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論壇有哪些(手游論壇排行榜前十名)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神武4》手游又一線下重磅活動圓滿落幕,來自五湖四海的神武少俠們齊聚北京朗麗茲西山花園酒店,參與了為期兩天的2021年玩家高峰論壇。報名而來的小伙伴中不僅有在神武三界聲名鵲起的名人,也有新加入神武大家庭的新人,大家歡聚一堂,暢聊游戲發展,共話神武未來。同時,《神武4》手游主創團隊也親臨現場,與玩家們的面對面battle,為大家所愛一起發聲。

兩天的討論中,“游戲PVE”作為玩家們游戲過程中占很大比重的部分,引發了玩家們的濃厚興趣,大家分別針對“增加BOSS難度”“增加對玩家掛機的提示”“高品藥品產出”等十大公式議題,“特效”“主線任務”等十三個自由討論議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和主創團隊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收獲不俗。

當然了,運營思維再新鮮,《貓游記》還是因為時代的變革,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如今游戲頁面還是在的,不過維護公告已經2014年的了,不知道到現在還有幾個人在玩?

早年的中國移動有包月的無限網卡,也就是只要你繳足了費用,那流量就可以隨便用。后來取消了,變成30塊錢600M,由于經常下載游戲,導致流量必須省著用。

2015年7月31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簡稱:chinajoy)其中的世界移動游戲大會(簡稱:WMGC)進入第二天的主題峰會環節,其中由游戲茶館創始人王佳倫主持的“2015年手游創業”主題圓桌論壇,參與嘉賓包括天賜游戲CEO于賢文、圣耀互動CEO劉皓雷、Kick9 CEO王勇、益游網絡CEO龐益軍、FireflyGamesCEO張宇慶,幾位嘉賓都是創業不到一年的發行公司,創始人同時屬于離職高管創業,在論壇中分享各自的創業感悟及對中國手游行業未來的看法,一致認為未來手游發行的細分領域還有很大機會,同時作為剛創業的中小發行公司依靠強運營、深耕細作作為自己的競爭力,游戲茶館CEO王佳倫總結在移動游戲領域,即使是剛出來創業的中小公司,依然有機會獲得蘋果或者google全球的推薦,也可以獲得頂級的IP,最重要是可以發行能夠賺錢的游戲。移動娛樂產業是內容產業,在任何時代都有可能出現一些類似于像今年電影領域《大圣歸來》的成功,創業的機遇與挑戰隨時存在。

王佳倫:我看了一下幾位嘉賓都非常有特色,我覺得主辦方選擇的很好,基本上都是原來大公司高管出來創業都是發行。第一個問題,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出來創業?如何看現在的游戲市場情況?

張宇慶:我是Firefly Gams的張宇慶,2015年年初出來的,對我來講從在北美一直做游戲發行,覺得中國產品品質和畫風上還沒有達到世界頂級,做了7、8年的產品,覺得中國產品品質和影響力包括玩法現在屬于全球領先,也是作為上市公司高管瘋狂一把,同時我也得這個市場非常規范,機會也很大,就大這膽子又創了一次業,這是我在美國第三次創業。第一年在美國做O2O,第二年在美國做在線教育,都做早了,后來從2006年開始做游戲一直到現在,希望是一次以成功作為一個結果。

張宇慶:對于北美來講,今年應該是最好的時機,首先是國內產品在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二經過多年的培育,北美玩家對亞洲的游戲,包括卡牌、RPG類型大幅度接受,給了我們很多機會。另外我覺得中國的產品和韓國的產品,從玩法和創新、收費上來講,要領先歐美6到8個月的時間,給我們寬松的機會去選擇優秀的產品,只要我們把本地化做好,把市場做好,就能夠保證至少不是一個賠錢的產品,而且有機會大成。所以國內競爭非常激烈,我天天看著大家的一些運營手段,包括一些運營策略和這些挑戰,包括很多文章我都會去看去學習,我覺得我本身是做不了國內的,太復雜,而且大家運營技巧有很多地方讓我們值得學習。同時,美國尤其是北美地方,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全球最好的,目前為止還是第一,到今年年底中國可能要超越,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要競爭,包括安卓推薦、蘋果推薦,大家都要推薦位,作為小公司如何發展?簡簡單單生存下來就行了嗎?這時候找到自己的優勢。我發了5款產品,有3款得到安卓全球推薦,有一款得到安卓的最佳。你怎么能找到你的市場,剛才講賭下一個產品,這是非常重要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慢慢找到什么產品適合北美玩家,利用中國的優勢和北美的優勢加在一起,我們現在有信心去跟全球最好的發行商去抗衡,我覺得2015年來講如果從玩法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除了像策略類的,COK又來了。國內女性二次元是發展方向,同樣對于北美來講,我非常看好這塊,而且我們今天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打賭,從玩法上來說,中國絕對領先。

王勇:北美市場我們下一款產品就發一個小的ARPG產品,第一款未必成功,攢點經驗也值得。研發不是我的特長,以前我做IP出來,我真的沒有什么建議,我們自己選的話會往RPG方向多傾斜一些。

張宇慶:創業1月份開始到現在6個多月,Firefly Gams要出四款產品,第一款產品是樂逗卓越的MT2,我們是6月中全球發行,當天就獲得谷歌全球推薦,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做兩個月原包調整,期待這個月產品有比較大的回報,同時蘋果版本在8月份上線,同時2款比較有特點的產品,8月份就會上線。同時,我一直在考慮作為小公司,怎么能夠有發展自己的競爭優勢,所以希望能夠在某些行業做成微創新和壟斷,所以我們在美國還投資了研發公司,這個研發公司有很都好萊塢IP,因為在那邊跟好萊塢關系非常好,所以我們聯合國內最頂級研發公司一起和美國公司開發帶好萊塢IP的產品,6個月可能會出來。我們想在美國打造一個移動端IP,因為我們都是做發行的,真正找到一個平臺找到用戶,除了給我們自己在國外都會有比較大的市場,因為我覺得包括微信在中國的力量很大,但是在美國是欠缺。

于賢文:去年12月份開始正式做業務,我們在策略上盡管半年多的時間,但是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過于信賴我在渠道的一些特長或者說對流量的能力和對渠道套路的把握以及渠道配合模式,甚至包括人脈的程度,這個階段不是錯,這是天賜游戲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把流量經營玩的很轉。我們未來重心會是兩塊,一塊是符合基本功的產品,而且在檔期合適的情況下會做務實接地氣的產品。事實上現在有很多中小發行產品,體系很好,完整度也很好,但是沒有上線的機會,像我們接地氣運作方式可以讓它活下去,第一點我們愿意在差不多一個季度到兩個季度值得做這樣的事情。第二部分會根據自己投資的以及我們投資方一起做生態化的發行,結合我們手上現在已經開始布局和探索的資源,包括上上下游一些合作,還有優酷土豆上下游合作伙伴,我們會從原生態最早期內容入手,扮演自己組織能力控制的組織方式,跟這種有國內非常茁壯生命力值得立項內容方一起做原創性的IP,或者一些已經成熟游比較好的世界觀架構和人社的IP衍生品,這個角度我們認為是值得做的,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有一些產品在立項,所以說這兩個方向都是我們愿意去布局。至于另外一個部分,但是都愿意賭的細分項,因為我們現在算是活過第一坎,包括競技類游戲MOBA,我們都會去碰,跟研發團隊談的好,我們也會去嘗試。

王勇:我們去年創業之后,大概半年之后才發了第一款產品就是夢之隊北美版本,在北美用戶獲取包括整個經營狀況是比較穩定的情況,我們的第二款產品是刀塔傳奇北美版本,也很不錯。剛才提到第三款是今年發個RPG,在8月份,準備今年發第四款,個人傾向于從日本來拿,我們這個月剛在東京設立了辦公室,日本還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它的產品比較有特色,對北美玩家來講,可能修改的難度要低一些,當然日本廠商控制也比較難,也是希望能夠運用我們以前的資源,能夠做一些整合。這是我們發行的一條線。另外一條線,我們做整體數字營銷布局,去年我們花了半年時間發了一款產品,做了一個不錯的發行系統,一個完整的發行系統,這個系統現在慢慢在向精準數字營銷角度做,尤其是跟整個全球數字網絡,包括社交媒體結合,我們本身也是在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陸續拿到谷歌總代理的機制。發行本身有一點賭在里面,我希望能夠一方面有賭的想象空間,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比較雖然辛苦一點,但是能夠保證穩定的現金流的業務支撐整個公司穩定的發展,我們在數字營銷方面會做更大的投入。這是我們對北美兩條主要線,當然做一些IP小游戲研發也在做布局,但是整體來講我覺得今年對我們來說還是穩定前進的過程。

龐益軍:我們公司應該是年齡最小的公司,4月中旬成立的,我們公司現在開始已經能夠回收成本,6月份開始盈利了,我一直不斷地試錯,我們現在的策略可能跟剛開始建立公司的策略不一樣,我們正式做IP游戲,這是一條線,現在如果說要跟隨主流的發行商節奏,沒有IP一個小發行其實很累,所以我只能想借力,這個東西我希望能夠我們公司將來養活自己公司的根本。另外我最早創業的時候,強調特立獨行的游戲,現在已經有一款游戲在測試了,這是我們目前的一個情況。針對公司來說,我這三個月聽了很多正面、負面,建議和罵聲,我們公司最終回歸營銷本質,營銷是我們公司最早出來給人的一個第一猜想,也是本著做專業能力的一條路,要回歸這條路。

劉皓雷:我們是三月中旬成立的,我們從成立一個月就前了第一款產品,在這之前花了一個月時間看了200多款產品,最后選擇了這一款。我們比較喜歡帶創新思維的產品CP研發商交流,加一些比較市面上少有的元素,吸引大眾的眼球。從去年開始,不管是像樂逗,還是像太極熊貓這種類型游戲,源源不斷,我們大家想象到今年到這個階段為止,真正能夠脫穎而出,被大家記住的RPG,或者市場表現很好的RPG,很少,我認為今年雖然是各種類型的紅海,但是實際上我覺得我在之后發展中,一方面是把本身繼續精耕細作,因為剛剛最近進行了封測,考量一個產品是否真正亮相兩大緯度,一個是渠道的數據,一個是不是真正在玩家中有口碑,我們數據表現方面OK,玩家方面我們很注意玩家的吸取意見,為我們下一階段對產品調整提供很多思路。我本人也是做營銷出身,我可能定義我們公司是產品運營的理念,從我來講我覺得更愿意讓產品本身去說話。預計下半年我會簽約1到2款,可能有紅海的項目,又有垂直領域的項目,我們也是去嘗試,不管怎樣,我們思路還是說把所有人精力都放在一起推一款游戲,還是端游式打發,看一下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這是接下去發展的一個思路。