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艦隊重制版和星河艦隊游戲秘籍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星河艦隊》一共有三部,第一部認為最金典也是我看的最多的一部。

該電影根據《星船傘兵》改編的科幻電影,影片于1997年11月上映。講述了未來世界人族和蟲族的對戰(zhàn),感覺有點魔獸爭霸的影子。

第一次觀看的時候,還是到dvd店租的,那個時候網絡不是很發(fā)達。電影中很多征兵廣告,看多了的話就會洗腦,曾經幻想著自己長大當兵打蟲子當將軍,現(xiàn)在當然不會這么想了。

不管怎么說,畢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科幻電影,在那個年代可以拍攝出這樣的效果,除了導演的聰明才智之外,演員的高超演技也是必不可少。

影片中很多細節(jié)也是值得深思的。

1、聯(lián)邦的標志——鷹形徽章,軍隊中的各種衣服明顯是二戰(zhàn)時納粹痕跡。

2、男女共浴,還一邊聊天戲耍,難道這就是美國提倡男女平等呀!呵呵!

我就幻想著中國,“啪”一個耳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孔圣人我錯了。

3、征兵廣告

說到《星船傘兵》可能一些同學比較陌生,不過相信有一部電影很多人都看過,叫做《星河艦隊》。沒錯,《星河艦隊》就是根據海茵萊茵的《星船傘兵》改編的一部電影。中文名雖然不同,英文名都叫做:《Starship Troopers》。

小說《星船傘兵》

影片雖然和小說描寫的情節(jié)一樣,都是人類與蟲族交戰(zhàn)的故事,不過側重點卻不一樣。影片中取消了動力裝甲甚至是陸戰(zhàn)隊空投作戰(zhàn)的一個震撼場面,極度淡化了無聊卻有著內心描寫的軍隊生活,是一部和蟲族進行激烈火拼的槍戰(zhàn)大片。對于電影就不再做過多描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看看。

電影《星河艦隊》

作為硬科幻小說大師,海因萊因在《星船傘兵》中引入了“動力裝甲”這樣一個設定,用于加強陸戰(zhàn)隊的作戰(zhàn)能力來對付兇猛的蟲族。小說中Chapter 7以主角為主視角,對動力裝甲進行了一番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小說中,主角穿上了動力裝甲后,經常會被長官叫做“猿人”。因為穿上了動力裝甲,看上去就像一個巨大的鋼鐵猩猩,同時配備了猩猩般的巨型武器。所有裝備加起來大概有2000磅,換算成我們熟知的千克單位,大概是906千克,快接近1噸的重量。這樣外觀上看上去比較厚重的裝甲,中文版翻譯成了“動力服”,我覺得還是動力裝甲更貼近一些。

《星船傘兵》中的動力裝甲

但動力裝甲只是看上去笨重罷了,因為它具有人造肌肉組織,穿上之后不需要進行控制,就像是自己的衣服甚至皮膚一樣。動力裝甲具有“力反饋”功能,能夠以更大的力量承接穿戴者的動作。原著中做了一個直觀的描述,穿上動力裝甲的鋼鐵猩猩如果與一只真猩猩互相擁抱,那么真猩猩會被擠死。同時,動力裝甲還裝有動力管,可以借助動力管的噴射,輕松跳過一座房子的高度,同時因為很重的原因急速下落的同時,動力裝甲內的近地探測裝置,會重新啟動動力管,施加與落地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讓穿戴者平穩(wěn)著陸。一只鋼鐵猩猩可以跳到高達十米以上的高度,同時又像羽毛一樣輕輕落地,這就是動力裝甲的強大之處。

看似笨重,實則靈活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并不只有一種動力裝甲。海因萊因一共設定了三種型號:作戰(zhàn)型、指揮型還有偵查型。其中偵查型動力盔甲行動異常迅速,而且能夠跑得很遠,但是不能配備充足的彈藥。指揮型裝有更多的通訊和雷達裝置,還有能夠統(tǒng)計傷亡的被動式追蹤器。

動力裝甲在原作中的設定大致就是這么一個形象。簡單概括就是:看起來笨重,實際卻非常靈活,同時不需要復雜的操作與調試,攻守兼?zhèn)涞囊惶赘呖萍间撹F盔甲。

接下來讓我們聊聊動力裝甲的發(fā)展與衍伸

《星船傘兵》通過其新穎卻又不失嚴謹的設定,啟發(fā)了很多游戲和電影。經典的動力裝甲設定被發(fā)揚光大,有了不同的衍伸和分支。所以在游戲和電影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動力裝甲的影子。

拿《星際爭霸》(StarCraft)來說,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SC不僅將動力裝甲進行了更厚重的設計,作為人族兵種陸戰(zhàn)隊員的作戰(zhàn)裝備。同時也將《星船傘兵》中的蟲族引入,并進行了豐富設計。讓玩家能夠在游戲中體驗一回人蟲大戰(zhàn)。

《星際爭霸II》中的陸戰(zhàn)隊員

《鋼鐵俠》(Iron Man)中的鋼鐵戰(zhàn)衣讓人們從熒幕上見識到了動力裝甲在天才機械師、億萬富翁、花花公子Tony的親手制造下,從最初只能發(fā)射小型導彈和火焰噴射的笨重Makr 1,逐漸完善到能輕易突破大氣層,甚至無人操控的Mark 42。

《鋼鐵俠》系列中的鋼鐵戰(zhàn)衣MK 42

Mark 1比較接近《星船傘兵》中的動力裝甲的形象。看上去極為笨重,功能不夠全面,外觀甚至簡陋,顏色單一。所以電影中Tony制造了一共40多套裝甲用于不同的用途。除了特別用途之外,比如搬運酒窖到大廈的Mark 38和反浩克裝甲之外,其余裝甲都比Mark 1要輕,大多數外觀都貼合人體表面,但并不意味著防御力弱,而是外形炫酷,作戰(zhàn)能力優(yōu)秀的裝甲。電影《鋼鐵俠3》的結尾,更是讓觀眾們欣賞了一個動力裝甲式的模特秀,過足了癮。

笨重的Mark 1

大火力裝甲Mark?17碎心者

當一身動力裝甲看上去不再是一身嚴實“鐵皮”的時候,而是更輕便的材料制成,那么稱為“動力服”或許更加貼切。《孤島危機》(Crysis)系列中的納米服(Nano Suit)就是這樣一套動力服。不僅材料采用了納米纖維,同時和人體有了一個交互的過程,不再是單單穿上而已。

《孤島危機》系列中的納米服

納米服有著神經-集成AI的功能,不僅監(jiān)視著穿戴者的身體和神經系統(tǒng),同時也在優(yōu)化它們。納米服自身也有著多種模式:增大肌肉力量的力量模式、跑得更快的速度模式,類似光學迷彩的隱匿模式,還有改變納米服表面結構從而防彈的裝甲模式。可以說除了不能飛行和自身沒有武裝以外,無所不能同時又極其輕巧的一套動力服了。

那有沒有一套動力裝甲穿上后是實打實的鋼鐵之軀,同時外觀帥氣,功能又強大呢?或許《光環(huán)》(Halo)系列中的雷神錘動力裝甲就是這么一套帥強酷猛最拉風的動力裝甲了。

身著雷神錘MK VI動力盔甲的士官長

你們是唯一能夠穿戴它們的人,小戰(zhàn)士們,不給你們我們還能把它們給誰? ——哈爾西博士

從和斯巴達戰(zhàn)士2期項目同時開發(fā)的MK IV,到現(xiàn)在經科塔娜改進過系統(tǒng)的MK VI,雷神錘動力盔甲伴隨著士官長走過了很長一段路。借助著雷神錘盔甲技術的不斷升級,斯巴達戰(zhàn)士的作戰(zhàn)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幅,可以進行無限奔跑、加速推進、攀爬、爬行、沖撞、捶地、浮空等一系列戰(zhàn)術能力,士官長也在頭盔之下化解了好幾次人類的危機。

于10月27日發(fā)售的《光環(huán)5:守護者》中,加入了玩家可以扮演的另一名角色,斯達巴四期戰(zhàn)士,詹姆士洛克。他帶領的冥王小隊(Osiris)將執(zhí)行追捕士官長帶領的藍隊的任務。洛克身著代號為獵人(Hunter)的雷神錘裝甲,有著不凡的身手,作為”獵人“的他,剛好與《光環(huán)5》的Teaser”Hunt the Truth“形成一個聯(lián)動。

斯巴達四期戰(zhàn)士 詹姆士?洛克

想知道洛克有多厲害的同學,可以觀看下面這段視頻:

是不是很期待在次時代主機上去體驗一回身穿雷神錘動力盔甲的體驗了呢?

還有很多游戲作品中有著優(yōu)秀的動力裝甲設定,比如《戰(zhàn)錘40K》系列中的星際戰(zhàn)士;《質量效應》系列中薛帕德的N7戰(zhàn)斗服;《半條命》系列中 戈登?弗里曼的H.E.V防護服等等,都是對動力裝甲的一個的延伸。

之所以把《輻射》系列中的動力裝甲單獨拿出來說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輻射4》要發(fā)售了,作為系列粉絲必須安利,另一方面是因為《輻射》中的動力裝甲與其他作品確實有著一些差異,給玩家所帶來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輻射》(Fallout)又譯作《異塵余生》系列,作為一款背景為核戰(zhàn)后的后啟示錄時代游戲,以真空管朋克的題材,給玩家們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廢土世界。游戲中有著濃厚的美國黃金時代(1950-1960)文化風格,同時又有著以當代背景為假想的復古未來主義的科幻設定。作為歷代《輻射》封面的動力裝甲就誕生于這樣一個看似沖突卻又合理的背景年代。

《輻射1》封面中的T-51b動力裝甲

《輻射3》中的T-45d動力裝甲

許多玩家對于《輻射》系列的第一印象一定包含了封面女郎“動力裝甲”,可是當你真正開始游戲的時候,你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廢土客。你可能來自避難所,也可能是早已在廢土游走多年的郵差,但絕對沒有富足的生存資源或者過硬的勢力背景。

動力裝甲這一套安全的鐵家伙,與其他大多數游戲不同。它并不是玩家與生俱來的裝備,也不會簡單進行一個操作說明就立刻讓你穿上,只有當玩家進行到一定流程的時候,才能獲得,并且還需要在NPC的指導下才能學會如何使用動力裝甲。

同時動力裝甲也沒有之前提到的電影和游戲作品中的那么“霸道”。它看起來笨重,沒有漂亮的涂裝,也沒有逆天的功能,同時由于游戲表現(xiàn)力的不足,它可能很多時候給玩家的感覺只是一套屬性不錯的重型裝備。《輻射》強大的自由性,允許玩家可以從開始游戲到主線結束,亦或者往后進一步探索廢土,都可以全程不裝備動力裝甲,這也都是可行的。

《輻射4》中的T-60b動力裝甲

《輻射》系列中的動力裝甲并不是一個必需品,但是它依然被大多數玩家所喜愛。在未知與險惡的廢土之上,當你拿到一套動力裝甲,不管你對它是否鐘愛,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它能帶給你的,別的裝備比不了的“安全感”,這里的安全感不僅僅只是防御數值這么片面,能夠防御大多數的槍彈攻擊和輻射傷害,敢和更險惡的生物“剛一波正面”,這無疑是在廢土上最讓人渴望的裝備了。當玩家得到了動力裝甲,并不意味著它就永遠屬于你。會失去的東西才更加能讓人覺得珍惜,動力裝甲有著自身的耐久值,不能夠進行修理的話會損壞,但相信很多玩家和它渡過了游戲中足夠長的時間。廢土的科技進程停滯了很久,而其中有著頂尖科技含量的物品,動力裝甲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動力裝甲的發(fā)展進程。

在《輻射》系列的戰(zhàn)前歷史中,由于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世界上的能源越來越緊缺。最終導致了中美之間的戰(zhàn)爭,動力裝甲(Powered armor)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美國的“西部科技研究所”(West Tek Research Facility)研發(fā)出來的。

為了增加美國軍隊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機動性,美國政府決定將研究轉向“人型坦克”,最終的研究成果就是“動力步兵裝甲”。

2067年,第一套動力裝甲T-45d研制成功,配備給美國步兵團來反擊東方大國部隊對阿拉斯加的占領。由于T-45d的使用的是小型能量電池作為燃料,所以T-45d的燃料消耗得非常迅速。T-45d使用鉚接鋼板作為裝甲的材料,同時由于技術的不成熟,導致T-45d較重,完整機動性不是很好,部分電子和機械子系統(tǒng)裝置也裸露在了裝甲之外,同時士兵還飽受散熱問題帶來的煎熬。

《輻射3》中的T-45d動力裝甲

雖然T-45d有著缺點,但這套早期的動力裝甲卻在戰(zhàn)役中有效地打擊了東方大國的傳統(tǒng)式坦克和步兵。穿著T-45d的士兵,可以單人搬運極其沉重的戰(zhàn)略物資或攜帶大量的彈藥,成為了中美戰(zhàn)爭中各個小規(guī)模戰(zhàn)斗中勝利的關鍵。T-45d可以摧毀整個小鎮(zhèn)同時能夠使穿戴者免于普通槍炮甚至是導彈發(fā)射器帶來的傷害。受到重創(chuàng)的東方大國軍隊決定研發(fā)屬于自己的動力裝甲,但是東方大國的研發(fā)項目已經落后了美國很多年,不過還是有著一定的成果,比如《輻射3》中的“黑鬼潛行甲”

2076年6月,T-51b動力裝甲的原型終于完工。隨后量產的T-51b動力裝甲被送往東方大國戰(zhàn)場的前線配備給美軍。美軍迅速在戰(zhàn)場上撕開了一個缺口,打破了從美軍進攻開始持續(xù)2年的僵局。由于美軍配備了T-51b動力裝甲,東方大國不斷消耗資源來應對以至于資源緊缺到了極限,在東亞和東南亞附屬國的補給鏈也開始斷開,不得不節(jié)節(jié)敗退。

《輻射3》中的T-51b動力裝甲

T-51b在背后裝有一個TX-28微型核融合背包,能夠產生60千瓦的輸出能量來驅動裝甲內的HiFlo液壓系統(tǒng),所以T-51b不需要使用者穿戴T-45d時能夠讓人體關節(jié)和裝甲動力系統(tǒng)連接的內服。裝甲的外殼由多層聚乙烯復合材料制成,這使T-51b變得輕巧的同時還能吸收超過2500焦耳的沖擊力。裝甲表面鍍有10微米厚的銀燒蝕圖層,能夠有效反射激光和抵御其他輻射的排放從而保護裝甲的復合材料。T-51b攜帶的燃料足夠讓其持續(xù)運作100年(你也要穿一個世紀~)。外觀上看起來可能沒有T-45d美觀,不過解決了 T-45d裝置裸露的問題,性能和續(xù)航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所以T-51b代表著核戰(zhàn)(the Great War)之前動力裝甲科技的頂峰(戰(zhàn)前最強)。 2077年10月23日核戰(zhàn)爆發(fā),美國國土變成了廢土(Wasteland)之后,所有的科技進程都停止了數十年。而今,只有與戰(zhàn)前軍隊和政府有關的,具有最先進科學技術的組織(鋼鐵兄弟會和英克雷)才會使用動力裝甲。其中只有英克雷擁有制造新型動力裝甲的技術,比如英克雷在戰(zhàn)后研發(fā)的“先進動力裝甲”、“地獄火動力裝甲”、“特斯拉動力裝甲”等。

英克雷的“殘存者動力裝甲”

對英克雷的動力裝甲就不做太多介紹了,在許多玩家眼里它都比鋼鐵兄弟會的動力裝甲要好看,但是由于英克雷在廢土名聲不好,而且官方也更偏愛鋼鐵兄弟會,這從封面中動力裝甲的選取就能看得出來。所以在《輻射3》和《輻射:新維加斯》中,T-51b動力裝甲有魅力加成,而英克雷的大多數動力裝甲都會減少玩家1點魅力值。

動力裝甲在《輻射3》和《輻射:新維加斯》中,由于游戲表現(xiàn)力的問題,給玩家的感覺并不是非常優(yōu)秀。比如和其他裝備一樣,在裝備欄中點擊一下就能夠即穿即脫,行動力也沒有受到過多的制約,跑動中沒有厚重的質量感,很多時候更像是一件衣服,而不是一套裝甲。

而《輻射4》的發(fā)布,正是動力裝甲的一個轉折點。在《輻射4》發(fā)布會演示視頻中,Bethesda向玩家們展示了動力裝甲的革新,它作為了單獨的一個系統(tǒng)存在,同時還有了新型號T-60型動力裝甲和X-01MK-II動力裝甲。《輻射4》封面上的就是T-60b型動力裝甲。

《輻射4》中的T-60b動力裝甲

《輻射4》中,玩家可以自定義自己的動力裝甲,總共分為了6個部分可供選擇,分別是頭部、軀干、左手、右手、左腿、右腿。每個部位可以選擇不同型號的動力裝甲,同時能夠給動力裝甲裝備各個模塊。

每一個部位都有自己的耐久值

胸口部進行了涂裝

對比兩張圖可以發(fā)現(xiàn),T-60型號看上去比T-60b要老舊一些,同時能夠對動力裝甲進行涂裝。動力裝甲能夠進行高度的自定義,相信讓很多玩家激動不已。

在戰(zhàn)斗方面,動力裝甲也有了極大的細節(jié)豐富。有了一套完整進入裝甲的動作以及獨立的界面,成為了類似載具一樣存在,真正讓玩家感受到了什么是”人型坦克“。

敲擊背后的閥門裝置,進入動力裝甲

動力裝甲有了專屬于自己的UI界面!大戰(zhàn)死亡爪

通過噴射器飛行作戰(zhàn)

讓我們一起等待《輻射4》的發(fā)售,再次進入廢土。這一次,有多少玩家會渴望得到一套動力裝甲呢?

接下來淺談《星船傘兵》與《輻射》

除了《星船傘兵》中動力裝甲的設定,其本身的內容同樣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小說的作者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與艾薩克?阿莫西夫(Isaac Asimov)、亞瑟?查爾斯?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并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同時他也是美國最有影響和爭議的硬科幻小說作家之一。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

《星船傘兵》是一部具有爭議的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喬尼從決定當兵入伍,到成長為一名中尉,并帶領自己的機動步兵進行空降的故事。在書中,一個人想要成為地球聯(lián)邦的公民、擁有投票權,就要服兵役、參軍,只有退伍軍人才能擁有公民權。所以不少人認為《星船傘兵》有著法西斯主義或者軍國主義的傾向,過分的癡迷于武力和軍隊,甚至海因萊因本人就是一個激進的軍國主義分子。

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只有參軍才能成為公民的確有些過激,不過當所處的時代不再是和平年代呢?

歷代《輻射》的開場白“War,war never changes.”(戰(zhàn)爭,戰(zhàn)爭從未改變。)是簡短而又有力答案。當世界開始動蕩,和平的安全線被突破,甚至到了像《輻射》這樣的后啟示錄時代背景下,什么樣的人才能推動社會發(fā)展,才能稱為“公民”。或許正像海因萊因所寫的一樣,不再是天賦人權,而是能夠將集體利益放在個體利益之前的人,才能夠適者生存。能夠做到集體利益至上的,軍人就是其中之一。

《輻射》系列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剛開始仿佛如一張白紙。隨著游戲時間的逐漸增加,在廢土里的不斷探索,玩家總會染上屬于自己的獨特顏色。鋼鐵兄弟會、英克雷、新加州共和國(NCR)、凱撒軍團,這些玩家耳熟能詳的勢力在游戲中總能給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多數玩家也染上了屬于其中一種的主色調。

這些勢力在廢土中存在已久,他們有著廢土科技最高的精良裝備或者戰(zhàn)斗、生存能力極強的作戰(zhàn)小隊。盡管不是每一個勢力在玩家眼里都是那么友好可親,但相比于廢土游民、匪徒(Raider)甚至變異的怪物,這些勢力的生存力無疑是廢土中最高的。

玩家在廢土中探索時,有時候會遇到這些勢力的小隊。如果處于敵對狀態(tài),等級低的時候會選擇躲避逃跑,等級高的時候會選擇來一次火拼,全殲對手。雖然被當作了敵人或者獲取經驗的“怪”,但我認為這些小隊都有背后自己的故事。無論玩家是否出現(xiàn),他們都在執(zhí)行著屬于自己的任務。某種意義上他們是可敬的,正式因為他們將集體利益放在了個人利益至上,他們背后的勢力才能在廢土中成為強者,存在得長久。

精英主義我覺得是最能體現(xiàn)海茵萊茵想要表達的精神了。在《輻射》這樣的背景下,能夠推動社會與文明繼續(xù)向前的,只能是敢于承擔責任,舍棄自我奉獻集體的人。

一個人可以想像的最崇高的生活方式,就是將他自己的身體擋在荒蕪的戰(zhàn)場和可愛的家園之間. ——《星船傘兵》海因萊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