資產是應部分出借人的要求, 給出借人提供一個變現的途徑,平臺主觀并無收割出借人的意愿,由于多數出借人反對,取消這種處理方式。

對于和股東溝通開放萬盈金融的股權,對待收金額在200萬元(含)以上的用戶提供債轉股選擇,平臺只是為出借人提供一種資金退出途徑,是需要出借人同意才能實施的。公告發布后,有用戶提出“此條涉及到所有出借人權益平等問題”,平臺接受出借人建議,取消這種處理方式。

同時,公告還稱,在2018年12月30日之前的標的展期期間,平臺將最大限度保證未到期標的、展期標的和逾期標的的利息支付,但這受限于借款人的實際還款,催收結果,和借款人的官司的進展等因素。所以在兌付完成前,借款方是否能夠按時付息這個訴求,平臺無法給出借人一個明確的保證,敬請諒解。對于總額18.1億元的不動產,我們在10日內會去核實和啟動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同時我們也歡迎出借人推薦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

據網貸天眼此前報道,9月21日,P2P平臺萬盈金融在其官網發布了《關于萬盈金融平臺債權展期的公告》,該公告稱,近期萬盈金融出現了逾期和展期,為了更好的解決該問題,萬盈金融管理層和監管機構經過溝通,將引入專業機構(包括但不限于律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公開、有序、安全的解決平臺逾期債權兌付問題,此外,為了更好的保證出借人資金安全,萬盈金融金融將實施平臺標的展期三個月的策略。此外,平臺建立了以總裁陳楊為組長的應急溝通小組,負責與借款人的溝通協調,及時回答出借人的相關疑問。

以下為本次公告原文:

文章轉載需聲明: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互金第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